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制作技艺篇特产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制作技艺篇
106、粽子制作技艺(肇庆裹蒸制作技艺)
裹蒸是肇庆地区著名的传统特产,系历史久远的春节食物。早在汉代,西江两岸城乡居民已有春节包裹蒸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道光《肇庆府志》载:“端州本邑民俗,乡民每于年岁晚,粜新糯,磨新绿豆,猪肉为馅,以冬叶裹之,于宅前垒砖为灶,置宽肚瓦缸于上,用年来积聚之松根树头为薪,火不得间,通宵达旦以为炊。天明,呼儿以尝新。新正携之拜年相馈赠之物。此俗为外邑罕见。”每到春节前夕,肇庆家家户户舂糯米、磨绿豆、洗冬叶包裹蒸,大街小巷都砌起炉灶,火光烛天,极为壮观。清代诗人王仕祯有诗赞肇庆城乡除夕熬煮裹蒸的盛况:“除夕浓烟笼紫陌,家家尘甑裹蒸香。”裹蒸发展至今,除民间制作外,已进入专业化生产阶段。目前市面上的裹蒸品牌
107、绿茶制作技艺(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的外形似瓜子表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根据六安史志记载和清代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所列名品,六安瓜片出现在清中叶,是由六安茶中的“绿大茶”演变而来。清朝,六安瓜片列为名品入贡。六安瓜片采制过程分为采摘、扳片、炒生锅、炒熟锅、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七道工艺,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拉老火”。“拉老火”是最后一次烘,对形成六安瓜片特殊的色、香、味、形影响最大。
108、徽笔制作技艺
徽州地区自古以来不仅文风昌盛,而且盛产文房四宝。徽笔,又名“汪伯立笔”“新安笔”徽州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徽州(今黄山市)而得名。始创于北宋年间,据《新安志》记载:北宋年间,汪伯立在歙州府治创办“四宝堂”,四宝俱产,尤以毛笔著称于世。至南宋理宗时,谢暨知徽州,又曾以汪伯立笔与澄心堂纸、李廷珪墨和婺源枣心砚一同入贡。至此,徽笔多以上供,历代产量极少,虽然曾有多种套笔,但均深藏于宫廷内府,鲜为人知,流传至今的实物甚少。徽笔制作过程中讲究选料上乘,制作精细。选料大至分两个方面,一个是笔头材料的选择,一个是笔杆材料的选择。笔头的选料有“千毛选一毫”之说,主要有羊毛、兔毛、马毛、鹿毛、獾毛、狸毛、鼠毛、黄
109、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六安市寿县)
寿县八公山乡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八公山南麓,西汉时为淮南国都。山下泉水流光溢彩,清冽甘甜。自古其地盛产大豆,山民就有用山中泉水磨豆、喝豆浆的习惯。淮南王刘安入乡随俗,并在长期的修道炼丹中,发明了豆腐。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谢绰拾遗》也记载:“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淮南王刘安,始传其术于世。”陆游诗云:“拭盘推连展,洗釜煮黎祁”。描述了当时做豆腐的技艺流程。寿县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经汉淮南王刘安宫廷流传于民间后,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经技师们长期摸索、提炼,技艺日臻完善,逐步形成了项目的核心技艺主要包括:选料选取产自八公山乡蜘蛛湖寿西湖的
110、桥头锡器制作技艺
锡器制作在岱山当地称“打鑞”,制品称“鑞器”。锡器多用于庙宇佛寺、民间祭祀、婚嫁用品等。也有用高纯度的锡制成茶具、锡瓶、酒壶等生活用品类的器皿。桥头锡器在舟山整个地区享有盛名。有百年老店之称的“刘新茂锡店”创建于清末民国初期,其技艺家传至今,现有其孙刘小谜、刘永久及其徒刘生平仍从事“打鑞”。桥头锡器制作工艺流程复杂,一件成品制作要经过熔锡、压片、裁料、造型、焊接、锉磨、刮光、雕刻、擦亮等近十道工序。锡器制作的原材料有:锡饼、锡条、铅、焊条等。制作的工具有:尺、圆规、焊枪、土车床、抛光机、钢片、挫刀、烙铁、雕刻刀具等。工具桥头锡器制作技艺精湛,是岱山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重要价值:一是
