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锣鼓篇特产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锣鼓篇
61、房县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歌是农耕时代人们在生产劳动、采药、打猎的过程中,以歌取力、以歌解闷、以歌助乐的娱乐形式。它是民歌的一种,种类繁多,曲目丰富。在十堰地区,最有代表性的薅草锣鼓歌当数房县薅草锣鼓歌。房县薅草锣鼓歌旋律优美,激越粗犷,唱腔独特,具有楚调、巴音、秦韵的特点。在长期的流传中,由于传承不同和地域差异,形成了很多流派:以门古寺、九道、桥上、化龙堰、青峰、大木厂、上龛等乡镇为主要区域,各有特色,有的薅草锣鼓歌是歌师世代相传的古本,有的是由神话戏剧情节演化的,有的是歌师即兴创作的,包括歌师之间相互的挖苦、调侃、幽默、凑趣等,内容丰富多彩。
62、锣鼓标旗队
揭东县的锣鼓标旗队遍及全县城乡,又以炮台镇锣鼓标旗队最负盛名。是几百年来民间游春祈丰年及重大喜庆的传统综合文艺1活动。锣鼓标旗队(俗称“游锣鼓”、“游标”)由潮州大锣鼓队和标旗队组成。大锣鼓队包括锣鼓1乐,锣鼓有1至9个大鼓,配苏锣、深波、中锣、大钹、小钹、月锣、钦仔、碗锣等;弦乐有唢呐4至16支,配椰胡、二胡、扬琴、琵琶、三弦、古筝、阮、大胡、大提琴、月琴、大横笛等。潮州大锣鼓队由大鼓指挥,唢呐领奏。标旗队包括大小年标队、大小五锋旗队、娘伞队、腰鼓队、仕女表演队、儿童火龙火把队、八宝队、花篮队、摆“涂景”等。整支锣鼓标旗队少则三、四百人,多则近千人。锣鼓标旗队自清代至今经过由小到大、由简到繁
63、锣鼓草
“锣鼓草”山区农民集体换工在田间薅草时,为加快进度,一至三人在人群后,边敲锣鼓,边唱督工歌,随机随情编唱,尤其多在进度慢或做活质量差者身后边敲边唱,以激励干活加快进度,提高质量。该形式使生产场面热闹活跃,消除劳动者疲乏、劳累、寂寞之感。
64、邱家岸锣鼓
邱家岸锣鼓是流传在横峰街道邱家岸村的民间打击乐。原专为舞狮伴奏,后用于舞龙伴奏、喜庆典礼、舞台表演等。清代末年(约在1910年间),邱家岸农民自发组建舞狮队,每年春节期间,在本地及邻近乡村开展活动。舞狮少不了伴奏,邱家岸锣鼓应运而生。后来,滚龙也在横峰一带盛行起来,邱家岸锣鼓也成为舞龙的伴奏。锣鼓演奏代代相传,套路逐渐增多。解放初期,舞狮、舞龙在农村尤盛,邱家岸锣鼓也就极为活跃;改革开放以后,邱家岸锣鼓焕发青春,除经常服务于村落文娱活动外,还多次参加市级大型文娱演出活动。邱家岸锣鼓的表演从坐奏式、行进式、单纯打击乐,逐渐演变为列队式穿插舞蹈动作。其中以行进表演为主,作为舞狮,舞龙队的伴奏,以其
65、淮海锣鼓
淮海锣鼓历史上名为“工鼓锣”、“公锣鼓”,亦称“唱书”,它源于沭阳,形成于清代中叶,流行于沭阳、灌云、灌南、泗阳、淮阴、涟水、响水、连云港等地,是苏北广大农村颇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曲艺形式。据民间传说,东周列国时,楚庄王让人用竹筒做鼓,当作乐器,在农人下田劳动时敲鼓娱乐,后又编成故事说唱,以娱人视听。后来庄王收徒传艺,弟子散于各地。传说庄子殿下有一太医名叫崔公,因受奸臣所害,崔公觉得说书倒是一个很好的生计,后来崔公便以说书为生,后人传称为“庄王公鼓”,或称为“崔公鼓”。《精忠说岳》一书中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宋岳飞进京赶考,与牛皋同游相国寺,看到众人围坐在一起听艺人说唱。那艺人一手敲锣,一手击鼓,众
