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各族民俗文化与特产--哈尼族篇特产
中华各族民俗文化与特产--哈尼族篇
1、哈尼四季生产调
哈尼四季生产调,是对举世闻名的哈尼梯田农耕经验的总结。哈尼四季生产调深刻地阐述了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更替中的打埂、培育谷种、撒秧、插秧、打谷子、入仓等劳动全过程,具有很高的民俗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演唱时,没有表演动作和乐器伴奏,其音调古朴、庄严,且平缓、稳健。2006年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承人朱小和于2007年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哈尼哈吧
哈尼哈吧,中国哈尼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尼哈吧”哈尼语意为哈尼古歌,是哈尼族社会生活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民间歌谣,是有别于哈尼族山歌、情歌、儿歌等种类的庄重、典雅的一种古老歌唱调式。“哈尼哈吧”涉及哈尼族古代社会的生产劳动、宗教祭典、人文规范、伦理道德、婚嫁丧葬、吃穿用住、文学艺术等,是世世代代以梯田农耕生产生活为核心的哈尼人教化风俗、规范人生的“百科全书”。被誉为“无文字的百科全书”,文化“活化石”。于2008年3月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哈尼哈吧”流传于滇南哀牢山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南岸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县以及建水县坡头乡、普雄乡等哈尼族聚居地区。这里山
3、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历史悠久,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以普春村为中心的数个哈尼族村落中。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包括了歌颂劳动、赞美爱情、讴歌山野田园美景等方面的内容。曲目以《吾处阿茨》(栽秧山歌)和《情歌》最具代表性。演唱方式分为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两种。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演唱场合多样化,梯田、山林和村寨都可以是其的表演空间。伴奏乐器均由民间歌手自己制作,三弦、小二胡只在普春村使用。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唱词结构以开腔用词、主题唱词、帮腔用词三部分构成一个小的基本段落,其音乐形态在歌节结构、调式音列、调式色彩、调式组合和多声部组成等方面都显示出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哈尼族多声部
4、哈尼“野味”
红河南岸的红河州红河县哈尼族饮食最具特色之处,首推一个“野”字,可谓是野中有味、野中有趣、野中有情。这里的哈尼族饮食,“野中有味”,当之无愧。用料朴素,取自天然,色味并俱。这里,群山连绵,林木参天;坡腰沟底,溪流淙淙。这里不但稻麦、玉米、山药遍野皆是,而且虫鸟鱼虾、野菜野果亦十分丰富,为人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饮食资源。春日,人们爬上山头,从树上采摘下大背小背的甜菜叶、山椒子;下到秧田里,点着松明火把,捉回一盆盆泥鳅鳝鱼,拣拾来一堆堆螺蛳田蚌;然后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煮一锅红豆,话一回农事,说一些邻里逸闻、计划计划一年的生活。嘿,那山茅野菜的清香,那鱼鳅螺蚌的鲜甜,包准能让你垂涎欲滴,包
