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牦牛篇特产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牦牛篇
31、野牦牛
野牦牛野牦牛藏名“踵”,是西藏高原最典型的动物,它们体格高大,生命力强,身长可达3米,体重是家牦牛的3倍。全身披有黑色的长而厚的毛,下垂可及地面,以供卧雪御寒,比家牦牛多2.4倍的厚毛使它们能在零下40℃照常生活。野牦牛也喜欢群居,一般30多头一群,多者可达300余头。人们常看见黑压压一片的野牦牛逐草觅食。它们性格剽悍,却仍与已被人类驯化的家牦牛“认亲”,藏族牧民常从野牦牛群中找回失散的家牦牛,而野牦牛有时也加入家牦牛的行列。家牦牛同野牦牛0生育下的第一代牛犊,藏语叫“踵擦”,体格强健、生长迅速,但性情蛮悍。
32、林周牦牛
牦牛近年来,林周县以科技作为发展畜牧业的突破口,依托牦牛选育场和黄牛改良基地,在全县大规模推广牦牛选育技术和黄牛改良技术,推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为改善提高牦牛生产性能,优化牦牛品种,扩大养殖规模,林周县组建了牦牛本品种选育场。现在选育场每年可推广120多头选育牦牛,每头选育后的牦牛可比当地牦牛增加奶52公斤、肉41公斤,毛绒量可增加1倍,农牧民增收600多元。林周县是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18万亩,占整个拉萨市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各类牲畜30万头(匹、只),粮食总产1.2亿斤,是拉萨市的第一农业大县,也是全区第三个粮食总产过亿斤的农业大县。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冬小麦、春小麦、油菜、蔬菜等。以饲养牦
33、鹤岗白牦牛
白牦牛全身白毛,皮肤为粉红色,多数有黑色素沉着斑点。公牦牛头较大而额宽,额毛卷曲;角粗长,向外上方或后上方弯曲,伸出,角尖细。颈粗,垂皮不发达。耆甲显著隆起。前躯宽阔,胸部发育良好,胸深、背腰较低而呈现凹陷,腹稍大不下垂,荐部高,尻多呈屋脊或斜面窄。四肢较短,骨骼结实,蹄小而质地致密。母牦牛头大小适中而俊秀,额较窄,角细长,前后躯发育不如公牦牛悬殊,腹较大,一般不下垂,乳房发育差,全身毛长。白牦牛成年公牛体高为121厘米,体重为260千克;成年母牛分别为108厘米和190千克。驮重为75千克,最高达100千克,日行30~40千米。成年公牛屠宰率为52%,净肉率为36%,骨肉比为1:2.4;母牛
34、新疆牦牛
新疆牦牛为肉、乳、役毛绒兼用品种。适应高寒草原严酷的自然条件,抗逆性强,耐粗饲、易管理。成年公牛胴体重255公斤,屠宰率52.42%;2岁母牛胴体重153公斤,屠宰率47.96%。泌乳期产乳在300公斤以上,年产毛1.47公斤,绒0.51公斤。新疆牦牛肉乳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有机食品。新疆牦牛主要分布在天山南麓的阿尔金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等海拔2400-4000米的高山地带,中心产区在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全疆存栏22.4万头,年出栏4.5万头。产地(或分布):分布于天山南麓。数量:1985年存栏5.6万头。主要特征:毛色以黑色、褐色、灰色为主,其次为黑白花及红白花。哈密地区以全身
35、青藏高原牦牛
青藏高原牦牛产地(或分布):分布于青海省南、北部的高寒地区。数量:1981年存栏346万头。主要特性:该牦牛由于混有野牦牛的遗传基因,因此带有野牦牛的特征,结构紧凑。黑褐色占72%,嘴唇、目框周围和背线处短毛,多为灰白色或污白色。头大,角粗,母牛头长,额宽,有角。鬐甲高长而宽,前躯发达,后躯较差。乳房小,呈碗碟状,0短小。成年公牛体高为129厘米,母牛为111厘米,体重分别为440千克和260千克。成年阉牛屠宰率为53%,净肉率为43%。泌乳期一般150天,年产奶为274千克,日产奶1.4~1.7千克,乳脂率为6.4~7.2%。成年牦牛年产毛为1.2~2.6千克,粗毛和绒毛各半,粗毛直
36、西藏高山牦牛
产地与分布产于西藏自治区东部的高山草场,以嘉黎县的牛最佳。另外,在西南部山区,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湿润草场上也有分布。外貌特征体躯较大,结构紧凑,躯长腿短,皮松而厚,但无垂皮。背平,腹大而不下垂,窄且斜。头重,额宽,面稍凹。大多有角,角向外上方开张。眼圆,有神。尾短且着生点低。前肢短而端正,后肢呈刀状,筋骨结实,蹄小而坚实。公牛甲高而长,母牛。甲矮而短,且薄。群体毛色较杂,全身黑色者占60%,体黑、头或面部白色者占30%左右,还有灰色、褐色和白色者。胸部、腹部、体侧和股侧长有长毛,被毛柔软、厚密。厚密的被毛和发育良好的皮下结缔组织有助于牛在高寒低温条件下生活。成年公、母
