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太湖四珍篇特产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太湖四珍篇
1、太湖银鱼
银鱼是太湖著名特产。因此,银鱼亦称脍残鱼或王余鱼。清康熙年间,与梅鲚鱼白虾并称为太湖三宝。银鱼形似玉簪,细嫩透明,柔若无骨,色泽似银,春秋时期太湖已盛产银鱼。品种有大银鱼、雷氏银鱼、太湖短吻银鱼和寡齿短吻银鱼等。银鱼肉质肥嫩鲜美,营养丰富。银鱼炒蛋、银鱼丸子、芙蓉银鱼和银鱼馄饨等是太湖名菜名点。亦称冰鱼(icefish)或玻璃鱼(glassfish)。银鱼科(Salangidae)银鱼属(Salanx)多种半透明鱼类的统称。见於东亚咸水和淡水中,在中国被誉为美味。体细长,似鲑,无鳞或具细鳞,很少长於15公分(6吋)。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鱼。银鱼是淡水鱼,长约七至十厘米,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因而得名。产于长江口的体形略长,俗称“面丈鱼”、“面条鱼”。太湖银鱼,历史悠久,据《太湖备考》记载,吴越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太湖银鱼有四个品种: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
2、太湖蟹
产品名称:太湖蟹产品产地:湖州太湖水域产品季节:从寒露到立冬产品特性:蟹黄肥厚,肉质细嫩,腴美异常。产品成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核黄素、硫胺素等。产品功效:药用价值甚高,能散淤血,舒筋接骨,解毒,蟹爪还有催产下胎之功能。产品简介:太湖蟹,生长于太湖水域,亦称螃蟹,其背壳坚隆凹纹似虎色青黑,腹青白色,腹下有脐,雄尖雌团,内有硬毛。蟹系洄游性生物,每年秋冬,二龄蟹性腺成熟,便成群结队顺流东下,至江海交汇处的浅海中,繁殖而后终生。次年初夏,孵化后的蟹苗又逆流而上,返回至太湖水域落户,经多次蜕壳,逐渐长大,次年便成大蟹。太湖蟹个大体重,传统吃法有清蒸、水煮、面拖、酒醉、腌制等,取出蟹肉后,还可制成蟹肉狮子头、孔雀虾蟹、蟹油水晶球、炒蟹粉、蟹粉小笼包等名菜、名点。俗话说:“蟹味上桌百味淡”。产品历史:螃蟹在我国沿海有许多著名的产地,历来
3、太湖白虾
白虾是太湖名产,白虾壳薄,活时透明,死后变成白色,因此而得名。白虾俗称水晶虾,其壳极薄,通体透明,晶莹如玉,肉嫩味鲜,营养丰富,可烹制百十道菜肴,著名的醉虾,上桌后还在活蹦乱跳,吃在嘴里,细嫩异常,鲜美无比。《太湖备考》载: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大抵江湖出者大而白其头有须,胸有爪,两眼突出,尾成叉形,大多生长在水草繁茂、风平浪静的开阔浅滩处,以植物碎片、有机残渣和弱小无脊椎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生长期一般为一年左右,其生命娇弱,离水即死。太湖白虾的捕捞季节与梅鲚、银鱼相差不远,捕捞旺季通常在农历六至七月间。太湖白虾的制作方法很多,除用白虾做醉虾外,可制作红烧白虾,令人百吃不厌,也可用白虾剥虾仁,其肉嫩,出肉率颇高,还可加工成虾干,食用极为方便。此外,水晶虾球、芙蓉虾片、核桃虾饼等名菜,样样都是色、香、味、形俱佳的美味,诱人食欲,令食客赞不绝
4、梅鲚
梅鲚,俗称梅鲚鱼,亦名凤鲚、子鲚,因其尾部分叉,短呈红色,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又称凤尾鱼,与太湖银鱼、白虾齐称“太湖三宝”,也是太湖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年产量在1-1.3万吨,其中95%以上由长兴运销户收购。我县位于太湖沿岸的新塘乡,每年到九、十月份就成为梅鲚鱼的主要集散地。起捕的梅鲚部分以鲜货供应本地市场外,大部分晒成鱼干,运往江西、湖南、辽宁、河北等地市场,还可加工成软包装或罐头装,成为旅游休闲食品。梅鲚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特别是嫩骨和鱼卵,含有大量的钙质,属滋补佳品。梅鲚可清蒸鲜食,也可晒干食之。最佳的吃法是油炸,取新鲜梅鲚,洗净晾干,投入油锅炸之,待鱼体呈淡棕色即可起锅,辅以调味品,食之酥脆清香而又鲜美,回味久在,久食不腻不厌,是下饭佐酒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