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山歌篇特产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山歌篇
46、武当神戏
武当神戏是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青塘村王氏家族汲取武当文化及当地汉族民间戏曲和民歌小调的音乐营养,使之演化成为当地独特的汉族传统戏曲种类,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主唱大本头戏、连台本戏,以历史故事为主,以唱功见长。目前,武当神戏已挖掘整理30余个剧目、9腔24调。2011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传,王氏家族世代喜爱戏曲,加之家产大,有养育戏班的基础。明天启四年(1624年)前后,王鸣凤的三个儿子(王应天、王应武、王应丙)引进了“调子戏”戏班,王家财力雄厚,戏班便成为王家的私家戏班,“调子戏”也世代留存下来。青塘村是武当山北神道香客集散地之一,又是武当道教建筑就地取材的后勤材料基
47、滚板山歌
“太阳出来嘛一点红喔,那月亮出来哟都像弯弓喔,那星星啦出来喔都悬吊吊哎,那雷公忽闪哟闹哄哄。”走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将军村的乡村道上,不时会听到从田间地头传来的山歌,幽默、诙谐且形象生动的歌词,让人忍俊不禁。这便是纳溪民歌——滚板山歌。滚板山歌震天吼纳溪民歌独具特色,而纳溪民歌中的滚板山歌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所谓滚板山歌,即是以连续的短句,用连说带唱的方式,节奏明快地进行演唱。这里的连说带唱不是指说一段唱一段说唱分开,而是指“说”就是“唱”,“唱”寓于“说”中,这也成为纳溪滚板山歌的显著特征。“第一次听村民唱滚板山歌是在下乡插队时,那场面现在都还记忆犹新。”纳溪区文化馆馆长曾令雄介绍说
48、高腔山歌
福宝位于四川省合江县东南,地处川南黔北渝西结合部,北连合江县城,东邻重庆江津,西南接贵州习水,素称“原始森林,夜郎古道”,现为国家森林公园,AAA旅游区。区内的福宝古镇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有“中国山乡民居经典”之誉;镇郊的福宝岩居部落有“人类生活的原点”、“巴文化‘历史冰箱’”之称。域内山水交汇,明净空灵,具有山水风光的原始性,民俗风情的纯朴性,历史文化的厚重性。“福宝高腔山歌”是福宝产生、流传并向川南黔北渝西地区传播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原生态山歌。福宝地处川南黔北渝西结合部,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融合了巴蜀文化、夜郎文化与中原文化而形成独特的山地文化。福宝高腔山歌以七言为主,采用赋比兴手
49、沅陵山歌
沅陵山歌是起源于原始农耕生产时期的生产劳动的民间音乐形式。流传于沅陵县域各乡镇。沅陵地处湖南西部,北倚武陵,南靠雪峰,位于两大山脉之腹,素有“湘西门户”之称。是湖南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县,历为郡、州、道、府之治所,更是湘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2006年,沅陵山歌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由于沅陵是在大山之中,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与外界相对隔绝,因此,沅陵山歌保持着原始状态和这一特殊地域里的山歌艺术风格。沅陵是个多民族的集居地区,杂居着25个少数民族,而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各异,口音差别极大,又受楚黔文化与江河文明的影响,使得山歌异彩纷呈,腔调繁多。沅陵山歌由于历史、自然环境、风俗
50、二声部山歌“双音”
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流传于福建省宁德市的蕉城区八都镇猴盾畲族村及其周边的畲村,畲族“双音”,是畲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畲族山歌中的奇葩,是我国畲族山歌中唯一幸存的畲族二声部山歌歌种,畲族“双音”有别于其它畲族山歌,在于它独特的演唱方式和声部音乐复调性的组合形式。极具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的主要表现形式1、二声部山歌“双音”属清唱,演唱形式,每个声部至少1人,每个声部的演唱人数可多可少,不论声部的男、女性别演唱,亦可两声部都由同性别演唱,但演唱情歌就一定要男、女各唱一声部。2、二声部山歌“双音”词律歌词结构基本是七字一句,四句体,四句为一条。3、二声部山歌“双音”的声部组
51、长阳山歌
