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民俗文化--技艺篇特产
各地民俗文化--技艺篇
271、畲族彩带编织技艺
畲族彩带编织技艺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彩带是畲族传统的手工艺织品,既是美化衣着的装饰物,以及用作腰带、背带等的生活实用品,还是畲族青年男女定情信物、定亲回礼和驱邪祝福的吉祥物,定亲时,不论男方送什么礼物,姑娘回礼必需有自己织的彩带。畲族花带,亦称“山哈带”,又称“花带”,“字带”,为畲族吉祥物,也是畲族传统手工业品之一。勤劳智慧的畲族妇女人八九岁起,就跟着母亲和姊姊学习编织。在屋内,她们把丝线的一端拴在屋柱上,桌档或凳子上,另一端扎自已的腰间,双手轻快地提压带扣和穿梭。在野外,劳动歇力时,便在田头地角找根树桩或柴头拴上丝线,然后坐着或跪着编织。花带分线织和丝织两种。带上编着多种或单一的花纹,
272、复茂饼家制作技艺
复茂绿豆饼是传统的汉饼,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该产品几经改良,才有了如今“绿豆味浓,外皮香酥”的特色。从清末民国初,复茂首创人郭诚猷就开始开发此产品。复茂百年大礼饼不仅是福建地区(闽东南地区)男女订婚的聘礼之一,同时也是出嫁女儿、外甥女每年中秋节孝敬母亲、舅母的特色礼品。礼饼重糖、重油,是能长期保存的高能量食品,是闽东南沿海地区的渔民出海打鱼常带的点心。礼饼壳薄如纸,馅饱味香。主要是用白膘肉制馅,晶莹光亮,吃起来清香适口,是我国闽式重糖、重油糕点的品种之一。成品中包含油砂糖粉,熟猪油,白膘肉,精粉。所用的糖,必须经过特殊熬制成翻砂糖;猪油必须是新鲜干熬猪油;油膘必须去膜除筋,使口感无粕无渣;精
273、凯司令蛋糕制作技艺
凯司令蛋糕制作技艺凯司令是上海西点业中著名的老字号企业,其蛋糕制作技艺已有近八十年的历史,是西点制作中手工技艺的典型代表,其制作工艺经过选料、配料、搅拌、烘焙、制坯、制作奶油膏、糕坯分层、抹坯、裱花、写字、装饰等多道工序,主要包括:1、糕坯制作工序:选用新鲜鸡蛋将蛋黄加入砂糖等分别搅拌,再拌入面粉等制成面糊入模,烤后制成糕坯。糕坯要求:内质细腻,状如海绵,富有弹性。2、奶油膏制作工序:先将糖液烧开冲入打发的蛋液打至冷却后,再冲入已打发的奶油打至均匀。奶油膏要求:膏体细腻,光滑,无糖粒,口感油润,奶油香味浓郁。3、蛋糕裱制工序:首先将糕胚去皮留芯,均匀剖为三层,并以奶油夹心、抹面。要求:饰料饱满
274、诏安黄金兴传统制作技艺
福建诏安“黄金兴”牌产品(咸金枣、宋陈咸橄榄、梅灵丹)是驰名中外的一种民间传统医药食品,系清道光年“黄金兴”的创始人黄烟支先生所研制。该系列产品采用盛产于闽粤地区的鲜金枣、火烧浮山(植物产地地名)橄榄、青梅与甘草、丁香、川贝、肉桂、砂仁、豆蔻等十几味地道中药材,按照明清两代以来的祖传偏方精制而成。黄金兴咸金枣质地松软,芳香扑鼻,咸、酸、甜适宜,滋味纯正,有健脾胃、助消化、除积食腹胀、祛风邪、润肺化痰、理气醒酒、防止晕车晕船、提神消怠等功效。清道光年间,第一代传承人秀才黄烟支(1834年~卒年不详),开始在家中腌制山间野果,悬壶济世。其子“黄金兴”即第二代传承人黄来于(1880~1946年)秉承
275、高浮雕传拓技艺
传拓技艺是我国重要的发明之一。即将纸覆在碑刻、甲骨、青铜器、画像石、造像等金石器物的文字、图案、纹饰之上,采用墨拓手段原大拓印的文献复制技术。据考证传拓技艺至少在唐代已广泛使用,并以其独特性、珍惜性、不可替代性流传至今。传拓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载体,也是中国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金石学和书法、绘画、雕塑艺术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传拓技法方面,难度最大的是高浮雕正投影的传拓技术。因为拓印的对象是凸凹不平的石刻立体造像,湿透的宣纸必须以正投影的要求,把宣纸切割开直压到各个部位之上。墨色以近浓远淡施墨法,来表现石刻的立体层次效果。完成后,还要保证尺寸比例与原石相吻合,既是-时期的墨画
276、长岛木帆船制造技艺
