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特色纪念品推荐--绣特产
各地旅游特色纪念品推荐--绣
106、刺绣
刺绣在渭南世代相传,遍及全市。花色品种达上百个。主要有枕、童帽、裹肚、门帘、鞋垫、床围、针线包、荷包、动物玩具等,其内容多为花鸟虫鱼和风俗画面,潼关一带的妇女,将象征富贵的牡丹和素雅的荷花绣于布马镫两端,做工精巧,十分耐看,人称“东府刺绣一绝”。随着时代的变化,乡品内容有所更新。同时一些传统绣品已进入外贸市场。
107、白族挑花刺绣
勤劳智慧的云南白族妇女,自幼学习挑花刺绣,工艺精湛。她们精心挑花的头巾、手帕、扎染,多为蓝底白花,不仅装饰包头,挂于前胸,还是定婚珍品。挑花巾,是白族妇女的独特工艺。白族妇女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花鸟、山水、人物为题材,“图”从手出,精工细缝出裹背、头巾、桌布、挎包、帘布、帐纬、虎头鞋、猫头鞋、鱼尾帽等,它们上面的挑花刺绣栩栩如生,无不表现了白族妇女的精萃技艺。
108、玉丰镇观音绣
玉丰镇观音绣作为蜀绣的一种,源于遂宁安居区玉丰镇、横山镇。当地群众以蜀绣针法为主,同时吸纳其他名绣精髓,绣制各种观音、莲花、荷包、-、佛枕、方巾等寄托爱情、平安、福寿康年等美好寓意。现已开发出的产品包括观音系列、宝梵壁画系列、安居才女黄峨系列、神奇遂宁八大奇观系列等。观音绣针法有晕针、木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其特点绒片平滑、绣品细腻、浑厚圆润、灵动美观。观音绣“织文锦绣,穷工技巧”是民间艺术和观音崇拜的完美结合。
109、武宁民间刺绣
武宁地处偏僻深山,长期以来处于原始封闭状态,与外地往来不多,民间习俗多保持着固有的淳朴和浓厚的乡土气息,独具特色的刺绣便是的一朵充满活力的艺术之花。出自农村妇女之手的民间刺绣品,主要有日常用的枕巾、手帕、头巾、鞋垫、烟袋、围腰等。这些绣品非名贵布料而作,它是用比较粗简的各色布料,用多种色线按照图案巧妙地配色刺绣而成,其色调具有浓而不重、艳而不俗、繁而不乱的艺术效果。
110、庆阳香包绣制
庆阳市处在大西北的东部,黄河中上游流域的气候环境和山川、塬峁、丘陵、山梁、峻岭相互错落的自然环境不但适应各类生物生存,更适宜于农、牧、林等生产活动,是古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地处董志塬腹地的庆阳市西峰区,是先周远祖公刘教民稼穑,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发源地。远古多民族居聚地文化相互交叉、冲撞的族帜崇拜物柔韧地遗存在了民俗观念形态里。多构造的先天地理环境形成了一种特殊人文环境,加之交通经济等封闭因素,使得庆阳香包绣制这一传统手工艺相对恒定地保持了原始古犷质朴、淳真的色彩。庆阳香包刺绣是原始意识、民俗心态生发出来的针工艺术,随意性强,意味性强,具有夸张,变形,稚拙的明显特征,构型简单质朴,刺绣粗拙敦厚,
111、洮绣
洮河两岸妇女的刺绣,统称“洮绣”。品种繁多,有花枕头、花荷包、花针插儿、花鞋、花兜兜、花缠腰、花系腰、花膝裤儿、花袜溜根儿等等。洮绣既要讲究针法,又要讲究绣法。针法有平针、参针、挑针、长短针、空心针等;绣法有锁针绣、错针绣、网地绣等。同时还要看式样,式样有盘花、剁花、贴花、拼花等。不同的针法、绣法,施以不同的式样,共同在色彩搭配中,形成强烈的对比。随着农民生活的提高,刺绣艺术又广泛运用到美化环境中去。如花门帘儿,电视机上的套子,小学生的书包,幼儿园儿童穿的花围围儿。上面绣的除了简易的花样外,还衬绣着行书文字、拼音字母、英文句子,使洮绣的内容得到进一步的拓宽和提高。
112、热贡堆绣
堆绣,藏语称“规唐”。意为绸缎制作的唐卡。堆绣先按规范的佛画绘成画稿,再按佛像不同部位的要求选用各色面料,剪贴缝制而成。小幅画面为一尊主佛像与下方两尊小佛像组成,周围配以花卉、云纹、日月、供品等图案。堆绣原系汉地传入藏区的一种艺术形式。据土族名画师更藏的研究,传入青海藏区约有250多年,逐步为热贡艺人所接受,并在广大藏区兴盛起来。热贡的堆绣艺术,在信奉藏传佛教地区影响最大,省内外很多著名寺院纷至沓来定做堆绣作品。
113、易县清宫传统刺绣
清宫传统刺绣又叫宫绣,始见于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的古易州,广为流传于辽代,兴盛于明清,晚清时达到巅峰,迄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是中国刺绣发展史上的杰出代表。新中国成立后,清宫传统刺绣传人因绣院解散而流落民间。为将这项技艺传承下来,1979年王占录承包绣花坊经营刺绣业务,1991年创立了以传承、制作、创新、销售为一体皇家御绣服饰企业——河北易水工艺美术厂。王占录凭借对清宫传统刺绣艺术的极度热爱与痴迷,与子女一起挖掘、整理、研究、优化整合它的设计、制图、印刷、成品等多个工艺环节,探索出一套完善的工艺规范流程和制作标准。第3代传人王小潇尤其擅长刺绣针法和图案设计,曾为著名钢琴演奏家郎朗设计
114、淳化刺绣
刺绣俗称绣花,扎花,民间视为女红首技。旧时姑娘到十三、四岁,绣花为必习技艺。新娘出嫁,绣花枕头,绣花鞋和绣花裹肚等为亮嫁妆必备之物。淳化县刺绣厂集淳化民间绣花之大成,有绣花姑娘数10名,技艺娴熟,花样翻新,技术力量雄厚。产品供县内市场,畅销县外。以装饰生活必须品为主,如床罩、床帷、被罩、枕套、门帘和台布等。图案有飞鸟虫鱼,梅兰竹菊,果品蔬菜和戏曲人物等。技法分直纹绣、悬纹绣和机绣三类。针法有齐针、套针、游针、平针、平针参线、跳针参线、挖孔、贴花和拔眼等。一绣在手,美观实用,物美价廉,实为装扮生活的最佳选择。
