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 > 碑林特产
碑林特产介绍
西安凉皮
特点:味酸、辣、爽口、凉香,皮子具筋软的特点,宜于夏天吃用。制作方法:擀面皮、蒸面皮。主要原料:面粉、调料、菜籽油、辣子简要介绍:凉皮又称“酿皮子”,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其面皮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调味讲究,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凉爽可口,宜于夏天食用。如今是关中西府的重要名吃。(西安)
碑石拓片
西安碑林是中国最早最大的石质书库,存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欧阳通、褚遂良、怀素、张旭等著名书法家的代表性作品,以碑石精华荟萃而名闻中外,备受中外游人的青睐。馆藏碑碣涉及汉、魏、唐、宋、元、明、清诸朝代,多达2300余件,是我国书法名碑的荟萃之地。其中,《颜氏家庙碑》《玄秘塔碑》《唐皇甫诞碑》是世人公认的颜、柳、欧体的范本,还有自成一体的宋徽宗“瘦金体”,集王羲之手书凑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等书法珍品,宋代的黄庭坚、苏轼,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黄其昌等书法大家的手迹也保存其间。西安碑林博物馆对部分名碑制出少量原拓件,还根据实物复制部分碑石进行数量较大的翻拓,以供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及旅游者选购
羊肉泡馍
陕西风味美馔,尤以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馍盛名。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因它暖胃耐饥,素为西安和西北地区各族人民所喜爱,外宾来陕也争先品尝,以饱口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用以招待国际友人,也深受好评。牛羊肉泡馍已成为陕西名食的“总代表”。牛羊肉泡馍(英文名:PitaBreadSoakedinLambSoup)羊肉泡馍,古称羊羹,宋代苏轼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羊肉泡馍的烹饪技术要求很严,煮肉的工艺也特别讲究。其制作方法是:先将优质的牛羊肉洗切干净,煮时加葱、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煮烂,汤汁备用。
冬青木烙花筷
烙花筷以年轮合宜、树干粗壮的冬青木为原料。制作时将其解为细股,裁出筷胚,经刮削、车圆、打磨成木筷素身,然后烙花。烙花是加工的关键,执烙笔者以手施烙,用准确利落的腕、指力,烙出雅致的山花野草,高山流水等花纹。(西安)
西安烤肉
小吃名人:烤肉在西安风行,也就是短短20多年间的事。20年前烤肉进入西安的时候,以新疆人为主,因为西安本土没有烤肉这个饮食文化,这个饮食文化是从新疆流传过来的。他叫马宽平,按当地人的习惯就被叫做平娃。在西安,提到平娃烤肉,就都知道是鼓楼后头那个胖胖的烤肉师傅。平娃在烤肉这个行当里算干得不错,从路边小摊干到几百平方米的店堂,40多名员工,还聘了经理,不过当初他给新疆师傅切肉串肉的时候,可没想过会有今天。最初卖烤肉的师傅们大都像平娃说的那样,是没什么办法,才干上这一行的。毕竟卖烤肉成本低,虽然赚得少,客源还算丰富。烤肉的一个重大变化也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卖烤肉的西安人多了,味道就向西安人喜好的那个方
商州糍粑
糍粑,本来是南方人用一种江米(糯米)做成的食品,但是我们陕西商州人的糍粑不是用江米做成的,而是用洋芋做成,是镇巴柞水一带人们夏秋季节的主食之一,本地人叫此种饭为“调和饭”。据说可以与关中的米面相媲美。山里人习惯了他们的洋芋糊汤饭,而一旦来了客人便以“硬糍粑”来招待客人,从而糍粑亦成为陕南乃至陕西的一道名贵风味小吃每年六七月,山里人从青青的玉米行之间挖出一筐筐新鲜的洋芋,刮皮洗净后放于锅内蒸熟后舀出,然后用他们特制的一种器具来砸,所以叫做“砸糍粑”。一般在村子附近的河边找寻一块巨石,将蒸出的洋芋倒于石头上,用锤子砸,边砸边给呈糊状且黏成团的糍粑撩点水,以便它筋道起来,等洋芋渐渐变成晶亮且又有一定
