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涟源市特产
涟源市特产介绍
万寿贡米
万寿米为湄江旧时三大贡品之一,产于距黄罗湾10余里的万寿村而得名,相传,当年在郭子兴部下当头领的朱元璋,率军征战,在万寿村吃过一顿米饭,终身不忘。朱元璋登基后,便降旨万寿米为贡米。万寿村海拔400多米,属高山气温,日暖夜凉。土壤有机质含量在4.2%以上,属淹育性水稻土。万寿米由于日照时间长和充分吸收土壤里的有机物质,具有色泽亮、颗粒长、甜润、郁香、粳中带糯等特点。现在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颗粒的长度接近泰国米,但内质比泰国米更好。
牛埠蛙
在旧时,大江口大坝至马方溪,统称为牛埠十三方。这里,两岸崇山峻岭,小溪流水潺潺。每当夏秋时节,牛埠蛙便“梆、梆、梆”地叫个不停。当地人称牛埠蛙为石棒,也有叫泥蛙的。牛埠蛙是湄江一带特有的珍奇小动物,属脊椎类两栖纲蟾科。牛埠蛙前脚短,后脚长,皮色黑褐有斑,形似青蛙。体重0.25至0.7公斤不等。牛埠蛙以捕食小虫为主。同时,它又是毒蛇的天敌。湄江有一捕蛇者,曾经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他把捉来的牛埠蛙和五步蛇关在一个铁丝笼里。开始,蛙和蛇都怒视对方不敢动弹,当蛇进攻时,牛埠蛙迅速一跃,用前脚把五步蛇的“七寸”死死钳住,最后同归于尽。牛埠蛙肉细体厚,并味道鲜。湄江一带有辣炒、清炖、粉蒸、腊干等多种吃法。
古仙液酒
古仙液,产于湖南古仙界,取古仙洞之古仙泉,以糯红高粱为原料,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发酵精酿窖藏而成,乃承接中华五千年文明之传统文化佳酿。相传,古代神农至此布八卦图,布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农耕文化传焉;老子骑青牛驾祥云至此,留下青牛图、农耕图,周易文化传焉;谪仙云游天下至此对酒狂歌笑孔丘,遗下“酒坛”古仙洞,诗酒文化传焉。现代“神农”袁隆平至此拓万亩糯红高粱基地,“古仙液”修成正果,功莫大焉。当代酒仙“张果老”品赞:甘冽清香,入口柔和,回味悠长,常喝有健身强体之效、延年益寿之功,乃纯酿上品也。
年豆腐
过年打豆腐是当地的传统习俗,更有“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杀年猪,二十五打豆腐”之说,豆腐是过年餐桌上的必备菜品。春节临近,农户们将自家种植的黄豆,经过浸泡、磨浆、过滤、烧浆、冲浆、压块等几道工序加工成传统农家年豆腐,据说“腐”“福”谐音,多吃多福,当地俗称“发财豆腐”,所以,腊月除了鲜吃,还炸豆腐、冻豆腐、酶豆腐、制豆腐干等美食,农家院落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伏口“水膀”
伏口镇有一道名菜叫“水膀”(方言膀音为捧),充分体现了“梅山蛮”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个性特点。前不久,记者慕名来到伏口镇,有幸品尝了“水膀”美味,感受了原始的感官体验,过了一把“梅山蛮”瘾。伏口属于古梅山地区,这一带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都靠人们口口相传,无文字记载,因此伏口“水膀”源于何时已无从查考。相传五代宋初时期,梅山峒蛮左甲首领扶汉阳结婚大摆婚宴时,每桌都要放上鸡、鱼、猪“三牲”,在准备婚宴时厨师发现全鸡、全鱼个头小能够摆上桌子,而全猪个头太大无法上桌。于是厨师便选择猪身上味道最好的后腿代替,俗称“后膀”。猪的后大腿有严格的标准,必须有九斤九两重,寓意天长地久,后人便把其称为“九把水膀”
