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秧歌篇特产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秧歌篇
16、定州秧歌戏
定州秧歌又名定县大秧歌,是流行在华北平原中西部的一个古老戏曲剧种,因发源地在定州而得名。据传其源头是一种民间小调,经过宋代文学家苏轼整理而流传下来。定州秧歌在语言、唱腔、调式、剧目等方面有其独有的特色。戏文浅显易懂,明白如话,有大量方言俚语,生活气息浓厚;男女唱腔均以宫调式为主,演唱是用本嗓、真嗓大喊的演唱方法。传统演唱没有文乐伴奏,没固定调门,演员随意起调,加上管弦乐伴奏后,调值为D调。唱腔中大量运用衬字虚词。旋律以下行旋律较多,但唱法中不乏诙谐俏皮;节奏以一板一眼为主,传统板式达28种之多,仍旧保留了全用打击乐伴奏(即大锣腔)的形式;定州秧歌剧目丰富,涉域广泛,包括爱情类、节孝类、公案类、
17、秧歌灯
明朝末年发源于来安县广大乡,是由农民对“神灵”的祈祷活动发展起来的。起初以唱为主,伴以极简单的动作,后来形成了秧歌灯雏形。清代,秧歌灯歌曲曲调和演唱内容较前丰富得多,伴奏乐器已有笛子、二胡、四胡、琵琶、三弦和民间锣鼓。秧歌灯的曲调丰富多彩,抒情悦耳,舞蹈动作柔美朴实,轻松愉快,歌词通俗流畅,动人以情。由于以上特点,秧歌灯很快流传到滁州、全椒和江苏省-、江浦、浦口一带乡间。群众自诩秧歌灯“有九腔十八调,调调有花色,三天三夜唱不完,唱转头不算本事高。”秧歌灯是一种综合性的大型歌舞,以前均在广场演出,上场人数多则82人,少则32人,角色分为“主伞”、“鞑子”、“包头”。主伞为灯头,持串铃领舞;鞑子为
18、横山秧歌
秧歌,俗称“社火”,在横山流行甚广,是人人熟悉、老少皆爱的一种世代相传的群众性文艺活动。每逢新年、春节、元宵、国庆等盛大节日,工人、农民、学生、干部都以秧歌表演助兴,特别是春节、元宵、秧歌则遍及城乡。秧歌是多种文艺节目的综合表演形式。它白天沿门子,晚上踏大场、唱贺调,同时常常把腰鼓、龙灯、狮子、竹马、高跷、霸王鞭、扇子舞等节目穿插在秧歌队中表演,称为大秧歌。秧歌的动律特征是“扭”、“摆”、“走”,也拌和唱曲。所谓载歌载舞是秧歌的最大特征。横山秧歌对延安一带的秧歌有很大影响。早在清光绪年间,武镇元庄窠等地艺人,曾前往延安和安塞的真武洞、西河口传艺;民国十七年(1928)横山遭灾时,不少艺人逃荒到
19、佳县闹秧歌
这是一种主要在春节期间表演的集体舞蹈。闹秧歌一般要选择较大的空地来表演,少则三五十名,多则上百名男女演员,个个浓妆重彩,装扮成各种身分的人物,手拿扇子、彩绸等,在锣鼓和唢呐的伴奏下,由一名打着花伞的领头人(即伞头)率领,扭着“十字步”、“三进一退步”或“二进二退步”进入表演场地,然后转出“十二镰刀”、“五角星”、“蛇盘九颗蛋”、“枣核乱开花”、“天地牌”、“卷席筒”等各种图案的秧歌场子,末后由伞头或其他演员清唱几段秧歌,一场表演就算完成了。有时在集体秧歌演完后还要加演一些小节目,如踢场子、搬水船、耍狮子、打腰鼓等,近年还有表演武术的。闹秧歌在全县南北都十分流行。每年正月初,各个村庄里热心于这项
20、沭阳秧歌舞
秧歌舞是民间最古老的舞蹈形式,大约300多年历史,是群众性自娱自乐舞蹈,通俗易学,热烈活泼,极其体现民本特色和代表性,过去也称扭秧歌。据说,古时候人们每年都会举行大型的聚会活动,边唱边跳,祭祀农神,以祈求年成丰收。清朝中期,秧歌舞在沭阳渐渐兴起,解放前后比较盛行,人们常以集体扭秧歌的形式庆贺解放和胜利,庆贺丰收年景,后来在一些大型喜庆活动中,都会有秧歌舞表演,到80年代种群众性的活动就日益减少。秧歌舞一般在广场、街道上演出,多在节日期间和庆典活动中表演。过去在沭阳县各乡镇都有秧歌舞表演。现在主要流布于沭阳县张圩乡、胡集镇、塘沟镇、十字社区、庙头镇。秧歌舞表演起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表演者有扭
21、乳山大秧歌