贵妃鸡翅
陕西省传统名菜,源于唐代,属唐代宫廷佳肴。用鸡翅膀和多种调味品制成。因贵妃杨玉环喜食此味,故而得名。当年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玉环,有丰腴之美,在饮食上也极为讲究,酷爱美味,最爱吃鸡翅膀。御厨按其旨意,反复研究琢磨,选用鲜嫩的鸡翅膀,配以多种调味品,采用唐代常用的能保持原汁原味的蒸制方法烹制而成。基本制作工艺是:将鸡翅膀洗净、置盆中,加入料酒、酱油腌渍半小时后,下入八成热菜籽油祸中,体呈金黄色,捞出沥油。再将煮熟的鸡蛋人炒锅炸呈虎皮色捞出历油。将鸡蛋放人碗中间,鸡翅膀整齐地排放在鸡蛋周围,加入鸡汤、葱、姜、精盐、酱油、八角、桂皮、丁香、花椒、草果、味精,上笼用中火蒸烂取出,去汤汁,拣
春发生葫芦头
陕西省西安市著名风味小吃。基本制作工艺是,将猪大肠、猪肚用盐、醋分别翻转、搓揉去油腻和腥味,清水漂洗至肠、肚色白发亮,无腥臊味为止,再在热锅上焙烤,在距大肠30厘米处切断,即为葫卢头,放人清水锅中煮4小时后加精盐,10分钟后捞出肠、肚放筛内景晾干待用。肉汤由猪骨、猪方肉、调料包(花椒、八角、桂皮、草果)熬成。取肉汤2份和清水1份旺火烧开,将掰成的白果大的托托馍放在碗中,再将大肠、熟肚各3片,熟肉、鸡肉各2片(鱿鱼、海参2片)整齐地排放在馍块上,用锅内滚开的汤浇3-4次,使碗内馍块浸透汤汁,然后放人料酒、调料水(花椒、八角、桂皮熬成)、味精、香菜末和蒜苗丝,浇上熟猪油,最后再浇上滚开汤汁,配以
西安臊子面
特点: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称,汤多面少,面条热得烫嘴,油要多。主要原料:精白面粉、猪肉、黄花菜、鸡蛋、木耳、豆腐、蒜苗等。简要介绍:臊子面历史悠久,清代已很驰名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称。用精白面粉、猪肉、黄花菜、鸡蛋、木耳、豆腐蒜苗等原料和多种调味品制成。(西安)
酸汤饺子
特点:酸汤调制独特,味道鲜美酸香,耐人品尝。主要原料:面粉、肉馅、配菜馅、调料。简要介绍:酸汤水饺是一种历史古老的风味小吃,具有1000多年的历史。酸汤水饺是把羊肉水饺放在特制的酸汤内食用。酸汤含虾皮、熟芝麻、香菜末、韭菜末、牛油、香油、鸡油、甜醋、酱油等13种调料。甜醋由醋内加入30%水、八角、茴香、丁香熬制,泛泡后加入红糖(醋糖比50:1),再熬制半小时而成。(西安)
柿面糊塌
特点:以软柿子与面粉合烹而成,外皮酥脆、内瓤绵软、香甜适口。主要原料:软柿子、面粉。简要介绍:柿面糊塌以关中地区的特产软柿子作主料,与面粉合烹而成的一种风味小吃。其主要风味特点为外皮酥脆、内瓤绵软、香甜适口。(西安)
遍地锦装鳖
    是韦巨源《烧尾宴食单》中的一款佳肴。它选用活甲鱼、羊油、鸭蛋黄、蛋皮丝、冬笋、鸡蛋清、菜心等多种原辅料精工制成。制作工艺是,宰杀甲鱼治净,入锅加调味品烧制;制好鸡蛋清后,上笼蒸制鞭蓉底;鸭蛋黄炒好摆在鞭蓉底上,再将烧制的甲鱼摆上,用腌洗羊网油和雕刻麦穗和寿字点缀甲鱼,最后将装甲鱼盘入笼蒸透即成。其风味特点是:造型美观,酥烂浓郁。是高蛋白质食物,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西安)
西安石子馍
石子馍是颇受群众喜爱的传统食品,又名古鏊饼。由于它历史悠久,被称为我国食品中的“化石”。石子馍的原料是面粉、碱面、精盐、熟猪油、鲜花椒叶等,经和面、加工石子,制坯焙焙几道工序制作而成,其特点为酥松荃香,易于消化,携带方便,利于储存。(西安)
大油旋
关中民间风味小吃。以饼坯上有螺旋纹而得名。制法为在盆内倒入面粉后,先将酵面掰碎与面粉拌和,倒入碱水搓成面絮,再陆续加入温水揉成面团,反复揉搓,将面团略加揉搓,擀成面片,抹上菜籽油,再取些面粉,加菜籽油和成酥面。将酥面抹上,撒上精盐、五香粉。用手从右边将面片托起,两手托拢向左卷,边卷边向左拉扯,卷至面片的三分之二处,右手扶托已卷好的部分,左手拉起所余的三分之一,扯长卷起成塔形。然后倒过尖头向下,用两手掌向下压成圆形,再擀成圆饼,即成油旋坯。三扇鏊用木炭火烧热,将饼正反烙烤即成。其色泽黄亮,外皮酥脆,内瓤绵软,可作主食。
陕西青茶
