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傩舞特产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傩舞
1、乐安傩舞
乐安县傩舞有三派:流坑村的玩喜、罗山村的戏头鼓和东湖村的滚傩神,其中尤以滚傩神历史最为久远,自始至终只在村内杨姓族中流传,概不外传。东湖村滚傩神的起源不见文字,据老艺人杨毛生(1918一2002年)回忆说,东湖村滚傩神的领班必须由念过书的人担任,称为“先生”,一代一名“先生”,“先生”去世后才能另选接班人,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存留的傩书中记载有200多位,最后一位姓杨。由此推断,至少约有千余年。杨姓不是江西土族,而是从甘肃辗转迁徙而至,先居流坑,后移东湖,延续至今。乐安滚傩神有一套完整的祭祀仪式和表演程序,正月初二起傩,先由族长至傩神庙燃香膜拜,请出傩神,然后开始跳傩。共有八个节目,十八副面具。
2、邵武傩舞
傩舞,是古人驱疫逐鬼的一种仪式,约形成于商周时期的中原地区,秦汉时已非常盛行。据和平镇前山坪村遗存的一方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碑刻载,邵武傩舞始于宋代。邵武南区五个乡镇,都处于崇山峻岭之中,因地理、气候等原因,历史上鼠疫、天花、麻疹、疟疾等传染病交替发生、夺去无数人的宝贵生命,造成“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局面,迫使人们寄希望于超自然的神灵上。在这种背景下,中原文化作为驱疫逐鬼的跳傩活动传入邵武后,自然也就被吸收、发展并传承至今。历史上邵武府辖邵武、泰宁、建宁、光泽四县与和平分县,所以邵武成为傩舞在福建省的主要分布区。邵武的傩舞,是以驱疫逐鬼、祈福禳灾为主要目的,舞者头戴面具,脑后缀一块红布
3、南丰傩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傩是历史悠久的一种具有宗教性和艺术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南丰傩舞有“中国古代民间舞蹈活化石“之称。据记载,汉初,长沙王吴芮传傩于南丰西乡一带。唐开元八年(720年),南丰县治迁今所,其时颁布的《大唐开元礼》,对南丰傩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宋代是南丰傩的发展时期,宋室乐艺伎和流散艺人带来京都的文化艺术,使南丰傩戏趋于成熟;明清两代,南丰傩进一步完善,清后期,受戏曲影响,”乡傩“进一步娱乐化,编演了许多新的傩舞节目。新中国成立前夕,南丰已有傩班上百个,散布于各乡镇。随着“乡傩”的发展,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2005年底,全县有130多个傩班,2000多个民间艺人,保留了100多个具有原
4、宜黄神岗傩舞
宜黄神岗傩舞(第四批省级)神岗傩舞是流传于宜黄县神岗乡的一种民间舞蹈,分为长枪、短棍两大类型,以祈福祛邪逐疫为主旨,动作原始古朴稚拙。据《宜黄县志户口田赋》记载,明永乐年间,灾疫严重,人们跳傩以逐疫。《宜黄县志》记载:相传明代初,新丰护竹一带为祈祷华光神,每于其生日(农历九月二十八),由二人戴面具,一饰华光,左手掌印,右手执剑;一饰妖魔,表演诛妖,作各种舞蹈动作,以锣鼓伴奏。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直至现在,神岗傩舞每年正月初一开始,一直要跳到正月十五。开傩须进行请傩仪式.初一先在各祠堂门前跳,跳完后,面具、锣鼓、服装要还原放回行宫,便结束了初一的跳傩。初二起,就可直接上行宫启箱,从上到下
5、婺源傩舞
