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特产
河北省民俗文化
吴桥杂技
吴桥人练杂技有古老的传统风俗。据记载,吴桥是庙会盛地,过去吴桥境内庙宇林立,庵寺错落,庙会繁多,至今从庙宇命名的村就有张仙庙、霸天庙、双庙王等不下十个,以寺命名的村就有大悟寺、张朝寺、石佛寺等也有十多个,以庵命名的村也有董家庵、牟家庵、大小马家庵等不下十个。庙会上,除了做法事之外,都要举行娱乐性的表演。其中以扮演奇禽怪兽的马戏最盛,并出现了狮子舞。传说狮子是避邪的神兽,佛教也把它当做护法神看待,百性也把它做为吉祥的象征。在行香走会中,总让相貌威严的狮子在前面开路,紧随其后的便是马上技艺。庙会为杂技提供表演的场所,杂技为庙会招徕香客,两者相辅相成,久而久之,便成了吴桥传统风格。据《吴桥县志》载,
武强木版年画
武强年画始创于明永乐年间,到清乾隆、嘉庆时进入全盛时期。当时,全县各种年画生产厂家和作坊达到近千个,从业者万余人。遍布全国各地的武强年画批发庄有160多处,年销量1亿多对开张。它对武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武强年画制作是在木版上雕刻细线图像,以纸印刷,并套色、填色,便于大量复制。武强年画一般在春节前上市,以满足人们贴年画的民俗需要。旧时,武强年画有单幅、对幅和多幅连环画,有门画、窗画、炕画、斗方、条屏、贡笺、灯画、对联、中堂画、年历画等不同的形式。内容主要有六神(天、地、灶、仓、财神及弼马温)图像,为敬神活动所用,以祈求来年幸福康泰;祝福祈祥图,如《吉庆有余》、《刘
乐亭皮影戏
乐亭皮影,俗称乐亭影和老呔影,是集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说唱为一体的戏曲表演艺术,发源于河北省乐亭县,成形于金代,盛行于清中晚期,发展于建国后。影人和场景均用驴皮雕刻,又称驴皮影。清代初期已遍及永平府各州县,乾隆年间进入北京,得到朝廷的确认,清中晚期至民国初,乐亭影戏风靡盛行,班社蜂起争奇斗艳,代表性的班社有:杨寡妇班、庆丰堂班、崔家大小班等五十余个。乐亭影的唱腔源于境内的民歌、民谣、俚曲、等乡土韵唱,分为平调、花调、凄凉调和还阳调。基本板式有大板(4/4)、二板(2/4)、三性板(1/4);角色分为生、小(旦)、大(净)、髯(末)、花生(丑)等。影人造型美丽秀俊,雕镌精细,讲究求
丰宁剪纸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处塞北,民间流传的丰宁满族剪纸始于清代康熙年间,至乾隆年间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与民族特色的新异风格,它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批毛纤长,剪工精细。清末民初丰宁满族剪纸进入鼎盛时期,1949年后在形式和内容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更为贴近现实生产与生活。1960年以后,剪纸艺术创作堕入低谷。1982年,丰宁民间剪纸队伍重新建立,其作品随着各种展览和出国表演在海内外造成广泛的影响。1993年,丰宁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丰宁满族剪纸从内容上可分为吉祥剪纸,花鸟鱼虫剪纸,山水风光剪纸,人物、盆篮碟盘瓶、瓜果、动物、花字剪纸等类。由表现形式看,它包括单色剪纸(红、白、黑
乐亭大鼓
乐亭大鼓是我国北方民间鼓曲艺术的一大曲种,源于唐山市的滦县、乐亭、滦南等地的乡间,至今有二百年的历史。唐山市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西与天津为邻,东连滨海名城秦皇岛,是首都北京的东大门,有京哈、京秦铁路与京哈高速公路纵贯市区,自古就是华北与东北的咽喉。在京津地区业内人士将乐亭大鼓称为“唐山大鼓”!可见唐山是乐亭大鼓发展成型的重要基地,在东北、华北和京津地颇有影响。乐亭大鼓是在老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吸收了冀东地区的民间小曲清平歌和悠悠调以及戏曲艺术声腔,同时将说唱鼓书的音乐和表演加以规范,以铁板代替木板击节伴奏,用冀东一代的乡音演唱,创造的具有冀东特色的鼓书艺术。乐亭大鼓自清末进入
蔚县剪纸
