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腊篇特产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腊篇
211、汉中腊汁肉
走在汉中老街区的巷子里,总能飘出一种让人垂涎的香气,循着嗅觉而去,那是汉中人熟知的腊汁肉飘散的年味儿。每逢春节佳期,作为传统的汉中家庭都会在腊月制作腊汁肉,作为年货的必备佳品。历史悠久色香味美顾名思义汉中腊汁肉是腊汁煮出来的肉,但区别于腊肉。腊肉是用烟熏制而成的,水分较少,口味较咸;腊汁肉也不同于一般的卤肉,卤肉是用卤法制作的肉,即用盐水、五香料或酱油制成卤水,将肉放进卤熟即成。而腊汁肉不加姜葱、料酒,也不用加糖来调色,只需用几味中草药及香料与肉同煮即可。汉中腊汁肉用药料混杂在一起,制成药料包,即可用来熬制腊汁,它除了能提供特殊香味外,还有健胃消食,润肺理气,散寒祛风,镇痛化滞,通窍开胃等
212、秦味腊汁肉
在西安,老樊家几乎成了腊汁肉的代名词。腊汁肉起源于战国,当时称“寒肉”,经世代流传、演变,遂成今日之秦味腊汁肉。樊记腊汁肉已有近百年历史,由一姓樊小贩所创。由于其选料精、调味全、火功到,又经长时间煨制,颜色红润、软烂醇香、久贮不变。食者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口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之赞誉。近年来,在制作工艺上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大了瘦肉比例和香度,使其更加浓郁喷香,深受食者欢迎。多次被评为省市名优小吃。1989年又以其风味独特博得赞誉,荣获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用刚出炉的白吉馍夹着吃,则馍香肉酥,回味无穷。
213、风味腊肉
风味腊肉是湖北宜昌的特色风味。味腊肉是精选新鲜猪肉为原料,采用传统配方和现代科学配方相结合,继承土家古老工艺,选用松柏树枝、刨花及木炭烤制而成,具有色鲜纯正、香味独特的土家风味。
214、沐川老腊肉
肥而不腻,口齿留香的沐川老腊肉,吃上一口马上就会感觉到有一种浓郁沉醇滋润的感觉包裹你全身,让每一个细胞都过足美食瘾。正所谓“无肉不成宴”,风行了多年的老腊肉豆花饭,对于众多食客来说,早已耳熟能详。而沐川老腊肉味道那是相当的霸道,据说在沐川僻远的深山里,人人逢年过节都会把自家喂养的粮食猪,做成一道道咸香美味的菜肴。为了保鲜,必须在制作时采用独特的工艺,一道古朴的沐川老腊肉就这样渐渐流传下来并发扬光大。在沐川各大餐馆都能尝到当地的老腊肉,其肉质紧实而滑嫩,咸香而不肥腻。温馨提示:在沐川老腊肉现在的价格是25元一斤,大小餐馆随你挑,到处都可以吃到,是下酒的好菜。
215、老丈母腌腊制品
相传宋朝大文豪苏东坡第一夫人王弗的母亲做得一手好菜,特别每年腊月间制作的腊肉、香肠令苏东坡赞不绝口,苏东坡在中岩书院读书期间,每次回瑞草桥家中,总要带走许多岳母亲手制作的腊肉、香肠。青神老丈母腊肉秉承其千年秘方,运用传统工艺配合瑞丰镇上的农家土猪肉制作出天然绿色的腌腊制品。本品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肥肉晶莹透亮、瘦肉入口化渣,是馈赠亲朋的首选佳品。地址:青神县振兴路125号(县国税局楼下)电话:13909032869