涟源紫米
涟源紫米,源自湖南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曾定居龙山,采药撰方,著《千金要方》,留下二千多个药方,疗效神奇,上山进香求医者,络绎不绝。今岳坪峰顶,尚留“药王殿”。相传是“药王”孙思邈带入,亦相传是明朝从江西引入。此后,涟源便开始有紫米种植,涟源紫米颜色鲜艳,味香微甜,药食兼用,独具一帜,是稀有的健康食品和食疗佳品。如今,涟源紫米以它特有品质,走向全国市场和千家万户。紫米是极珍贵的水稻品种,谷壳颜色紫红,米粒外层有紫色物质,做成饭粥后色更鲜艳,故名。紫米乃“米中极品”,俗称“长寿米”、“补血米”,是稀有的特色保健食品。汉武帝以来,历代为“贡米”,皇室贵族的珍稀美
湘中醉花猪
嘴长毛短线含膘,喜向山中食青苗。渴饮山泉兼蕉露,饥餐米薯与酒糟。红鲜只配金盘荐,香嫩真堪玉箸挑。醉出湘人真血性,南京城上帅旗飘。这首诗讲述的是百多年前一个关于湘中醉花猪的传说。相传,湘军统帅曾国藩平日饮食节俭,唯对家乡醉花猪肉情有独钟。节日宴会,桌上可以无山珍海味,却不可缺一盘醉花猪肉。湘军与太平军在南京相持,久攻不克,将士离乡日久,渐生怠心。曾国藩心急如焚,食不甘味,不由想起家乡的醉花猪肉,一时突发灵感,立即派人回乡釆购300头醉花猪。喝着家乡的水酒,吃着久违的醉花肉,全军将士士气大振,一鼓作气将湘军帅旗插上了南京城头。湘中醉花猪有着近300年饲养传统,其种群为本地土猪和野猪杂交衍生而成。嘴
湘军水浒席
湖南独特的地缘环境和源远流长的风土民俗以及中原南下的儒家思想使之逐渐融合和发展,形成了影响湖南乃至中国社会发展的湖湘文化。然而晚清湘军的掘起又将湖湘文化推上了一个新的巅峰,饮食文化——水浒宴席也因此延生,成为凝聚湘军将士,增强官兵体质的军宴。一、水浒席由来据传,北宋末期,朝廷腐败,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宋江聚义水泊梁山,宋江等头领常以西瓜子、炒骨、合菜、大块肥肉、米粉坨子、猪肝汤、木耳红枣瘦肉汤、萝卜莲子鱼、豆笋、包菜等十大碗组成的固定菜谱作为犒劳凯旋将士的宴席。这种宴席在梁山内外深受欢迎,广为流传,并传至湖南。咸丰三年(1852年)曾国藩丁母忧在籍期间,奉命在湘办团练组建湘军。他为了凝聚湘军将
珠梅土鸡
珠梅土鸡之所以味道鲜美、百吃不厌,首先是原材料。鸡是本地的地道三黄鸡,这些鸡白天以山林、野地间的杂草、虫蚁为主食,只在傍晚归舍时才辅以杂粮五谷喂养,极大地满足了它们的营养需求,保证了营养供应的平衡,同时整天在野外啄食、奔跑、跳跃,又健全了它们的体质,增强了抗病能力,如此喂养出的地道土鸡,毛色光亮,体质强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这些土鸡没有喂任何合成饲料和激素,喂养时间和重量都有严格规定,喂养时间不能超过一年,重量不能超过3公斤。再加上所用猪肉都是本地熟食喂养的猪,挑选精肥适度的五花肉。辣椒是用香浓超辣的涟源本地朝天尖辣椒。其次是烹饪技巧,这是珠梅土鸡味道的重要保证。珠梅土鸡的烹饪十分讲究,决不
富田桥豆腐
