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 > 灞桥区特产
灞桥区美食小吃,舌尖上的灞桥区
西安凉皮
特点:味酸、辣、爽口、凉香,皮子具筋软的特点,宜于夏天吃用。制作方法:擀面皮、蒸面皮。主要原料:面粉、调料、菜籽油、辣子简要介绍:凉皮又称“酿皮子”,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其面皮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调味讲究,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凉爽可口,宜于夏天食用。如今是关中西府的重要名吃。(西安)
灞桥葡萄
灞桥葡萄的发展始于汉代,2000年前,张骞将华夏第一株欧亚种葡萄带回丝绸之路的起点—汉长安,葡萄从此在三秦大地、秦岭北麓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规模不断扩大。唐朝盛期,社会稳定,人民富庶,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文化得以空前发展。明、清时期,葡萄在灞桥开始普遍种植。上世纪70年代,灞桥开始栽培酿酒葡萄,80年代中期,灞桥区委、区政府调整发展战略,开始大力发展大粒鲜食葡萄。经过多年发展,全区鲜食葡萄栽植面积居陕西之首。地域范围灞桥葡萄生产区域位于关中盆地中部,主要涉及西安市灞桥区新筑、新合、灞桥、狄寨四个街办,11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9′00″~109°16′00″,北纬34°10′00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临潼火晶柿子
临潼火晶柿子是柿子中的佼佼者,果形扁圆,果面朱红色,皮薄无核,皮面细润而光滑,果肉深红,果蜜,食味美。还可加工成柿叶茶、柿子饼等。(西安)临潼有火晶柿子,大小如桔,十月间成熟。赤如火,亮如晶,皮薄似纸,指甲轻触即有汁液溢出。肉质细密,且没有寻常北方盘柿的硬核。这种柿子,关中随地可见,成熟季节直如火云朵朵,但以临潼最多,味道也最佳。但季节有限,又不易携带,柿子饼遂应运而生。当地的做法是:将软柿去皮摘蒂,放面盆中搅拌成糊,加入面粉,即为柿子面糊。用铁片做手提,外凹中凸边高二公分。手铲将面糊摊入手提,一起入油锅炸;面糊熟至五成,脱手提漂浮,翻过炸;如此数次两面火色均匀即可食之。西安回民也有经营柿子饼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灞桥樱桃
灞桥樱桃历史悠久。相传,汉高祖刘邦打猎时,循着白鹿的足迹来到西张坡上,发现了这娇艳欲滴、馥郁甜香的果实。如今,200多年前清代的樱桃树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基本介绍灞桥樱桃颗粒饱满,果型硕大,果实呈肾形或宽心脏形,色泽艳丽有光泽,多数品种为鲜红色或紫红色,少数为浅黄色,果肉质地细腻、汁多、口感酸甜、味浓有香气、营养丰富,含有铁、维生素A、B、C及钙、磷等矿物元素,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适口性强。此果成熟时颜色鲜红,玲珑剔透,味美形娇。成熟待摘灞桥樱桃地理环境灞桥区地处陕西关中盆地中部,系西安市辖区之一。从东向西,从南向北成阶梯状倾斜,原面呈舒缓状起伏。境内最低海拔358.3米,最高海拔12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羊肉泡馍
