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天津市 > 河东区特产
河东区特产介绍
泥人张彩塑
天津泥人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已享有很大声誉。使天津泥人大放异彩、成为民族艺术奇葩的,是“泥人张”的彩塑,它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天津“泥人张”艺术的创始人是张长林。张长林(1826-1906)字明山,后以字行。自幼随父亲从事泥塑制作,练就一手绝技。他只须和人对面坐谈,搏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面目径寸,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须眉俗动。“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写神,达到神形兼具的境地。“泥人张”彩塑用色简雅
石头门坎素包
石头门坎素包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制作方法是以绿豆芽菜、粉皮、香干、香菜、面筋、馃子、腐乳、芝麻酱、香油等调拌成馅,用精面粉作皮,加工成包子蒸熟而成。石头门坎素包具有浓郁的独特风味,食之素香,回味无穷,很受老年人喜爱。天津传统风味小吃。由清末天后宫旁的真素园餐馆发明,馅料讲究,作工精细,以木耳、花菜、豆皮、口蘑、香干、面筋、豆菜、腐乳、麻酱、香油等作为馅料,每个包子都捏成21个摺,旺火蒸十几分钟即熟。特点是馅大皮薄、香味浓郁。石头门坎素包始于清代,由天津专营素食的真素园经营,向以选料多样,清素不腻,制作讲究,物美价廉,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该店临近海河,为防洪水泛滥,店外
七星紫蟹
七星紫蟹,是以紫蟹和成菜后的形状定名。紫蟹是天津市郊所产的一种毛腿河蟹,大者如银元,小者如铜钱,每值冬季,聚栖于河堤泥洞之中,须破冰掏捕。此虽小,但腹部洁白无泥,滋味鲜美。因其蟹黄异常丰厚,透过薄薄的蟹盖,呈现出一层紫色,故名。明、清野兽为贡品。天津厨师取用此蟹烹制而成的“七星紫蟹”,入口奇鲜,其香无比,成为津沽冬令的传统名菜,诗人曾称赞它:“丹蟹小于钱,霜螯大曲拳,捕从津淀水,载付卫河船。官阁疏灯夕,残冬小雪天。盍簪谋一醉,此物最肥鲜。”
天津特产数八珍
这里所说的天津“八珍”,是在天津地方享名数百年的传统特产。它不但深受旅游者的喜爱,而且对本乡本土的天津人,也产生着难以言状的吸引力。顾名思义,“八珍”即是八种食品:银鱼、紫蟹、铁雀、晃虾、黄芽白菜、韭黄、青萝卜、鸭梨。它们有的可以作为菜品、佳肴,有的则可作为茶余饭后助消化用的“零嘴儿”1.银鱼、紫蟹银鱼和紫蟹均是洄游繁殖,卵产在海里,成长在淡水河里是河蟹类中的稀有品种。是蜚声中外的水产珍品,天津以出产银鱼和紫蟹而著称2.铁雀铁雀不同于“家雀”、“麻雀”、“老家贼”等,其体较小、爪呈黑色,羽毛呈暗褐色,花纹不大清晰,多在郊外群飞觅食。到了严冬时令,羽毛渐丰,肉脯肥嫩,非常好吃,它是一种名贵的“小
黑陶制品
黑陶是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结晶,兴起于公元前2500年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这种纯手工制作的黑陶制品,其特点是黑、薄、光。纯手工拉坯、人工抛光、雕刻、入窖烧制等程序制造的黑陶产品,坚硬光亮,胚质细腻、图案新颖,在不同光线下能呈现紫、靛、银等色泽,有"黑如漆、光如玉"的美誉天津武清区制作的黑陶产品.在1987年广州第21届旅游产品交易会上荣获一等奖;在1992年北京天马旅游产品交易会上荣获十佳产品奖。该厂产品出口美国、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深受国内外人士赞誉。(天津)
杨村糕干
杨村糕干又名茯苓糕干,产于天津武清县的杨村镇。看似包装简单、用料普通、其貌不扬的小食。但1930年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杨村糕干以其特有的味道征服白皮肤黄头发的老外们,荣获“佳禾”铜质奖章,成为中国最早打入国际市场的小食品。1958年,周恩来总理在茶话会上用杨村糕干招待柬埔寨贵宾,西哈努克亲王吃后赞不绝口,并高兴地接受了礼品——杨村糕干,表示她的夫人一定喜欢。杨村糕干以精米、绵白糖为主要原料,生产工艺细腻、考究。糕干松软适口,易消化,有健脾养胃的功效,经常食用,其功效不亚于中药茯苓,因此有着“茯苓糕干”的美称(天津)