陕西绿茶统称"陕青",栽培历史悠久。主要产于陕西南部的紫阳、安康、岚皋、平利、西乡的十多个县区,这里是全国的主要茶叶产区之一。陕青是将刚摘下来的鲜嫩茶叶,经过刹青、揉捻、焙制分筛等工序精制而成。因此,茶叶柔嫩,含芳香油多,具有条索匀整,色泽绿润,水色清澈,饮入口中鲜爽香醇,回味甘纯。以紫阳宦姑毛尖、白家河园炒青、平利三里亚炒青、岗皋龙安寨烘青和西乡子午仙毫,因采制精细,风味特异而富有名气,尤其是紫阳的富硒茶因具有多种医药功效而称为名优佳品。
碑林石榴
石榴相传为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中国的,临潼石榴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产量居全国之首,是西安市一项传统出口产品,在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久负盛名。石榴是水果中的佳品,临潼石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皮、籽等还是很好的中药材。石榴花火红艳丽,芬芳宜人,被选为西安市花。每年的9—10月,是收获石榴的季节。临潼栽培石榴历史悠久。石榴分酸、甜两种。酸型汁多皮薄,籽粒肥大,可贮存较长时间。甜型味道香甜,有"冰糖石榴"之美称。不论是酸或是甜,临潼石榴均皮红个大,皮薄籽满,色泽鲜艳,味美可口。
马虎面
马虎面馆是西安久负盛名的清真面馆,已有十多年历史,一直经营单一品种-----牛肉面,味道独特,在广大食客中名气很大,经常是顾客盈门,吃马虎面要赶在饭点前去,否则一定排队。马虎面的调料看起来很简单,但其中有一味独特的加入十几种调料密制的牛肉酱料,这可是马虎面的精华。做好的马虎面,光看外表不怎么样,这其实是马虎面与别家不同之处,马虎面都是先将调味品和密制酱料先放如碗中,将热面盖在料上,吃的时候自己动手调,经过面的加热,酱料的香味更能散发到面里,吃起来更有味道。
翡翠面
西府传统风味小吃。以颜色碧绿似翡翠而得名。为夏令消暑佳品。唐代槐叶冷淘为宫廷消暑食品淫鬼叶与面粉和面制成面条,做熟后放入水中或冰窖冷藏,需要时取出食用。《唐六典》载:“太官令夏供槐叶冷淘”,“凡朝会燕飨,九品以上并供其膳食”。杜甫曾写诗赞道:“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碧鲜俱照筋,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随着时间的推移,宫廷食品逐渐传人市肆民间,将用槐叶与面粉合制改为用菠菜与面粉合制,改“槐叶冷淘”为翡翠面,成为城乡人民的盛夏消暑美味。特点:碧绿青翠,滑爽利口,筋柔味美,清香宜人,消暑佳品,老幼成宜。
老鸦头
关中家常小吃。关中人喜面食,花样甚多,“老鸦头”是较特别的一种。其实,应该写作“老鸦脎”,关中人读音是“lǎowāsá”。这种面食的形状有些像老鸦头,两端略尖,中间偏粗。制法:将面粉拌适量凉水,搅和成稠浆糊状,然后用筷子一个个拨入开水锅中,拨完,煮熟,加以各种菜蔬调料,即可食用。也可以算作拨鱼家族的一员。也有人叫它拨鱼。老鸦头的最大特点是:不规则。虽说制作应当也可以适当掌握,使它大致上差不多;吃时仿佛一碗百鸦羹。如果拨制精美,再有各色时鲜菜蔬,鱼肉海昧,便既饱口福,又饱眼福。老鸦头有多种吃法。可以做成羹;也可以如干面食,拌了菜蔬调料,像北京人吃炸酱面般吃,还可以炒了吃,叫做炒老鸦头,炒时按不同
玉凤还朝
陕西传统清真名菜,原系清代宫廷菜,后传入古城西安市肆。庚子之役,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往西安。一年后,清政府与外国议和。慈禧回到了京城,文武百官倾城出动迎驾,献上酒菜为老佛爷洗尘。御膳房精心创制了一道色、形、味俱佳的菜肴,名“玉凤还朝”。获得慈禧大后的赏识,后传入市肆。玉凤还朝的传统主料选用重约2公斤的肥嫩鸭子。配以青豌豆、葱、姜、料酒、精盐、味精等。基本制作工艺是。将鸭子洗净,置锅中,加入清水、葱、姜、料酒,大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炖至酥烂,将炒好的青豌豆糊浇在鸭子上即成。其风味特点是:鸭肉醇美,鲜嫩酥烂,馨香适口,味浓诱人,且鸭内具有滋阴补虚的食疗作用。原料:宰好的鸭子一只(重约2公斤),青豌
全部碑林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