乳山大秧歌在民间被叫做逗会、耍会、耍逗会、耍秧歌。以队伍庞大、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其中大秧歌中的耍火龙表演形式在国内独树一帜。乳山大秧歌的表演方式一般采取自村演、串村演(又称闯村演)、秧歌队路遇、汇演等几种方式。乳山大秧歌有一套完整的表演内容。主要分单队亮相、斗做、梅花盘、大团圆、收场谢幕表演。乳山大秧歌是由锣鼓队、耍龙队、花鼓队、扇子队和自由舞队合作表演。队员多时达到二百左右人,最少也需一百多人,才能显出乳山大秧歌的恢弘气魄。锣鼓队有直径2米的大鼓1个,锣2个、2个镲、钹2个。鼓点分四种,单独亮相打龙灯鼓、花鼓点、扇鼓点。斗做时一律打秧鼓点,节目有龙凤斗
22、软秧歌
软秧歌流传于怀安县第六屯乡第九屯村及阳河岸,兴起于光绪年间,其表演艺术中揉进了晋、冀、蒙三省多种地方戏的特色,唱腔舒缓,特点较“软”,被认为不能敬神,当地艺人就把“秧歌”前加上一个“软”字,故称“软秧歌”。软秧歌剧目原有四十余出,流传至今的有《字差》、《四玉带》、《五玉带》、《七人贤》、《借冠子》、《锁王束》、《吃盒子》、《猪八戒成亲》、《打一棒》、《破挂》、《吃瓜》、《白花过年》、《李三娘推磨》等二十六出。软秧歌唱腔词多由民歌歌词组成,语句精练生动,爽快流利,富有农民感情,原有唱腔的下句结尾都有“哎嗨”二字,现已退化没有了。唱腔有十种分别为扭子腔、紧扭子腔、三性腔、山坡谣、坟腔、咳咳腔、苦腔
23、旱船秧歌
在神池传统节日中,旱船秧歌也是一大亮点。旱船多在乡村农民家中演出,每逢农历春节,它要从农历正月初一活动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它调演的目的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旱船表演人数一般有6-7人,一位女演员立于旱船中,称为船娘子,两人手拿连响,相当于撑舵人员,还有一人饰演小丑,右手拿一把破蒲扇,左手拿一把桨,鼻子被抹上白色的粉,在旱船周围来回扇动蒲扇,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其余人在边上敲锣打鼓,伴奏乐器有:大锣、小锣、鼓、镲等,旱船便根据节奏的变化进行表演。开场的一阵锣鼓音乐结束后,拿连响的表演者会穿插表演唱,在旁的伴奏人员也会在每一段内容结束后的最后一个唱词附和着伴唱,但锣鼓声仍不停止。
24、高台“倒秧歌”
倒秧歌又叫倒羊角、地奔子,是流传于高台县新坝乡的一种民间舞蹈,因表演过程中表演者的动作多伴随倒行的步伐,因而称之为“倒秧歌”,是高台民间社火的杰出代表。表演者头戴的羊角形的帽子跟藏族僧人的帽子非常相似。倒秧歌从社会功能看,属于宗教祭祀类舞蹈和民间节会类舞蹈的综合形式,是集佛教和道教的表演于一体的履定套路的集体舞。从其表演形态来看,属于道具表演类民间舞,兼演唱民间小调,曲调优美活泼,中间穿插即兴演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关于倒秧歌的起源,当地流传着“跳秧歌,闹秧歌,闹着秧歌做什么,四书上留下乡人傩,解瘟疫来和地脉”的民谣。倒秧歌对其他的社火表演形式有所借鉴,具有多源性特征;它的表演形式
25、万全秧歌戏
万全秧歌戏是约有250多年历史的古老地方剧种。据传,万全秧歌戏是由地秧歌戏即万全社火脱胎而来。由最初的万全社火中“打地摊儿”的由锣鼓伴奏并无丝弦的干唱逐步演变成锣鼓丝弦齐奏的“混场”,再后来如此“混场”由广场艺术逐步演绎为舞台艺术,完成了由“地秧歌”到“台秧歌”的转型,成为艺坛一支独特的花葩。据老人们讲,远在清道光年间(1820年至1850年)万全秧歌戏曾以其独特的风姿流入了张家口,从此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至今在万全一带还有万全、孔家庄的秧歌戏班在张家口的小兴园、旧园演出并轰动一时的传说,有一句串话称:“万全秧歌十三旦的戏,水庄屯的姑娘百二顷的地”足以说明万全秧歌戏在当时影响之大。万全秧歌戏没有
26、滦州地秧歌
