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肘篇特产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肘篇
16、捆肘卷
菜系:湘菜口味:咸鲜价格:10-40元特色:色泽红润,形状优美,质地脆嫩,咸鲜可口。原料:猪肘500克,花椒25克,盐150克,大葱100克,白砂糖100克,姜100克,白酒50克,香油100克。制作方法:1.将肘肉残存的毛挟去,刮洗干净,抹干水分。2.先用锅把花椒炒热,继下入盐炒烫,倒出晾凉。3.葱、姜、拍破。同时用竹扦在肘子肉上扎眼。4.用盐、糖、花椒、酒、葱姜在时肉上搓揉腌上,放入陶器盆内,腌约5天。5.把腌好的时肉,用温水刮洗一遍,抹干水分,用净白布裹成圆筒。再用绳捆紧,装入盆内,用旺火沸水蒸2小时取出。6.解开绳布,重卷裹一次,再蒸半小时取出。凉透解去绳子和布,刷上香油,以免干燥。7
17、烘肘
烘肘清康熙年间,自流井盐业兴饮食兴,沱江水码头富顺县牛佛镇的厨师吸取传统烘肘长处,试制成功独具特色的牛佛“碗碗烘肘”。“碗碗烘肘”造型美观,色泽鲜嫩,味美香甜,食之火巴而不烂,肥而不腻。
18、肘股子
肘股子是一种古老的曲艺演唱形式,因演员在演唱时用肘部击打太平鼓而得名。肘股子流传于连云港市赣榆区,据《赣榆曲志简志》一书记载,明代崇祯年间境内出现艺人演唱肘股子,因一周姓尼姑演唱最佳,故又称“周姑子”。肘股子是一种以唱为主、唱念相间的民间曲艺,唱念全用赣榆地方方言。主要唱腔为“大花腔”、“小花腔”、“四平调”、“阴阳腔”等多种,其中“大花腔”旋律较快,热情奔放,多用于表达人物欢快的心情。“小花腔”松松舒畅,多用于叙事。“四平调”又称“老头腔”,多用于男性,中速而稳重。“阴阳腔”速度较慢,用于抒情咏叹,表现人物悲哀凄凉的情绪,所以又称“哀怜腔”。板式有慢板、散板、垛子板、流水板等。演唱时一韵到底
19、广平缯肘
桂月牌缯肘是广平县独特产品,历史悠久,它与外地缯肘类制作工艺、风味迥然不同,切之盛盘,如花朵图案,选料考究,肉质瘦嫩,营养丰富,色、味、型均有独特之处。本品熟烂味美,食之瘦而不塞牙,软而利口,配以纯猪瘦肉、八角、砂仁、山棵等多种名贵佐料加工而成。并有咸、辣、甜、香等多味系列产品,利用传统工艺,精心制作,经高温杀菌,真空保鲜,在常温条件下保持6个月,色味如初,清香不腻,是佐餐下酒、外出旅游、居家欢宴、馈赠亲友之高级礼品,老少皆宜,实为美味佳肴。
20、肘捶
肘捶起源于山东临清,它是集太极,八卦,形意为一体的武术门派,因巧妙融汇了多种肘法、拳法而得名。临清人自古就有尚武习俗,晚清时临清人张东槐以易医为理,将太极消长、五行生克之法揉合到拳术中,创建了“临清肘捶十趟捶”,并于1874年正式定名。肘捶主要是以“易理”论说拳理。肘捶重在技击,看起来却颇有些太极八卦的感觉,大小套路的每个动作都隐现无常,变化多端,也被称为“最神秘的功夫”。肘捶“仁德为先”的门规戒律,也促使弟子将武功与修身并进作为入门后重要的人生目标。肘捶在清末已成为当地的著名拳种并流传于山东、河北,张东槐以肘捶行侠仗义、惩恶扬善,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投到门下。张东槐在1901年去逝。肘捶因受义和
21、侯集肘子
侯集肘子是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侯集镇的特色美食。舞阳侯集肘子肉质肥而不腻,口感筋道味美,食后齿颊生香,风味独特,具有生肌益肤、美容养颜之功效。侯集肘子位于舞阳侯集镇,又称“樊哙肘子”,是舞阳人久负盛名的风味小吃,它以猪前腿精心卤制而成。做法是首选骨头小、肥肉少、瘦肉多上好的前肘1.3-1.5斤,用葱姜蒜和绍酒去腥增香,生抽和老抽给肘子上色,再加少许冰糖去油提鲜,最后用小火慢炖、大火收汁等,经过复杂工序做成的侯集肘子肉质肥而不腻,口感筋道,食之齿颊生香,风味独特,具有生肌益肤、美容养颜之功效。
22、桂月牌缯肘
桂月牌缯肘是广平县独特产品,历史悠久,它与外地缯肘类制作工艺、风味迥然不同,切之盛盘,如花朵图案,选料考究,肉质瘦嫩,营养丰富,色、味、型均有独特之处。本品熟烂味美,食之瘦而不塞牙,软而利口,配以纯猪瘦肉、八角、砂仁、山棵等多种名贵佐料加工而成。并有咸、辣、甜、香等多味系列产品,利用传统工艺,精心制作,经高温杀菌,真空保鲜,在常温条件下保持6个月,色味如初,清香不腻,是佐餐下酒、外出旅游、居家欢宴、馈赠亲友之高级礼品,老少皆宜,实为美味佳肴。
