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秧歌篇特产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秧歌篇
46、金湖秧歌
“金湖秧歌”是金湖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插秧劳动中,以朴实的情感、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来的一种民歌。在以金湖县为中心的周边县市流传,传承最少有10代以上,有据可考的就有百年历史。其唱词、曲调和演唱方式非常独特,是不可多得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1、曲调风格别致。金湖秧歌的曲调节奏明快、清新悦耳,既有北方民歌的高亢豪放,又有南方的民歌的舒缓流畅。调名有:“四句头”、“五句半”、“抢八句”、“串十字”等,曲调富于变化,表现力很强。我省音乐界的一些专家学者认为:金湖秧歌音调非常优美,它的旋律中具有“变宫为角”、“变徴为角”、“以商为宫”等多种调式的转换手法,特别是在短短的单乐段中,竟有三个不同宫调系统的
47、延川大秧歌
延川大秧歌又称二人场子、四人场子、八八场子、十六场子、三十二人场子等场子秧歌。延川大秧歌一般都有伞头,伞头起领唱和领舞的作用,而跟着伞头走的其他演员,主要是尽情地扭,谁扭的动作幅度大,体态灵活,谁就能博得满堂喝彩。秧歌队伍里,有跑旱般、跑毛驴、跑竹马、蛮婆蛮汉等。尤其是蛮婆蛮汉的表演,重在一个“蛮”字,要蛮得滑稽,蛮得变态,蛮得可亲,普得可爱,他们诙谐凤趣,惟妙惟肖,把秧歌的欢庆气氛推向热潮。延川大秧歌是陕北民间舞蹈的杰出代表,它和黄陵、洛川老秧歌构成延安各具特色的两大民间秧歌。它情绪饱满,气氛热烈,动作千姿百态,均图丰富多彩。近年来,多次参加省、市大型广场、舞台演出,多次获得省、市奖励。其特
48、韩城秧歌
流传于陕西省韩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城秧歌,俗称“唱秧歌”,属陕西汉族民间流传的“小对对戏”形式,它与“渭华秧歌”“洛川秧歌”等均属两三个演员表演的秧歌小歌舞。韩城秧歌大都由一旦一丑(最多不超过三个角色)来表演有故事、有人物的演唱或小戏。韩城秧歌多于正月十五夜晚在村中广场上,铺张草席做舞台,俗称“地摊子”,组织邀请七、八对唱秧歌的艺人相继表演,以欢度佳节,庆贺丰收。韩城秧歌常演的剧目很丰富,题材广泛,涉猎面广。除了情绪性的表演唱,如《十二月》《十杯酒》《十对花》《织手巾》《十绣古人》《十二重楼》《十二将》《十二月留郎》《十个字》《六朵花》《九朵花》等,还有反映执著追求婚姻自由、讽刺嘲弄嫌贫爱富
49、繁峙秧歌戏
繁峙县因寺庙多而得名,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属忻州市。繁峙秧歌戏流行于繁峙县及周边地域。“秧歌”曲调于明万历年间传入繁峙的奋地和白马石一带(今属应县),当时只是一种在街头跑摊子演唱的广场艺术,群众称之为“玩艺儿”,又依地名称其为“奋地秧歌”。清代道光年间,民间艺人张信、张代把各地流行的秧歌曲调、器乐曲牌收集起来加以改进,并吸取了其他剧种的唱腔融合于“秧歌”之中,移植了其他剧种的剧目将其搬上舞台演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并流传至今。1956年10月1日,繁峙县政府把流散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正式成立了繁峙秧歌剧团。繁峙秧歌戏的剧目有86个,经常上演的七十多个,其中有早期的民间小戏,又有逐渐发展的连本大
50、土滩秧歌
踢鼓秧歌亦称“地秧歌”。“土滩秧歌”/乱秧歌”。“踢鼓子”,浑源县又称它为“故事”,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所扮演的人物均为著名古典小说《水济》中宋江、吴用、公孙胜、林冲、花荣、鲁智深、武松、时迁、孙二娘、刘唐、王英。一丈青等梁山英雄好汉,少则18人,多则108人,从其扮演人物来分析,踢鼓秧歌应该是起源于宋元时期。踢鼓秧歌男角称作“鼓于”,腰间挎鼓,以脚踢鼓而舞;女角称作“拉花”,右手执扇形手鼓,边击边舞。后来,为了便于表演动作,演员手执刀、、棍、棒、扇子、手绢等道具,鼓为乐队,委派专人击奏。其表演形式有“大场子”/小场子”/过街场”之分,“大场子”最少需36人(即36天罡星),最多可达108