整理者袁克廷宁学娟长岛县的木帆船制造,源于县城北部的砣矶岛,该岛土质硗薄,淡水奇缺,历来以渔业为主。先祖自明末清初,相继进岛定居,以赶海、钓鱼为生或以“家门”(近海)渔场生产为主。为出远洋,渔民便自行设计建造大风船出海作业,至今大风船已伴随岛民们走过了350多年的历程。至清末民初,随着渔场拓宽,渔具更新,木帆船制造匠人发展到十几人,建造的大风船达300多只,成为风帆时代海上的“一支劲旅”。大风船,亦称“大瓜篓”,是以风力和摇橹为动力的大型木船,操作人员一般为18人左右。木帆船按其造型、功能、运载的特点,可分为大风船、榷子和舢板。大风船常以母船带子船的方式作业。渔家造船仪式隆重,工程繁杂,大风船
277、高桥松饼制作技艺
传说明末清初,浦东清溪镇上家家都会做各类塌饼招待亲友,后清溪镇毁于倭寇焚掠,此种点心及习俗便传至浦东高桥镇,约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镇上一大户赵小其之妻为做塌饼高手,所做之饼,小巧可口,又松又脆,入口即化;后赵家败落,为谋生计,赵妻将自制松饼,提篮小卖于茶坊烟铺,深受食客欢迎,被美称为“松饼”。1925年,高桥镇张家弄妇女黄金娣,精心学习松饼制作技艺,并改进配料,以家庭小作坊方式生产,销售给镇上店铺,因其所制松饼皮薄、层多、馅足、酥松、香糯而声名鹊起。1931年,黄夫周百川在北街开店,招牌为“周正记”,并以“起首老店、松饼专家”自诩,一炮打响。从此群起仿效,全镇产销松饼店铺最盛时期达
278、三林刺绣技艺
三林刺绣是上海三林地区特有的地方刺绣形式,是上海地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绣艺流派之一。三林刺绣古称“筠绣”,是一种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料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它在本土绣的技艺基础上,集中国传统四大名绣之精华,融明朝上海露香园的顾绣之精髓,并在此基础上注重时尚元素,开创出了与其它绣法所不同的流派风格,以线细、针密、针法多样、色彩丰富、精制细腻不留针线痕而著称,其独特的“抽、拉、雕”技艺更是堪称一绝。(“抽”,是在丝绸上抽掉几根丝,形成一定的几何图案;“拉”,是用针线将丝拉成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雕”,用剪刀剪掉平面上一些部位,再“雕”成镂空的立体图案。)三林
279、三阳泰糕点制作技艺
“三阳泰”这个名字,浦东地区的中老年人都会清楚地记得,该店生产出来的糕点驰名江浙沪一带,特别在奉贤、南汇、川沙三县,人们都作为高档礼品慕名前来购买、预订,其独特的制作技艺形成了民众欢迎的风味特产,是历史上颇有影响的百年老店。地处南汇区西北部的周浦镇,是一个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老镇,清同治三年(1864年),“三阳泰”南货店开设于此,至今已有140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其鼎盛时期,曾拥有店房40多间,职工60多人,专营南北杂货,自设茶会工场,自产自销各式糕点,尤以状元糕最为出名,(文革时曾改名饭市糕),成为“三阳泰”著名品牌。其它还有椒桃片、鸡蛋糕、交切糖、米花糖等几十种特色糕点,日产近半
280、湖州羽毛扇制作技艺
湖州羽毛扇,俗称鸟毛扇,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传统工艺品,与苏州团扇、杭州折线扇并誉为中国三大名扇。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湖州羽毛扇制作业十分兴盛,其工艺精湛、品质优良,已名播于世。《羽扇谱》中有诗赞道:“吴兴团扇名天下,诸葛王睢不倚罗;淮海帆墙回羽客,春今门巷认金婆。”清道光年间,湖州创办了首家羽毛扇店——邱义丰羽扇店,光绪、宣统年间,先后开办严正泰、严怡泰等老牌羽扇店。新中国成立后,湖州羽毛扇一改“前店后坊,自产自销”模式,组织起来开始形成规模化生产。1959年建立湖州羽毛扇厂,所生产的“天工牌”是羽毛扇传统工艺精品的主要名牌。1981年在全国同行业产品评比中,“天工牌”湖州羽