产于河北蔚县。一“熏”,即将厚纸样或新设计草图,贴白纸上,然后燃烛烟熏,使于白纸上留下清晰的黑样;二“焖”,即将窗花所用宣纸多次折叠至三五十层,然后用水淋湿,以手压实,使之形成一块整体,以待刻制;三“刻”,即将黑样放于焖好的纸块上,用刀刻制;四“染”,即在刻出的白样上点染着色,点染毕,逐张揭开即为成品。乡土气息极为浓厚。构图空白不多,线条粗犷有力,少纤细条纹;敢于变形与夸张;装饰性强。设色大胆,不拘小节,惯用强烈对比,但并非任意无章,而是自有规矩。蔚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以出产剪纸而闻名。蔚县剪纸又称“窗花”,是当地民间一种传统的装饰艺术,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初始图案多为花卉一类的吉祥纹样,
乐亭地秧歌
乐亭地秧歌是乐亭县流传范围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民间舞蹈。清光绪以前,乐亭秧歌主要是以跑套路的大场秧歌为主,到宣统年间,小场秧歌逐渐增多。大场秧歌的表演形式,可分串街和打场两种。串街秧歌是沿街串巷进行表演的舞蹈形式,串街秧歌动作简捷,注重整体效果,气氛热烈红火,伴奏曲牌一般使用平缓的中板。常用队形有一条龙、二龙出水、二级登楼、编花等。场子秧歌是固定在某一场所进行表演的舞蹈形式,有大场、小场之分。小场秧歌又称小出子,题材多样,主要有《和尚逗柳翠》、《锔大缸》、《傻柱子接媳妇》等。秧歌的行当,大致可分文、武丑,文武公子,妞(少女、少妇),文、武(老婆、老头)和童子等。乐亭秧歌的动作丰
唐山皮影戏
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通常认为滦州影戏初创于明代末期,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唐山皮影戏的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人,即“上线”和“下线”。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3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唐山皮影戏演出通常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有“七忙八闲”之说。唐山皮影戏的剧本又称“影卷”,现存至少500多部。其中“连台本”有130多部,单本剧也很多。剧目有《五锋会》、《二度梅》、《青云剑》等。皮影传统剧本的文学结构为人物出场有上场“诗”,下场“对”。其格律常用“七字句”、“十字锦”、“三赶七”、“五字赋”、“硬散”、“大金边”、“
唐山评剧
评剧的前身是冀东莲花落。莲花落起源于唐代佛曲“莲花”、以名“散落花”,是佛教募化或宣讲时之唱曲。清光绪年间(1875左右),冀东莲花落盛行于唐山附近,光绪二十七年(1901)三十四年(1908年)两度“被禁演。莲花落艺人失去了生存的权利,滦南县以成兆才、任善庆等为首的莲花落艺人,于困境中崛起,吸收其它戏曲剧种的分场演出形式,把莲花落原有的“单口”、“对口”、“拆出”,改编成分场的大戏,丰富了文武场伴奏,以“平腔梆子”知名,于1909年4月22日(农历三月初三)在新开业的唐山永盛茶园首次亮相,受到以开滦矿工为主体观众的欢迎,以成兆才班主的庆春平腔梆子戏班从此驻足永盛茶园数年,经成兆才改编的戏曲剧
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是北方较为典范的鼓书暨鼓曲形式,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和内蒙古及东北地区。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早在清康、雍、乾时期,冀中一代流行着许多说唱艺术,诸如弦子书、渔鼓道情等,西河大鼓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而生的。河间一代有不少说唱艺人,他们根据当地的小调、民歌唱出一种新的调子,并用犁铧片击拍,这就是西河大鼓的雏形,故曰“犁铧片”,后又称“河间大鼓”。后来马三峰对这一演唱形式进行革新,使这一曲种日臻完善,许多艺人纷纷效仿,流派纷呈,于是西河大鼓便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由于西河大鼓也叫“犁铧片”,西河大鼓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鉴于当时唱西河大鼓的艺人大多来自子牙