115、渤海靺鞨绣
渤海靺鞨绣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牡丹江市群众艺术馆代表性传承人:孙艳玲渤海靺鞨绣是一种古老的满族传统民间手工技艺,流布在以牡丹江为中心的满族地区,有1000余年的历史。以东北独有的风土人情、风光景色为题材,制作材料取自当地独有的柞蚕丝,主要使用“鸡爪针”(三角针)法。作品色彩艳丽,景色逼真,粗犷豪放,个性鲜明,民族风味浓厚,呈现出绘画摄影无以比拟的光影折射效果。
116、宁古塔满绣
宁古塔满绣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宁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代表性传承人:贾秀兰宁古塔满绣是满族传统的刺绣工艺之一,始于渤海时期。其粗犷拙朴,造型夸张,构图巧妙,色彩艳丽,冷暖对比强烈,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民族、民俗特色。题材包括山水、花鸟、草虫、走兽、人物、文字等,形式品类有缎绣、布绣、纳纱、编纱、割绣、十字绣、包绣、补绣等,针法有平针、倒针、长针、缉锁等。
117、乱针绣
乱针绣又名正则绣、锦纹绣,是一种适宜绣制欣赏品的中国刺绣工艺。创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始人为江苏常州人杨守玉,字冰若。现代刺绣工艺家。因其绣法自成一格,被诩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名绣。乱针绣主要采用长短交叉线条,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面。针法活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风格独特。擅长绣制油画、摄影和素描等稿本的作品。正则绣是杨守玉独创的一种艺术形式,正则绣所用的材料是丝线、纱线,普通的缝衣针。还有各种质地的用来做绣的底料。以针代笔,以色丝为丹青,使绘画与刺绣融为一体,自成品格。正则绣和平绣不一样,平绣所使用的是一种工艺的语言,而正则绣绘画语言,是表达一种情感,让自己的情绪与绣画的主题融合于一
118、抛绣球比赛
抛绣球,是自古至今壮族人民特有的一种民间娱乐兼竞技活动。抛绣球活动,古就有之,当时称之为“飞砣”。宋代朱辅在其游记著作《溪蛮丛谈》上就曾描述:土俗岁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砣”。可见、壮族的抛绣球活动,距今至少有近千年的历史了。今天壮族的“抛绣球”活动是从古代的“抛”绣球发展而来的。古时壮族先民在河边对歌取乐,会歌后情投意合,便相互抛投物品以示爱慕留念,但一般物品如帕巾之类不易投准,而且不容易抛过对岸,于是他们便用帕巾包上豆籽之类的东西,增加重量,又在帕巾上绑上一根丝线作为定向,这样不但抛得远且抛得准,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为“飞砣”即今天的绣球。古时候,壮民无以为
119、青苗刺绣
易门苗族服饰,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民族民间文化价值,2006年1月,被列为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个项目中的青苗支系女装,具有风格质朴率真、颜色搭配艳丽、装饰配件丰富、针法分工明确、款式构造大方、图案设计个性多样等特点,体现了青苗妇女高超的刺绣技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青苗女装采用全套刺绣制作,青苗村子里的人所穿的衣物都靠女人们缝制,村里的妇女,无论老少,大多擅长针线活。青苗妇女在刺绣图案时尊重自己个性,会根据个人喜好,采用各种造型和颜色的花边、珠串、贝壳、流苏、亮片、图案等饰物进行装饰,并形成青苗服装细节和图案不拘一格的特色。按照青苗的习俗,未婚的姑娘婚
120、克东满绣
克东满绣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克东县北方满绣艺术研究所代表性传承人:刘雅梅王洪玉克东满绣是克东县满族妇女在“麻花布”上刺绣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系在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借鉴优秀技法,不断移植到满绣上,经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主要制品有衣物、鞋、布兜兜、枕头顶、戏衣、枕袋、幔帐、香包、背带、腰搭、钱袋等,图案精美,绣法多样,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其秉承母女相传、邻里相授的传承法则,不见经传,不见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