油炸蚂蚱
油炸蚂蚱是天津独有的一道风味小吃油炸蚂蚱的具体制作方法:将活蚂蚱(学名蟥虫)的翅膀揪去,去掉大腿;油锅烧至滚开时,把蚂蚱炸到发黄褐色捞出去油。预先备好放有酱油、醋、香油的瓦盆,里面放些切成丝的葱、蒜作料。炸好的蚂蚱泡在瓦盆里,捞两下即拿出来,空干。卖时,表面再加一点葱、蒜丝。油炸蚂蚱,肥而不腻,又酥又香又脆,如果夹在刚刚烙熟的热饼里,那真是满口异香,味道好极了。把活蚂蚱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晒干或晾干,存放到冬季炸着吃,其味道也甚为鲜美(天津)
天津十八街麻花
主料有面粉、花生油和白糖,再加桂花、青梅等十几种小料。需要10道工序发肥、熬糖、配料、制馅、和面、压条、劈条、对条、成型和炸制。好吃,又美观。颜色棕黄,不生不焦,由十根细条组成,内夹各种馅,拧成三个花,犹如妙龄少女的一条长辫子。它酥脆香甜,胜似酥糖,进嘴就酥,越吃越好吃,连牙口不好的老年人也非常喜欢。
天津黄韭
天津黄韭也称韭黄。天津本不产韭黄,清同治年间,一位姓朱的花匠于冬日偶在花窖中发现了一丛,不仅色泽淡黄清新,而且口味极佳,与青韭相比,别具一格,于是大量引种。至光绪年间已普遍栽种,成为人们冬季菜蔬中之佳品,一直延续至今。
芝麻烧饼
芝麻烧饼仍是现在天津餐饮市场经营势头很不错的品种。芝麻浅金黄,烧饼个儿圆,皮酥脆,瓤松软,清香可口。一般在早晨喝一碗豆腐脑。吃2个芝麻烧饼,或是喝一碗锅巴菜吃1个芝麻烧饼再来上1棵馃子,真呈经济味美,妙不可言。天津市在1978年搞过一次早点大会战,餐饮业涌现出不少烙大饼打烧饼的能手。原红桥区丁字沽新村饮食基层店有位李大姐,她打的芝麻烧饼质量好,质检人员连称三秤,烧饼的分量在符合的标准内,秤砣没有动。
天津五加皮酒
五加皮酒,它用天津特产的上等高粱,配以十多种中药材加工而成。其味微甜,有祛风湿、舒筋活血之功效,加上采用传统的陶瓷瓶装,古色古香,深受东南亚和南洋群岛等地的喜爱。
天津大白菜
天津栽种大白菜的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居全国之冠,誉为“天津绿”。天津大白菜有青麻叶、白麻叶、青梢白等品种,菜质细嫩,口感好。其中尤以青麻叶为上品,其叶色鲜绿,梗薄水分少,菜质脆嫩,叶肥心紧,叶面皱缩成核桃纹状,并且极耐贮存,长期以来,成为冬季的主菜。天津大白菜出口已有30余年的历史,在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享有很高声誉。
扒通天鱼翅
扒通天鱼翅用排翅和鸡肉等经蒸、烧而成。扒通天鱼翅,原是天津津有味聚庆成、聚和成等带有“成”字的八大饭庄,号称“津门八大成”的特色名菜。“八大成”饭庄后期以聚合成饭庄为代表,继承和发扬了“八大成”原有的风味特色。该店著名厨师王思荣在天津以擅制鱼翅菜肴而著称,素有“鱼翅大王”之美誉。因为“红扒鱼翅”是取用全只整翅烹制,被称为天津的“百菜之王”,故名为“通天鱼翅”。数十年来一直盛名于津门和北京及河北地区。
龙嘴大铜壶“茶汤”
大南市食品街、古文化街等少数几个地方的小吃摊中,常能见到用奇特的龙嘴大铜壶冲“茶汤”卖的情景,这是颇具民俗特色、十分引人注目的场面长竿挑着由两块棱形木板带红穗组成的幌子,木板上分别写着“茶汤”二字。幌子旁边的台子上座着一个特制的龙嘴紫铜大壶。它重20公斤,可盛水30多公斤。当壶心炭火把水烧开到150度时,才能冲熟茶汤。铜壶盖旁的小汽笛“呜呜”响着,冲茶汤的师傅一手端碗,一手掀起铜壶,壶嘴向下倾斜,一股沸水直冲碗内,刹那间水满茶汤熟这龙嘴大铜壶不仅具有上述实用功能,更是一件十分精美的工艺品。铜壶上部和下部各有一圈铜饰花纹。壶嘴和壶把的上方镶饰着一条铜龙。有的铜壶壶嘴饰一大龙头,壶把就是由一条
津味菜系
津味菜系
天津小吃
天津小吃
津门小吃“三绝”
外地到天津的客人,都要品尝一下天津小吃三绝“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天津人更以这些食品为美食招待客人,馈赠亲友。这“三绝”便成了天津特产,凝结了天津人的深情1.“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在制作时,选料严格,肥瘦搭配,而且四季搭配不同,配料用秤定量,一斤馅里要放一两五钱香油,一两葱末,四两鲜姜,加入定量的骨头汤或鸡汤。再进行精心制作,从制水馅、揉面、揪剂子、擀皮、打馅到掐包、摆包子、上大灶蒸,八道工序环环相扣。蒸出的包子精致美观,鲜香可口,肥而不腻。别外包子吃着方便,饭菜合一,经济实惠,所以深受人们青睐2.“耳朵眼”炸糕天津“耳朵眼”炸糕创始于清光绪年间。把水
全部河东区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