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 > 徐汇区特产
徐汇区特产介绍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品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术的传承源于黄道婆自崖州带回的纺织技艺。宋末元初,松江府乌泥泾人黄道婆在流落崖州三十余年后,于元贞年间返回故里,传播植棉和纺织技术。她改进了捍、弹、纺、织等手艺,创制了“配色”、“挈花”成“折枝、团凤”的织造工艺,开发出众多精美的棉纺织品。黄道婆的棉纺织技艺改变了上千年来以丝、麻为主要衣料的传统,改变了江南的经济结构,催生出一个新兴的棉纺织产业,江南地区的生活风俗和传统婚娶习俗也因之有所改变。可以说,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是中国纺织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历史上松江乌泥泾的印染技艺也很著名。扣布、稀布、标布、丁娘子布、高丽布、斜纹布、斗布、紫花布、刮成布、踏光布等与印染的云青布、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鸽蛋圆子
创制鸽蛋圆子的人是一位叫王友发的甜食商贩,此人祖籍苏州,懂点制作甜点食品技术,主要做花生糖、枣子糖、糖山楂等食品,制成后放入提篮,来到居家附近的城隍庙叫卖。冬去春来,生意倒也不差,但一到酷暑炎夏,糖品受高温易化,难以出售。王友发只得另想别法,在苦思冥想中,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他想如果用清凉的原料,制成的消闲食品,在高温季节,不是能沁人肺腑吗?主意已定,就在家试验起来,选取用了上乘糯米经淘洗后磨成水磨粉,采用薄荷、砂糖作馅心,在加工过程中,经反复摸索,取得成功。主要把握熬糖一关,即必须熬得不嫩不老,裹入皮子后,咬上去才能有一包糖卤。先后经过十多道工序,终于制成每两8只小巧玲珑的鸽蛋圆子。咬一口,
鸭肫肝
简介:鸭肫即鸭胃,形状扁圆,肉质紧密,紧韧耐嚼,滋味悠长,无油腻感,是老少皆喜爱的佳肴珍品功效:鸭肫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E和钙、镁、铁、钾、磷、钠、硒等矿物质。鸭肫铁元素含量较丰富,女性可以适当多食用一些。中医认为,鸭肫性味甘咸平,有健胃之效。适合人群:一般人皆可食用。贫血病患者尤其适合食用。上腹饱胀、消化不良者,可多吃鸭肫。尤其是胃病患者,食用鸭肫可帮助促进消化,增强脾胃功能。忌食人群:孕妇忌服秋季食用鸭肫的好处:专家提示秋季食鸭肫可养胃健脾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强大的工作压力,使得越来越
面拖蟹
面拖蟹是一道著名的江南菜,也是上海名菜之一。上海地区常选用六月黄为主料来做这道菜,将其切半沾上面粉下锅油炸,拌炒时浇上面糊炒匀即成。所谓“六月黄”,又叫黄油蟹,就是还差一次蜕壳的未成年大闸蟹,前者的蟹壳还没完全硬起来,蟹脚上的毛也还没长出来,蟹黄更加鲜嫩,肉质也更细软,比大闸蟹更胜一筹。六月黄的价格较贵,普通家庭想吃此菜,可选用价廉物美的花蟹来入菜,吃时花蟹膏满脂肥,别有一番滋味!原料:新鲜母蓝花蟹(5只),葱末(半汤匙),姜末(半汤匙),葱花(1汤匙),面粉(1/2杯),油(1碗),盐(1/3汤匙),海天海鲜酱油(1汤匙),白糖(1/4汤匙),料酒(1汤匙)。制作方法:花蟹宰杀洗净,切成两半
