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民俗文化欣赏--花鼓篇特产
中国民俗文化欣赏--花鼓篇
16、零陵花鼓戏
零陵花鼓戏,又称永州花鼓戏,是湖南六大花鼓戏流派之一,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零陵花鼓戏高亢优雅,清丽婉约,乡土韵浓,极富艺术感染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2008年,零陵花鼓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零陵花鼓戏的历史渊源】零陵花鼓戏,旧称花灯,或名调子。有祁阳花鼓灯和道县调子戏两个艺术路子,是在民间歌舞演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小戏剧种。新中国成立后,祁、道两路合流,定名为零陵花鼓戏。祁阳花鼓灯源于两种不同的歌舞演唱形式。一是源于民间“车马灯”。每年正月,“车马灯”跟在鱼龙、狻猊的后面,一丑骑马前导,一旦乘车后行,锣鼓管弦伴奏,载歌载舞。二是源于巫师“出脸子”。祁阳习俗
17、衡州花鼓戏
衡州花鼓戏是民间小戏剧种,流行于湘南各地,舞台语言以衡州方言为基础稍加提炼而成,主要声腔为“呐子牌子”和“川子调”。它的前身在衡阳、衡南、耒阳、常宁一带叫“马灯”;衡山衡东一带叫“花鼓灯”;攸县、茶陵一带叫“地花鼓”;安仁叫“花灯”;永兴江左一带叫“花灯”,江右叫“唱调”。新中国成立以后,马灯曾改名“衡剧”。1954年,根据湖南省文化局意见,改名“衡阳花鼓戏”,各县成立专业剧团,统称花鼓戏再冠以地名。1982年,在筹备撰修《中国戏曲志•湖南卷》时经过论证协商,将流行在湘南以及以各县县名命名的花鼓戏,统称衡州花鼓戏。2008年,衡州花鼓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18、湘潭特色长沙花鼓戏
湘潭特色长沙花鼓戏长沙花鼓戏,这一古老而通俗的地方剧种,一个多世纪以来,深深扎根在湘中腹地——湘潭这片热土上。湘潭特色(路子)的花鼓戏,其演出剧目、声腔分类、行当划分与长沙花鼓戏一脉相承。但是,因受地域文化,尤其是湘中山歌、民间小调、地花鼓的熏陶;受本地勤劳朴实、敢为人先的民性,开朗乐观、幽默、风趣个性和本土情怀的影响;受易华平民教育的“血性理念”;受湘绮文化的长期浸染;受周边地市,如邵阳花鼓、衡州花鼓等的渗透,使其在表演风格、演唱方式上又逐渐形成了自己以花鼓曲调为主,又与民歌小调相结合的演唱特色。因此,更具地方色彩,彰显出“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的个性特征。从而形成了湘潭特色的长沙花鼓戏的演出特
19、商洛花鼓
商洛花鼓民间通称花鼓子、地蹦子,流行于陕西省商洛地区。清光绪三年湖北郧阳遭受水灾,大批灾民进入商洛地区,带来了郧阳流行的花鼓戏。后花鼓戏逐渐改用商洛地区方言演唱,并吸收了许多商洛的民歌小调,最终形成商洛花鼓。因其流行地域和语音的不同,商洛花鼓逐渐形成了商丹路和镇柞路两大流派。商丹路花鼓又被称为北路花鼓,它以关中语系为主,杂以当地土语,曲调流畅、优美,婉转柔和;镇柞路花鼓又被称为南路花鼓,它以鄂西北语系为主,掺用本地土语,曲调高亢洪亮,欢快明朗。商洛花鼓由花鼓子、八岔子、大筒子三种曲调构成。花鼓子主要用民歌小调演出,也叫小调戏,多反映当地人民的劳动与爱情生活,代表性剧目有《打铁》、《打草鞋》、《
20、卫调花鼓
卫调花鼓源于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长淮卫镇,与花鼓灯、凤阳花鼓并称为“凤阳三花”(长淮卫镇原为凤阳所辖)。清乾隆年间,卫调原是当地的秧歌号子,被花鼓灯吸收演唱。由于与舞蹈、锣鼓的结合,卫调演化为灯歌的曲式结构(主要表现在起腔、收腔及锣鼓的伴奏和过门上)。在后场小戏里,为适应任务及剧情的发展需要,灯歌又突破原有的曲式结构发展成戏曲的唱腔结构,即而又演化成[流水板]、[慢板]、[紧板]、[大调子]、[五字紧]、[娃子]、[羊子]、[母羊子]等属于板腔体的各种板式。经常上演的传统节目有《吴汉杀妻》、《东回龙》、《西回龙》、《大隔帘》、《小隔帘》等70多出。卫调花鼓的女腔婉转抒情,采用真假声的演唱方法,
21、临湘花鼓戏
