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花篇特产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花篇
211、茅尖花红
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问到溧阳的风土特产时,大学士史贻直(溧阳下压人)曾回答说:“茅尖花红棠下瓜。”可见茅尖花红是溧阳传统的土特产之一。茅尖产花红已有近六年的历史。花红树的老家,在太湖边的东洞庭山上。那里湖光山色,环境优美,盛产果木,有“东山枇杷”,“西山杨梅”之说,花红也是其中的产品之一。(常州)这种有山有水的胜地,适合人民的生聚繁衍。明代洪武年后,因人多地少,逐渐有人向外迁移。有一席姓果农,移住到溧阳茅尖村。他带了几种果树苗,移栽在村前村后,其中就有两棵花红树。他移栽的果树,大都成活茁长,开花结果了,可果品都难以保持东洞庭山原产的风味。只有两棵花红树不但长势旺盛,结出的花红,形态口
212、招贤桂花
招贤桂花是山东日照莒县招贤镇的特产。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也颇为可观。自古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被视为传统名花。
213、草桥菊花
草桥菊花北京市丰台区花乡农业服务中心丰台区花乡草桥村地处南三环玉泉营桥和南四环马家楼桥之间。全村总面积3.98平方公里,村民4000多人,属地居住人口约2万人。因花卉产业发达,被称为丰台区的花园社区。
214、神农百花蜜
神农百花蜜,系本地土蜂采集1百花之精华酿造的百花蜂蜜,神农百花蜂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A、B群和人体所需的钙、磷、铁、锌等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可健身增智、驻颜美容、养肝护脾增强免疫、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神农百花蜜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松柏镇、阳日镇、木鱼镇、红坪镇、新华镇、宋洛乡、九湖乡、下谷乡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关于拟界定神农百花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神政函﹝2012﹞47号神农架林区地方标准:DB429021/10-2010《神农百花蜜(神农架蜂蜜)》
215、金阳青花椒
金阳县青花椒以麻味纯正、香味馥郁、具有医药价值受到省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色泽碧绿、颗粒硕大、香麻味纯正浓厚,富含人体必须的vb1、vb2、ve等维生素类黄酮、铵、铁、锌、硒、铜等微量元素和亚麻酸、亚油酸等多种不饱和脂酸,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经科学鉴定,金阳青花椒具有散寒除湿、止痛杀虫等功效,是涪陵榨菜不可缺少的配料,提取物可作为高级调香原料、化妆品添加剂和传统医药原料。金阳青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金阳县《关于界定金阳青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金府函[2005]22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金阳县现辖行政区域。
216、绍兴兰花
绍兴是我国植兰最早的地方之一。据史籍记载,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曾在兰渚山下植过兰。《越绝书》云:“勾践种兰于兰渚山”。据初步考查,由绍兴人定名的兰花名种达27种。绍兴兰花养(植)历史悠久,据宝庆《会稽续志》记载:“兰,《越绝书》曰,句践种兰渚山;旧经曰,兰渚山,句践种兰之地,王谢诸人修禊兰渚亭”。说明春秋时期,绍兴已开始种植兰花。晋代,会稽一带养兰渐盛。王羲之曾邀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聚会山阴兰亭,修禊作诗,王羲之作《兰亭集序》。宋代,绍兴民间庭园普植兰花,屡见于宋代诗歌与文献。谢灵运撰《山居赋》曰:“风生浪于兰渚,日倒影于椒涂”。陆游诗《稽山行》中曰:“会稽多名山,开迹自往古。家家富水竹,
217、衙口花生
衙口花生是晋江县龙湖乡衙口特产。它选用良种花生“小琉球”、“中琉球”种植在沙质地上,果壳表层色泽洁白,壳内花纹自然清晰。收获时选其饱满果荚,洗净后加适量水和食盐蒸煮,炉火需既猛又纯,熟透后在艳阳下翻晒至干。衙口花生仁香酥,咸淡相宜,味道可口,百食不厌。产品大量外销,饮誉海内外。衙口花生属中小粒种花生,荚果整齐、大小均匀、饱满、果壳薄、网纹清晰,果仁香脆可口,细腻无渣,口感好。粗蛋白质含量8~15%、粗脂肪含量12~15%、钾含量600~700mg/100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0~70%。衙口花生产品质量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衙口花生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晋江市辖区的安海镇、东石镇、深沪镇、
218、深沪花生
深沪花生是福建泉州晋江深沪镇的特产。花生(peanut),原名落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又名“长生果”、“泥豆”等。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匍匐,长30-80厘米,翼瓣与龙骨瓣分离,荚果长2-5厘米,宽1-1.3厘米,膨胀,荚厚,花果期6-8月。主要分布于巴西、中国、埃及等地。可用于制皂和生发油等化妆品的原料。