51、冀东地秧歌
冀东地秧歌(2013年入选唐山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冀东地秧歌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是以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是我国北方汉族四大秧歌之一,主要发源于原唐山境内的滦县、乐亭、昌黎、卢龙等滦河中下游地区流行的一种民间的舞蹈形式。唐山北靠长城,南临渤海,东界滦河,西接津京。北部为山区、半山区、南部是沿海,中间为平原,这里气候四季分明,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多少年来,凡遇年节或喜庆日子,地秧歌队伍遍及城乡,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演出,自我表现已成为冀东人民世代相沿的传统习俗。传统的冀东地秧歌活动形式个性明显,有“串街秧歌”和“打场儿秧歌”两种。“串街秧歌”走街串巷行沿途表演。串街表演注重整体效
52、五寨八大角秧歌
八大角秧歌是流传于山西五寨、神池一带的集说、唱、舞为一体的民间舞蹈艺术,因其主要角色为八人而得名。八大角秧歌历史悠久,当地流传其起因有二:一说源于元末农民起义,另一说来自梁山好汉三打大名府的故事。《山西舞蹈史话》曾记载:“在山西民间,宋、金、元时期的舞蹈有《迓鼓》、《八大角》等。”八大角秧歌的角色有28人(可略增减),主要有引头鞑子、抽鼓、拉花、老婆、老汉、愣小子、愣女子、风公子;演唱内容丰富,题材上有山歌、牧歌、情歌,曲调上有信天游、爬山调、四句头、三句半、顺口溜、莲花落、说花嘴、数来宝、快板、相声等;器乐多用打击类,主要有堂鼓、小锣、铙钹、铰子、大钗、小钗等,吹奏类有锁呐、笙等,后来也有加
53、定襄高跷秧歌
定襄高跷秧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艺术,多用于元宵节和其他重大喜庆活动。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年),为庆祝推翻元朝统治和新王朝的诞生,刘伯温号召全国各地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大造普天同庆的欢乐气氛,由南方士兵将江南一带的秧歌引入北方,于是产生了定襄高跷秧歌。定襄高跷秧歌的基本内容包括跷子、走场、动作、表情、化妆、扮相、服饰、道具、音乐伴奏等,一支秧歌队伍一般有30—40人,另有一引跷人。基本动作有坐轿式、骑马式、推车式、行进式、自由式等,舞技有弹跳、跨步、旋转、独立、探海、劈叉等,走场图样有小唐王乱点兵、凤凰展翅、乌龙绞柱、二龙出水,老龙摆尾,金砖墁地,周瑜点将、仙人搭桥、鹊桥相会、柳叶青、梅花
54、挑高秧歌
“挑高”是一种二人对唱形式,一人摇响环,一人撑雨伞,你唱我和,即兴演唱,二人竞唱,越挑越高,故名;后来又加入打击乐器,发展为挑高秧歌,在襄垣、武乡一带流传广泛。关于挑高秧歌的起源,当地流传有三种说法,分别是石勒军队乐舞说、三官祭祀信俗说、乡土郎中行医吆喝说,且不论其最初形式如何,根据属性与内容来推断,挑高秧歌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的社火表演艺术。挑高秧歌一般在春节、上元节期间组织演出,活动的范围除在本村挨家挨户进行演出外,邻村之间还要互相交流演出。走场是演出主要部分,一般是大家伙(锣鼓)领队入场,小家具(挑高乐器)随领头唱着带队走场进入。走场形式有长蛇阵、龙摆尾、打圆场、面对面、蛇脱皮等。人物
55、神池硬架子秧歌
