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咸阳 > 秦都区特产
秦都区特产介绍
秦都红薯
秦都红薯是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的特产。秦都区地处关中平原,气候温和,境内红薯种植面积近2万亩,年产近20万吨。以无公害、出粉率高、粉质好的莽塬红品牌享誉陕西乃至西北。秦都红薯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秦都红薯,明清时期已有种植。民国十八年关中大旱,红薯以其“一季红薯半年粮”的粮食属性,解决了成千上万三秦儿女的饥饿之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粮食供求紧张时期,红薯在解决群众温饱、渡过饥荒上发挥了很大作用。2001年开始,秦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红薯产业发展,积极组织农业部门强化技术力量,推广地膜红薯栽培技术,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形成了以马庄、双照为主的红薯产业基地,逐渐成为农民群众发展家庭经济的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春节食品之年糕
春节食品之年糕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将米磨粉制糕的方
西乡松花变蛋
西乡松花变蛋,产于陕南西乡县是陕西独具风味的传统名特产品,可称得上我国松花变蛋的状元之一。西乡县松花蛋的特点是:蛋体离壳,易取易剥,以手摇之,有颤动感;剥去蛋壳,晶莹油润,呈透明的茶褐色,形似琥珀,具有弹性,表面满布美丽的晶状松枝花纹;蛋黄略带溏心,外圈墨晶,内呈橘红,油亮照人,层次分明;咸淡适宜,柔软细腻,滑润爽口,回味无穷。故当地有离了松花蛋不成席之说。相传,皮蛋最早始于鸭群云集的太湖之滨。在数百年前,太湖边有一集镇,有户人家盖了新房,屋后有一石灰坑没有填平,晚上鸭子从湖中归来,就在这里下蛋。久而久之,后来被主人发现,剥开蛋壳一看,蛋白蛋黄都凝固,且有松针状花纹,用嘴一尝,虽有点涩口,但味
泾渭茯茶
泾渭茯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茯砖古茶茯砖茶是陕西咸阳人发明的一种茶叶加工方式,约在公元1368年(明朝初)前后,出品于陕西。因在伏天加工,又称“伏茶”,其效用类似土茯苓,就由“伏茶”美称为“茯茶”和“福砖”。秦人创制陕西是“茯茶文化”的本宗源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茯砖茶的发酵和发花工艺及其神秘独到之处,在茶叶加工史上无出其右,被尊为中华黑茶和现代发酵茶之“先驱”。金花璀璨泾渭茯茶复兴古法工艺所创造出的金花(国家标准名:冠突散囊菌EurotiumCristatum)颗粒饱满度、密度较之其他产区高出40%,菌花数为50×104个/克干茶,远超国家“30×104/克干茶”的标准
咸阳琥珀糖
咸阳琥珀糖是关中四糖之一(咸阳琥珀糖、三原蓼花糖、耀县雪花糖、富平琼锅糖),其渊源追溯于秦时,传承发展两千余年,是咸阳地域独有的地方名优特色食品,由于时代的原因,在市场上消失近40年。咸阳琥珀糖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特色显著。2009年6月,咸阳琥珀糖被陕西省文化厅授予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琥珀糖,因与虎皮同色,原名虎皮糖,皮糖因其中掺有中药,亦称加料皮糖。相传秦时,秦始皇之母因患气管炎,久咳不止。御医熬制中药,味苦难咽,秦母久病不愈。吕不韦遂令御医,将中药混合碾制成粉,交给糖坊,掺入饴糖之中。由于药物和谷物熬制的饴糖同属温热,互促疗效,且口感好,容易下咽,秦母食后很快病愈
大红甜石榴