蟹粉烩鱼翅
蟹粉烩鱼翅原料:大闸蟹2只(150克/只、雌),水发鱼翅50克。调料:盐,味精,黄酒,麻油,上汤,生粉。制作:将大闸蟹蒸熟、拆肉(脚肉不用),鱼翅用上汤煨透待用;锅内放少许麻油,加上汤、盐、味精及蟹粉烧滚,用生粉加水勾芡,再将鱼翅沥去水分,放入烧滚的芡中拌匀,淋入麻油即可,放入鱼翅盅内。特点:口感滑糯、营养丰富。
擂沙团
擂沙团是设在襄阳南路的“乔家栅点心店”经营的名点之一。约有50多年历史,把包有鲜肉,豆沙,芝麻等各种馅心的糯米汤团煮熟后沥干,滚上一层特制的赤豆粉,入口香糯,具有浓郁的赤豆香味,还有爽口和携带方便等特点。
上海砚刻
砚刻就是在砚石上所进行的精致雕刻,对于质地优佳的砚台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一砚制成,往往要琢磨经年。这种艺术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它是和中国书画同时发展起来的。砚刻需要有高质量的砚石作原料。中国广东的端溪石、安徽的歙石、甘肃的洮石、湖南的紫石、江西的龙尾石、宁夏的贺兰石,等等,都是自古闻名的上乘砚石。艺人们就是利用这些特殊的石料,采用传统的砖刻、石雕手法,以石构图,因材施艺,雕刻各种形状、绚丽多姿的砚台。此种砚台既是实用品,又可供人们欣赏。上海砚刻以造型雅朴,刀法刚健著称。其雕刻技法在继承砖刻石雕的基础上,又吸收了金石雕刻等其他艺术的精华,运用深、浅雕相结合的方法,使作品
松江四鳃鲈鱼汤
四鳃鲈鱼汤,是上海松江地区最著名的特色菜肴。松江四鳃鲈是天下闻名的席上珍馐。宋代孔平仲的《孔氏谈苑》记载:“淞江鲈鱼,长桥南出者四鳃,天生脍(细切鱼)材也。”每逢贵客上门,就用鲜活的鲈鱼切成细小的鱼片或鱼丝,装盘上桌,作为珍馐款待客人。到清代后期,以清蒸、煮汤或作羹为主,并出现了“清蒸鲈鱼”、“鲈鱼汤”等菜肴。生食鱼片,逐渐少见。原松江秀野桥饭店烹制的“清炖鲈鱼”、“四鳃鲈鱼汤”等菜肴,曾闻名全国。历代诗人纷纷称赞鲈鱼风味之美,宋代杨诚斋曾有诗曰:“鲈出鲈乡芦叶前,垂虹亭下不论钱。买来玉尺如何短,铸出银梭直是圆。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春风已有真风味,想得秋风更迥然。”此诗详细描绘了鲈
上海漆器
上海镶嵌漆器,分骨石镶嵌、玉石镶嵌和手磨螺甸三种。艺人们利用象牙、牙板骨、青田石、寿山石、蒙古石、云母、蚌壳或翡翠、白玉、珊瑚、绿檀、金星石等不同色彩的天然材料,根据画稿上人物、花鸟的神情形态,加工细刻,然后拼装,镶嵌在各种漆器上,再辅之描金技法,刻成图案背景,加以衬托,使画面色彩鲜艳,并富有立体感,如骨石镶嵌《祝您长寿》挂屏,作品画面构思富有情趣,整幅画面巧妙地选用20多种彩色,突出了“老寿星”的特有形态,脸的表情,手的动作,形象逼真,寿星和小孩的衣纹,用彩色螺甸描金修饰,画面古朴端庄.刻漆是以刀代笔,在磨光后的漆器上,根据设计的画稿,用刀刻去漆皮,填上各种绚丽古雅的色彩,表
糯米团
糯米团是老上海人的传统早餐,在宁波和上海的一些地摊上,均可以见到这些特色的传统早餐。糯米擀成薄薄的一张面饼,在上面放点榨菜,夹一根油条,卷成一个团子,就这样,纯正的上海糯米团就完成了。
青团
青团色泽碧绿光亮,是一种加入草汁的米粉团子。口感清淡,略带香味。每到清明,上海人就有吃青团的习俗。
炒鳝糊