5、哈尼族服饰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目前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其中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中国的少数民族分布广阔,各民族的形成,经历了至少两千多年的分化或融合过程,民族文化也都有着各自长期发展的历史传统,民族服饰多姿多彩,服饰文化内容格外丰富。本期为您展示的是哈尼族服饰。哈尼族是中国西南边疆古老的民族之一,绝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红河与澜沧江的中间地带,是一个开垦梯田种植稻谷的山地农耕民族,独特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哈尼族多姿多彩的服装服饰文化。哈尼族服饰千姿百态、色彩斑斓,制作工艺精湛,有100多种不同的款式。适应于梯田农耕劳动,具有共同的
6、哈尼豆豉
哈尼豆豉是哈尼人家的一种独特豆制食品。豆多呈黑褐色,味美甘甜,很开胃口。其香馨浓且特别,老远便随风扑鼻而来,使人馋涎欲滴。绿春县的哈尼族老乡制作豆豉的方法因地方不同而异,但三勐、平河一带的腊咪(哈尼支系之一)的传统制法,据说最数正宗。腊咪妇女们把黄豆在水中浸泡一夜,待胀大变软后舂(或磨)成细渣。取洁净并脱过籽实的荞杆,晒干放在盆里或石板上点火烧成白色的灰末;将百分之五至十左右的荞杆灰拌入豆渣内,放适当的盐,掺少许温水和匀,然后捏做成小孩拳头般大小的扁圆小团,再摆放到簸箕里,用稻草盖上,搁置在背荫通风处十天左右,让其充分变腐发酵,散溢出阵阵特有的浓香,这就成了。在制作豆豉时,有的还加点辣子和
7、哈尼族菜
哈尼族菜不逊于傣菜,是与云南西双版纳的一个特色,有“其玛”(肉粥)、白旺(凉拌菜)、腌芭蕉心(酸味)、芭蕉叶包的烧肉、豆粉肉丸汤、雀肉松、雀肉酱、油炸蛹、蜂蛹酱、夹棍烤鱼、苤菜春螃蟹等等。
8、哈尼糯米粑粑
哈尼糯米粑粑既是哈尼人祭神敬祖的神圣贡物,是走亲访友的珍贵礼品,是哈尼人一切大小节日里不能缺少的佳品,是用产于哈尼山乡洁白如雪的优质糯米,用原始的木器或石器加工而成。哈尼糯米粑粑同茶、酒一起,并列为哈尼人祭0或尊崇神灵的三大贡物,是每一个哈尼人一生中随时都不能缺少的。不论男女,刚出生三天,就是用糯米粑粑向逝去的先辈们报知又一个后代已来到这个世界上了,向人们宣布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并为之取名。当这个小生命第一次出门过河或随妈妈到舅舅家时,糯米粑粑是绝对不能缺少的,过河要用糯米粑粑祭献河神,祈求此行路途平安,此生健康成长。一旦遇到病疫灾,也少不了要用糯米粑粑驱邪免灾,从结婚的大喜日子到人生百年辞世归天
9、哈尼族石蹦炖蛋
石蹦炖蛋,是哈尼族的名菜,鲜美滋嫩可口,营养极好,并且是民间治疗肝炎的良药。石蹦,又名抱手。属棘蛙群,全国共有7种,云南有5种。产于云南景东县的花棘蛙为特产。雄蛙胸腹有黑色小棘刺,用手指置于胸前,其前肢将手紧抱不放,故名抱手。体肥大,鲜甜,可与仔鸡媲美,有滋补小儿疳瘦及治疗疳结之食效。原料:主料:石蹦1000克。配料:三七20克,鸡蛋2个。调料:精盐7克,胡椒面2克,姜末3克,熟猪油100克。制法:(1)将石蹦剖腹洗净,三七用油炸熟研粉。将蛋液磕入碗搅匀。将石蹦、三七、盐、胡椒面、姜末装入土陶钵,再加入蛋液拌匀。(2)锅上火,注入水,放上陶钵,盖上锅盖,炖半小时即成。操作要领:三七粉苦凉,若
10、羊街乡车普村哈尼族(奕车)传统文化
哈尼族奕车人共2万多人,全住在车普村一带。车普村哈尼族(奕车人)文化保护区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大羊街乡车普村,共191户,925人。人均耕地面积0.45亩,人均纯收入762元。海拔1437~1500米,倚坡踞岭傍田,梯田、樱花、棕榈、森林错综环绕,林中有神山、神树,村中有磨秋场、秋千场,生态环境优美。民居为等腰三角形瓦顶民居,有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奕车人女性服饰独特,上衣无领圆口成龟形,内中外3件套共12层,下穿紧臀超短裤,半裸胸,头顶洁白三角帽,再配上小斗笠。服饰上佩戴银制的陀螺、螺蛳、叶片、银泡、银链、银镯等饰品。所用土布均为自制,除“帕崇”白顶帕以外,多以纯蓝、靛青和黑色为主色调