滦县地秧歌虽然与唐山、秦皇岛二市其他县区的秧歌同属冀东地秧歌的范畴,但是,不论从历史渊源还是从形式内容方面说,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文化特色。滦南秧歌为“扭秧歌”中速大慢板的扭功为上,以中场为主。近年来周边地区也出现了不少小出子,而且经专业人员和秧歌艺人们的不断改革创新,精品叠出。滦县秧歌不仅行当齐全,文武齐全,每个行当都有技艺精湛的一批领军人物。不仅全面保留了过街秧歌,大、中、小场的表演形式,还保留了其他地区已不见的唱秧歌。滦县地秧歌最为突出的是小场秧歌,数量多达二、三百出。滦县地秧歌的发展历史时代名家辈出,奇能绝技代代相传,异采纷呈,极大地丰富了地秧歌的艺术表现力。脚步多变动感十足,身段端庄且
27、滦南秧歌
滦南民间秧歌注重塑造人物、善于表现故事情节,表演上诙谐幽默、节奏感强,是农村群众主要的文艺活动形式之一,是农村群众参与最多的文娱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影响至周边各县。多方考证,如今流行的滦南秧歌最迟形成于元代,在唐朝最为兴盛。按滦南风俗,每年农闲的正月,在乡村便自发兴起秧歌活动,直至填仓(正月二十五)。滦南境内的早期秧歌分南派和北派。南派以柏各庄为中心,以守盐庄村张氏家族为主;北派以倴城为中心,向周边几十个村辐射,形成北派秧歌区域,多种风格和形式并存。改革开放后,南、北两个流派走向融合。滦南秧歌是历代劳动人民创造、继承发展优秀民间文化的结晶。具体形式是舞蹈
28、伦派地秧歌
伦宝善,1905年生人,卢龙县阎大岭店村人,自幼喜爱民间艺术,9岁开始就迷上了冀东秧歌,12岁随艺人下场表演,这一扭就是80年。从农村到城市、从关里到关外,无不留下他秧歌艺术的足迹。同时,他善于钻研,能熟练地表演“妞”、“丑”、“擓”等行当的各种角色,而且样样皆通,尤以扮“丑”为最佳。随着视野的拓展和艺术水平的提升,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成为了享誉关内外的一代秧歌名“丑”。他的秧歌表演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集扇花、身段、表情韵味一身,表演细腻技艺精湛,在冀东一带被同行们誉为西北派,就此形成了独特的“伦派”风格,也因此被命名为“著名民间秧歌艺术家”。伦派秧歌艺术风格有以下特点:“全身轻松微微颤,挺
29、行唐杨村秧歌
行唐杨村秧歌是流传于行唐县杨村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戏曲剧种,又称“北路调秧歌”,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根据行唐民间故事载,行唐杨村秧歌起源于东晋时期,成型于明末,繁荣于清中期。行唐杨村秧歌角色行当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类。生角又分为娃子生、小生、须生、老生、武生,旦角分为小旦、花旦、青衣、彩旦、老旦,净角分为铜锤花脸、二花脸,丑角分为文丑、武丑、三花脸等。在板眼上分为起腔、平调、迷子、河西、垛子、快板、撤板等20余种唱腔板式。行唐杨村秧歌与其它地方的秧歌调子不同,自成一系,各种板式唱腔风格各异,表现力强。除个别句用假嗓外,基本都是用真嗓演唱,起腔苍劲豪放、穿透力强;平调平缓有力,高亢激昂;
30、谈庄秧歌灯
秧歌流行于北方,江南没有秧歌”,这是长期以来的一种流行说法。其实,地处江南水乡的金坛城东乡谈庄村却留存着极具特色的秧歌———谈庄秧歌灯。谈庄秧歌灯源自清代。咸丰十年春,太平军攻打金坛城,遭清军及本地土豪劣绅之反动力量负隅顽抗,经浴血激战死伤无数后终于破城克敌。金坛百姓为庆祝太平军胜利,在戴王府前搭起高台表演各种形式的节目,其中就有秧歌灯。自太平天国的辉煌后,秧歌灯消失了几十年,于民国二十七年由传人陈传宝等领头在谈庄复兴。因秧歌灯活动的季节一般在春夏间,故始称为“谈庄舞秧灯”,后来又叫作“秧歌灯”,并频繁在金坛、武进、丹阳交界地区及茅山、句容一带演出。此后,秧歌灯年年延续,至现在已是第五代传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