    外地人到上海,惊羡的是上海的西餐,上海人也乐于变着花样以各国“正宗”的西餐待客。浓油赤酱的上海本帮菜渐渐失去了拥趸,唯有几道名菜还让有着怀旧情结的人牵挂,比如炒鳝糊。梁实秋曾在一篇专论吃鳝的文章里,说炒鳝糊是因为鳝不够大做不成鳝丝的等而下之策。但能把“下脚料”做的这样咸中带甜,油而不腻,也足见上海人的精明能耐了。
上海牙雕
上海象牙雕刻主要品种有镂雕细花、皮雕、圆雕人物三类,其中以镂雕细花景物最具特色,与北京的圆雕、浮雕人物、广州的多层牙球、通雕花舫齐名。上海牙雕的镂雕细花特色,形成于二十世纪初,所表现的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构图丰满,形象生动,富有画意。作品的刀功干净利索,工艺精巧细腻。特别是镂空雕,把内景与外景融为一体,充满江南地方特色。代表作品有《白螺姑娘》、《蚌景》、《十八罗汉斗大鹏》、《琵琶行》、《大河下》、《春景》、《龙船》、《江南风光》等珍品。
龙凤酸辣汤
【原料】熟鳝丝100克,熟鸡脯丝100克,香菇丝100克。【制作过程】1、葱姜呛锅下熟鳝丝、熟鸡脯丝、香菇丝吵至入味;2、加鸡清汤烧开,撇去浮油,加米醋、味精、盐、白胡椒粉即成。
上海白肚
原料配方:猪肚100公斤,葱0.6公斤,姜0.4公斤,桂皮0.1公斤,茴香0.1公斤,黄酒1.5公斤,精盐3公斤,砂糖0.5公斤,味精少量制作方法:1.原料:收拾干净的猪肚,擦上食盐,边擦边揉,洗清后,再用80~90℃温开水烫,烫至猪肚转硬,内部一层白色的粘膜,能用刀刮去时为止。捞出倒入冷水内,用刀边刮边洗,直至无臭味,不滑手时,再从底部分切成两半,成两大片,去掉油筋,滤干水分。2.加工:锅中放入清水半锅,加入盐和茴香、桂皮(用纱布袋装),先用旺火烧沸,再加入葱、姜和肚子、黄酒,用铲刀上下翻拌,继续烧约20分钟,加入砂糖和味精。采用敞锅烧煮,不加锅盖,让异味随热气散发,不时翻拌,并撇清浮油,出
锅贴桂鱼
概论:锅贴桂鱼,以上海大厦淮扬制法较为精细别致风味独特。如块型上,各帮以大鱼片贴大肥膘片与咸菜叶;而淮扬制法一片一块,刀工整齐划一,保持嫩度。口味上,各帮都采用咸鲜味,而淮扬制法则加葱椒,烹香醋,以去油除腥,增加香味,得到中外宾客的欢迎。60年代,周总理在上海大厦宴请西哈努克亲王时,曾品尝过此菜,并给予好评。特点:用桂鱼、肥膘、咸菜叶煎制而成。成菜色泽一面金黄,一面碧绿;质感一面酥脆,一面软嫩;醋椒鲜香,肥而不腻,为春秋两季佳肴。工艺:将净桂鱼拆骨去皮,将鱼肉、熟肥膘分别批成长6厘米、宽4厘米、厚0.5厘米的长方薄片(各12片),鱼片加葱、椒、盐、味精、酒拌匀,熟肥膘拍上粉,咸菜修成似肥膘片大
上海富春小笼
上海富春小笼许多店有很久远的历史,但已经逐步淡出了我们的视野,甚至被人遗忘。朋友介绍,徐总是富春小笼的老板,他聊起自己的小笼和点心信心实足。他的信心让人有冲动想去尝试一下,这件事一直在心里搁着。终于有一天,晚上什么事也没有,就去了。在店门口正犯愁停车的事,正好看到徐总出来,在他的指引下,倒车三十米,开进一条弄堂,看门老伯伯的热情让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到店里,徐总已经离开,正合吾意。一楼小吃大厅全都坐满,几乎每个桌子都会有小笼的影子,二楼炒菜还有位子。该点菜了,问服务员:还有什么点心?炒菜有什么特色?回答让人有点啼笑皆非:我们的点心都不错,炒菜以家常菜为主。呵呵,等于没回答。看来还是0话有道理:
全部徐汇区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