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之习俗特产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之习俗
121、夏尔巴人的抢婚习俗
夏尔巴人主要分布在日喀则西南部聂拉木县中尼边境的樟木口岸,定结县陈塘区和定日县的绒辖区等地,在印度和尼泊尔境内也有一些分布。“夏尔巴”在藏语中是“东方人”的意思。夏尔巴人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婚姻制,但是存在着引人注目的抢婚习俗。据老人说,过去夏尔巴人抢婚的习俗十分普遍,有的地方抢婚几乎成了结婚仪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近代夏尔巴人抢婚有两种形式:一是双方父母商定了一门亲事,但是瞒着姑娘一人,或者跟她讲了,她不愿意,于是采取抢婚的办法达到目的。还有一种形式,男女青年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感情,情投意合、私定终身,但双方或一方的父母坚决不答应这门亲事,使他们的结合无法实现,他们忍无可忍,只好用“抢婚”解
122、岚山游艺习俗
游艺习俗岚山的民间游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20世纪80年代前,男孩喜欢打蹦、打拐、撞钟、耍鹞鹰抓小鸡、打阎王、踢毽子、打懒婆、搓竹蜻蜒、弹杏核、捉迷藏等,女孩喜爱拾宝骨、跳绳、打瓦、打沙布袋、跳方、翻棉单等。常以剪子、包袱、锤裁决游戏之先后,有的是由双方商定。许多游戏流行至今。拾宝骨又称“拾石子”。备5个圆滑石子,两人或多人参与。玩时,单手握5子,先向空中抛1子,迅将其余4子撒于地面,并接住抛子。然后再抛手中一个子,抓地上子,接抛子。每次抛子多少,抓哪几个,按事先约定或对方临时指定进行。如抓子、接子、抛子有一环节失误,即无权继续进行,应让对方操作。如此反复进行,完成的套数多者为赢。在动手的
123、端午节纪念唐太宗习俗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民间深受欢迎的传统节日。唐宋时称这一天午时为“中天节”,所以又称端阳、午节。明清时北京人还称其为“五月节”或“女儿节”。端午节起源于何时,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说法主要有四:一是端午节起源于民间原始崇拜,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事物原始》引《越地传》云:“竞渡之争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事也”。二是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懔《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三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见张心勤《端午节非因屈原考》,《齐鲁学刊》1982年1期)。四是说端午节起源于夏至(见刘德谦《端午始源又一说》,《文史知识》1983年5期)。风俗作为
124、彝族嘎库甘尔习俗
人类生存发展历史中有着辉煌的石器时代。在凉山彝族聚居区的许多边远山区,至今还保存和利用着许多古朴而自然的石器,甚至将各种奇形怪异,姿态不一的石头、大小石山作为神灵供奉。在众多的文化类型中,彝族传统石器中的“三锅庄”(即嘎库甘尔习俗)更是以其独特的姿态和神奇的文化意蕴令人瞩目。【产生年代】火塘里的火神彝称“都色”,也是近代学者所争论的“烛龙”——支格阿龙是彝族火始之祖。这种火龙神话传说和彝族的火崇拜文化现象是一脉相承的。“嘎尔”汉译为锅庄石,锅庄与火塘紧密相关。对其有着各种民间神话传说,圣扎人认为是古代彝族英雄阿依迭古的化身。阿依迭古死后在三个地方火化,立了三个坟,用三个石头做标记。彝族的三锅庄
125、常熟“三月三拜香”习俗
