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特产
山西省民俗文化
绛州剔犀髹饰制作技艺
绛州剔犀制作技艺为雕漆工艺之一。雕漆始于唐代,剔犀定型于宋代。绛州剔犀制作技艺是将朱、黑、黄等二种或三种色漆,在器物表面上有规律地一层一层的逐层堆积起来,达到一定厚度(约0.3-0.5毫米)后,用“v”形刀雕刻花纹,刀口处可看见不同的色层,与其它雕漆和漆器截然不同。因其花纹刀口侧面处显现如同截开的犀牛皮质的断面层次,故名剔犀。同时,又因花纹多为回纹、云钩,流转自如,回旋生动,近代以来称之为云雕。绛州剔犀制作工序繁杂、技艺要求严格,从选料到裱胎、灰胎、髹漆、制图、雕刻、推光等各个工艺流程都必须严格把关。一般产品需涂饰80道左右,几十道漆要用一个多月时间。绛州剔犀造型十分考究,古朴中不失典雅,古香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就是使用金、银、铜等金属为原材料,采用锤碟刻镂等繁杂、细巧的手工技艺,制作出精美饰物或器皿。金银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开始使就用黄金做饰品了。明清时期的金银器制作得到了空前发展,技艺精美娴熟,其风格华丽、浓艳、雍容华贵。金银器制作技艺非常复杂,要求很高。每道工序都是手工操作,同样造型、同样做法、同一个人制作的产品,在外形上都有细微差别。有的大型器皿或超精细器皿需要几十道工序,每一件成品制作需要几十天甚至几个月来完成。一些技术掌握依靠工匠们口传心授、代代相传。稷山的金银器制品在造型上注重轻与重、疏与密,装饰上疏密搭配,具有雍容华贵、精美大气的特点
武氏中医脾胃派疗法
脾胃派是医学学派的分支之一,又称“补土派”,倡导“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注重脾胃在滋生诸病中的重要作用,“久病大病必伤及脾胃,反之,千头万绪,从脾胃入手,往往能收奇效”,故被称为脾胃派。运城武氏中医理论认为脾胃生理特点在于“升”与“降”,病机突出表现为“湿”与“滞”,具体表现为脾湿外感、寒湿困脾、脾胃湿热、肝郁脾湿、脾胃虚弱、脾虚夹湿等症状,所以,脾胃病重在调理,治兼宣通肺气。脾胃派还认为中医的根本在学术,学术的根本在临床,临床的根本在疗效,效的根本在药性。武氏中医药材地道,经过拣、摘、揉、磨、刷,刮、镑、刨、剥、切、捣、敲,碾、簸、箩、筛、锯、扎、榨等二十余道修制程序,再经过润
运城关公信俗
关公信俗是以崇拜中国武圣关羽(160—220)“忠仁义勇”精神品格为核心内容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关羽因勇猛善战,被尊崇为“武圣”,与“文圣”的孔子齐名,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被神话为集战神、驱邪神、保护神、武财神为一体的全能神,其信众包括社会各阶层和大多数行业的相关人群。运城地区关公信俗有庙祭、家祭、临时性祭祀、行业和会馆祭祀等表现形式。比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关帝生辰、四月初八佛诞日及九月初九重阳节举行3次大规模的关公庙祭活动。四月初八的关公祭典活动,在解州关帝庙举行一系列祭拜仪式后,关公像被从大庙抬出,巡游整个解州镇,保佑百姓风调雨顺。农历六月二十
点舌丸制作技艺
“点舌丸”(梅花点舌丹),是延续生产三百余年疗效卓著的传世名药。现被国家列为“级秘密技术”。传承地新绛县.根据《新绛县志》记载清末民初,新绛县就有中药铺(店)34家,均以出售中成药丸散膏丹为主。当时双人药业的前身德义堂生产的“点舌丸”早已畅销晋、陕、冀、豫各地。“点舌丸”原系清朝皇宫专为皇室专用的秘药,后由王姓太监流传于民间。河北郝氏得此秘方遂在新绛县建德义堂中药铺,因疗效卓著,声誉鹊起。德义堂经营有方,解放后成为新绛县最大的中药铺,公私合营时在德义堂的基础上成立了新绛中药厂。中医治疗外科疾病良药“点舌丸”成为该厂的拳头产品之一,以它悠久的历史,独特疗效,行销国内外,2005年被国家列为“秘
女娲传说
女娲,即女阴,是生育之神的化名。女娲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与伏羲为兄妹。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的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在目前中国,有以下几个地方都在宣传女娲的归属:1。陕西平利县:多部史书中记录的女娲的故里,生态县。当地也保留大量关于女娲的传说和足迹,有女娲山和女娲庙。出士了大量的远古时期的陶片。2.河北省涉县:宣传起步早。3甘肃天水秦安:传统说法上的“女娲故里”4.山西晋城泽州:宣
韩式正骨术
中医正骨系诊治损伤专科,是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也称骨伤科或骨科。陵川韩氏正骨术有据可考的历史已有200余年,目前唯一的传承人韩高举,师承于岳父王文公。王氏系晚清生人,祖籍陵川县附城镇峰西村,一生治病救人,乐善好施,接济乡邻,人送绰号“大善人”。王氏师承西河底镇冯山村冯得孩,冯氏医术高明,人称“及时雨”,当时与上党戏王赵清海(勤孩)齐名,民间有“唱戏的是勤孩,正骨的是得孩,补锅的是良孩,小偷王是五孩”的说法。冯氏师承晋城白杨泉河李氏(姓名已不可考),人称“李半仙”,在当地名声很大。再往前历年代久远,传承情况已不可考。陵川韩氏正骨术治疗骨伤疾病,徒手整复,以自制的骨伤药局部外敷,小夹板绷带一同