111、新建走马灯制作技艺
走马灯又称“跑马灯”,有的地方称为“转灯”。是古代节庆活动的一种比较高雅别致的灯彩类型。常见于元旦、元宵、中秋等节日庆贺活动场所。此灯彩虽然历史悠久,但能够制作的工艺人为数不多。在江西新建县昌邑乡、联圩乡及鄱湖地区一带,“走马灯”虽谈不止盛行,但颇受民众喜爱和青睐。“新建走马灯”地域特色比较浓厚,其造型呈圆柱形,多棱多面,其表一般用白纸糊成,点燃灯笼内蜡烛或油灯,由于热气流的冲击产生动力,从而带动轮轴,致使轮轴下的各类剪纸动物(以马为主)旋转起来,同时在灯光的映照下,外表呈现“骏马奔腾”的阴影图像。走马灯是我国民间传统灯彩之一,其制作和把玩历史悠久,起始于隋唐,盛行于宋清两代,古代文人墨客及民
112、宣笔制作技艺
宣笔乃文房四宝之首,其制作技艺始于秦代,盛于唐宋,传承至今已有逾两千年的历史。宣笔原产地为安徽省宣城市,选毫精良、制作精密、装模雅致、毛纯耐用,聚齐毛笔尖圆齐健四德之美,自古至今,深厚文人墨客赞誉。2008年,宣笔制作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记载,公元前223年,秦大将蒙恬和王翦南下伐楚时,路过中山地区(据《中国古代地名大辞典》载,中山地区,宣州区、泾县一带),得到毛纯质佳的兔毫,用它制造第一批改良的秦笔,即紫毫笔。这种以中山兔毫所制秦笔,就是今天宣笔的祖先,所以蒙恬也被后人尊称为制笔的祖师。宣笔制作工艺精细,选料考究,主要是根据各种不同的用途来选择兔毛、羊毛、黄狼尾
113、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
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第四批国家级)相传擂茶起源于中原人将青草药擂烂冲服的“药饮”,是客家先民在迁徙、生产、生活积累形成的一种饮食习惯。据史料记载:客家擂茶由汉魏的粥茶和唐宋的点茶衍变而成,始于黄河以北,客家祖先南迁时把它带到赣南。因其历史悠久,以古朴见奇趣,以保健见奇效,故而独树一帜。赣南客家擂茶的制作技艺很是独特。制作时,先将所配置好的材料,按比例放置擂钵内,用擂杵沿钵内壁顺沟纹走向频频舂捣、旋转磨成茶泥。喝擂茶时,将擂好的茶泥放在擂钵里或大盆里,用滚烫的开水冲泡,再倒入少许高山茶油,并用擂杵搅拌稍许,甘润芳香、色如琥珀、清爽可口的擂茶就制成了。它既有茶叶的甘味,芝麻、花生、豆子的清香,也
114、余干县古埠镇盆栽烟花制作技艺
余干县古埠镇盆栽烟花制作技艺(第四批省级)余干县古埠镇“盆栽烟花”是一种大型烟花组合,综合了炮竹与烟花的多种技术精华。古埠盆栽烟花系清末民初由第一代传人黄启明发掘传承,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上世纪六十年代,第二代传人黄启明之子黄科喜曾被请到南昌燃放,轰动省城。后来第三代传人黄深泉又进行了改进,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独树一帜的烟花。盆栽烟花制作融合了建筑造型、扎架工艺、雕刻美术、化工火烟等多门工艺技巧。将众多设计有不同戏剧故事和人物的烟花塔架,码放在一个直径一米多、高度一米的圆柱状篾盆里,制作极其精细复杂。燃放表演时,将烟花盆倒挂在十余米高的树杆或架子上,从底层牵出一根引线到离地面一米高的空地上方,
115、铅山河红茶制作技艺
铅山河红茶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河红茶全称河口红茶,其得名是因明清时期,中国的茶叶对外贸易进入增长期,而产品多以集散地命名,由于闽赣皖各地名茶俱在铅山河口镇包装集散,然后分销各地,故统聚武夷山脉各产茶地而精制的红茶又名曰“河红”。河红茶是中国最早出口的红茶,受到欧洲上流社会以及皇室的喜爱。河红茶色泽乌润,高山韵香明显、十泡过后会出现薄荷清香;滋味醇厚、甘甜爽滑;汤色红亮、浓郁、清澈、有光圈;杯底香浓郁。稠度好,回甘快好。茶汤甜醇,泡浓有粘稠感,广受国内外消费者好评。2010年该技艺被列入第三批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茶叶产品名称:铅山河红茶登记证书编号:AGI01105农业部部公
116、梓潼片粉制作技艺