“三月三进香”,俗称“拜香”,在常熟流传已久,是常熟特有的一种民间文化习俗。常熟“三月三拜香”的渊源来自于古代的上巳节。据《史记•外戚传》、《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当时上巳节都以修禊为主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巳节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延至唐宋时期,上巳节逐渐演变为以求神拜佛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了。相传三月初三为真武诞辰,人们为了纪念其诞辰,都相约每年三月初三前往虞山祖师庙拜香,这在明代嘉靖年间尤为盛行。后因藏海寺玉林国师还山建塔葬母的故事感人至深香火更加旺盛,拜香的人数愈发增多,拜香活动愈发盛行,拜香活动因此也被称为“报娘恩”。每年三月初三,常熟各镇的善男信女及游春之众纷纷倾城
126、岐山“赎身”习俗
在西周发祥地周礼之乡的岐山,至今流传着给娃娃(小孩)赎身的习俗。要说给娃娃赎身,得先从给娃娃“寄保”说起。在岐山乡下,当娃娃出生后家人便把娃娃寄托交给灶神保佑,祈求神灵保佑娃娃不生病健康成长,聪明伶俐,消灾免难。就是在自己家灶爷或当地某个神庙神案前寄保并给神许下猪、羊或鸡还愿,以表保佑之恩。娃娃寄保之后,要给娃戴“缰绳”。家中大人则挨家上户讨要各色线。名曰“百家线”,用要来的各色线辫成“缰绳”给娃娃戴在脖项上,意在把娃娃拴住交给神寄保。每年如此,一直到赎身。等娃长到十三岁时,父母就要向神灵还当初许的愿心,这就叫赎身。赎身分在家中或庙会进行两种不同的形式。在家中灶君前还愿赎身,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
127、结拜十姐妹和十兄弟习俗
农历七月初七,是汉族传统的七夕节。这个节日大都是未出阁的少女在恬静的夜晚仰望牛郎织女星,期盼未来的爱情美满幸福,所以又被称为女儿节。在隆安县丁当镇,活泼开朗的壮族姑娘们在七夕节并未向上苍祈福,而是嘻嘻哈哈地拜起了十姐妹。当新月初升,繁星满天的时候,活动开始了:姑娘们把白天买来的肉菜汇集在一个姑娘家,大家一起煮饭弄菜,饭菜做好后,在院子里点上七柱香,拜祭七仙姑,然后大家共喝一杯酒,表示在座的姑娘们已经结成了姐妹。在边吃边谈中,大家各自把生辰八字报出来,按年龄排定大小。喝了结拜酒以后,大家即以姐妹相称,往后姐妹间有建新房、婚丧嫁娶等大事,姐妹们都自动前来帮忙,并捐钱赠物。特别是姐妹中的一个出嫁的时
128、西乡葬礼习俗
葬礼西乡人很注重孝道和骨肉情谊。“葬礼”往往比“婚礼”还隆重。老人亡故后,儿孙都要披麻戴孝,敬香烧纸,向户族、邻里、亲友磕头下跪“报丧”,准备棺木、寿衣。年过七旬的老人,早已准备好“寿木”、“寿衣”,落气后“净身”、“穿寿衣”、“装棺”。将“亡灵”停在堂屋正中,燃香蜡、烧纸、献供品祭奠。一般亡故后三日上山,“人死无牵挂,入土最为安”。葬后七天“烧纸、敬香”,每七天一次,经过七次,再逢百日烧“百期”,一周年上坟、垒坟,直至三周年,整个程序才结束。山区葬礼最突出有0:一是“哭丧”、二是“叙话”、三是“唱孝歌”。“哭丧”老人去世后,儿女十分悲痛,以哭表达哀思,一般男孝子有泪无声,女孝子从“入棺”、“
129、南郑饮食习俗
南郑县山区平川,饮食习俗大同小异。同有粗细粮兼食的风尚。平川盛产稻麦,吃饭以米面为主,兼搭少量玉米、红薯等杂粮;山区多产玉米、洋芋、红薯,向以米面等主粮和玉米薯类等杂粮兼半搭配。解放后,平川主粮增产幅度很大,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主粮压倒优势,基本上已不吃杂粮。山区主粮增产幅度较小,特别是在“暂时困难”和“文革”期间,粮食紧张,吃杂粮多于主粮,常以薯类瓜菜代替部分主粮,称“瓜菜代”。近几年来,亦开始以米面为主,杂粮搭食比重普遍下降。口味基本相同,略有南北之分。酸甜苦辣诸味,群众兼好,烹肉作菜,酷嗜辣椒,近似川味。平川对酸味尤为偏好,家家都有酸菜坛和浆水盆,一年四季酸菜不离,盐味特别重,又
130、山阳民间习俗
山阳人分为北部和南部,北部多为“大槐树”移民后裔,习称“本地人”,南部多为江淮流民后裔,习称“下湖人”。本地人操秦音,却没有关中诸生硬,下湖人操楚语,却比江南话易懂,秦楚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丰富繁荣的民风民俗,主要表现为饮食习俗、居住习俗、婚姻习俗,喜庆习俗、丧葬习俗、节日习俗等。饮食习俗:山阳人习惯一日三餐,但也有一日两餐的。岭南农民“早晚两顿不见天,午饭排在正中间”,岭北农民“先做活,后吃饭”之习,上午九点吃早饭,下午两点吃午饭,点灯吃晚饭。早饭多吃粗粮,午饭菜肴较丰,晚饭多为杂烩,疏食清淡,以饱为安,并流传着“洋芋糊汤,疙瘩火,除了神仙就是我”的顺口溜。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山阳人的生