长阳山歌在三千多年前就被称为“蛮歌巴舞”、“下里巴人”。在县境内的地名中留下了不少痕迹,如“对舞溪”、“歌唱坪”、“锣鼓淌”、“发歌岑”等等。长阳山歌在全县各个乡镇广泛流传。截至目前已收录长阳山歌1400余首,分为在田间边生产边喊歌和边劳动边打锣鼓喊歌两种类型。长阳山歌有独唱、对唱、一人领唱、众人和等多种演唱形式和多种曲式结构。长阳山歌种类亦繁,其中以号子类、锣鼓调子类为大宗,其次是小调和反映婚丧的风俗歌。号子类又有山号子与水号子之分。山号子中,有一声号、二声号、三声号乃至九声号及杂号子、赶号子、穿号子等。水号子则有清江(行船)号子和放排号子之别。长阳山歌以生产类有锣鼓歌、砍柴歌、赶马歌等,其
52、景东跳山歌
“打歌”又称“跳山歌”、“跳歌”、“跳笙”,是思茅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广为流传的自娱性民间舞蹈,遍布景东县每个彝族聚居及杂居的村寨,现已搜集整理43套,名称、跳法各异,特色亦不相同。据清代嘉庆《景东直隶厅志》记载,“打歌”在当时已流传。“打歌”除“闪闪歌”等个别有严格的时间、地点规定外,每逢春节、小年(农历正月十五)、火把节或婚嫁、聚会,都会彻夜玩跳。景东彝族大小村寨都有“玩场”,在玩场跳山歌是青年男女交往最好时机。过去“跳山歌”是彝族跳,现汉族等民族也参与,歌词也用汉语。在民族杂居的村寨,“打歌”成为各民族团结的纽带。“跳山歌”队形多为圆形,领舞者(歌头)领头或居圆圈中央伴奏或领唱,舞者不限,围
53、阳朔壮族山歌会
壮族山歌会每年的八月十五之夜,皓月当空,壮族男女青年三五成群,吹着木叶、唱着山歌,互相靠拢,以歌言情表意,有意者便相互结识,作为“恋爱”的开端,现在,壮族聚居的高田镇,许多青年们把会歌的地方选在月亮山,中秋之夜,山上山下歌声不绝,天上的月亮与山上的月亮相互辉映,共作月老,把许多海内外游人和附近城里的人们都吸引来了。“中秋之夜”成了阳朔州一大景观。阳朔居有汉、壮、瑶、苗等11个民族,各民族除有自己的习俗、节日外,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擅长对山歌。不论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每每摆起歌台,一比高低,直至通宵达旦仍不肯散去。这些山歌有谈情说爱的,有倾诉生离死别、崇尚忠孝的,也有谈古论今叙事的。唱者少则三
54、岳北山歌
岳北位于湖南省衡山县的白果镇,与湘潭、双峰、衡阳、南岳接壤毗连。岳北人热情豪放,性格开朗,喜爱文化艺术,闻名遐迩的“岳北山歌”就出自这里,不管是田间山野还是街头巷尾,无论是耄耋老者或者是黄牙稚童,都喜爱一展歌喉,唱出自己心中的万千感慨和缕缕悠情。据史料记载,“岳北山歌”约起源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距今已有六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及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它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和文化表现性。“岳北山歌”流传于衡山岳北的涓江河畔及周边地区,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其高亢优美的音乐旋律、简约风趣的演唱技巧,充分体现了山歌艺人的睿智、诙谐和豪爽的性格。其歌词有以下特征:见状编词
55、五句子山歌
五句子山歌是宜昌民歌中特别发达的样式,到如今尚在流传的传统五句子山歌就有成千上万首。五句子山歌从诗的角度看,结构形式独特,内容情真意纯,是开在大山里的一枝古老的民族民间文艺奇葩。它以七言五句为基本格,五句为一段,有一段独立成章。如“问声歌师几多歌,山歌硬比牛毛多,唱了三年六个月,歌师喉咙都唱破,才唱一个牛耳朵”。也有若干段五句子联缀(最长有32段),称为“赶五句”或“排子歌”。五句子山歌的第五句最有艺术魅力,它往往是意境升华,艺术情趣之所在,故有“五句山歌五句单,四句容易五句难”的说法。由此,五句子要求第四句要能结束,第五句要奇峰突起,画龙点睛,如:“鸭嘴没有鸡嘴尖,哥口没有妹口甜,何时要个甜
56、茂南山歌
汉族。茂南方言演唱的民歌。表现形式有独唱和对唱,内容有叙事和抒情,结构多为七言四句的“四句头”山歌体,旋律简单,浑厚、质朴。具有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对民俗文化的研究作用。
57、山歌比赛
龙邦的山歌比赛,男女歌手即席斗智斗才,出口成句,句句押韵,对仗工整,比喻形象生动。当优美的歌声一出口,观众就会发出一阵阵会心的笑声。山歌种类有:东西南部的“诗地那”(下甲山歌)、东北部的“诗壮”(凌结山歌)、“诗长套”(渠洋山歌)、东部的“诗天等”(天等山歌)、西北部的“诗龙临”(上甲山歌)、“诗论”(那坡山歌)、“诗巴乐”(巴乐山歌)、“诗哈嗨”(底定山歌)等共八种。其中下甲山歌和上甲山歌最普遍。龙邦壮民普遍唱下甲山歌。下甲山歌的基本规则是:1.两人一组。唱歌的组合人数为同性二人,男女歌手每组两人互相对唱。两人中要有一人唱高音符,一人唱低音符,不要有雷同音,这样两人合唱,旋律优美,悦耳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