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州特产
西双版纳州美食小吃,舌尖上的西双版纳州
辣咪
辣咪是傣语对各种酱的统称,其种类有“南泌布”(螃蟹酱)、“南泌帕”(菜子酱)、“南泌南诺”(酸笋酱)等近10种。平时最常见是“南泌帕”(菜子酱),其做法是:把一块地上开花结籽的青菜的棵砍下来,舂细后装入罐内腌四五天,发酸时去渣把酸汁倒进锅里煮,煮到水份基本完时,取出晒干即成。食用时,加盐、葱、蒜、芫荽、味精、辣椒,舂拌均匀盛入碗内,就可蘸其他鲜菜吃,也可以用糯米饭直接蘸吃。味道酸辣,开胃下饭。(西双版纳)
肉粥
哈尼族称为“欠玛”,主料是鸡肉、大米;配料有蒜、八角、姜、辣椒面、盐巴等。做法是:先将鸡肉刮洗净切成小块,放进锅里盛上适量的水,加盐煮,锅里水开后放进淘洗净的大米和适量的配料。旺火烧煮,待鸡肉熟透,大米成稀稠状即可食用。这是哈尼人接待亲朋好友的必备佳肴。(西双版纳)
卵石鲜鱼汤
卵石鲜鱼汤是布朗族的特色菜,鱼汤鲜美味甜,而且具有烧石的干香味。制作时,将河中卵石取来放到火塘中烧红,又将烧红的卵石一个接一个地放入盛有清水和鲜鱼的锅内,直至使水沸腾,然后又将烧红的盐块放入,鲜鱼汤便烧成了。(西双版纳)
毫糯索
毫糯索是用石梓花粉和糯米粉做成的一种糯米粑粑。一般是在傣历新年时做吃的,相当于汉族的年糕。其做法是:将石梓花晒干、磨细,又将糯米泡软、磨细,压成干浆,然后将石梓花与糯米干浆、红糖、芝麻、花生等拌拢,用芭蕉叶逐个包成长方形的小包,最后放在甑子里蒸熟即成。这种粑粑味道香甜,非常可口。(西双版纳)
番茄南咪
番茄南咪,即用番茄做的酱,是傣族的一道特色菜。制作时,将番茄放在火炭上烧熟,撕去皮,放在碗里,加上葱、蒜、辣椒、芫荽、盐等佐料。用研舂捣细拌匀即可食用。其味酸辣清香可口,用来蘸炸牛皮、薄荷、苦笋等菜,味道甚佳。(西双版纳)
香竹饭
香竹饭又称竹筒饭,即把糯米饭放在香竹筒里,用水浸泡15分钟后,用火烘烤而成的。吃时,棰打竹筒使之变软,竹筒内壁的竹膜便贴在饭上,用力一剖两半,香竹浓郁,饭软而细腻。(西双版纳)像青笋一样粗细的竹子做的。其做法是:先把香竹按两个竹节砍下,在一端的竹节中挖一个孔,把洗过的糯米放入香竹中,再加入一些水,然后用竹叶塞住孔,放在火炭上烤。到竹子的水分被烘干后,竹筒就会自然爆裂,里面的香竹饭也就熟了。这时,你只要掰开竹片就能见到一层薄薄的白色香膜紧粘在糯米饭上,一根白色的糯米“香肠”展现在眼前,晶莹柔软的米粒弥漫着香味,让人口生津液,胃口大开。
菠萝紫米饭
是具有傣族的糯制食品。制作时,首先要把紫糯米用水浸泡七至八小时,然后淘洗干净,与剁细的猪肉搅拌均匀,把准备好的菠萝用刀在其顶部端切出一个盖,然后掏去菠萝心,放入紫糯米,再把切去的盖盖上,放到甑锅里蒸熟,当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时,即可食用。其味香甜可口,并有补血润肺之功效。(西双版纳)
香茅草烤鱼
香茅草烤鱼,一道傣族名菜,其作法是:把鱼的鳞片去掉,从鱼背剖开,去掉肚杂物,将葱、芜美;辣椒、盐等作料放进鱼肚里,用香茅草捆好,放风火炭上烤烘,并抹上适量的猪油,烤熟或可食用。鱼肉酥脆、鲜嫩、喷香,风味独特。(西双版纳)
金鸡纳