216、樊记腊汁肉
陕西西安著名小吃。由樊凤祥父子俩创于1925年。已有70年历史。于1989年参加商业部“金鼎奖”评选活动,被评为部优产品。人们称赞它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
217、腊肉糯米饭
将腊肉肥瘦切小芳丁、糯米先用谁洗净泡好,漏干水份;将锅烧热放入辣肉丁炒香、出油、下入泡好的糯米、翻抄、不时撒入少许水,叫打喷,炒到糯米不沾,而又熟透,然后加入少许酱油即成,爱甜食者可加入红糖或白糖,此香辣肉味鲜香,糯而不沾口,但非常油腻,一般在家过年时或过节有客时最好的美食,由于制作时间长,火候也讲究,因此一般家中不常做。
218、腊肉粉粑粑
腊肉粉粑粑:先将洋芋去皮洗净,把洋芋放在长方形蜂窝眼的背面用力上下滑动摩擦,在摩擦过程中偶尔加点水,这样擦出来的洋芋粉易溶解于水中,慢慢沉淀于器皿底部。把菜油放入锅中烧至六成热左右,在淀粉里加入适量的鸡蛋和水混合,慢慢倒入锅中不停地搅伴,逐渐摊开成皮,皮的厚度一般应掌握在硬币左右的厚度即可,将皮的两面反复的进行煎炕,成型后出锅切成方条形待用。将切好待用的腊肉片倒入锅中翻炒,直至油水沥出,肉片卷曲,准备少许葱,生姜,食盐和粉皮一起倒入翻炒,再放入青椒,炒至粉皮白中微黄,出锅时放入蒜泥效果最佳
219、汴京腊肉
汴京腊肉腊肉制作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期的《礼》、《易》中就有肉脯、腊肉的记载。汴京腊肉继承传统制作工艺,融汇地方风味,具有层次分明、色泽光润、芬芳醇厚、甘香爽口之特色。配上多种蔬菜,佐以干鲜笋片、香葱、青蒜、辣椒等,可制成多种可口菜样,为佐餐佳品。制作方法:将精选五花猪肉修割干净,切成长条状并煮熟,按比例佐以精盐、白糖、料酒、酱油、硝、香料面,经腌制、晾晒风干后,即为成品。食用时先蒸制20分钟,然后切片装盘。
220、安丰三腊菜
安丰三腊菜被誉为安丰一绝的三腊菜历史悠久。相传600多年前,文学巨匠施耐庵在兴化安丰、大丰白驹一带采风、撰写《水浒传》时,其餐桌上常有的一道佐菜就叫三腊菜。三腊菜以野麻菜为主要原料,具有开胃通气、驱寒止痛之功效。几百年来,到了腊月,安丰不少人家都要做一些三腊菜。除自家食用外,还馈赠亲友,三腊菜的名气渐渐传遍大江南北。三腊菜是家乡的土菜。三腊菜是很有个性的菜。她有“咸、甜、鲜、脆、香、润、麻”(家乡人对辛辣的食物都称为麻)的特点,是佐酒、就粥的佳品。三腊菜必须一点一点的品尝,急不得。初次品尝的人不知其味大口吞嚼,立时会有一股芥末的气味直冲脑门、鼻腔,呛得人眼泪鼻涕直掉,不过,尔后给你的感觉就是两
221、白切蒸腊肉
修水怀远人喜腌腊肉,每年冬令时节为腊肉腌制期。其制法是:将鲜猪肉切成长条,五、六斤一块,洗净后凉干,烧红锅将粗盐炒烫,将猪肉置锅内翻滚,摩擦至肉皮呈淡黄色,猪肉出油并散有微香,取出装大木盆内,并在骨头处撒上热盐,腌一星期左右,候盐水渗入肉后,拿出来扫去盐粒,再用绳穿着挂于太阳下暴晒,使肉呈微黄。另安烘炉,撒上谷壳、花生壳、茶子壳等。燃烧不见明火,只冒烟不熄灭。将肉摊于炉架上,以纸遮盖、熏至肉呈橙红色为佳。熏制好的腊肉挂干燥处,供过年和来年清明节吃。到第二年雨季来临前,将剩下的腊肉埋入谷缸或薯丝缸中保存。熏制成的腊肉烹调不任蒸、煮、炒、焖、炸均可,这里介绍的是两种简单的做法:一、取