临湘花鼓戏由岳阳花鼓戏发展而来,后期又受长沙花鼓戏的影响,形成以岳阳花鼓戏为主体,兼唱长沙花鼓戏和临湘地方小调的花鼓戏演唱风格。因主要在临湘市境内的桃林河流域流传,使用的舞台语言是临湘方言,故当地又称之为临湘花鼓戏。因演奏的主要乐器中有叫嗡琴者,当地老百姓又俗称其为“嗡琴戏”。2006年,临湘花鼓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湖南省临湘市境内龙窖山下的桃林河流域就是临湘花鼓戏的起源地。除在本市境内流传外,还传播于湘鄂赣毗邻地区的湖北省崇阳、通城、赤壁、洪湖,江西省修水、铜鼓,湖南省岳阳(含云溪区)、平江、汨罗、华容等县市,形成了一个以临湘为中心,影响到湘鄂赣的较大文化圈。临湘花
22、英山花鼓
一、英山文化传承和英山花鼓地方特色英山古为皋陶部落,汉为英布封候,宋为毕升故里,今为作家之县的英山,乃江淮文化,荆楚文化,南北文化,佛教文化的交汇地,堪称京、汉、楚三大剧种之母的采茶戏千年衍演于此,风靡全球的黄梅戏之基本声腔亦脱胎于斯。具有关公楚韵的英山民间曲艺-----英山花鼓,其艺术形式多样,世代相传,独具典型的地方色彩,莫不渲染于婚丧喜庆,佛道祭祀,或日常生活之中,而独具典型的大别山山乡风味。二、英山花鼓的流派和表演艺术。英山花鼓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由1、天化鼓(亦称打花鼓,地故事,圈子戏);2、地花鼓(亦称唱花鼓、唱唱儿、唱1);3、南调花鼓;4、北调花鼓四种类型而构成,这四大类花鼓,
23、峨山彝族花鼓舞
峨山彝族花鼓舞,彝语称“者波必”,流传于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的彝族村寨。在双江镇、小街镇、甸中镇、化念镇、塔甸镇、大龙潭乡、富良棚乡、岔河乡,均有大量的彝族花鼓舞分布,并有经常性活动。花鼓舞于清末(1898年)传入峨山,民国时期在全县普及。流传至今的花鼓舞作为彝族人民创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已成为彝家人怡情、励志的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峨山彝族花鼓舞原用于丧葬、祭祀,后广泛用于婚丧、奠基、新房落成、接神送祖等民俗活动,现已成为仪仗及广场表演的主要内容。花鼓舞为5人合跳,由“龙头”执箐鸡尾领舞,其余4个舞者左腰系花鼓,右手执槌击跳,以颠跳为基本步伐,有蹬、拐、转、垫、跺、腾跳等变化。花鼓舞分快
24、稷山高台花鼓
稷山高台花鼓源远流长。相传远古时代,圣人后稷于山西稷山教民稼樯,开启了华夏民族农耕文明,稷山先民以鼓乐祭拜由此而生。千百年来,人们沿用这一古老的方式,祈求五谷丰登。由传统稷山花鼓发展演变的稷山高台花鼓赋予了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新的生机。在稷山县,花鼓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逢年过节、赶庙会、闹红火,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场所就一定有花鼓表演。稷山高台花鼓明清时已形成规模和体系,现以桐上花鼓、东蒲花鼓、稷山安福艺校花鼓最具代表性。稷山花鼓最初的打法是:着男式表演服装的演员为核心人物,在舞台的中心抱鼓表演,另有四个男扮女装的配角围着他表演。乐队在旁边伴奏,而且每一个段落间还配有歌曲演唱。后来,稷山花鼓由原来的清
25、南县地花鼓
南县地花鼓是汉族民间舞蹈,有“对子花鼓”、“竹马花鼓”、“围龙花鼓”等多种形式,多为一旦一丑的对子花鼓,两旦一丑的三花鼓,也有男女成双的四、六、八人花鼓。地花鼓表演内容大多是劳动和爱情生活,也有讲述历史故事和人物的曲目。恭贺祝福之类的花鼓演唱大多为即兴创作。南县地花鼓主要流传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及周边地区,各地的地花鼓多元一体,既有共性,又有地方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的样式。南县俗有“地花鼓窝子”之美誉,南县地花鼓是其境内人民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2006年,南县地花鼓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南县地花鼓起源于清代嘉庆三年(1796年),是在民间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的
26、豫南花鼓戏与地灯
