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 > 鄠邑区特产
鄠邑区美食小吃,舌尖上的鄠邑区
户县葡萄
户县葡萄秦岭北麓的太平河畔,唐代诗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诗句流传千古。现在,面对扑面而来的现代农业技术浪潮,这里的群众学会了在耕作多年的土地上做新文章,其中,蓬勃发展的葡萄产业,成为户县农业中的一朵奇葩。政府鼓励,协会组织,技术支持,搭建平台,户县的葡萄产业一路精彩。葡萄产业渐入佳境经过几年的发展,葡萄正成为户县的优势特色产业,这里的作务技术和种植规模在我省一直居于领先地位。据统计,全县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1000亩,葡萄总产量1000万公斤,平均亩产1200~1500公斤,最高达到5000公斤,年产值至少4000万元。良好的经济效益帮助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的梦想,品出了“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户县黄酒
户县黄酒是陕西西安户县的特产。户县是黄酒的发源地之一。1月15日,户县京畿黄酒文化开发研究院成立,并申报户县黄酒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户县大口黄酒,曾获国家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优秀产品奖,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澳门国际第五届新产品展示会金奖,首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后稷金奖等荣誉。户县黄酒陕西省户县草堂镇、庞光镇、秦渡镇、景区管理局所辖的原太平辖区共4个镇(辖区)现辖行政区域《户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户县黄酒地理标志产品产地保护范围的函》,户政函〔2015〕13号户县地方标准:DB610125/T06-2013《户县黄酒生产技术规程》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黄桂稠酒
黄桂稠酒唐代长安市肆已普遍售卖,时称“玉浮梁”,未滤水的原汁称“撇醅”酒。以糯米为原料,经泡、蒸、发酵,加生水过滤后,放入黄桂酱制成,故名。饮时烧沸。特点是色泽洁白,入口绵软浓香。有健胃、润肺等功效。目前,以“陕菜正宗”西安饭庄和老孙家饭庄、曲江春酒家等一批饮食老字号制作的稠酒风味最为纯正。陕西的风味菜点以其所包含的丰富历史典故和文化情趣为越来越多的游人所了解和喜爱。酒席宴上吃喝是不分家的,于是陕西最有名的饮品黄桂稠酒就开始大行其道了。到如今,从大酒店到街坊小吃铺,到处都在卖热气腾腾的稠酒,以至很多西安的老人和小孩也都能给外地客说出几句有关杨贵妃与稠酒的传说来。黄桂稠酒是用糯米和小曲酿成的甜酒
秦镇凉皮
制作时把大米粉调节为糊状,平铺在多层竹蒸笼内,旺火蒸熟。吃时,用近一米长、20多厘米宽的大铡刀铡成细丝,加入辅料青菜、小豆芽等,调入佐料,好的口味全在辣椒油上,调好的凉皮全呈红色,辣里香。(户县)
龙窝酒
龙窝酒是陕西省西安市户县涝店镇龙窝村的特产。龙窝酒生产历史悠久,是关中地区传统酿造工艺的典型代表,老龙窝酒有色清透明、窖香浓郁、醇厚绵甜、余味悠长、浓香适中、恰到好处等独特风格。八百里秦川之中有一地名曰龙窝,清光绪年井一口,井水通灵,适于酿酒,随之龙窝酒应运而生,愈酿愈醇,香溢关中。龙窝酒志记载,昔日龙窝,东西临河,曲流九湾,积水成潭,常有低云起雾巨龙腾空之壮观,人云:龙卧福地,饮水还童龙窝,因此而得名。1936年双12事变,杨虎城将军用龙窝酒宴请0代表1,周副主席赞不绝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今逢盛世,古井换新颜,陕西龙窝村酒业有限公司再塑古酒雄风,遂立碑铭志,以求其实歌其德。龙窝酒作坊创建于
户县辣子疙瘩
户县传统风味小吃。周至、户县一带群众中流传着“秦镇的皮子、摆汤面,辣子疙瘩就大蒜”的说法。秦镇是户县一个镇,户县人招待亲友都以辣子疙瘩为上品,并对疙瘩里的辣油肉汤则很有讲究,一看辣油厚不厚,二看客人嘴唇红不红。若油厚、嘴唇红,说明主家待客厚道;否则就是待客轻薄,要讨闲话的。外地人来户县,也以品尝辣子疙瘩为快事。户县世代盛产红辣椒,辣子的吃法多种多样,有干调辣面子、醋和辣子、浆水和辣子、酱油和辣子,最好的是油泼辣子。用油泼辣子调制的辣油肉汤,可泡馍,可调面,可配多种面食,是一种多用的汤味食品。调制辣油肉汤,用的虽叫油泼辣子,但不是用烧热的油泼的,而是用温油泡的,将辣味全部浸入油中,无烈辣之感
油发笋丝
油发笋丝是西安优质酱菜。产品条丝均匀,棕红透亮,酱味芳香,油而不腻,甜咸适宜,具有香、甜、脆、嫩四大特点,直接食用,不必加工,佐餐就食,诱人入口。原料配方:青笋,植物油、味精、大料、甜面酱制作方法:1.挑选八成熟的新鲜青笋,削皮后立即下缸腌制,以保持青笋的鲜嫩酥脆。2.用于酱制青笋的面酱,要求颜色深棕红秀亮,质稠甜度大,糖度在25度以上,盐度控制在8度左右,以保证青笋色泽鲜亮,酱香味足,咸淡适口。3.切丝操作精细,条丝粗细均匀,发油时每批不超过20公斤,以保持均匀,保证油发笋丝香甜脆嫩的特有风味。质量标准:由于酱制是用高质量天然晒酱,因而油发笋丝蛋量指标超过部颁标准。水分63.12%食盐11.