国内最优良的石榴品种之一。又名大叶天红蛋,是目前国内大红石榴结果状最优良品种之一,可能是净皮甜石榴的优良变异品种。该品种树势强健,耐寒、抗旱、抗病、树冠大、半圆形、枝条粗壮。多年生枝灰褐色,叶大,长椭圆或阔卵形,浓绿色。花瓣朱红色。果实大,圆球形。平均果重400克,最大可达1200克左右。果皮较薄,果面光洁,底面黄白,上着浓红外彩色,外观极美。心室6-8个,果粒大,百粒重37.3克,呈鲜红或浓红色。汁液特多,风味浓甜而香,可溶性固形物15-17%,品质极上等。8月中旬成熟,抗裂果性强。该品种丰产、稳产、抗旱、抗寒、耐瘠薄、投产快、适应性广。定植后第二年开花结果株率达90-100%,单株结果
西安荠菜春卷
荠菜春卷以其皮薄如蝉翼,透明而酥脆,馅料带春荠的鲜香,得到人们的青睐,是西安传统名小吃。荠菜春卷是由唐代的春盘宋代的演变而来的。春日春盘细生菜盘装荠菜迎春饼就是借此而言。春卷由唐代的“春盘”,宋代的“春饼”演变而来,过去每当立春之后,西安饭庄的荠菜春卷便应市飨客,很受顾客喜爱。现经过改进的春卷,根据不同的季节,包入不同的馅,不仅春天能吃到,在其他各个季节都能吃到。制作技艺:1、面粉加入盐和水,拌成浆糊状,然后将平底锅置火上,倒入面浆,摊一个圆形薄饼,即制成春卷皮。2、炒锅内添油倒入鸡丝、荠菜,加盐、酱油、味精,炒熟出锅。3、把馅放在皮上包成条形,用蛋液粘合。4、锅内添油烧至七成热,下入春卷炸至
秦都大蒜
建国前,境内种有生产蒜苗或早蒜苔的当地豁蒜及蔡家坡紫皮豁蒜,以自食为主,零星种植,一年一料。建国后,由于坚持“以粮为纲”的政策,大蒜种植仍不多。主要产区有薛固、普集街、长宁、北营、大庄、小村等乡(镇),二道塬也趋于发展,上塬各乡(镇)亦有零星小块种植。1972年,全县种植130亩,1974年,蒜头出口以后,相继引进“上海嘉定蒜”、山东“苍蒜”和“改良蒜”、河南“宋城白蒜”。由于改进工作制度,实行套种,变歇茬地纯种一年收一料为一年收二料、三料,经济效益提高。1984年以来,大蒜生产发展较快,1989年种植25691亩,总产16500吨,平均亩产642公斤,总产值1731万元,亩均产值创673元的
煎肉盒
陕西关中传统风味小吃。制法:将精盐、矾、碱面捣成细末,注入40℃的水搅动一下,再将面粉放入用双手拌匀,停放一会儿折一次,如此共折三次,约10分钟左右,待面回饧时便可使用。将净猪肉绞碎,加入精盐、酱油、五香粉、味精拌匀,再加清水用力顺向搅打,至水、肉融合后备用。粉条用热水泡透,捞出、沥干水分、剁碎;青菜洗净、剁碎、压干水分,同放入肉里,搅拌均匀成馅。取面团用手压成片,包入馅料,然后封口,压成中间薄、周围厚的圆饼。平底锅加少量菜籽油加热,肉盒放入锅内煎至两面呈橘黄色,直煎至两面焦黄,里边熟透即成。特点:颜色焦黄,皮酥馅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秦镇米皮
秦镇米皮因出自户县秦渡镇而得名。秦渡镇,是陕西关中著名的历史名镇。《古今图书集成》记载:“秦渡即古丰地,沣水之西岸,丰旧城在焉”,此镇又被称为“周丰宫”,镇北五里处有“周文王灵台”。公元401年,后秦皇帝姚兴从西域迎来天竺高僧鸠摩罗什到户县草堂寺译经,在附近的沣河段设渡口,并于渡口处设置秦渡镇,随后逐渐成为交通及商业重镇,至今已1600多年。秦镇米皮以大米粉为原料制成,因产于户县的秦镇,也叫户县米皮。制作时把大米粉调节为糊状,平铺在多层竹蒸笼内,旺火蒸熟。吃是,用近一米长、20多厘米宽的大铡刀铡成细丝,加入辅料青菜、小豆芽等,调入佐料,好的口位全在辣椒油上,调好的凉皮全呈红色,辣里香。秦镇
秦都秦椒
亦称“秦椒”,属本县特产,有辣味浓烈、皱纹均匀、角型修长、色泽鲜红,入汤不沉等特点。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记载,年行销外地八九万斤。建国前,辣椒种植多分布于下塬,中、上塬种植量较少,以自食为主。建国后,面积逐年扩大,品种有当地土种、耀县“一窝蜂”、“西农20—7”、“8212”、“8819”等。1975年,改直播与白茬地纯种为套种和育苗移栽,八十年代后育苗移栽较为普及。
全部秦都区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