花鼓戏是泼陂河镇广大农村流行很广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戏。这种戏的唱腔、表演形式以及演出的传统节目,与湖北花鼓戏有相似之处,很可能它们之间有曲艺上的亲缘关系。花鼓戏的服装、道具都很简单,锣鼓是主要乐器。演唱时多用方言,往往不等前台演员的台词唱完,后台演员齐声和音,间以锣鼓伴奏,场面热烈,气氛紧凑。这种戏盛行于清末和民国;解放初,亦盛行一时。“文革”十年,被当作“四旧”而禁止活动。三中全会以后又恢复了这一活动。花鼓戏的传统剧目有《蔡明凤辞店》、《夫妻观灯》、《秧麦》、《陈世美不认前妻》、《秦雪梅吊孝》等等。泼陂河的著名花鼓戏演员邬定远,一生从事花鼓戏工作,他不仅能演,而且能导。“地灯”就是5至7人
27、万荣花鼓
万荣花鼓是闹社火或者节庆日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一说起源于北魏,云冈石窟中有一尊胸戴花鼓翩翩起舞的石像为证;一说起源于宋代,起源于郑恩打瓜园的故事,花鼓亦仿郑之瓜形而做。万荣花鼓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低鼓,即腰系鼓;第二种是高鼓,即胸前鼓;第三种是多鼓,鼓系于头部、胸部、右肩及两腿中间,最多者一人可系十多个鼓。万荣花鼓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既有美感又富于表现力。其动作健美有劲,如虎之威风,如猿之敏捷。当地有谚语形容:“手打鼓子脚踏锣,脑袋摇的就是钹”(指低鼓),“抬头挺胸两脚活,式子锣鼓三结合”(指高鼓)。它的套子很多,有一点油、风搅雪、干炒豆、狗撕咬、凤凰0头,还有二锤、紧三锤、四锤、五锤,走圆
28、益阳花鼓戏
益阳花鼓戏,俗称益路花鼓,历史悠久,影响很大。每年举办花鼓戏汇演成了展示益阳花鼓文化的名片。在传统文化日益淡出人们视线的今天,益阳花鼓戏仍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它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深受家乡百姓欢迎。不论红白喜事,都喜欢请剧团唱戏。年节农闲、宗祠结社、开业庆典都要请上几台花鼓戏,平时宴客酬宾的乐队也少不了来上几段。特别是近几年春节,人们不再满足于放鞭炮、打牌,有的富裕人家便请上花鼓剧团到镇上村里唱上两天。老人小孩聚在一起看戏,既喜庆又文明。花鼓戏的题材,大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般情节简单,而且十分平民化,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朋友的喜爱。花鼓戏表现的主题一般都是积
29、庆丰花鼓舞
在商丘大地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民间绝技——花鼓舞,花鼓舞以其夸张的生活动作、绝妙的武术动作和生动的动物模仿,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看,咱豫东大地上这支花鼓舞队的表演,那可真叫精妙绝伦!带头表演的是已年过70岁的赵明亮老人。据老人介绍,梁园区李庄乡侯庄花鼓舞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当时该村周凤潜幼年家境贫寒,为谋生计,投靠到山东曹县杨双庙村杨氏花鼓团学习花鼓舞,后自立门户,成立花鼓舞团,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花鼓舞演出一般由两名演员翻着跟头开场,在两名翎子手的指挥串演下,他们或沿街或围场,在大鼓、筛锣、大锣、小锣、大镲等锣鼓乐的伴奏下,翎子手通过转、甩、送、引等舞蹈动作,指挥彩娃进行纵横交错的队形变换
30、飞刀花鼓
飞刀花鼓,是半边功夫和半边艺术的一种艺术形式,深受四川城乡广大群众的喜爱,由职业艺人表演。由两人配合完成,有上、下手之分,上手一边演唱一边抛掷刀、叉、棒等物,下手打锣鼓伴奏、伴唱为辅。由杂耍和曲艺相结合,成为了一种独特而完美的艺术形式。飞刀花鼓受到法中友协、法国杂技团和法国各大媒体的关注,法国国际广播电视台墨西哥驻法国记者亨利克观看演出并进行采访。他说:“你们的花鼓艺术就像一朵鲜花,永远开在法国人的心里,我已经把你们这朵美丽的鲜花播放到西班牙、美国去了,并且我也会用文章把它介绍到拉丁美洲去!”法国阿维尼翁省长看了演出后说:“你们把中国民间艺术带到了我们法国,使我们法国人民得到了愉快和享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