富田桥豆腐在湘中腹地涟源东南部,有一个叫荷塘的小镇,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湘军的发源地,当年,湘军名将李续宾带领他的团练从这里走向全国,战功赫赫,荷塘因此声名远播。今天,同样是在这里,一种叫富田桥豆腐的土特产,名扬三湘,在湖南省以及省外的农副产品博览会上深受好评,成为我市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一提起荷塘,人们就会想起这里的富田桥豆腐。然而,富田桥豆腐究竟从何时开始生产?为何人所创?当年是否被湘军带离家乡?均无从考证,只有富田桥曾氏豆腐作坊前那条小路上光滑的青石板,依稀记录着富田桥豆腐的历史。据曾氏豆腐传人——年近九旬的曾家老奶奶说,他们祖辈一直靠打豆腐营生,她本人也做了几十年。现在她老了
枫木贡茶
古塘原属安化县。据1992年版《安化县志》记载:安化县素称“茶乡”,产茶历史悠久。宋置县时,茶叶产量已甲于诸州县。元、明时期,县内不少人以茶为业,种植技术不断改进,所产“云雾茶”、“芙蓉茶”驰名中外,成为朝廷贡品。昔有桃溪界云台山高僧,年年谷雨前夕,从山上下来,前往眠牛山一带而去。乡人甚疑,便暗随其后,原为笃钟此山之茶,每年窃采而归桃溪界云台山寺独品。乡人试采少许,及烹,顿觉芳香扑鼻,味甘绵长。据传,清代中期,两江总督陶澎回安化省亲,闻枫木林产名茶,令仆取来,以紫砂壶燃桑枝烹煮,观之,呈毛尖之色;闻之,飘龙井之香;饮之,回味幽长。遂携数斤返朝供皇家,定位贡茶,从此,乡人无缘品到此茶。枫木贡
富田桥光厚堂游浆豆腐
富田桥光厚堂游浆豆腐为涟源地方传统特产,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据周氏家族记栽。由《光厚堂》周永兴为创始人,传承至今己有数百年历史。因其豆腐色,香,味俱全而成为贡品。相传至今我们《光厚堂》人本着以光明正大,厚道做人为祖训。继承与发展《光厚堂》游浆豆腐加以现代制作工艺,经过二十多道工艺精制而成,不含石膏等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其口感纯正,香味馨浓,食之回味无究,是您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
桥头河萝卜
桥头河萝卜是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桥头河镇的特产。“桥头河的萝卜一上街,药店老板要收摊;桥头河的萝卜不放油,筷子夹起两头流。”这句俗语在解放前就流行在三湘大地,可见桥头河很著名,所产蔬菜很著名,所产的萝卜更著名。涟源市桥头河镇所产萝卜、白菜远近闻名,该镇土壤肥沃,涟水、湄水河东西横贯,湿度适中,所产蔬菜、水果鲜嫩多汁,富含硒等稀有矿物质。该镇现有15个专业种菜村,专业菜地27930亩,示范基地2580亩,高标准育苗中心240亩,蔬菜大棚110个,年产各类时令蔬菜32万吨。主要品种有萝卜、白菜、四季豆、辣椒、豆角、花菜等20多种。该镇1995年被评为“湖南省十大蔬菜基地”,2002年被评为“放心菜
安格斯牛
安格斯牛为世界著名的小型早熟肉牛品种,原产于英国阿伯丁和安格斯地区。安格斯牛全身黑毛,无角,体圆,腿短,颈短,腰和臀部丰满。生长快,15-18月龄体重可达450公斤,日增重1公斤。公牛体重700-750公斤,母牛体重约500公斤。屠宰率为60-65%。肉嫩味美,呈大理石状。安格斯牛的特点是早熟,生长快,耐粗饲,适应性强,在恶劣环境下都能保持良好的产肉性能。涟源市七星街镇的国家级安格斯牛纯种繁育场是我省唯一的大型种牛场。