131、章丘铁匠习俗
丘是“铁匠之乡”,历史悠久。章丘有“五多”,“铁匠多”史书早有记载。在清朝《章丘乡土志》下卷“实业”章节就有详细的记载:“铁工在城乡者十之一二,在外府以及各省者甚多。每年春出冬归,习以为常,无乡镇无之。”又据民国四年(1915年)出版的《山东通志》第四十一卷记载:“唐时铁器章丘最盛,章丘冶山唐时冶铁于此。”可见章丘很早就有采矿冶铁工业。历史悠久铁冶曾世界领先章丘铁匠制作的宝剑,在2000年前就已经是国家级的名产品,成为皇帝赏赐公卿重臣的特殊礼物。今知欧洲人用炒钢法冶炼熟铁的技术在18世纪中叶才出现,可见章丘铁冶当时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早在汉武帝时,有鉴于铁的重要地位,下令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在
132、武宣壮族独特的婚育习俗
吃剩饭武宣壮族地区,旧时姑娘出嫁前,在娘家最后一餐,盛满一大碗饭,上面放一条鸡腿,由亲人喂食,最后要剩下几口饭,和鸡腿一起留在碗里,汤水也不能喝光,其意是要留东西给娘家,不能把食禄全带走,以示孝忠、绝贞。有的则将剩余的饭菜、汤水拿去喂牲口。据传,猪鸡吃了,可快长快大,六畜兴旺。有的把剩饭晒干,放于米缸里,日后娘家年年丰衣足食。倘若出门前这餐全部吃完,则被视为只顾公婆齐全,不顾娘家死活。此俗至今仍在偏僻壮家流传。但新娘可以自己吃饭,不用他人喂,也有的以拒吃反对这种旧习之缪传。公鸡拜堂建国前,男女成婚,多系父母包办。男家择吉日迎亲,举行拜堂仪式时,如遇新郎出远门或求学、逃婚、因病卧床不起等等,则由
133、政和配茶习俗
政和是福建着名茶乡,种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出产许多名茶。这里的人们种茶、饮茶、用茶、爱茶、说茶、写茶,渐而发展为茶文化,有茶节、茶歌、茶舞、茶诗、茶礼等。政和配茶风俗别具一格,有别于闽南的品茶、浦城的桂花茶.政和配茶习俗流传于高山区的澄源、杨源、镇前等乡镇,这一带海拔在900米以上,尤其是冬春两季,云雾缭绕,寒气袭人。由于寒冷,人们多围坐在火炉旁、灶旁,边取暖边聊天,逐渐形成配茶习俗。据考证,这习俗起自唐中叶,先在富人家流行,宋时得到发展,成为民间普遍的习俗,经明清完善,延至今日,是政和民众喜爱的传统礼仪。配茶是先将茶叶放入陶壶或铜壶中,置于炉灶炭火边取温,约30分钟水沸,然后添到茶碗中。后来
134、木渎古镇民间习俗
木渎地处太湖流域,这一地区长期形成的水乡习俗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木渎古镇历史上经济相对发达,因而节庆习俗多姿多彩,民俗风情更具鲜明特色。“碰瘌痢会”:每逢农历正月十三举行,主要活动是抬猛将老爷。猛将老爷是一个用香樟木调成的坐像,面容安详而不失威武。但他却是光脚、秃头,这一绝无仅有的特色使这个民间活动有了一个古怪而滑稽的名字“碰瘌痢会”。这个习俗主要通过抬猛将老爷,乞求他能给人们带来财气和庇佑。“灵岩走月”:相传吴越春秋时期,在灵岩山顶赏月就已成为风尚。西施爱月,夫差为了讨好她,专门在灵岩山为她修建了玩月池。历代名人雅士亦有喜爱登灵岩山赏月,如梁简文帝、韦应物、白居易、李商隐、范仲淹、文
135、田东壮族饮酒习俗 羹去羹回
住在田东县农村的壮族人,自古至今每当朋友聚会或是宴请远方来客,喝酒必定是“羹去羹回”。据有人调查发现,这是世界上2700多个民族中“独一无二”的饮酒方法。田东的壮族人不习惯直接使用大腕喝酒,也不喜欢使用酒杯,他们常用的是匙羹。喝前先把酒倒到一个大碗里,然后主客互敬。主人用一个匙羹,从大碗里打一羹酒,送到客人嘴边,对方是必须要喝下的,不然就是不给“面子”。喝了别人敬的酒,就要回敬。客人也拿起另一个匙羹,从大碗里打一羹酒,送回“灌”进主人的嘴里。不管喝多长时间,都使用这样“你来我往”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羹去羹回”。壮族人喝的酒大多数都是自酿的玉米酒,俗称“土茅台”,十分的好喝,就是喝醉了,睡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