同兴村大棚瓜菜
同兴村地处户县西南秦岭脚下,是当地有名的穷村子。2001年,该村部分村民上山东学习大棚种植技术,并从山东聘请来了技术员,开始种植大棚瓜菜。2002夏天,同兴的西瓜喜获丰收,当年西瓜收入每亩超过4000元,加上在大棚里种植了西红柿、黄瓜、辣椒、架豆等绿色疏菜,每亩大棚收入接近8000元。经过几年的发展,同兴村的瓜菜大棚已由最初的150亩发展到现在的1250亩,由大田大棚发展到日光温室大棚;种植户也由50户增加到150多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0%以上;人均收入由2000年的1000元提高到现在的10070元。同兴村的大棚西瓜是蒋村镇的明星产品,2008年和2010年先后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认定为“
长生粥
本品系陕西仿唐风味小吃。源于唐韦巨源烧尾宴食单。以陕西洋县所产黑米为主料,配以黑米、红枣、葡萄干、桂圆、莲子等多种辅料,用小火炖制而成。因黑米外部包裹着一层较坚韧的种皮,应在煮制前将黑米进行长时间浸泡,夏季几个小时,冬季则需一夜,这样才能煮烂,避免引起消化不良。洋县黑米外皮纯黑,煮成粥为深棕色。相传黑米起源于西汉张骞(陕西城固县人)通西域之前。有一天,张骞偶然在渭水河畔的草泽水稻中发现一株香味浓郁的稻穗,剥开一看,米粒全是黑的,由此种植起来,流传至今。从汉武帝起到清朝末年,历代封建帝王都把它列为贡品,专供皇室享用。如今,在筵席上,当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再来一碗“长生粥”,真是别具风味。特点:黑
户县米面凉皮
秦镇米面凉皮是户县秦渡镇特产。用大米面制作,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秦镇凉皮最早是用小麦粉制作,约在19世纪末演变为大米面,清末时该镇著名的凉皮铺就有“皮子铺赵家”等。以大米为主料,泡、磨成米浆蒸制成。食时切细条,加辣子油、醋等调料。其特点是:酸、辣、筋、软、爽、凉、香。现在,秦镇米面凉皮经营店家较多,在关中一带影响很大,群众中流传有“乾州锅盔岐山面,秦镇皮子绕长安”的说法。就其品质而言,较有名气的要数药王楼下的“皮铺子赵家”和城隍庙前的“秃雁娃”皮子,均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如今,“皮铺子赵家”在其第三代传人、年已八旬的赵克宽老人的指导下,继承了老辈的经营特色,严格选择主料,所用调料考究,菜码要经
咯嗒面
用醋加清水烧开,放入猪肉、辣椒及多种调料,经大火烧、文火炖制成卤汁。另将面团擀成薄片,切成细条,煮熟,入凉水中冷凉,卷成圆团形,浇卤汁,配辣椒油、糖蒜而食。
槐花麦饭
陕北人做槐花“麦饭”的方法和关中人略有不同,我们一般是把花序上的花朵摘下来、洗干净,用开水烫烫,将水分捏去,再拿专门的“擦子”把土豆擦成扁丝,把土豆丝和槐花放到盆子里,倒入适量面粉搅匀,上笼蒸20分钟左右,蒸好后,用调好的汁子(一般是蒜泥、辣子面、味精、葱花、酱油和醋放在碗里泼些油)拌着吃,味道好极了叫槐花洋芋"擦擦"。
户县盘丝酥