绛笔制作技艺
新绛县自古为水陆码头,商业和传统手工业历来发达,从而聚集了一批文人墨客,也产生一些为其服务的相关产业,绛笔生产便是一例。据传,秦国大将蒙恬发明了毛笔,后随秦始皇东巡,路过绛州,亲传造笔之术。至宋帝赵匡胤时,绛州制笔业已达鼎盛,贵为历代朝廷贡品。在其后的千余年间,绛州历代制笔艺人,承先人技艺之精华,不断改进创新,技艺日臻成熟。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绛城内仅笔墨作坊就有一百余家,年产毛笔十万支,行销全国和日本、朝鲜等地。绛笔的制作主要由水活和干活两大工序构成。原料选好后,经石灰水沤,加热处理,变为熟毛。然后开始做衬垫、齐材、合把、分头、圆笔,做盖毛、上盖毛、捆笔等,以上为水活。干活主要是选用竹杆、
中药炮制技术(山西颐圣堂醋制药材)
中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要求。药材的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大特色,也是去除毒性、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太谷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晋中盆地,始建于西汉,历史悠久,文化商贸发达,是晋商发祥地之一。当地自然环境良好,水质清洁,富含多种矿物质。药材资源非常丰富,并且有浓厚的中医药文化传统及制药产业。过去,由于太谷富户集中,生活骄奢,对医药的需求极为迫切,因此太谷医药行业适时而兴,早在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太谷城内兴隆巷开设的“颐圣堂”医馆(兼药店)(黄河中药前身),由于医术高明,又有配药的方便,“颐圣堂”盛名日益远播。久负盛名的清宫圣药“龟龄集”和“定坤丹”出产于太谷。此
六味斋酱肉传统制作技艺
“不吃六味斋,不算到太原”的俗语在民间流传已久,六味斋是山西太原著名的老字号,生产的酱肉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酥烂鲜香、味美可口著称。六味斋酱肉传统制作技艺已有二百余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六味斋始创于清朝乾隆三年,承袭了二百余年的传统手工生产工艺,从选料、分割,到加入多种药材和调味料,传统配方中有几十味中药材,再加上用文火慢慢炖煮。经化验,饱和脂肪酸减少了30%至50%,胆固醇降低了50%以上。经卤制、酱制、刷酱而成。装锅时,层次、顺序都有严格要求。煮制时,要一摸、二看、三听、四闻,即用手摸来判断煮制质量,看火、看肉、看汤,听汤的浓度,闻肉的气味。如今六味斋酱
并州刀剪制作技艺
并州剪刀亦称“并剪”、“并翦”,《今日太原》第二十章《名土特产》中记载:“并州刀剪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以刀口犀利、钢水分明、锻造坚固而著称于世。在唐、宋时代,并州刀剪的生产,有相当规模,现今大、小铁匠巷,大、小剪子巷,就是当年生产的集中地”。并州自古制铁业发达,铁质优良,工艺精湛,技术高超。所以并州刀剪锋口犀利,钢水分明(钢和铁分明),式样大方,锻造坚固。刀,切肉不粘刃,砍骨不卷刃;剪,剪布不毛边,剪毛不粘锋。这不仅是铁质的优良,更是技术的精尖,工艺流程的严谨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把并州刀剪,要经过20余道工序,分为选料、锻造、毛胚、劈槽、热锻、冷锻、淬火、开利口、装配、开刃、检验等步骤,特别是
黎城剪纸
剪纸是黎城县民间工艺,由民间老艺人进行剪纸,剪纸特推出龙系列一套9张,共100套,具有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以及还有各种动物、植物剪纸,并可来图加工等业务。
大同民间剪纸
大同地区的民间剪纸历史十分悠久,远在明清时期已经盛行之最初流行在广灵、灵丘、蔚县一带地区,剪纸工具是用剪刀来剪,其作品也很简单,只是些鸟、兽、鱼、虫、花。草、树、木等。后来,剪纸业逐步发展,经过漫长的艺术实践,技艺逐渐由粗旷变为精·细,剪刀变为刻刀,作品内容逐步增多,由以前的鸟、兽、鱼、虫、花卉、蔬菜发展到传奇故事、戏剧脸谱、历史人物、古装仕女、佛道神仙、名胜古迹、花鸟山水等,真所谓内容丰富,应有尽有。剪纸业艺人由业余逐渐变为专业化,作品具有构图新颖、形象逼真、姿态优美、搂刻精巧、色彩鲜艳五大特点。每年一进腊月,许多剪纸艺人就扛上“亮子”(粘贴剪纸的框架),上面贴有剪纸作品,到街市去出售。每逢
浮山剪纸