梓潼片粉是有名的梓潼名特小吃,和梓潼酥饼、镶碗一起,被称为“梓潼三绝”。梓潼片粉为清光绪年间梓潼名厨仇宝祥所创。传说他在为人做菜时,不小心把欠粉倒入蒸笼里,凝结成了片状,从中得到启发,发明了片粉。后来作为一道独具风味的地方名特小吃逐渐在梓潼兴起,声名远扬,食者甚众,直至现在。梓潼片粉的制作需选用上好的优质绿豆、碗豆或红苕淀粉,其中以绿豆为最佳。其做法是:按照民间传统工艺,配以清甜井水,充分浸泡后,用人在石磨上磨成浆,淀粉则直接加水和匀,用纱帕滤去渣,沉淀为粉,取新鲜的青菜、韭菜捣烂,用布包起来,进行挤压取汁后,加在绿豆粉浆里,和匀兑成翡翠色,然后将点好的粉浆用勺子舀至平底锡锅内,放入沸腾的开水
117、梓潼酥饼制作技艺
原料加工工具:粉碎机3台、搅拌机4台、冷风设备4台、排气设备2台、大型工作台2台、红外线烘烤炉3台、电子度量设备6台、刀模具25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梓潼酥饼制作技艺梓潼酥饼历史悠久。传说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避安史之乱幸蜀,来到梓潼上亭铺,夜雨闻铃,非常思念已死的杨贵妃,以致茶饭不思,肝肠寸断。这时当地官员便向他敬上地方特产—酥饼。他一见了圆而可爱的酥饼,顿生快意。一品尝,果然甚佳,便对酥饼大加赞叹。从此,梓潼酥饼被列为朝廷贡品,故又称“贡饼”。梓潼酥饼作为地方名特小吃,风味独特,制作工艺讲究。以皮薄酥脆、香酥滋润、入口化渣、色泽黄亮、纹理清晰、圆如秋月而闻名,既是节日佳食,又是馈赠远方亲
118、铅山柳木蒸笼制作技艺
铅山柳木蒸笼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河口镇历史上被称为江西“四大名镇”之一,素有“八省码头”之称,先人曾用“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扬”、“舟车驰百货,茶楮走群商”来描述河口镇当年经济之发达、市场之繁荣的盛况。河口镇在历史上,曾对江西乃至江西诸省的工商业产生过广泛影响。河口镇经济的繁荣,吸引了四面八方有传统手工艺技能的手艺人前来落脚谋生。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星村,有一帮会制作柳木蒸笼的、有传统手工艺技能的人来到河口落脚谋生,有的在镇上娶妻生子,于是,制作柳木蒸笼的传统手工艺技能在河口镇传承下来了,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建国前,河口镇上已有七、八家生产
119、横峰葛粉制作技艺
横峰葛粉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葛源葛粉加工技艺历史悠久,系采自山中豆科藤本植物葛的根茎,经水磨而澄取的淀粉。根据《横峰县志》记载:“隋末唐初,苏、冯二姓定居于盛产野葛的溪水源头,就开始采掘葛粉。”因横峰葛粉具有洁白晶莹、消暑祛火、润喉清肺、清热解毒等特点,明、清两朝葛源葛粉曾作为贡品贡奉朝廷。葛根易种,易加工,又是纳凉佳品,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卷七记载:“(葛根)味甘、辛,性平无毒。主消渴、大热,哎吐,诸痹,起阴风,解诸毒。”具有升阳解饥、透疹止泻、除烦止渴、增加脑及冠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脑血循环等功效,并享有“南葛北参”的美誉。
120、定南客家酸酒鸭制作技艺
定南客家酸酒鸭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具有食用、药用、瘦身、可预防常见疾病价值、定南客家“第一菜”美誉的“定南客家酸酒鸭”(又名酸辣鸭),其制作技艺在定南县域内传承了800多年历史,成为了定南客家民间手工技艺的一枝独秀。定南客家酸酒鸭的制作技艺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选取当地饲养的瘦肉型菜鸭,杀后净毛清膛洗净;2、将鸭放入锅里煮熟,但不得蒸煮太久,以保其色、香、味俱全;3、起锅后,将熟鸭切成块状,摆放于盘中;4、将准备好的姜末、辣椒末、蒜末、食盐和当地盛产的纯正糯米酸酒等佐料放之碗中(俗称酸辣碗)搅拌均匀,随鸭肉一并上席;5、吃法:可将鸭肉粘佐料吃,也可把佐料倒入盘中拌于鸭肉吃。若能与灰水粄、鸭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