户县盘丝酥盘丝酥户县名小吃,由精面粉、精炼油、白糖、泡打粉等原料精制而成。此小吃由户县已故名师王富财创制,已有四十余年历史,原名金黄饼,将面粉、鸡蛋、盐、菜油等佐料搅拌在一起揉成面团,擀成薄面片,用刀切成细丝,然后盘成圆形蒸煮。
户县摆汤面
摆汤面乃户县传统名吃,获中华名小吃誉称,与一般面吃法不同,一碗上好的臊子汤,汤中配有黄花、木耳、油豆腐丁、西红柿、蒜苗、韭菜、葱花、肉丁(用酱油、醋、盐、大料、葱姜、肥瘦肉盘好的臊子肉),一碗温汤西面条,吃时挑一筷头面条放入臊子汤中,来回摆动,让其充分沾上调味汁子,喜庆宴席、团体用餐,节日待客中间搁一盛有温水的面盆,每人面前一碗臊子汤,将面条挑入汤碗中,如此往复,席间香气四溢,主宾谦让,亲亲热热、和和美美、温馨融融,别有一番风味。摆汤面有点像过桥米线。最重要的就是那碗老汤,越是陈年的越好,黑黑的酱油色,上面漂满切碎的韭菜叶。吃时,夹一小箸面条,放入汤里摆一摆,然后再吃,故名“摆汤面”。摆汤面特
龙窝系列酒
 八百里秦川之中有一地名曰龙窝,清光绪年井一口,井水通灵,适于酿酒,随之龙窝酒应运而生,愈酿愈醇,香溢关中。龙窝酒志记载,昔日龙窝,东西临河,曲流九湾,积水成潭,常有低云起雾巨龙腾空之壮观,人云:龙卧福地,饮水还童龙窝,因此而得名。1936年双12事变,杨虎城将军用龙窝酒宴请中共代表周恩来,周副主席赞不绝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今逢盛世,古井换新颜,埙酒坊酒业再塑古酒雄风,遂立碑铭志,以求其实歌其德,昌其名,扬秦人秦地之际风采也。
西安涮牛肚
涮牛肚是西安街头名吃,把新鲜的牛肚肉切成片,用竹签穿起来,在高汤里煮熟,然后蘸上由的芝麻酱、辣椒酱、各种调料做成的汁子,浓香筋道,美味又可口。涮牛肚是乾隆年间的民间祖传秘方,是中华医学与饮食文化相结合精粹,是三秦饮食文化的一颗明珠。
酸菜炒米
酸菜炒米是西安得一个特色美食,其实是炒饭,炒米是当地人的统一叫法。米饭可以与肉丝、蔬菜、鸡蛋等搭配,但最常见也是最招牌的是用酸菜肉丝炒制,即为俗称的“酸菜炒米”。炒米混合了酸菜的酸、油的香,吃起来酸酸辣辣,香而不腻,米饭不粘连,口感清爽。配上涮牛肚、烤肉、酸梅汤、鸡蛋汤等一起吃,更有一番风味。
焖驴肉
西安民间风味小吃。创制人张振邦,因其胡子长,人称“张胡子”,卖焖驴肉有几十年的历史,以膘肥肉香、洁净、味美出名。将生驴肉放入冷水除去血水和污物,洗净后将肉顺刀路切成长方块放入沸水中浸煮,煮至肉质发硬,再将肉捞出,后加入八角、小茴香、花椒、丁香、草果、白芷、精盐、酱油等与第一次熬制的汤汁一起炖煮,待肉熟后捞出,将水控干,将肉放在油锅里过一次油。食用时切成拨片或条。
炒穰皮
西安民间风味小吃。制法:平底锅坐火上,锅热,添入菜籽油,烧至五成热,加入葱花,炒至出味,下切好的穰皮、熟黄豆芽,搅炒几下,再加酱油、豆瓣酱,继续搅炒至穰皮热透并吃透调味、外皮略焦即成。特点:略脆而筋,干香味浓,配米粥吃别有风味。
肉丸糊辣汤
肉丸糊辣汤属清真风味小吃。因成品中主料为牛肉丸子,其口感突出麻辣味,故名。以肥牛肉为主料剁成茸,加调料制成大如葡萄的肉丸,与各种辅料、调料入汤熬煮成。其特点是:香味醇厚,麻辣味突出。食时可佐饦饦馍,油泼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