281、河阳古民居营建技艺
位于缙云县仙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的丽水市缙云河阳村始建于公元932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是个充满魅力的历史文化古村。河阳村至今仍保存着明清古建筑一千五百余间、十五个古祠堂、六个古庙宇、一座清代五孔大桥。走进河阳村,只见“十八间”大院错落有致,青砖白粉墙,马头墙高耸气派,古壁画、古诗词比比皆是;内部画栋雕梁,宽敞明亮。河阳村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朱氏历代祖先以耕读传家,重农经商,人才辈出,富甲一方。元两代曾出八位进士,形成“义阳诗派”。现存的一溪两坑之水系、一街五巷的村庄布局乃元代设计。十多座古祠堂、百栋旧第计1500余间,大多为明清两代所建,是宗族庄园式古民居建筑群。村中三教
282、杭罗织造技艺
杭罗是中国丝绸代表品种“绫罗绸缎”之一,杭罗与苏缎、云绵同列为中国东南地区的三大丝绸名产。杭罗原产杭州,由纯桑蚕丝以平纹和纱罗组织联合构成,绸面具有等距规律的直条形或横条形纱孔,孔眼清晰,质地刚柔滑爽。穿着舒适凉快,耐穿,耐洗。多用作帐幔、夏季衬衫、便服面料等。杭罗历史久远,南宋时,杭罗已崭露头角。《咸淳临安志》卷八《丝之品》载:“罗:有花、素两种结罗,染丝织者各熟线罗,尤贵”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十八《物产、丝织品》云:“罗:花素、结罗、熟罗”。可见当时杭罗已有多种品种。据《杭州市志》载:元、明、清时的杭州丝绸中,“罗”一直是一种主要品种:“罗中的秋罗、绮罗均为名产。”福兴丝绸厂是目前杭州市
283、杭帮菜烹饪技艺
杭州菜源远流长,它与宁波菜、绍兴菜共同构成传统的浙江菜系。杭帮菜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一千多年的南宋,当时临安作为繁华的京都,南北名厨济济一堂,各方商贾云集于此,杭菜达到鼎盛时期。据了解,杭州菜历史上分为“湖上”“城厢”两个流派。前者用料以鱼虾和禽类为主,擅长生炒、清炖、嫩熘等技法,讲究清、鲜、脆、嫩的口味,注重保留原汁原味。后者用料以肉类居多,烹调方法以蒸、烩、氽、烧为主,讲究轻油、轻浆、清淡鲜嫩的口味,注重鲜咸合一。改革开放以来,杭州菜与兄弟菜系越来越融为一体,博采众家之长,成为无宗无派的集大成者。据统计,市场上经常供应的杭帮菜有500多种。古往今来杭州名厨辈出,对祖国烹调理论和技艺作出过重要
284、梨膏糖制作技艺
上海滩熬制梨膏糖始于清朝咸丰五年(公元一八五五年),当时有一对姓朱的夫妻在上海老城隍庙前大殿旁开起了梨膏糖店,取名“朱品斋”。到清光绪八年(公元一八八二年),有一个商人在上海老城隍庙西首晴雪坊开设了一家梨膏糖店,店名为“永生堂”。清光绪三十年(公元一九零四年),又有人在上海城隍庙北豫园门口开设了一家叫“德甡堂”的梨膏糖店。它们都使用自己的牌子和商标,彼此竞争十分激烈。有的为了提高梨膏糖止咳功效,把川贝、桔梗、半夏等中草药磨成粉熬进梨膏糖里,制成了止咳梨膏糖;有的把砂仁、丁香、佛手等中草药磨成粉熬进梨膏糖里,制成了开胃梨膏糖。由于药材上等,加工精细,价廉物美,生意兴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民间
285、枧桥鼓制作技艺
中国是鼓的故乡,《诗经》里有“击鼓其镗,踊跃角兵”的记述。《左传》中有“援捋而鼓”的描述。古人祭祀时,“以鼓驱邪”,生活中也有“敲鼓报更”,这些记载便表明,鼓很早便在我国运用,并与劳动人民生活密切相连。枧桥鼓历史久远,世代相传源远流长的鼓文化在古城临海的遗存。枧桥村的枧桥鼓至今还保留着传统家庭作坊式,并遗存着传婿不传媳、传儿不传女的习俗。枧桥鼓传统制作工艺繁琐、周期长,一般一只大鼓需耗时6—7个月,其工艺工序为:一选材,选优质松木、樟木或楝树木,根据鼓的大小,锯成弧度,烘干木材围成鼓身。二选皮,选优质的牛皮或羊皮,放在水塘浸泡,使至脱毛,然后刮刨,至厚薄均匀。三蒙鼓皮,先将皮压在鼓身两端,用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