婺源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山阻而弗车,水激而弗舟”,地理偏僻,交通闭塞。正是这种相对闭塞的自然环境,保留了原始而粗砺的巫傩文化:婺源傩舞。婺源傩舞,俗称鬼舞,为江西傩舞之一种。起于唐代,历宋元两朝,而盛于明初。婺源县段莘乡茗洲村《吴氏家谱》记载:“(明)正统十四年(1449),社中首醵米物,酬与诸行傩者,遂称香火角牴之戏。”婺源舞鬼傩班,全盛时,遍及全县,旧有“三十六傩班、七十二狮班”之誉。狮班舞狮又跳傩,狮傩同演,又称“狮傩班”,俗谓“舞回回”。鬼舞(傩舞)节目,原有六十余个,有表演迎神逐鬼的《追王》《搭架》,有反映神话故事的《太阳射月》《后羿射日》《唐僧取经》《盘古》《和合》,有历史
6、泰宁大源傩舞
泰宁大源傩舞,源于北宋初年,流传于闽赣边界。经千年传承发展,已形成独具特色的驱疫、赶鬼、祝福、招财进宝的民间舞蹈。其表演内容丰富多彩,动作简朴,刚劲,靠传承人口传身授,保持较多的原始韵味,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尤为独特的是大源傩舞的面具是用樟木雕刻彩绘而成的,易于保存。
7、永丰傩舞
永丰傩舞流传于永丰县陶唐乡邱坊村,当地人又称“麻婆送子”“接钟馗”“麻婆舞”。其独特而古老的跳跃式弓步、双脚跳、三步跳等傩舞动作,把“钟馗驱魔”“麻婆送子”等神话传说演绎得淋漓尽致,是一种表演风格古朴粗犷、形式简练夸张、民俗内涵丰富的传统祭祀舞蹈。《邱氏族谱》记载,明嘉庆二年(1524年)邱坊人邱文学任山东御使,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曾惩办过不少1污吏和劣绅恶霸,人们美其名为赛包公。但年过40却未生育,且夜夜恶梦缠身,苦恼不已。延医问药、遍寻良方无果。后在江湖术士指点下,参拜钟馗庙,祈求保佑。此后,因梦结缘,喜得钟馗驱除厉鬼,夫人马娘娘梦送贵子。为感大恩,邱御使根据梦中钟馗与马娘娘脸型做成了面具
8、安源傩舞
安源傩舞(第四批省级)高坑镇新华村,曾是唐“东海平浪王”杨泗将军抗击贼寇的战场。距今已有1千多年的历史。民间有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之说。且镇内分布较广。唐、葛、周是傩事话活动中尊奉的主神。高坑傩舞俗称“仰傩神”“耍傩神”,又因舞步必须踩在锣占上而称“踩锣”。“耍傩神”分四步进行,请神、出庙、跳傩、封洞。每年腊月二十四至元宵节傩队的主要傩事活动,跳傩的人员净身洁手,到庙内穿服装,戴面具,开始每年的跳傩活动,到各村挨门沿户“扫堂”驱邪,一路锣鼓遍爆齐鸣,每个傩面具有一段舞蹈,舞名以面具神名而定。现发展到重大庆典活动也跳傩,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消灾除役,驱役逐鬼,赐福纳吉。以成为
9、上栗傩舞
上栗傩舞(第三批省级)上栗傩舞的表现成分可具体划分为动作、姿态、步伐、技巧四个方面。上栗傩舞动作风格独特,舞姿和步伐优美精湛,变化多端,其表演技巧套路清晰,结构严密,布阵精巧,线点流畅,跳跃得体。上栗傩舞还伴有念白和音乐等表演艺术。上栗傩舞2010年入选为第三批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10、芦溪南坑车湘傩舞
芦溪南坑车湘傩舞(第三批省级)芦溪傩以车湘傩为代表,因它有傩庙、傩面具、傩舞,“三宝俱全”,在国内也是罕见。车湘傩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始建于唐代的傩庙古朴雄壮,傩舞粗犷诙谐,傩道具、面具、服饰更是庄重古朴。傩庙中至今保留了一套民国辛已(1931年)冬月沐恩居士周瑞华敬献的短装,所存最早面具迄今已有400余年,堪为古文化之瑰宝。当地无论童叟,均会耍傩,成为群众一种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每年春节期间,傩班应乡民之约,戴着香樟雕刻的各种面具、燃放鞭炮,抬着傩王爷上轿,点着香火,敲锣打鼓,挨家挨户去“扫堂”(意为驱逐邪祟)。芦溪南坑车湘傩舞入选2010年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11、祁门傩舞