66、蓬安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薅草锣鼓》是流传我县广大农村的一种劳动音乐形式,其为一人打锣、打鼓,众人在锣鼓声节奏的指引下,不停地有节奏地进行锄草。同时有人唱山歌,鼓停声起,演唱有领有合,劳动场面紧张、热情而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劳动有松有紧,有张有弛。因此,这种山坡、田间音乐劳动形式深受农民欢迎。《薅草锣鼓》对于农民的生产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1.它可以驱赶其他动物,保证工作安全;2.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克服消极怠工;3.可愉悦身心、解乏,提高劳动热情;4.可起到招工作用。《薅草锣鼓》在我县流传的历史可谓深远悠久,但由于它的群众性、普遍性强,不属于家传绝技,因而其产生的年代无法考证,但大约在锣、鼓乐器发明时
67、金龙闹年锣鼓
闹年锣鼓打击乐是清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时期传入金龙镇骑龙社区17组。据当地老人回忆,闹年锣鼓历经几代无证可考,只知道是从骑龙社区1组肖子和手里拜师学艺来的。闹年锣鼓的演员由5人组成(一人打大锣、两人打马锣、一人打二鼓、一人打镲)。其乐谱从最初的104个减少到现在的16个;其音乐独具川西地方特色,乐曲优美动人;其内容多为惩恶扬善,陶冶情趣,催人奋进。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浩劫”,闹年锣鼓走入低谷,一度散落于民间。1953年5月,金龙镇闹年锣鼓参加北京怀仁堂汇演,参演人员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和嘉奖;1956年2月,参加在金堂大礼堂进行的汇演,获得了好评。
68、蝴蝶釵锣鼓
蝴蝶釵锣鼓镲、锣、鼓等是优秀的民间打击乐器,主要流行于怀川一带,但蝴蝶镲是在温县余村传承的一种打击乐器技艺。余村位于县城西20公里的猪龙河畔,与武松桥西的孟州武桥村为邻,是水浒英雄孙二娘开店的遗址地,是宋朝陈氏四进士的出生地,历史上曾称为进士村。蝴蝶镲锣鼓是宋朝余村的先人们为庆贺四进士的荣升,特创编的庆贺鼓镲乐谱。乐谱分12节,将易文化阴阳五行揩理、天体运行规律和传统文化融于谱乐之中,即一年12个月,一天12个时辰,一年24节气,象征着月月吉祥,日日平安,节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69、平武薅草锣鼓
“平武薅草锣鼓”是平武县农民在进行薅玉米草劳作过程中的一种文艺表演活动。通常是由两个男性“草先生”表演,一人敲锣,一人敲鼓,跟在薅玉米草的队伍后面,边敲边唱。平武县处大山区,境内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幅员辽阔,地多人少。地多是山坡薄地,产量极低,要维持生存,只有“广种薄收”,即所谓“种一袜子收一鞋子”。夏天,山坡玉米地里的草疯长,如果不能及时地除掉,就会“荒”了玉米苗,造成颗粒无收。这时候,地多人少,劳力严重缺乏就成了突出的问题。从古代开始,平武山民就用“换工”的方式组织成大的薅草队伍,不分地界,从一面坡的坡脚依次薅过所有土地。每个队伍请两个“草先生”在后面敲锣打鼓演唱,一来助兴,二来“押阵”─
70、花花锣鼓(三台紫河)
我地民间花花锣鼓据先辈口头传说出现于明清时代,清末极为流行,民国时期家喻户晓。建国初期,农村也还依旧盛行,多以姓氏或农村院落情趣者各自自然成组,自玩成趣,代代相传,逐渐形成很有韵味的中国乡间打击乐曲系。在一个县市区内体系大同小异,但内中由于属器及击打方式不同,各地也有不同风韵,有的激烈、有的舒缓、有的好像在诉说人类人生的心情。总之它突出了乡村的文化生活,它与川剧锣鼓齐名,乐器有锣、钹、鼓、高低音不同的马锣二至三个;花花锣鼓曲谱分头子、尾子、夹花,它比龙灯锣、狮子锣内容丰富得多,很具有欣赏性和参与性。人们常用来朝庙,游山玩水,上坟祭祖,特别是节日喜庆之日,有了它来助兴更显欢乐有趣。每年腊月敬灶后
71、象山花锣鼓