219、南通蓝印花布
中国民间传统的工艺印染品,宋代称为药斑布,明代称为浇花布,传说为嘉定一归姓者发明。南通为中国蓝印花布的主要产地,土布与天然兰草为农家平常之物,故前庄后坊的蓝印花布染作坊曾遍布农村集镇。蓝印花布主要用来制作日常的衣服、被面、蚊帐、枕套、包袱布等。蓝印花布图案朴素优美、吉祥如意,大多取材于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与神话传说,如:五福(蝙蝠)捧寿、吉庆有余(鱼)、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等。如今蓝印花布面料已由原来的单面印花发展成双面印花,由单色发展成复色,由小布发展到宽幅布,由土布发展到精棉坯布和棉麻混纺布。花色品种也日益增多,出现了蓝印门帘、壁挂、台布、鞋帽、拎包、玩具等多种工艺品,尤其是蓝印花布时装,
220、樟树花生
樟树黑皮花生从外壳看,黑皮花生与普通花生并没有什么两样,但剥开外壳,紫黑色的花生衣包裹着的饱满细长且两头尖尖的颗粒,显示出它的与众不同。将花生仁放入口里缓缓咀嚼细细品味,立时,一股淡淡的津甜口中油然而生,悠悠的清香沁入心脾。(1)外在感官特征:樟树花生果形中小,呈茧形,荚果整齐饱满,果壳薄、网纹浅,以双仁果为主,出仁率高。樟树花生仁饱满、种皮薄、浅红色,口感细腻,食味香甜。(2)内在品质指标:蛋白质总含量≥28%;纯仁率≥70%;脂肪酸组分中:软脂酸含量≥12%,硬脂酸≤4%,油酸含量≥46%,亚油酸含量≥33%,亚麻酸≥1.0%。(3)质量安全要求:樟树花生质量符合GB/T1532《花生》的
221、新乐花生
新乐花生是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的特产。花生是新乐市重要的粮油作物,常年种植15万亩。新乐花生面积大而且产量高、品质好、商品率高。新乐市有“河北花生米之乡”的称号。新乐花生米市场始建于1982年,是“河北省十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之一。市场位于承安镇京广铁路和107国道旁边,京深高速公路新乐出口距市场不足10公里,便利的交通为市场的良好运营提供了保障。北京、天津、山西、陕西、内蒙、河南、山东、东北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客商长期来此交易,产品辐射全国各地,成为北方重要的花生米价格形成中心。市场上市品种有冀优4、田富三、鲁花9号、鲁花11号、白沙、海红、海花等十余个品种,日最高上市摊位40
222、崇阳野桂花蜜
 崇阳野桂花蜜,又名桂花蜜,从古至今,数易其名。古时曾称石蜜、岩蜜、冬蜜,后因蜜蜂所采之花似茶花,又名茶花蜜。1964年经省委农工部鉴定,其蜂蜜所采之花为山茶科的铃木花,铃木的枝、叶与花的姿色、香气酷似桂花,故更名为野桂花蜜。崇阳野桂花蜜的生产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民国前主要是坐养中蜂,把蜂桶悬挂于通风向阳的屋檐下,自繁自酿。崇阳野桂花蜜是指产于湖北省崇阳县境内由中蜂采集、来自野桂花的优质蜂蜜。其蜜汁色泽初为白色或浅琥珀色,结晶后呈乳白色,口感细腻,滋味甜润,有特有的香味,风味独特。野桂花蜂蜜为严冬所产,无农药中毒,无病虫污染。含有丰富的铁、钙、蛋白质、维生素、核黄素等,对慢性肝
223、红崖子花生
兴城市批发市场,位于辽宁兴城市西部,距京沈高速公路兴城出口仅4公里,始建于八十年代初期,占地面积280亩,有各种加工机械2000余台,每年从事花生加工、购销、运输、的人总达15000余人,一年吞吐量2亿公斤,交易额近10亿元人民币。花生品种属白沙系列,含油量高,深受国内外客户的欢迎。中国花生在辽宁,辽宁花生在兴城,红崖子花生批发市场不仅经销本地产品,还吸引东北三省及内蒙、山东、河北等省市客商,每年集中交易旺季为当年10月至次年4月。花生内销全国各地,外销到以色列、科威特、日本、俄罗斯及欧洲等国,红崖子花生批发市场已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大花生集散地。欢迎海内外朋友到此来洽谈业务。联系电话:042
224、临川金银花
临川金银花是江西抚州临川区的特产。内在品质:绿原酸4.0%-5.1%,木犀草苷0.06%-0.08%。水分9.60%,灰分1.52%,水浸出物46.5%,粗纤维6.60%,总糖10.5%,氨基酸12.7%,其中天冬氨酸1.37%,苏氨酸0.62%,丝氨酸0.68%,谷氨酸1.82%,甘氨酸0.67%,丙氨酸0.73%,胱氨酸0.08%,缬氨酸0.75%,蛋氨酸0.21%,并异亮氨酸0.62%,亮氨酸1.11%,酪氨酸0.37%,苯丙氨酸0.81%,赖氨酸0.86%,组氨酸0.37%,精氨酸0.66%,脯氨酸0.95%。外在特征:外形呈长棒状,略弯曲,长2~3.5cm,上部较粗,直径1.5~3m
225、大荔花生
大荔花生,是陕西久负盛名的特产,距今已有2100多年种植历史。《大荔县志稿》记载:“南乡沙苑,横亘商阜,低滩隙地无几,加以风沙飞走,地力薄弱,不善五谷。光绪初,邑宰倡凿井、各村颇遵行之。然沙苑地狭风多麦粟终寡;其所产则金针;落花生、红茹等”。民国时期,扩展到黄河、渭河、洛河滩地。上世纪70年代中期,大荔推行“麦垅点播花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80年,县政府把花生作为主要经济作物种植,被授予“花生生产基地县”称号。“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白胖子”。这一则打“花生”的谜语,把花生的形象,比喻得十分生动有趣。大荔花生是陕西省久负盛名的特产,主产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的大荔县一带。《大荔县志稿》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