流行于祁门的傩舞是中国远古时腊月里驱鬼逐疫的一种祭仪,源于原始巫舞。在徽州,汉代就有“方相舞”和“十二神舞”的名称。后来傩舞逐步向娱人悦众方面演变,加加了其娱乐成分,内涵也更加丰富,其中包含了祛邪扶正、祭祀祖先、祈福求安、祝祷丰收等内容,出现了表现劳动生活与民间传说故事方面的节目,发展成为傩事。祁门傩活动历史上一直很普及,明清更为盛行。立春前,祁门县令要率领下属到城东郊占卜水旱,老百姓则扮戏相从,立春日则祭祀太岁行傩,其它县也是如此。如果说春祀傩仪尚带有古傩驱鬼逐疫意义的话,在民间迎神赛会0现的傩,则纯粹是一种娱乐了。如祁门县六月十二至十四日举行游太阳神赛纪念“八灵王”的-活动,人们在队伍中边
12、傩舞(跳五猖)
郎溪县位于安徽省的东南部。该县的历史文化首镇——梅渚镇,位于郎溪县最北端的胥河南岸。胥河流经梅渚镇的定埠村段,全长只3.2公里,却是今日梅渚与江苏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的分界河。两千余年来,这里虽有水域的便利,却一直水患不断。时至西汉,大禹后裔张渤,领众在这里疏浚治水,以期两岸人民,乃至整个太湖流域的人民,都能安居乐业,岁岁丰收。可惜事业未竟,张渤即逝去。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为民谋益的治水英雄,一千余年间历代吴越各地对张渤的祭祀频多,而其中形成于胥河南岸的梅渚镇《跳五猖》尤为突出。南宋至民国祭祀张渤之盛,历代苏浙皖三省均有记载。而梅渚镇祀张之《跳五猖》,乾隆十七年(1752年)纂《建平存稿》已见录,并
13、沟边傩舞
流传于莆田地域的沟边傩舞(俗称十恶舞),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是傩仪式中的民间舞蹈部份。这种古老的傩舞之花,主要体现在傩表演仪式中,舞者戴着狰狞面具或绘画诡异面谱,拿着武器、奔腾跳跃、舞姿激烈诡黠,气氛神秘威严,借助神灵的威力,降魔镇恶,驱除旱、涝、火、虫等自然灾害及瘟疫疾病等灾害,经代代民间艺人沿承,不断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舞蹈表演形式。它被作为驱邪纳福、保境安民的一种仪式传承、延续至今,成为我市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2010年11月,《沟边傩舞》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沟边傩舞,追溯其历史渊源,从表演形式和舞技探究,应是唐代“百戏”
14、吴川傩舞“舞二真六将”
吴川“舞二真六将”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二真”为宋康王的红、黑二将,尊称为“二真君”;“六将”为北帝麾下的赵公明、马华光、关云长、张节、辛环、邓忠。每逢农历三月三,村民佩带二真六将之面具,身穿盔服、手执兵器、巡演舞动,并配陶鼓、唢呐伴奏,气势非凡,意寓驱邪纳福。
15、雷州傩舞“走成伥”
雷州傩舞是雷州半岛先民敬雷神驱鬼神、祈求吉祥的一种民间舞蹈,俗称“走成伥”。源于隋唐。表演时须择吉日,佩戴木质傩面具,击鼓奏乐,呐喊摇旗。舞蹈刚烈,庄严,被誉为“舞蹈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