涟源面粉
涟源盛产面粉,三十年代就颇有名气。民国初期,蓝田镇相断发展80余家畜力制粉磨坊,施行季节性面粉生产。后经梁承衡、梁邑新、梁绳武等人集股筹资,引进中型“12218”寸磨粉机六台,开始了面粉的机械化生产。涟源面粉的制作,主要采用当地特有的水土条件下培植的优质小麦与外省的特定小麦,按比例混合搭配,严格分级研磨筛理,精制而成。通常,每百公斤小麦可研磨三十多公斤面粉,面粉色泽洁白,面筋质高,柔软细腻,营养丰富。是制作各种食品和高级糕点的最佳原料。
清水竹笋
涟源盛产竹笋,以龙山高岭区所产为冠。用该地竹笋制作的清水竹笋罐头,经去壳,蒸煮(至八成)除衣、漂洗、整形(断尖笋剔除),再行蒸煮,加入柠檬酸、白糖、清水、经消毒等流程后,色泽或白净、或白里渗黄,晶莹透亮,笋面光滑,切口平整,形态甚佳;而竹笋肉质既嫩又脆,笋味清香,汤汁更是清晰、透亮、味醇,鲜而不生,香而不杂,实为家庭、宾馆、餐厅等服务行业之佳肴珍品。
涟源铁锅
早在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涟源就开始生产铁锅,道光八年(1828年)成立乾丰锅厂,后来发展到15家锅厂,成为我省有名的铁锅产地。产品畅销两湖、两广、云、贵、川等12省市。目前生产的有耳锅、平锅、黄锅、军用锅等32钟,耳锅最小为四码锅,锅径28cm,最大力黄锅,锅径142.5cm,现鑫牌铁锅年产量和年销售量均已突破100万口,远销东南亚及巴西等国。
涟源精制面粉
涟源盛产面粉,三十年代就颇有名气。民国初期,蓝田镇相断发展80余家畜力制粉磨坊,施行季节性面粉生产。后经梁承衡、梁邑新、梁绳武等人集股筹资,引进中型“12218”寸磨粉机六台,开始了面粉的机械化生产。涟源面粉的制作,主要采用当地特有的水土条件下培植的优质小麦与外省的特定小麦,按比例混合搭配,严格分级研磨筛理,精制而成。通常,每百公斤小麦可研磨三十多公斤面粉,面粉色泽洁白,面筋质高,柔软细腻,营养丰富。是制作各种食品和高级糕点的最佳原料。
涟源黑山羊
黑山羊系原始品种。在封建王朝祭祀先农之神时,有用“三牲”(即黑山羊、黑公猪、黑公鸡)开祭的习俗,相传于四百年前,引入我市繁殖,国家定涟源为全国黑山羊板皮产地之一。黑山羊,头清秀而较小,眼大有神,耳斜坚立,额稍凸起,公、母羊均有角,颈较细长,肩胸部结合良好,躯体成楦形,后躯较前躯发达,毛色黑而光亮,四肢矫健,蹄壳坚实,具有爬山越岭的独特本领。它适应性强,能抗酷热,耐严寒,抗病力亦强。且性情温驯,可集群牧放,又宜零星饲养,繁殖快,成活率高。肉质细嫩,脂肪少,营养丰富。生炒、清炖,鲜食或加工成腊味皆宜。
塞海煨鱼
在湄江地区,流行着一种煨鱼的习俗。湄江人把煨鱼视为吉祥如意的食品。每逢新春佳节,或特别的宾客进屋,都要摆上一条香喷喷油滴滴的赛海煨鱼。食用时,大年三十、初一是很讲究的。不论什么人只能用筷子在鱼体的腹部夹鱼肉,鱼头鱼尾整条脊椎骨都不得戳动。这表示一年要有头有尾,年年剩鱼(余)过年。至于除了大年三十、初一是没有这番讲究。赛海煨鱼在湄江地区已流传了800多年历史。在1964年炸开塞海口以前,整个黄罗湾至塞海口是一片汪洋的大湖面。每每渔民进湖捞鱼,一般是只带米不带菜,至中午时分,渔民就用桐树叶包巷鱼在柴火灰里煨鱼当菜。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俗。塞海鱼,从明朝起一直是贡品。其原因是这塞海里的鱼很特别,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