陕西风味美馔,尤以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馍盛名。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因它暖胃耐饥,素为西安和西北地区各族人民所喜爱,外宾来陕也争先品尝,以饱口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用以招待国际友人,也深受好评。牛羊肉泡馍已成为陕西名食的“总代表”。牛羊肉泡馍(英文名:PitaBreadSoakedinLambSoup)羊肉泡馍,古称羊羹,宋代苏轼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羊肉泡馍的烹饪技术要求很严,煮肉的工艺也特别讲究。其制作方法是:先将优质的牛羊肉洗切干净,煮时加葱、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煮烂,汤汁备用。
西安甑糕
甑糕是西安的特色小吃。蒸糕的深口大铁锅古名为“甑”,因此而得名。甑糕质地柔软细腻,这种甜品小吃是用糯米、云豆和红枣蒸成,蒸熟后香味四溢。甑糕的下层白饭渗入枣色,呈鲜润的绛红色泽,上面一层云豆,呈咖啡的褐色,再上层便是暗红色的枣泥,最后枣泥上又撒一层碧绿的葡萄干,卖相诱人。甑糕口感黏软香甜,又很饱腹,是当地人常吃的食品。甑糕,是关中地区的传统早点食品,是以糯米和红枣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甜糕。其特点是:枣香浓郁,软糯黏甜。在西安以莲湖区穆斯林制作的甑糕最为美味。西安回民街的“东南亚甑糕王”更是声名远播。简介在西安和关中地区,有一种深受群众喜受,物美价廉的传统早餐食品,叫做“甑糕”。甑糕,用甑做出的糕也
壶壶油茶
壶壶油茶是陕西小吃。把面粉、调和面加凉水搅拌成稠糊糊,慢慢的倒开水锅里搅匀,加进杏仁、芝麻、酱油、盐、胡椒粉、味精等,用小火边烧边搅,大约二十分钟后,颜色变成酱黄色就熟了。然后装进保温瓶里,随到随喝,清香可口。制作方法先把杏仁用凉水泡开后煮二十分钟,再用凉水浸泡拔去苦味,搓掉外皮,捞出,淘净控干,另把芝麻炒热擀碎,把面粉用小火炒黄,出锅晾凉,加适量的盐和调和面,拌匀后炒二十分钟左右,吃时把炒面熬成稀稠适当的糊糊,(500克炒面约2000克水),先把杏仁放在碗里,再倒油起蒸煮后,装进小瓮里发酵,到立冬前后就能育热淋醋了。淋醋时,各家都要把醋婆神敬起来。据说从前是位农妇发明了做醋,一立冬她就给
八宝玫瑰镜糕
镜糕这物件,小如镜,也圆如镜,厚不盈指。主料是江米细细研磨成粉,在小巧如玩具的竹木笼屉里垫上薄铁片,填实江米粉,撒上红糖、绿色和黄色的糖,加上细细切碎的青红丝,一屉一屉的摞起来,如宝塔般,宝塔尖有一机关,待到熟透时蒸汽一冲,发出长长的响声,儿童闻声而至。笔者小时候没少被这声音招引过去,在摊边逡巡不去。摊子呢,早年是一头有炉子的挑子,何三七卖馄饨的时候挑着的就是,清人有诗云“柳荫槐下清昼长,镜糕担子亦生香”。一头放小火炉,上置一蒸锅,锅上覆着木板,三摞六层的笼屉摆在上面,一头放江米粉,各色辅料,玫瑰酱或桂花酱、黑芝麻,混着花生粉和核桃粉的白砂糖,有些讲究的,还会放一些果脯葡萄干之类的,大抵是些小
火晶柿子