11、哈尼族棕扇舞
哈尼族棕扇舞是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之一,流行于元江羊街乡那诺街哈尼族聚居地。舞蹈的起源与古老的狩猎采集生活和祭祀活动有关,从模仿狩猎中的禽兽飞跃奔跑和表现猎人凯旋归来的心情,到表现手拿棕扇驱鬼祭神的场景都有体现。棕扇舞最初主要用于祭祀活动,舞姿不求统一,但每个动作均有象征性,男性模拟动物或鸟类,女性手持棕扇模拟白鹇鸟动作,各自起舞,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和怀念,既庄重肃穆又感情真挚。随着社会发展,棕扇舞逐渐淡化祭祀成分,发展为今天既可用于祭祀仪式更是自娱活动的舞蹈,不仅在祭祀、丧葬时歌舞,逢年过节、农事休闲时亦歌亦舞。棕扇舞以铓、鼓、钹和唢呐等为伴奏乐器,道具
12、哈尼族长街宴
哈尼族长街宴,哈尼语称为“知交把”、“多交夺”或“资乌夺”,流传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南岸的哈尼族聚居区域。长街宴分为祭寨神长街宴、六月年长街宴和十月年长街宴3种类型,祭祀神灵、求神护佑稻谷丰收、感激神灵赐福人间、摆街心酒宴、吟唱史诗、体育竞技和歌舞狂欢等活动都包容其中。大型村落的长街宴长达数百桌,礼仪齐备,程序严谨,仅街心宴的酒席就划分为主席、副席和大众席。长街宴期间吟唱创世史诗、迁徙史诗和叙事长诗,充分体现了哈尼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和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思想。祭寨神“昂玛突”活动中的长街宴是一年农耕活动的序曲和祈祷农耕生产活动顺利进行的仪式。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属龙日开始过节。第一天杀猪祭
13、哈尼族梯田农耕礼俗
哈尼族梯田农耕礼俗,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建水县的哈尼族村落。哈尼族梯田农耕礼俗体系严整、形态完备,包括建村立寨礼俗、开垦耕种礼俗、节庆祭典礼俗、人生礼俗、服饰饮食礼俗等5大类别。建村立寨礼俗规定哈尼族的民居和村落建立必须适应梯田稻作。村址的选择必须优先考虑森林茂密、水源充足的平缓山地,适宜垦殖梯田;民居以有利于稻谷的干燥和安全贮藏为基本建造原则。开垦梯田、四季耕种、水源分配礼俗突出表现在哈尼族梯田稻作农耕的农事叙事长诗《浩伙腊伙》上,意为“四季生产歌”,有很强的现实规范作用。节庆祭奠礼俗按参加人数的多少分为家庭型、村落型和全民型3种类型,主要通过祭寨神、开秧
14、哈尼族小布帽
纺织是哈尼族女子世代传承的技艺,又是衡量她们智慧和理财治家本领、身价的重要尺度。所以,哈尼族妇女为了提高自己在家庭、家族中的地位和社会声望,必须学会纺织的本领。哈尼族男女均喜欢用自织自染的小土布做衣服,并且普遍崇尚黑色。六七岁以前的婴幼儿的衣服,不分性别,均以青蓝色相间的六片直式土布片缝制而成。小布帽顶上系有猪牙、海贝、虎(豹)爪、穿山甲鳞壳等物和一枚野生植物果。男童戴圆帽,穿黑衣,一般不加饰品,女童亦戴圆帽,但多用银泡、彩穗作饰,饰物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15、哈尼蒸茶
哈尼族是参与茶树培育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古老的民族迁徙史诗、创始古歌和神话传说里都有有关茶的记载和故事,在今天所有的民俗活动中都要用到茶,“无茶不成俗”,形成了独到的茶文化,蒸茶就是令人称道的一味饮品。我们饮用的茶一般都是用鲜嫩芽做成的,而哈尼族的蒸茶则不然。哈尼族把新鲜的老茶叶采来,放入甑子里,用温火慢慢蒸熟后,在太阳下晒干,装入土罐或干竹筒里备用。要饮用时,取适量放入杯子里,倒入涨沸的开水,浸泡数分钟,就能喝到地地道道的哈尼蒸茶。这种蒸茶喝完后有一股糯米香味,性温醇,爽口诱人。哈尼蒸茶,闻之,清香四溢;喝之,润喉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