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特色纪念品推荐--绣特产
各地旅游特色纪念品推荐--绣
1、苏绣
苏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之一,它以针法精细、色彩雅致而著称。苏绣图案秀丽,题材广泛,技法活泼灵动。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无不体现江南水乡那细腻绵长的文化内涵。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素雅秀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孕育了一朵朵璀璨的艺术明珠。享誉中外的苏州刺绣就是在这里发祥的。据史料记载,宋代以后苏绣的艺术水平达到了鼎盛。当时苏州是我国的锦绣之乡:绚丽多姿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形成了苏州“户户有刺绣,家家有绣娘”的地方特色,在一方锦帛上可绣出五岳、江海、城邑、行阵等图案,并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  &
2、麻柳刺绣
麻柳刺绣是朝天区柳乡的民间挑花刺绣。麻柳刺绣女用各色土线在各种土布上挑绣,所绣图案,或爱情幸福,或耕种收割,或娱乐舞蹈,或花鸟虫鱼,无一不是川北风情,乡土气息极浓。由于是手工挑绣,麻柳刺绣个性强,极富收藏价值,国内外众多游客和收藏家视为珍宝,以收藏为乐。“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麻柳乡,以其古朴的麻柳风情和民间刺绣,享誉中外。相传,麻柳人是由羌族汉化而来。麻柳人喜欢穿绣有精美图案的服装,住“正房配转阁”的吊脚楼;喜欢唱山歌、打锣(鼓)、舞龙狮淳朴的民风,都与羌族相似。麻柳刺绣,是从祖先开始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手工艺品。麻柳一带,普遍流传着“谁家女儿巧,要看针线好”的说法。麻柳姑娘四五岁开始学习刺
3、东台发绣
发绣又称墨绣,起源于唐代佛教盛行时期,民间信女们将自己的秀发剪下,在绸或绢上绣成如来佛或观音菩萨。焚香膜拜,以示虔诚。用人发代替丝线,是我国劳动妇女的智慧和创造。因发绣不褪色和变形,但技术要求极高,流传甚少。南宋时发绣《东方塑像》和明代韩希孟所作发绣《弥勒佛》,分别在英国伦敦博物馆和日本正仓院作为珍宝收藏。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唯一发绣《停琴伫月图》,也是韩希孟所绣。到清代发绣已濒临绝迹。东台工艺美术厂的刺绣艺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运用了滚、缠、接、套和虚实等针法,采用黄、灰、赭、白等多种人发,并利用深浅浓淡之发作为色线,按图赋色,画绣结合,创造出墨中有色,色中有墨的彩绣。所绣的《鲁迅像》、《嫦
4、蜀绣
蜀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它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运用独特的绣技,绣制被面、枕套、衣、鞋和画屏等。蜀绣的绣工和针法特点可以概括为:“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所谓“车”是指刺绣的关键部位,如动物的眼睛,一朵花的花瓣等处,由中心起针,逐渐向四周扩展。所谓“拧”则是指运用长短不同的针脚,从刺绣形象的外围逐渐向内添针或减针。这种独特的绣工使绣作品有张有弛,浓淡适度,密疏得体,因而,蜀绣多有水墨写意画的艺术效果。成都蜀绣厂生产的蜀绣艺术珍品里最负盛名的作品要数《鞭蓉鲤鱼》条屏。此产品在洁白的缎料上,用几朵粉红色的鞭蓉花作衬托,七条肥腴丰满的鲤鱼,大小参差,
5、汴绣
汴绣源于宋绣。据《宋会要辑稿》载,崇宁三年三月八日,试殿中少监张康伯奏言:今朝廷乘舆服御至于宾客祭祀用绣,皆有定式。而有司独无纂绣之工,每遇造作者皆委之闾巷市井妇人之手,或附之尼寺而使取值焉。欲置绣院一所,招刺绣工三百人,仍下诸路选择善绣匠人,以为工师。候教习有成,优与酬奖。诏依,仍以文绣院为名。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也有文绣院的记载,并记东京相国寺内有专卖绣品的市场,寺东门外有绣巷,皆师姑绣作居住。东京聚集有全国最优秀的绣工,既有为官府服务的,也有散居民间的。刺绣工艺,如明朝人屠龙在其《画笺》中所言:宋之闺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用其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
6、顾绣
上海顾绣,又称“露香园顾绣”。历史:顾绣原始于明代。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松江府有个进士叫顾名世,晚年在上海九亩地建筑了一座林园居住,取名“露香园”。顾氏后裔精于刺绣,有独到之处,绣品供观赏、赠友,“顾绣”即由此得名。顾氏绣法从内廷传来,擘丝比头发还细,针刺纤细如毫毛,配色精妙,别具心裁。所绣山水、人物、花鸟都气韵生动,精细无比,“顾绣”之名大振。明末地方志提及顾绣时记述:“尺幅之素,精者值银几两,全幅高大者,不啻数金。”可见,顾绣之名贵。当年苏州、杭州民间的绣品以及官营丝织机构还将他们的制品冠以“顾绣”之名。由此足见顾绣影响之深广。现今,有史料可查考到的顾绣名手有缪氏、韩希孟和顾兰玉等人。缪氏
7、贵南藏绣
贵南藏绣是青海海南贵南县的特产。藏绣是我国少数民族刺绣派别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艺术,是雪域藏区农耕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凝聚着藏族劳动妇女的智慧和创造,是优秀的藏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一。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贵南县,拥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传统藏绣,被称为“藏绣之乡”。近年来,随着贵南藏绣产业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当地农牧民就业,拉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望打造成为继“唐卡艺术”之后,又一雪域艺术的奇葩。贵南藏绣贵南县藏绣协会6373431手绣、机绣图画(刺绣)
8、沙坪湘绣