金鸡纳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花淡红色,树皮里含有奎宁盐、奎宁丁,具有强烈杀死疟疾菌的功能。用此原料制成的金鸡纳霜(又名奎宁)药品是医治疟疾的特效药,在医学上有很高价值。
“活血圣药”血竭
版纳的热带雨林中生长着众多的奇异的药材,“活血圣药”血竭是其中的一种。血竭古称“麒麟竭”,主要医治:跌打、损伤、血瘀疼痛、风湿麻木、妇科杂症等病,同时也是配制“七厘散”药品的主要原料。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采用生长在季雨林中的龙血树,力口工成的“雨林牌”血竭是血竭中的正品,其疗效优于进口原料生产的皇冠牌血竭。1992年被云南省卫生厅审定为“云南优势药品”。1994年11月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被国家科委评为金奖。1995年又获得第二届中国科技精品博览会金奖和科技创新奖。
香茅草
版纳众多奇异的植物中,香料植物独树一帜。香荚兰是一种多年生植物,是在食品工业中珍贵的天然高级力口香原料,在世界上享有“食品香料之王”的美称,经加工后,可不经调香而直接加香利用。依兰香属蕃茄枝科的高大乔木,其花油是名贵的化妆品香料,被誉为“花中之王”。香茅草是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都可以提取香料,可用于香水,亦可用于食品。
炸牛皮
炸牛皮,将利洗干净的牛皮放进锅里煮熟,用刀切成小条晒干备甩,食时,把牛皮放入油锅里炸,待牛皮发泡、变黄,即可取出。。炸牛皮香脆可口,可蘸番茄酱吃。也可放人三鲜汤里煮吃。(西双版纳)
舂木瓜
舂木瓜走进西双版纳傣族村寨,见得最多的要数木瓜树,竹楼前、篱笆旁都会栽种着成排的木瓜树,不仅可以起到绿化美化庭院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制作傣家风味美食“舂木瓜”的首选原料。舂木瓜是一种美味菜肴。制作舂木瓜有两道工序。做法是先把木瓜剁成丝,然后把新鲜辣椒、西红柿、柠檬、盐、糖、味精、鱼露等放进石臼里,用石杵舂成糊状,再与木瓜丝拌合,酸、甜、辣、咸和带有鱼露特殊味道的舂木瓜便做成了。
傣族烧鱼
傣族烧鱼即傣族烤鱼,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大多与大小河流为邻。傣族无论男女,都喜欢抓鱼、吃鱼,有无鱼不成席之说。鱼打理好后,配上葱、姜、蒜、辣椒面及香茅草、槟榔青、野芫荽、盐巴果、小米辣,可煎、炸、蒸、煮、烧烤、腌、熏。尤以包烧鱼和竹筒烧鱼、烤鱼、酸鱼、鱼剁生、“臭”鱼的做法和味道最有特点。它有两个特点:一是用当地生长的青竹片夹住鱼,用明火烤,因此既有烤肉的香,又有竹的清香;二是该菜用的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盛产的香茅草和香菜,所以带着一股香茅奇特的香味。它最具特色的是鱼肚之内还有傣家的特殊酱料——“番茄喃咪”。
炸竹虫
竹虫,又名竹蜂、竹蛆。寄生在竹筒内,以食嫩竹为主,从竹尖逐节往下吃,最后藏于根部筒内,到11月份体肥停食,宜捕,过时则变蛹。竹虫。不仅哈尼族喜食,壮族、布依族亦喜食善捕。布依族居住的河谷地带,楠竹茂密,视其竹尖发黄,即可剖开竹茎采取。竹虫经炸后色泽金黄而油亮,酥脆芳香,蛋白质含量高,是佐酒佳肴。
