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竹篇特产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竹篇
301、酿竹笋
用笋芽、肉丝、冬茹、木耳、葱花等。制作方法:先将竹笋剥净过水,切成两半,然后把肉丝、冬茹、葱等和成肉末酿进笋内,用蒸笼蒸熟或用油锅煎成,鲜甜脆嫩。
302、绿春金竹笋
绿春地方盛产各类竹笋,其中:金竹笋其口味较好。
303、红花腐竹
红花腐竹红花镇位于钟山县的西北部,思勤江上游,距钟山县城17公里,少数民族以壮族瑶族为主。全镇总面积109平方公里,辖7个村委会,34个自然村,82个村民小组。全镇耕地面积14700亩,其中水田面积13500亩,林地面积达13万亩。该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土特产有优质米、腐竹、香芋、大肉姜、水果,其中红花大米享誉区内外。特有的红花油茶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远近闻名的汤公温泉距集镇只有6公里。汤水龙口矿泉水厂生产的红花山矿泉水味道甘甜,爽口宜人。
304、紫竹仔姜
紫竹仔姜,是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的著名特产,该品原产于安岳县紫竹观音附近的鼎新乡,成品鲜嫩指长,茎少香脆,清香可口,远近闻名,特别适用于制作隔夜泡姜和仔姜菜肴。安岳县的紫竹仔姜现已扩大到以鼎新乡为主的石羊管委辖区、以天林镇为主的兴隆管委辖区共计12个乡镇成片种植,面积达2万亩,年产量已达20万吨,是成(成都)渝(重庆)等地生姜供应的主要产地。2003年2月,紫竹姜生产被四川省农业厅列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无公害农产品”。ft7紫竹仔姜原产于安岳县紫竹观音附近的鼎新乡,成品鲜嫩指长,茎少香脆,清香可口,远近闻名,特别适用于制作隔夜泡姜和仔姜菜肴。ft7
305、盐山竹板书
盐山竹板书俗称“呱嗒板子”,是河北省盐山县极具地域特色的说唱形式,盐山竹板书演出自由灵活,随景编制,与观众互动,在河北、山东一带很受欢迎。是流行于河北、山东两省的一种民间曲艺曲种,被《中国戏曲大辞典》收录。盐山竹板书作为一种曲艺表演形式而被《中国戏曲大辞典》收录。盐山竹板书由河北省盐山县杨集村张朝旭(原名张奎胜)(1896-1970年)所创。起初,张朝旭用一副竹板伴奏,后由其子张立恒进行改革,另增加三弦、醉琴伴奏。据《中国戏曲曲艺辞典》记载:“初为唱门”、“吃街”一类行乞时的说唱,即兴编词,后渐在集市、庙会上“撂地”演出,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1971年,盐山县文工团成立后,张立恒对竹板
306、竹枕
是宁德传统产品。因被作为贡品而驰名。其工艺原由古田杉洋传入,传入后经历代人逐步精练而成。清宣统二年(1910年)时最盛,从业人员40多人。民国18年(1929年)产量只剩500多个;民国31年时只剩“马仁记”、“阮中记”2家;1949年只剩“马仁记”1家,年产70多个。1985年建立工艺美术厂,曾抽调马、阮二家后代马锦铭、阮灿灿等5名技师、10名徒弟组成竹编车间。后因技术专利保护问题未能解决,技师不愿传艺,使这一生产工艺濒于失传。
307、皖南竹刻
竹简雕刻,是在竹片制品上雕刻人物、动植物、图案、文字的一种传统艺术,主要在江南地区流行。清代同治年间,一批浙江人移民广德,将竹简雕刻带到了广德,在广德已有150余年的传承历史,目前广德有一大批从事竹简雕刻工作的艺人。皖南竹简雕刻主要是采用的是“留青雕刻”与“底纹雕刻”技法。“留青”,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作为雕刻图纹;然后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称之为“留青竹刻”。竹青选用深山冬竹,经防霉防蛀工艺处理,成品表面光润。竹筠洁如玉,竹肌有丝纹,竹筠色浅,年久呈微亮;竹肌年愈久,色愈深,色如琥珀。留青竹雕刻,充分利用这种质地和色泽变化差异,采取青筠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分出层次
308、竹编(徽州竹编)(黄山市黄山区)