硬架子秧歌是流传于山西省雁北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主要分布在神池、五寨、朔州、平鲁、偏关等地,以广场地摊表演为主。关于其起源,当地流传着两种说法,一说在清朝道光年间,有一恶霸勾结官府,鱼肉乡民。义侠朱光祖广邀四方英雄好汉,于庙会时布阵设伏,一举将其剿杀。百姓感其恩德,据此编成秧歌,在广场表演,流传至今。另一说是来自《水浒传》梁山好汉三打大名府的故事。神池硬架子秧歌有角色18名,前8名有鼓子4名(老生、须生各2名),拉花4名(旦角装扮)。后8名有身穿长袍、手摇羽扇的官先生,风流潇洒的风公子,身挂串铃的毛小子,村姑装扮的毛女子,老态龙钟的老汉,一手舞弄棒锤、一手拿小笤帚的丑婆婆,穿开裆裤子的楞小子,
56、秧歌戏
秧歌在当地本是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它是以秧歌的基本表现形式、伴奏形式和化装来演唱的一个小剧种,在同官县境内普遍流行。演唱秧歌戏有代表性的村社有黄堡的吕家崖、黑池原;陈炉的立地坡、永兴;城关的东原、楼子村以及耀县的孙原、董家河(原属铜川,六五年划归耀县)等。秧歌戏一般是在场子演出,所以,也叫做场子戏,但有时也在台上演出。出场人物二至三人,以二人者居多。两人演出,多为一丑一旦,或一生一旦。若三人演出,则多为一丑、一旦、一生。旦角在秧歌戏中称“包头”,化装简陋,除裙子外,其他多是农家时装。秧歌戏的道具是男、女均手持一把扇子,表演则始终随着演唱及伴奏的节奏,上段一手摇扇,一手提裙,下段以秧歌步贯穿始终;
57、延川秧歌
延川秧歌最能展现延川男人粗狂豪放、幽默乐观情怀。起源于古代祭祀、迎春礼仪、戍边军旅庆功及与农民欢庆丰收时手舞足蹈表演密切相关。在表演过程中,由起着领唱和领舞作用的“伞头”带领演员尽情地扭,表达热情和快乐。扭的动作幅度越大,体态越灵活,越能博得满场喝彩,越能体现秧歌感情热烈而纯朴、真诚,形式犷悍的艺术性。秧歌的组织和演出,离不开“领头”的作用,他是秧歌队的“龙头”,又称“伞头”。“伞头”不但文才和嗓音要好,且演技精湛,会布阵图。秧歌队组成人员分工明确,紧跟伞头的是马牌子,是秧歌队开路先锋。马牌子后是杈棒子的、大包头的、打花棍的、端莲花灯的。最后压阵的是丑角,叫蛮婆蛮汉。马牌子是秧歌队中最剽悍的角
58、东北高跷秧歌舞
高跷舞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大庆市让胡路区百湖城书艺馆代表性传承人:沈玉国东北高跷秧歌舞在民间流传已久。以火爆欢快的表演、别开生面的曲牌音乐、传统多样的队形队列变化、丰富多彩的“小场”样式、花样翻新的扇子手绢花、独具鲜明的脚踩木棍绝技,成为了群众群体即兴表演的广场文艺形式。
59、库勒满族花棍秧歌舞
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孟祥麟戴荣信库勒村满族花棍秧歌舞源于驻守的八旗军,目前已成为黑龙江省西部,即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内保存最完美、最原始、最独特的一种舞蹈形式。男子持花棍着八旗兵勇服翻转,花棍由驱马鞭的踢、打、磕、拍、别、拐、甩等技巧演变,吸收萨满腰铃舞、汉族秧歌、扇舞等动作和汉族鼓乐、队形及丑角艺术。女子戴满族头饰(花冠),持扇鼓(圆扇)转身、扭腰、击鼓走细步,刚柔相济。满族花棍秧歌舞保留了满族传统文化特色。
60、东北传统大秧歌
东北传统大秧歌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大庆市群众艺术馆代表性传承人:韩明学韩淑双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扩展项目保护单位:青冈县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王俊清东北秧歌是一种民间歌舞秧歌形式,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了民歌、武术、杂技及地方戏曲的一些表演技艺。黑龙江“三肇”的大秧歌,继承了传统东北秧歌的表演精华,曲牌繁多,以独特的“鼓扎子”定相,还有变幻多样的队形队列,丰富多彩的“小场”表演,歌舞时有多种手持道具,民族特色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