23、肘歌
北宋时期就有的肘歌自清朝从山西传入宁陵县南关后,至今已有近300的历史。目前,宁陵县南关肘歌是豫东一带唯一的一个肘歌会,去年,这支表演队伍曾在华商文化节上精装盛演。通俗讲,肘歌就是一人用肘举着一个小孩,表演者为成人和4岁到6岁的儿童。成人拿着剑、枪、葫芦等,肩上站立一儿童,摆出各种造型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随着锣鼓的节奏,肘歌队不断变换着队形,远远看去,像一队舞动着的戏装人物从人群的头顶上走过去,很受群众的喜爱。3月20日,也就是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宁陵县乔楼乡三张村庙会上的肘歌表演成了焦点,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争相观看。追随观看的人群过后,街上的小摊位哗啦啦被挤倒一片。山西肘歌传入宁陵3月20
24、锅烧肘子
[原料]猪肘子一个(1000克),盐、味精、酱油、糖、大料、桂皮、淀粉、汤、油各适量。[制法]1.将猪肘子刮洗干净,剔去骨头,入锅煮至六成熟捞出,控干水分,用干净布将水分沥净。2.在肘子皮上抹一层酱油,起锅上火放油烧热,把肘子向下炸至皮起泡后,捞出控油。3.将炸好的肘子放在盆中,加盐、酱油、糖、大料、桂皮、适量的汤上锅蒸软烂取出,肉皮向上装盘。蒸肉原汤倒入炒锅中,烧开,水淀粉勾芡,将汁浇在肘子上即可。(炸肉时,一定要肉皮向下,肉皮炸起泡,口感才好)。[特点]色泽红亮,鲜香味醇
25、临清肘捶
临清肘捶是一种汉族拳法,此拳创始有100多年。主要流行于山东、河北一带,因其能够了巧妙使用多种肘法、拳法而得名。百余年来,肘捶拳法经六七代弟子传习延伸,受到鲁西、冀东等地人民的喜爱。近二十五年来,肘捶不胎记在各健身点推广传授,而且武校也开设肘捶课程,为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今,临清肘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通过了省内相关部门的验证,并上报给了国家体委等部门。张东槐和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卒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他家道殷实,秉性豪放,幼承家教,勤奋好学。据传少林寺一腐和尚曾传其拳法,后又游历四方,以武会友,经多年研究,创编了立
26、窝窝肘
窝窝肘窝窝肘原名酱肘子,由北京传入开封。北京天福号酱肘子誉满京城,清朝末年为定期贡送进宫食品。近百年前,开封北味芳店主慕名赴京,带回样品研习生产,烹制出独具中原特色的酱蹄桶。建国后,市食品公司酱肉商店挖掘改进传统工艺,精心制作该品。因其形似窝窝,故名窝窝肘。其烹制方法:将新鲜猪肘子剔骨整形,汆洗干净;在汤锅内兑入盐、糖、料酒、酱油、花椒、茴香、肉桂等佐料,将肘子入内,旺火烧煮。待出油后取出用冷水清洗。然后撇出汤锅中浮油,捞出锅底内渣,将肘子洗净放入汤锅,用旺火攻煮后,继用微火焖熟即成。该食品色泽酱红,皮软肉烂,香嫩利口。
27、彭集红烧肘子
红烧肘子属蒸菜类。作酒菜、饭菜均可。以香味突出,色、形、香、味俱佳而著称。色泽枣红,形状椭圆,肉烂胶粘,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醇味美,别有风味。肘子为猪腿,腿犹如把柄,故称肘子。它的用料别致,不同于其他肘菜,肘子带骨带蹄,成菜如丘,造形别致,丰满,堪称盘中一王。彭集出产的红烧肘子,是誉满全省的地方名吃,这道名菜是由彭集后围村的名厨师彭立山创制而成的。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彭立山的曾祖父就是远近闻名的厨师,其祖父、父亲也都子承父业,成为厨师世家。抗日战争时期,彭立山的父亲以开餐馆为生,年仅十五岁的他就跟父亲当起了帮厨,经过长期实践,掌握了制作各种名菜的本领,制作红烧肉更是其拿手戏。在几十年的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