火晶柿子火晶柿子是陕西省西安市名优特产,产于临潼,有时也写作火底柿子。火晶柿子因果实色红如火,果面光泽似水晶而得名。火晶柿子深秋成熟后质地浆软,外皮如火焰般艳丽,红彤彤挂满枝头,所以又叫“火景柿子”。火晶柿子果实扁圆,个头较小,果色火红,皮薄无核,晶莹透亮,果肉含糖量高,凉甜爽口,甜而不腻,且果皮极易剥离。用临潼火晶柿子做成的火晶柿子饼,绵软香甜,是西安有名的小吃。
素臊子面
原料配方:富强粉25千克花生油1千克香油500克黄花菜750克木耳250克粉丝1.5千克炸豆腐2.5千克白豆腐25块酱油2.5千克花椒、大料、味精、葱,姜、盐等少许制作方法:1.将黄花菜、木耳、粉丝用开水泡开,洗净改刀。黄花菜、木耳切成3厘米长段。粉丝切成15厘米长段。将白豆腐上锅蒸熟晾凉,切成1厘米见方块。再取25块白豆腐切成小方块,放入油锅炸成金黄色,捞出来沥去油,就成炸豆腐,待做臊子用。2.将大锅洗刷净,烧干,放入花生油1千克,油熟后放入花椒、大料、葱、姜,然后放酱油、烧开再放入凉水35升左右,接着将黄花菜、木耳、粉丝、白豆腐、炸豆腐放入锅内,再加味精和精盐调味,盐以咸淡适口为准。待锅烧
水晶柿子饼
水晶柿子饼是西安的独有名点了。它是以陕西临潼特产火晶柿子为原料。制作时,去掉柿皮,将肉捣烂,拌以面粉,然后以桂花、白糖做馅,放在油锅里煎熟,吃起来,香甜软绵,油润爽口。制作方法:1、柿子洗净,去皮去蒂将果肉置于碗中;2、加入面粉(面粉的用量以面团不粘手为宜,不必另外加水)揉搓成团,盖上保鲜膜放置一旁静置15分钟;3、将面团分割为小面剂(大小可随意),取一块面剂,搓圆后按扁,包入适量馅(馅可根据每个人的口味),收口捏紧搓圆后轻轻按扁,做成柿子饼生坯;4、平底锅中倒油,烧热后将柿子饼生坯放入锅中,盖上锅盖,中小火煎至一面金黄翻面,两面金黄即可盛出。出锅后最好用厨房纸吸去多余的油分,就可以吃啦。小提
粉汤羊血
粉汤羊血是陕西小吃的常见菜。制作材料:羊血、粉丝、豆腐、青菜、多种调料各适量。制作方法:1.宰杀羊时将新鲜血接入盆内,用马尾箩滤去杂质,倒入同量的精盐水中,用细棍轻轻搅匀,待凝固后,用刀划成20厘米长、14厘米宽、3.3厘米厚的块,倒入开水锅中,用小火炖至羊血凝固如嫩豆腐时为止(约1小时),捞入清水中。2.洗净羊血,平放案板上,刀在凉水里蘸一下,用平刀法切成0.66厘米厚的血片,再将血片叠成斜坡,然后用直刀法切成“火柴棒”粗细的长条,整齐地排入盆内。3.制作腊汁油:先用15种香料配制调料(分别是花椒、小茴香、桂皮、八角、草果、玉果、胡椒、干姜片、荜拨、良姜、砂仁、蔻仁、桂子、丁香、上元桂)。调
千层油酥饼
相传,油酥饼是由唐代的千层烙饼,经历代厨师不断精心改进而成。特点是层次分明,脆而不碎,油而不腻。油酥饼用精白面粉、菜油和适量的碱、椒、盐等制作原料。经制酥、和面、制饼、煎烤等工序。制酥时,油、面比例为一比三,将油烧熟后倒入适量面粉反复搓揉,搅拌成面絮,再加温水揉成面团,拉成长条,涂以清油,揪成一两重的小面团,在其上再抹油并逐个搓成三寸左右的长条状;制饼时将以上长条压扁擀薄,加进油酥和椒盐,再一手扯面,一手卷面,扯成约二寸宽,一丈二尺长薄片,边扯边卷,层叠不断,最后卷成螺旋状;煎烤时,将卷好的小圆饼排在锅内,火力均匀。三分钟后,提开鏊锅上层,将圆饼淋油换位再烤,直至火色均匀,两面焦黄即可。特点:
腊牛肉
腊牛肉是陕西特产之一,是西安市民最喜欢的风味食品。腊牛肉是清真食品,风味独特,别具一格,是古晋都(现曲沃)的历史传统名产。腊牛肉为曲沃城内回民马氏所创制,大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曾作为皇家贡品。腊牛肉营养丰富,肉色红润,肉质酥松,味美爽口,色香味俱全。