青县哈哈腔
哈哈腔又称“喝喝腔”、“呵呵腔”,流行于河北省的保定、沧州、衡水、廊坊、石家庄及山东省的惠民、德州地区。哈哈腔原是俗曲曲名,清代嘉庆年间北京钞本《杂曲二十九种》所收《西厢记•游寺》和北京“百本张”钞本中均有该曲。哈哈腔约形成于明末清初,清代乾隆年间已经在京师和民间流行,清末民初达到鼎盛。其发展大约经历了当地的民间歌舞、民间小戏两个阶段,最后定型为以弦索小曲“柳子”为唱腔曲调的小戏。在不同地方语言和民间艺术的影响下,哈哈腔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艺术风格和音乐特点的三路流派。东路流行于山东省的德州、惠民地区和河北省的东南部,中路流行于沧州、衡水地区,西路流行于保定地区及廊坊部分地区。哈哈腔
徐水狮舞
河北是北狮的发祥地。徐水县北里村狮子会创建于1925年,以民间花会形式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以迅速发展。徐水舞狮的活动时间主要在春节和春季寺庙法会期间,表演时由两人前后配合,前者双手执道具戴在头上扮演狮头,后者俯身双手抓住前者腰部,披上用牛毛缀成的狮皮饰盖扮演狮身,两人合作扮成一只大狮子,称太狮;另由一人头戴狮头面具,身披狮皮扮演小狮子,称少狮;手持绣球逗引狮子的人称引狮郎。引狮郎在整个舞狮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不但要有英雄气概,还要有良好的武功,能表演“前空翻过狮子”、“后空翻上高桌”、“云里翻下梅花桩”等动作。引狮郎与狮子默契配合,形成北方舞狮的一个重要特征。徐水舞狮的基本特征是外形
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分布在河北省昌黎、卢龙、抚宁、乐亭、滦县等地。它最早产生于元代,一直流传至今。昌黎地秧歌从形式到内容都有鲜明的个性。它形式上分为排街秧歌和场子秧歌两种,内容上除“平秧歌”无固定情节外,大多是“秧歌出子”。昌黎地秧歌的行当分为“妞”、“丑”、“”、“公子”几种,表演各具特色。昌黎地秧歌产生之初,各行当均由男性扮演。在角色、结构、服饰上受蒙古族文化影响,现在地秧歌中“丑”角所戴的“缨子帽”就是从蒙古族服饰发展而来的。昌黎地秧歌与当地的民间歌舞、小戏有密切联系,表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呈现出角色化、行当化的艺术特征,能深刻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丰富细腻地
沧县狮子舞
沧县的狮子舞素以火爆、热烈、凶顽、技多、逼真、英姿而著称。狮子头以纸浆粘制而成。有的狮子头下巴可活动,舞狮人在狮头内控制能完成张口咬球、打哈欠等动作;有的狮子用铁片制成眼皮,能完成睁、闭眼动作。无论何种类型,狮子头都是锯齿獠牙,两目圆瞪,血盆大口,鲜红长舌头耷拉口外,一副凶猛之相。狮身用麻编制,将麻染成红绿黄三色,用绳线贯穿其中,固定于黄披布上。狮背上有一弹簧上连大绒球,狮子走动时绒球颤动不止。尾部用麻制上翘。狮子头上还安有串铃及彩绸。狮子队一般有大狮子2-3头,小狮1-2头。大狮由两人扮,一人手持狮头,狮子颈部毛下披,另一人弓腰紧抓前者腰部,将狮身麻披缚搭在背上。狮的腿脚由演员的腿脚附以绒麻
广宗太平道乐
广宗太平道乐是发源于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的汉族宗教音乐。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平道乐源于太平道起义,太平道乐即是在起义的舆论发动和起义过程中形成的。东汉末年,巨鹿郡人张角为推翻汉家王朝,以《太平经》为经典教义而创立太平道,于公元184年发动举世闻名的黄巾起义。张角将自己的思想主张和对神的祈祷一起编成1,让徒众诵读。在众多道徒咏诵1过程中便形成了一种咏诵韵律——经乐。广宗太平道乐多用于汉族民间庆典、祭祀、节日联欢。邢台市广宗以保存太平道乐而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与重视。太平道乐源于太平道起义,太平道乐即是在起义的舆论发动和起义过程中形成的。东汉末年,巨鹿郡人张角为推翻汉家王朝,以《太平经》为