222、腊肉土豆片
腊肉土豆片大抵是因为好吃,所以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同伴毫不犹豫地推荐了我。在大家的戏谑声里我居然没怎么推托,想想也是哦,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土家菜系以猪肉为主,犹以“腊肉”见长。“腊肉”的制作都在每年的十冬腊月,把猪杀了,分切成块,然后涂抹上盐巴、花椒等调料,以“棕叶”搓成的绳拴挂于火炕之上,任火燎烟熏......这样制作的腊肉可以放三五个月甚至半年也不会变味。每有客至,便取其中一块。先置炭火上烧烤其皮,任肉油“滋滋”作响,那诱人的香味也渐渐曼延开来......再将烧烤好的肉块丢在炒锅里,用水浸泡十来分钟,然后用刀将猪皮上那层泡软的外皮清理掉,用“刷帚”将猪肉洗净,置于甑板上分解成两指头大
223、朱花蒸腊肉
朱花是祁门人的俗称,即紫藤花。紫藤是我国一种著名的观花藤本植物,每年春季开花,紫红色蝶状小花,数十上百朵聚生在枝端,芳香美丽异常。李白有诗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祁门山边地头,野生紫藤随处可见,深山老林中甚至有合抱粗的古藤。紫藤花可药用,医书说其能解毒驱虫,止吐泻。然而祁门乡间,却把它当作上等野蔬,创制出了一道美味佳肴,名叫朱花蒸腊肉。其制法是每年紫藤花开时,将其采下晒干。食用时用清水发开洗净,码放在盘里,取农家上好火腿,精肥适度,切成薄片覆盖花上,加入适量食盐味精,无须其它作料,上锅蒸熟即成。此菜柔韧耐嚼,鲜美无比。祁门紫藤花虽多,但采摘不易,尤其是晒成干品后,分量更少,因此朱花蒸
224、正定腊会
正定的传统腊会流行于城内各个街道四关及县城附近的村庄,是农历除夕之夜一项传统的活动,相传此俗始于清代,当初只是十几人提灯拜佛,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逐步有了辞旧迎新的性质,人数也增至数十人,甚至上百人,除灯以外还增加了鼓乐队,每年除夕,灯队、鼓乐队沿街-,庆贺腊尽春回。凡有腊会的村街,在进入腊月之后,人们在忙着置办年货的同时,腊会的准备工作也就开始了,整修灯笼、筹办蜡烛、吹奏乐曲的演练。灯笼一般有丝网做支架,外糊彩纸,内插蜡烛的叫插子灯;有木框,外安玻璃,内插双支蜡烛的叫门灯。除此之外,有蜡会的村街还会互换帖子,凡是互换了帖子的村街灯会队伍都要互相转到,解放前后城内及附近各村大小庙宇
225、煮腊肉·蒸馍
煮腊肉也叫腊汁,一般是从腊月二十七、八开始的。先把风干的鸡鸭鱼肉等食材洗净浸泡。到年三十正式开煮。用新鲜的大料调和,勾兑出深红色的卤汁,把浸泡好的食材放进锅里烧开、翻身,透去血水和泡沫,捞出来稍微凉干,然后根据易熟程度,分批次放进卤汗锅烧煮,到熟透为止。煮好的腊汁肉色红嫩,香气浓郁,吃来满口生津。孩子们先吃为快,个个小嘴油汪汪的。大人们只尝个味道。正月里,只要有客来,先是米酒元宵,再后是白米饭和腊汁肉,一直吃到元宵节过后,甚至吃整整一个正月。这样好吃的腊肉如今只有深山人家还有。猪、羊、鸡、鸭都是露天养的,吃野菜、米糠、红署、土豆、玉米,饮山泉、吸清风、沐晨露、望明月长大,与吃各类添加剂速成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