湘绣是湖南的传统特色手工艺品,以其浓郁的湘楚地方文化特色和高超的刺绣艺术而闻名天下,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1995年,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原湖南省长沙县沙坪乡,今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捞刀河镇“中国湘绣之乡”的美誉。座落于“中国湘绣之乡”的湖南长沙沙坪湘绣厂,成立于1986年8月1日,厂内有中高级技术人员17人,特级刺绣师48人,一级刺绣师106人,二级刺绣师95人,从业绣工近万人。绣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具有自营出口权,年生产能力2800——4000万元。是一个集生产、科研、培训及国际贸易于一体的湘绣龙头企业。原中顾委主席-同志亲笔为沙坪湘绣厂题写了厂名并赞誉“沙坪湘
9、武汉汉绣
武汉汉绣是武汉出产的特色绣品,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汉绣采用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追求充实丰满、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绣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充分体现“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呈现出浑厚、富丽的色彩。武汉汉绣绣品主要有四大类,即民俗产品、舞台文艺用品、宗教文化用品、灯会庙会产品等。武汉汉绣作品曾多次在京展出,还参加过巴黎、华沙等国际展览。1910年和1915年,武汉汉绣制品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充满地方文化特色的武汉汉绣大型挂壁“三棒鼓舞”、“闹莲湘”等作品
10、镇湖苏绣
特定品质镇湖,古称西华,地处西太湖边与光福相连。这里山清水秀,灵慧赋性,是苏州刺绣的主要发源地。千百年来,镇湖刺绣以其独特的精、细、雅、洁、奇而独领风骚。“家家有绣绷,户户有绣娘”是镇湖的真实写照。镇湖,古称西华,地处西太湖边与光福相连。这里山清水秀,灵慧赋性,是苏州刺绣的主要发源地。千百年来,镇湖刺绣以其独特的精、细、雅、洁、奇而独领风骚。“家家有绣绷,户户有绣娘”是镇湖的真实写照。一个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两万的湖滨小镇,有绣娘8000余人(其中拥有初、中、高级职称的工艺美术师有400余人),直接或间接从事刺绣的产业产业人员已超万人,还造就了多名国家级刺绣工艺师。20
11、庆阳刺绣
庆阳刺绣刺绣是庆阳民间工艺美术品中的一大类,其分布面广,涉及千家万户,以庆阳、正宁两县的刺绣最为有名。庆阳刺绣品种很多,有服装、坐垫、鞋面、袜底、枕顶、肚兜、耳枕、帽、荷包、烟袋、针扎和布玩具等多种,虽不及苏绣和其它绣派驰名,但它源远流长,历久不衰,有着深厚的基础、独特的风格,随着老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它愈发焕发出迷人的光彩来。庆阳刺绣色彩艳,层次分明,对比强烈,沉而不浊,艳而不俗。在色彩的配置上以红、黑、兰、白为主色调,取得了一种鲜明、艳丽、纯净、典雅而又沉着有力的效果。庆阳刺绣产地范围为甘肃省庆阳市现辖行政区域。
12、贵州苗绣
贵州苗族刺绣产于黔东南、黔南两个民族自治州和安顺、毕节、水城等地区的苗族聚居村寨,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苗族妇女心灵手巧,她们非常喜爱挑花、编织和刺绣。刺绣是她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每逢秋收过后农闲季节她们就开始绣花和挑花,通常反面绣花正面看,既不打样,也不画线,随手绣来,花样百出,栩栩如生。贵州苗族刺绣有羊绣、结绣、辫绣、打糅、牵红绣、织花、抽纱等。花样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几何图案,以果绿、翠绿为主体,用鲜艳的红色调配,构图简练,美观大方;二是自然形态图案,色调以绿色为主,间配其他相称颜色;三是绘画形图案,以山水、花草、龙鱼等构图,形象生动。苗绣是指中国苗族妇女的刺绣品。它具有
13、苗绣
    有5000多年历史的苗族文化绚丽多彩,别具一格,苗族人民将自己的文化历史用刺绣的方式尽情展露,再现了古老美丽的苗族史诗。其绣工细腻,绣法大胆夸张,古朴自然,是华夏文化艺术中一大珍品。(贵阳)
14、汶川羌绣
羌族刺绣羌族刺绣是羌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匠心创造的艺术,根植于羌族古老的历史文化中,并且承载着底蕴深厚的羌族文化,以直观地形式表现出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风俗习惯、审美特点等。2008年,羌族刺绣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羌族刺绣的历史】羌族刺绣是羌族妇女在悠久的历史中,通过日常的生活劳动创造出来的。在羌寨,各家妇女几乎都会羌绣,它已成为羌族妇女心灵手巧的一种象征,其传承几乎都为家族传承。羌绣在传统手工技法和色彩运用上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在四川民间刺绣工艺中有“南彝北羌”之说,可见其已自成体系。历史记载的“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正是古羌人擅长用民间手工技艺来
15、鲁绣
刺绣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除了以江苏、湖南、广东、四川为主要产地的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异彩纷呈的:鲁绣”作为齐鲁文化的组织部分,也早巳斐声海内外。鲁绣产品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烟台抽纱同治元年(1862年)后,英国传教士、商人来到烟台。到19世纪90年代,英国传教士詹姆土·马茂兰和他的妻子来到烟台,发现胶东妇女心灵手巧,擅长织绣,遂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创办仁德洋行,组成教徒学习欧洲抽纱工艺,并且生产抽纱工艺晶出口。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马茂兰夫人在烟台创办培真学校,招收学生,半工半读,生产抽纱工艺品,前来学艺者甚多。后来,仁德洋行又通过栖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