邢台梅花拳
梅花拳流行于冀南邢台广宗、平乡和威县一带,以广宗、平乡两县为主。据《广宗县志》和《平乡县志》记载,梅花拳在明末清初传入当地。它融周易八卦于拳理,化阴阳五行于招术,文武双修,不断发扬光大,先后出现邹宏、景廷宾等著名拳师。梅花拳的组织形式分文场和武场两部分,文场领导武场。文场领导层侧重研究集“三教”学说精义的文理,负责管理拳内事务;武场弟子通过武功锻炼体悟拳理拳法。武功锻炼的层次和形式分为架子、成拳、拧拳、器械四部分。梅花拳的动作套路朴实大方、威武雄壮,既有表演观赏价值,又有技击制敌的实战功能。梅花拳还以文养武、以武济文,其指导思想和套路均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五行八卦九宫太极无极”原理,因此梅花拳又
磁州窑烧制技艺
峰峰矿区的彭城镇位于邯郸市西部,总面积32.6平方公里,是磁州窑的主要产区。在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时期,峰峰地区已经能够生产优美的陶器,成为我国陶器的发祥地之一。到宋代,磁州窑步入兴盛期,明代达到鼎盛,彭城作为磁州窑的中心,也随之而成为北方瓷都。磁州窑原料产于本地,主要有青土、白碱、缸土、笼土、黄土(黑药土)、紫木节、紫砂土、耐火粘土、水冶长石等。窑工们在瓷土的应用上有一套独特技艺,能使产品五彩缤纷。磁州窑的制坯技艺也丰富多样,有雕塑、拉坯、盘条、印坯等技法,风格独特。磁州窑的装饰艺术同样值得称道,它主要分为化妆白瓷、黑釉瓷和低温彩釉瓷三大系列,其装饰技法包括化妆白瓷、白釉刻划花、珍珠地刻花、
沧州木板大鼓
沧州木板大鼓自产生至今流传了几百年,2006年“沧州木板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代表名录。在首届“巴黎中国曲艺节”上,由沧县木板大鼓老艺人王振义、刘凤鸣表演的《贾宝玉夜探潇湘馆》获得了最高奖“卢浮”金奖。沧州木板大鼓多次走出国门参加华人艺术节。在沧县礼堂年年举办免费供人欣赏的“古韵书场”活动,已经成为沧县独特的地域精神文化象征。2009年10月中国曲协正式批准命名沧县为“中国曲艺之乡”。木板大鼓是流布于河北大部分地区的一种曲艺鼓书形式,有小口大鼓、清口大鼓、梅花调、老木板子、老北口木板、怯大鼓、鼓碰弦儿、弦子鼓儿、木板西河调、憋死牛等别称。表演时一人左手持木板,右手持鼓楗,站立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声腔剧种,又名京梆子、直隶梆子、卫梆子、秦腔等。清代中叶,流入北京的秦腔、山西梆子与河北地区方言、民间音乐相结合,于道光年间正式形成。河北梆子鼎盛时期,曾流行于北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乌兰巴托,南至广州,东至今俄罗斯的海参崴,西至新疆的广大区域,后影响范围缩小,目前主要流行于河北、北京、天津及山东、东北的部分地区。河北梆子的传统剧目有五百多出,其中《宝莲灯》、《秦香莲》、《金水桥》、《杜十娘》、《蝴蝶杯》、《窦娥冤》、《教子》、《断桥》、《三上轿》、《喜荣归》、《打金枝》、《荀灌娘》、《南北合》、《苏武牧羊》等影响较大。河北梆子声腔属板式变化体,有慢板、二六、流水
唐山花吹
唐山花吹,是在鼓吹乐正常吹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唢呐、鼓、钹三个部分。它是以手中的乐器为载体,集演奏表演于一身,既好听又好看的一种鼓吹乐演出形式。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大约出现在清代光绪年间。这种形式一出现,就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逢年过节、喜庆的时候,只要有花吹,就引起轰动,演奏者与观众,互动互励,欢腾热烈之情溢于言表,十分令人感动。唐山地区的鼓吹乐,正常演奏的基本形式,是由两支大杆喇叭(杆长一尺一寸)、一个堂鼓、一付小钹组成。以喇叭为主奏乐器,鼓、钹为伴奏乐器。一般采用口吐鼻吸的循环换气法演奏。音量宏大,音色脆亮辉煌,穿透力强。特别适于户外演奏。演奏场合,有红白喜事、门市开张、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