象山花锣鼓系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象山花锣鼓是四川古代特色的音乐,创始于清朝,由当年象山民间鼓乐手组成‘公堂’(即乐队)开始在民间流传。花锣鼓的乐器由大锣、大鼓、大钵和四个马锣组成,演出灵活,节奏跳跃,后来花锣鼓靠家传或同族组队流传下来。2004年5月,大英县境内发现一本清代象山花锣鼓乐谱,这是四川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且保存完整的锣鼓乐谱,全书共记录了《一顺风》、《节节高》、《挂帅》、《吊猴子》等90多首失传多年的四川古乐曲牌,象山锣鼓引起外界关注。
72、大小锣鼓
梅渚的大小锣鼓,是胥河两岸一支音乐奇葩。今已遍及胥河沿岸及皖东南和苏南各地。不论是百姓之家的岁时节序、婚丧嫁娶、老人做寿、新婚得子、庙会商贸、生意开张,都能听到他的声响,增添了吉日的欢庆。大锣鼓渊源于郎溪县梅渚镇定埠胥河沿岸的民间吹打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传承向无图谱,只是口传心授。所以大小锣鼓中的一些番头、点子,各村叫法也各不相同,打法自也有异。这里仅以周家村大锣鼓为例:一、大锣鼓是由十二个相对独立而又能联缀成套的锣鼓乐段组成。从一番至五番,称“小五套”。六番至十二番为“大七套”。但翻来变去,仍离不开十二个锣鼓段落。演奏通过“长套”和“快番”两种节奏,将十二种不同的鼓点联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
73、渭旗锣鼓
渭旗锣鼓是周至县二曲镇渭旗村的传统保留节目,源远流长,俗称“威风锣鼓”,古称“击鼓刺秦”。关于“击鼓刺秦”的传说,现有两种不同的版本,一种说法来自“荆坷刺秦”的典故,据说是为了纪念不畏凶险,敢于拼搏的英雄荆坷而编排的鼓谱。另一种说法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征战,秦王每每出兵时,即击鼓助威,鼓舞士气,从而战无不胜,力挫群雄,一统中原。据渭旗村老一辈人讲,渭旗村原名边墙号,村子分南北两头,建有关公庙一座,每逢庙会必耍社火、敲锣鼓,鼓谱带有武功风格,当时锣鼓队只有十余人。自今二十多年,阵容由原来的二三十人发展自现在二百余人,演奏技术日臻提高,服饰、器具不断更新,成为周至锣鼓的代表之作。渭旗锣鼓经
74、单人锣鼓说唱
单人锣鼓说唱是我省著名的曲艺品牌,居湖湘曲苑说唱艺术之前列,在海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单人锣鼓说唱是通过表演者一个人操作64件乐器,吹打弹踏拉,说唱倒串表叙述故事的一种曲艺说唱形式。它以奇取胜,以少胜多,是湖南独有的土产绝活,如此丰富的多、齐、全、精的节目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他在波兰参加世界民间艺术比赛获得七项国际大奖,多次在全国调演中也是屡获大奖。他还参加过上海电视展播节,西安国际古文化艺术节,中南六省春晚,全国六次文代会,全国电影工作会,青岛国际旅游节,梵净山国际山水节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演出活动。在出访日本、欧洲等国演出时,被外国朋友誉为“神奇的锣鼓机器”,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欢聚一堂
75、石台十番锣鼓
十番锣鼓在石台县境内属民间吹打乐,是一种利用皮鼓、铜锣、铙钹(大小两种)响板、云板、笛子、二胡、嗽叭等乐器配合演奏,节拍明快,音韵优美。石台十番锣鼓,根据县志记载及民间的流传,确证该打击乐在境内的历史十分悠久。新农村唐家班传下来的十番锣鼓中有一乐曲名《昭君》,该曲记录的是汉代王昭君公主出塞的故事,明吴应箕在《卷园集·序》中说:“吾邑民歌乐诵之十年如一日”,充分说明了本境民歌、乐曲之多之美。同时,十番锣鼓也广泛运用到婚丧喜事之中,至今仍是沿袭,由此可见,十番锣鼓在境内是广境内流传的十番锣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发挥各种乐器功能,且配合紧凑,听之悦耳,时欢快、时低沉,音韵优美之极,是灯会、庙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