37、中甸牦牛
产地(或分布):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数量:1980年存栏2.62万头。主要特征:体格健壮结实,体型大小不一。公牛性情凶猛好斗,母牛性情比较温顺。毛色以黑色为多,其次为黑白花。公母牛均有角,角细长向外上方伸展,角尖稍向前或向后,角为黑色或灰白。额宽面凹,眼圆大稍凸,耳较小而下垂。颈细薄无肉垂,胸深大,背腰平直而稍长,臀部倾斜,尾短毛长,形如帚。四肢短。被毛长,尤以四肢及腹部裙毛甚长,长者可及地。公牛体高为113厘米,体重为230千克;母牛分别为105厘米和190千克;阉牛分别为120厘米和300千克。泌乳期一般为210~220天,在带犊哺乳的条件下,每头母牛产奶202~216千克,乳脂
38、甘孜牦牛
牦牛是中国横断高山型牦牛的地方良种。具有肉用性能好、毛绒产量高、体型大、驮力好等特点。头较短,额毛丛生、卷曲,颈粗短,鬐甲稍高,有肩峰,前胸发达开阔,肋开张,胸极深,腹大不下垂,背腰平直,体型呈矩形者多,后躯较短,发育不如前躯,尻欠宽而略斜。尾根着生较低,尾短,尾毛丛生帚状。四肢、腹侧、胸前裙千周着地,四肢相对较短,前肢直立,后肢弯曲有力。蹄小,蹄叉紧,蹄质坚实。毛色整齐,除吻周灰白色外,全身黑毛者约占3/4,黑白相间者1/4。成年公牦牛体重593.5千克,屠宰率57.6%,净肉率47.9%;成年母牦牛体重314.4千克,屠宰率56.2%,净肉率48.5%。绒和毛比例各半,平均剪毛量公牛1.
39、娘亚牦牛
娘亚牦牛产地(或分布):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数量:1996年存栏12万头。主要特征:毛色较杂,纯黑约占60%。头粗重,额短宽,颜面稍凹。公牛鬐甲高、宽厚,母牛相对较低,腹大不下垂,尻斜。四肢强健。母牛一般3.5岁开始配种,两年产1犊。母牛繁殖利用年限为15岁。7、8月是配种旺季。犊牛成活率为90%,产乳高峰期为每年草质最好的7~8月份。公牛屠宰率为55%,母牛为49%~54%。
40、牦牛鞭
高原之舟牦牛鞭是暖腰温肾、补精蓄髓、强身壮阳和防治男性阳萎、早泄的理想补品。牦牛是青藏高原上的珍稀畜种,有“高原之舟”的美称,生活在海拔3500米以上纯净自然、无污染的雪域高原。牦牛鞭是暖腰温肾、补精蓄髓、强身壮阳和防治男性阳萎、早泄的理想补品。食用方法:置于保温器皿中,冲入开水泡4-6小时等完全发起后,将其切成条状或菊花状,加配料制做菜肴。涮锅、煲汤等。也可泡酒服用。
41、斯布牦牛
斯布牦牛产地(或分布):西藏自治区的斯布山沟。数量:1995年存栏3500头。主要特征:体型硕大,外型近似矩形。角型向外、向上、角尖向后,角间距大。胸深宽,大多背腰平直,腹大不下垂,但多数后躯股部发育欠佳。屠宰率为50%,日产奶量为1.8千克,乳脂率为5.9~10.7%。性成熟期3.5岁,初配年龄4岁,7~10月为配种季节,多为1年1胎。
42、木里牦牛
木里牦牛是四川凉山木里藏族自治县的特产。木里牦牛产地(或分布):四川省的木里藏族自治县。数量:1995年存栏6.57万头。主要特征:有纯黑和白花毛两种。头大额宽,耳小灵巧,公母牛都有角。公牛颈粗无垂肉,母牛颈薄。公牛肩峰高耸而圆突,母牛鬐甲低而薄,胸深宽,背腰较平直。四肢粗短,蹄质结实。平均日产奶1千克,八月产奶量最高,一个泌乳期产奶407千克。屠宰率为53%。公牛4岁可配种,使用年限为6~8年,母牛利用年限为13年。每年7~10月为母牛发情配种季节。犊牛成活率为97%。
43、石渠牦牛
具有“四川省第一畜牧业大县”之称的石渠,仅牦牛就达45万头,每年可提供牦牛皮11万张以上。而牦牛皮具有浓、柔软的毛发特性,生产出毛革一体的产品具有即能防油、防水、防污的新功能,又能生产一系列诸如地毯、床上用品、服饰服装、鞋、帽、工艺品、护腿、护膝、护腰等产品,并还可仿制野生珍稀动物裘皮和各种动物标本。石渠牦牛因其肉质鲜美,且生活在绝对无污染的天然草场,被冠之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食品“。
44、白牦牛牛角梳
天然珍品:选取世界稀有的天祝白牦牛牛角,经传统手工艺精制成纯天然牛角梳,被誉为“梳中极品”、“闺房珍品”。健脑秀发:牦牛角中富含角质蛋白,营养成分十分丰富,长期使用能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因其优异的天然药理性能达到保健大脑、营养头发之功效。止屑养颜:牦牛角梳本性温凉,纯正天然生物制品。无静电、不发热,对治疗脱发、白发、头痛、头屑有良效。
45、牦牛骨制品
牦牛骨制品是本县手工匠人用牦牛骨手工精心雕刻而成,品种多种多样。包括项链,手链,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