竹编,即用毛竹或小野竹剖成竹条和篾片,编制生活用品和观赏陈设品的一种手工编制技艺。竹编制品曾经是山区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劳作不可缺少的一种器具,尤其在以制茶为主的地区,它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黄山区龙门乡的竹制品工艺就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在良渚文化遗物中,人们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过竹编器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竹编工艺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也使竹制品工艺不断的得到升华。黄山区龙门乡是当地享有盛誉的毛竹之乡,自古以来就用毛竹来编制各种简朴实用生产、生活用具,从而诞生出了很多竹制品艺人,曾经生产出过种类繁多而又精巧细致的竹制工艺品。文革过后,由于受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冲击,竹编制品
309、圆枝腐竹
圆枝腐竹,豆制品,因其形似干竹枝而名。选用优质大豆磨成豆浆,放入锅加热。将凝结的豆浆薄膜用手扯起来搭在竹竿上晾干或烘干即成。桂林生产腐竹已有千多年历史。得益于漓江和桃花江水泡浸大豆以及传统的特别制作工艺,成品颜色淡黄、油面光亮,枝条肥胖,空心松脆,品质优良。含蛋白质45%,脂肪25%,胆固醇及饱和脂肪很低。因其所含均为植物营养素,故被称为“素食之最”,远在唐代已成为居民尤其是僧人的常菜。腐竹的吃法很多,炸炖炒焖皆可。无论作主菜或配菜,都可熟饪出色泽鲜美、香味扑鼻、酥脆嫩滑、风韵别致的荤、素佳肴。销国内各地和出口东南亚、北美、澳大利亚、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310、南岳竹雕
南岳竹雕是以优质楠竹为南料,经过多次多道工序和药物处理,制成竹簧粗坯,按照图样雕刻,然后用字画纸洗刷磨光,填色而制成。南岳竹雕有自己的艺术风格,用粗犷的块面体现-,用凸凹线长刻画细部,多取材于羽毛、花卉、走兽和山水建筑。竹根雕些历史、戏曲、民间传说中人物。
311、石塘甜竹笋
甜竹笋是亚热带长年生长的经济作物,适宜于家庭和餐馆消费的中高档食品,其加工成笋干以清香、嫩滑而著名,含有丰富的高蛋白,低脂低淀粉、多糖、纤维素、维生素B1、B2、C和多种氨基酸等;有益肝脾、助消化的作用,堪称“山珍美食”。经常食用具有健身助消化、抗皮疡、抗疾病、防便秘、去虚烦、去口渴等功效。其质爽、味甘醇和,用笋加工出来的清水笋罐头、笋干、笋花等系列产品远销国内外。石塘镇上中坌甜竹笋专业合作社种植的甜竹笋已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
312、兴宁市竹板歌
竹板歌,又称五句板,属客家民间曲艺,是兴宁市最早流行的主要曲艺品种,流行于梅州全市和河源、韶关等地区客语市县。竹板歌,以叙事见长,有短、中、长篇之分。竹板歌说唱,包括唱词、曲调、表演道具、表演形式等四个方面。唱词每首为五句,每句七个字,一、二、四、五押韵,习惯运用尾驳尾合韵,多用于演唱故事传本。有其独特的曲调,并在流传中逐步形成平板、哭板、欢板、拖板、吊腔等基本唱腔,或快或慢或高或低,全由说唱艺人灵活运用。表演道具是四块竹板(每块竹板约宽1寸长6寸,其中有一块竹板一边缘呈锯状),表演者敲击竹板作为伴奏节拍。表演形式由单人表演,发展至双人多人表演,由独唱发展至对唱、小组唱、表演唱、弹唱等形式。竹
313、竹板歌
竹板歌(又名五句板)是粤东地区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说唱艺术,它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唱腔比较固定简单,表演朴实,历来为群众喜闻乐见。它的格式顾名思义,就是每条歌曲有五句歌词为一个段落,每句基本由七字组成,它具有演唱形式活泼多样,内容广泛等优点。其中《山嫂办宴》在1998、2003年分别获全国第七届“群星奖”优秀奖、广东省首届民间歌会金奖。
314、洛宁竹篮
洛宁竹篮,历史上主要销往西北各省。建国后改进工艺,花色品种增多,以方型戴盖,园型木盘最多,走俏于本省及淮河以南诸省。县内编竹篮者以城郊乡为最,尤以王协村为优,美观大方,结实耐用。全年县可产近百万个。
315、竹林寺寺庙音乐
阳原县竹林寺寺庙音乐源远流长,据《阳原县志》载:阳原佛教始于汉代、兴于六朝;而道教则起源更早。但因记载不详,确切时间还待研究,寺庙音乐是与佛道两教同时产生的宗教艺术,明万历年间,阳原境内的佛道儒三教融合相继形成,时任边关总兵的梁尚文(阳原县东城镇人)告老还乡,用其俸银在当地建三教合一的竹林寺,并住持修道,信民间宗教,以道为主,佛次之。经卷、乐本中佛道内容均有,寺庙音乐雏形渐备。据东城镇水峪口村有“静僧”之称的梁尚文十六代玄孙梁台普介绍,其祖上有的是出家道人,有的是在家信徒,据家谱记录,至梁会家族道教音乐已传承到第十六代,一至五代家谱“文革”中遗失,六代以后还保存有当时的记录。现在的寺庙鼓乐班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