油炸花蜘蛛
油炸花蜘蛛,是云南布朗族的风味菜。花蜘蛛学名大腹圆蛛,多生长在山林间,常在树林中结网,个儿比一般蜘蛛大,浑身长满白花斑,故名。宜在夏秋季节捕捉。有解毒功效,可治淋巴结核、疔疮、蜂蝎蜇伤及毒蛇咬伤。入菜煎吃,香味扑鼻,比炸蚕蛹还味香可口。花蜘蛛,生长在高山丛林间,常在树林中结网,个儿比一般蜘蛛大,有小手指般大,浑身长满不规则的花斑。圆鼓鼓的肚子里,满是乳白色汁液,含蛋白质丰富,蕴藏碱性蛋白酶,具有解毒功能,可治疗疮、淋巴结核、蜂蝎螫伤及毒蛇咬伤。民间治毒蛇咬伤,将活蜘蛛放在伤口,任其吸吮毒液,可减少肿势。多在夏秋季节捕捉,人们上山下地时,用树枝裹缠蜘蛛所结的网,把花蜘蛛裹在网内取回。放入沸水中烫
喃咪
喃咪是傣语,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酱。是用西红柿在炭火上烧熟,去皮,然后与葱、蒜、芜荽、香蓼草、野花椒、剁碎的小米椒、盐拌和而成。通常喃咪与一些煎炸的食品共吃,如果再加上一种当地产的酸果,借那种植物的酸味就更加可口了。传说,它是由一对无儿无女的孤独老人首先制作的。老两口居住的寨子叫“曼炸”,承担着为封建领主烹饪食品的劳役。有一年过年时节,领主的管家突发奇想,下令曼炸寨的每位住户做一道美食送进领主司署,让参加“赶摆”(即娱乐性1)的头人品尝。于是,有的住户做剁生,有的做烤肉,有的做年糕,有的煎竹蛹,有的蒸鱼卵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而这一对孤独老人别说鸡鸭鱼肉,就是时鲜小菜也拿不出来,他们的菜园子里
烤竹鼠肉
竹鼠是西版纳特有的动物,竹鼠生活在竹篷下面的洞穴里,靠吃竹根为生,一般都有四五十厘米长,很像一只猫,但比猫还肥,一只竹鼠,足有五六斤重,其行动缓慢。竹鼠洞穴有两三个洞口,有时难以捕捉。有经验的猎人采用烟熏和灌水的办法,逼竹鼠外逃,而后捕住。烤竹鼠肉一般是把头去掉,洗净,抹上食盐,用竹板夹住,放在火炭上烤至六成熟,取下捣碎,把葱、蒜、芫荽、青辣椒等作料切细,同竹鼠肉一起放进盆里揉拌均匀,分成数块,捏在肉饼,用香茅草捆住,再用竹片夹好,放在火炭烘烤至熟。沐上滚烫的猪油,即可食用。烤竹鼠肉,味道香甜、肉质软嫩、美味可口,是西双版纳山珍名菜之一,富有野味特点。
酸笋煮鱼
酸笋煮鱼(鸡)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一道名菜。酸笋是用夏季出土的嫩竹笋去壳后切成丝,再加入盐巴、辣子等腌成酸味备用。傣族人先将酸笋在油锅上微炒片刻,放入适量的水做汤,水开后再加入洗净切成块状的鱼(鸡)肉,煮熟即可食用。这道菜酸香可口,十分开胃。
毫崩
毫崩,为泰语,汉意为泡饼,也是属于糯米加工成的粑粑。它的做法是先将糯米浸泡十来小时后,舂细、拌上红糖、蛋黄、芝麻继续舂,然后捏成菜碟大小的薄饼晒干备用。食用时将圆饼放在制作好的竹夹上面,在火炭上面烘烤,左、右手各持一竹夹互相交换翻动,直至圆饼受热发泡至黄即可。这种泡饼香甜脆,作点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