浮山县素有“剪纸之乡”的美称。这里的民间剪纸艺术象灿烂的花朵,遍布全县城镇乡村、山庄窝铺。浮山剪纸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剪纸艺人将其高超的技艺代代相传,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剪纸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人物、花草、走兽、飞禽、鱼虫、山川云树、亭台楼阁、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等等。这些有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有的粗扩豪放,有的浑厚古朴,有的纤细秀丽,有的玲珑剔透。独特的装饰风格,纯朴的艺术气质,反映了太岳山区人民的审美情趣。
神池县庙会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风俗,也是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举行。庙会期间,临时建成的饭馆、酒馆、茶馆林立。它们一般在布棚、席棚中营业,也有设在露天的。主要经销大众食品,如浆水面、大刀面、麻什、臊子面、糊辣汤、水盆羊肉、羊肉泡馍、小笼蒸饺,等等。其中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卖粉汤羊血、红肉煮馍的饭馆。从前,农民赶会时,为了省钱,一般自带干粮。他们进了这种饭馆后,将干粮掰成小块,由对方加工。农民们说,到这种馆馆吃饭,“花钱不多,吃得煎火,卖黄桂柿子饼的,讲究把饼在案板上剁成块,再用镊子揭开其中一块的表皮,让
牛拉桩
泽州县下村镇大南庄村传统故事牛拉桩被列为晋城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再现原生态艺术,由过去的“铁牛”拉桩恢复为牛拉桩。(牛拉桩故事是把扮装故事的桩放在特别的牛拉车上),为了桩的稳固,用沙袋压座,铁索紧固,靠两头牛拉动运行。主立桩高达6.6米,由主桩派生出十五支左右子桩,每个子桩安排一个人物。牛拉桩分为前中后三大乘,分别扮装戏曲《天门阵》《三阳阵》《黄河阵》。1986年至2006年,牛拉桩一度改为用汽车载运的“铁牛桩”。去年,牛拉桩故事被列为晋城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年的大南庄古庙会上,牛拉桩故事再现原生态艺术,恢复为以牛拉桩。
雁北烩酸菜
酸菜富含维生素C,氨基酸,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有保持胃肠道正常生理功能之功效。在山西北部,尤其是雁北地区,到秋分过后也会腌制酸菜。烩酸菜的评价标准也很简单,白菜越烂越好,土豆越软越好,肥肉越不腥气越好。雁北烩酸菜以其松软可口,酸中带香,油而不腻,肉多而无膻味,汤少而不干硬的特点,成为一道历史悠久、富有地方特色的菜肴。
高平面塑
面塑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高平面塑造型精美、形象独特,品种繁多,在吃用方面别具特色,主要出现在民俗礼仪活动中,有着浓郁的民间色彩。高平面塑历史悠久,但究竟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无可靠的文献记录和实物资料。但显然,高平丰富的民俗生活为面塑艺术的流传提供了肥田沃土,周而复始的大量运用更使之兴盛不衰。民间艺人利用隐喻、暗喻等象征手法,创作出多层次、内涵十分丰富的面塑作品,而这些面塑作品又体现着劳动群众的纯朴意愿与真挚的感情,显现着民俗风情的精神奥秘,美化着人民的生活,慰藉着老乡们的心灵。
阳城道情
阳城县是山西省东南部的一个边远山区,位于太行、太岳和中条山之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由于山高谷深,重峦叠嶂,便构成了民俗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渔鼓是阳城道情专用的击节乐器,呈圆筒状,为桐木所做,约70公分长,直径为(外径)9公分左右,用猪护心皮包往圆筒的一端,另一端为空筒(称鼓尾),打击时发出“镗镗”的响声。阳城道情说唱历史悠久,传说从元代就有道情说唱,据考证光绪年间(1875年)就有艺人开展道情说唱形式,推算至今已是近二百年历史了。据推测阳城道情是流行于阳城境内的一个外来曲种,它于何时何地流入阳城说法不一。不少专家认为,阳城道情音乐具有苏南民间吹打乐的某些特点,很可能是早期由苏南一带传
“白马脱缰”的传说
“白马脱缰”的传说发源地是城区白马寺山和白马禅寺。白马寺山又名司马山,相传北魏司马懿封长平候曾登临此山而得名。《泽州府志》记载:“司马山上有魏碑故名”。后因传说唐僧西天取经归来,在此晾晒经书,故而山顶建寺名白马禅寺,司马山更名为白马寺山。“白马脱缰”的传说在晋城地域内流传广泛,历经二千余年流传至今。《泽州府志》、《晋城县志》、《城区志》、《晋城市民间故事集成》、《城区文物》均有记载。“白马脱缰”的传说内容主要分为三种类型:1.神话传说类。有《白马少年》、《盗马贼的传说》、《白马将军的传说》等;2.佛教传说类。有《白马寺山石佛窟的传说》、《白马寺山“铁鸡蛋”的传说》等;3.历史传说类。有《长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