酿金钱发菜
陕西省传统名菜,源于唐代。相传,唐代京都长安商户王元宝嗜爱发菜,每餐必备。后来王元宝成为长安富豪,加之发菜与“发财”同音,旧时富商大贾举办酒宴,多以此道菜作为头菜,象征着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枣肉沫糊
枣肉沫糊,选用陕西大荔县红枣为主料,这种枣外形椭圆,皮极薄,肉脆嫩,汁多味甜。用这种枣烹制的枣肉沫糊,色红味甜,滑润可口,并有滋阴壮阳之功效,特别受到老人和孩子的欢迎。制作技艺:1、大枣洗净装盆中,放入清水1000克,上笼蒸3个小时。2、取出大枣放凉,然后用箩过滤出枣汁,除去皮核。3、炒锅置火上,加入枣泥、水和白糖烧沸。■特点:色泽棕红,酸甜适口,滑润清香。
大肉锅贴
制作技艺:1、制馅:肉剁碎放盆里,加盐、酱油、甜面酱、姜米、香油,搅拌均匀,待调料浸入肉馅时倒进切好的韭菜,搅匀。2、皮面:面粉2000克加水和好揉成面团,搓成条,揪20克重的面剂,擀成面皮,包入馅子,捏成蒸饺形(中间捏严,两头漏小口)。3、烙制:⑴、平底锅里擦一层油,有次序的摆好锅贴,锅放火上烧热后,顺锅周围浇半碗热水,盖上锅盖,烙2分钟后,再倒入少许热水,过两分钟,揭盖;⑵、顺锅贴周围的空隙中,淋入少许油煎约2分钟后,用锅铲移动调换位置,调正火色,再烙约5分钟,翻过将底面朝上盛盘。■特点:面皮柔软,底皮酥脆,色黄味香。
灞桥臊子面
灞桥臊子面历史悠久,-称其为汤饼,苏轼在诗中也有描述,它以面条中加食用碱、臊子汤中用粉面勾芡为主要特色。打臊子时先将五花肉、冬瓜、黄花、木耳、红白萝卜、白豆腐、炸豆腐等食材切成丁放入锅内加调料炒熟盛出,再将早已煮好的骨头汤烧开,下白豆腐丁烧开用粉面勾芡后撒上蛋花、倒入炒好的菜丁,关火后撒入生韭菜点缀调味。最后将加了碱的细面条煮熟过水捞入碗中,再浇上臊子即可食用。白白的面条,挂着金黄的臊子混着红绿黑白各色菜丁,味道鲜咸,调上油泼辣子,常作为招待客人的第一顿主食,在灞桥以及周边的高陵、临潼等地区普遍流行。
圪坨
圪坨,陕北语,关中称麻食、猴耳朵。以荞面为料,掐指蛋大面团在净草帽上搓之为精吃,切厚块以手揉搓为懒吃。圪坨煮出,干盛半碗,浇羊肉汤,乃羊腥圪坨。吃圪坨离不开羊肉汤,民歌就有“荞面圪坨羊腥汤,死死活活紧跟上”之句。圪坨是一种富饭,羊肉汤里有什么好东西皆可放,如黄花、木耳、豆腐、栗子。此物有一秉性:愈剩愈热愈香。但食之过甚则伤胃,切记。
秦味腊汁肉
在西安,老樊家几乎成了腊汁肉的代名词。腊汁肉起源于战国,当时称“寒肉”,经世代流传、演变,遂成今日之秦味腊汁肉。樊记腊汁肉已有近百年历史,由一姓樊小贩所创。由于其选料精、调味全、火功到,又经长时间煨制,颜色红润、软烂醇香、久贮不变。食者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口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之赞誉。近年来,在制作工艺上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大了瘦肉比例和香度,使其更加浓郁喷香,深受食者欢迎。多次被评为省市名优小吃。1989年又以其风味独特博得赞誉,荣获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用刚出炉的白吉馍夹着吃,则馍香肉酥,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