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特产
山西省民俗文化
亮宝秧歌
亮宝,亦称蒲州伞秧歌,汉族民间舞蹈,源于永济市蒲州(今蒲州镇)一带,系蒲州先民社火祭祀活动中一种行进中仪仗形式的自我表现行为。亮为展示之意,宝即贵重物品,亮宝之法是将宝物(首饰、金银、珠宝、瓷器等)粘贴在竹篾上端,再将竹篾扎在高杆(竹竿)上,配以纸穗、绣球、铃铛等饰物,竹篾因承重而向下弯曲成伞骨状,故民众也将其称之为“金银伞”、“花伞”、“青瓷伞(挂青瓷小餐具)”等。据艺人口传,明清时期蒲州民众每年节日都要到大庆关集中表演,解放初期,大庆关被黄河淹没,伞秧歌只在三个公社境内流传:西南社——上店头、贺家巷、鲁家,东南社——后坡、东阎郭,东北社——苏家屯、北阎郭。每年二月初五至十一三社庙会(敬奉吕
离石旱船秧歌
旱船秧歌也称跑旱船,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汉族民间舞蹈。离石旱船秧歌的活动区域主要以离石城为中心,东到大小东川,北至大武以南,西至黄河岸口,下至上白霜,南至金锣镇。明末清初,离石地区已流行唱秧歌的传统,人民在农闲之余,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共同欢庆。在这样的基础上,人们又发挥创造力,增创了许多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秧歌曲调,这些曲调通俗易懂的特点,既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同时也寄予着对来年的祝福与期望。离石旱船秧歌分为表演和演唱两部分。伴奏亦分前、后两套,前套服务于表演,后套服务于演唱。秧歌队成员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一二百人,统一穿着华丽的服装,按照一定的套路进行表演,扮演角色除艄公和“船芯子”外,还有
兴县道情
山西兴县李家湾道情是晋西北地区道情艺术的代表,据《兴县志》(清光绪版)、《兴县文化志》记载,该剧种早在明代由陕西传入兴县李家湾、黑峪口等地,清乾隆以后,经不断创编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又吸收了当地民间歌曲、歌谣及秧歌舞步,将原来宣传佛、道教思想的道情剧增添了不少反映民间生活的内容,从而成为一种具有特殊唱腔和表演形式的地方剧种。李家湾道情音乐由锣鼓点、曲牌、唱腔三部分组成。锣鼓点大部分与晋剧锣鼓点打法和名称相同,有“七锤子”、“流水”、“硬三锤”、“突辘子”、“滚器”、“急急风”、“懒五锤”、“三翻腰”、“四股头”等二十多个。道情原有曲牌有[八板]、[跌落金钱]、[万年红]等,从其它剧种中吸取的
平陆高调
平陆高调,原名“丝弦戏”,俗称“山窝子戏”,形成于清同治年间,起初流行于平陆县沙口、张峪一带,后渐扩展至夏县、芮城、临晋、运城及河南的陕县、灵宝和陕西的潼关、滑南等地,因其演奏时所用主奏乐器是四胡(四弦),故又称“四弦书”。早期的平陆高调由盲人及算命先生走村串乡,操四弦、击木鱼演唱,内容多系民间故事与历史传说,主要是在庙会、祭祀、民间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表演。平陆高调属坐唱音乐,表演形式分为两类:一种是“单体”,指一师一徒的结合体;另一种是“群体”结构,由多人组成,不论何种型体,其名份或流派均以师承相沿袭。曲目内容丰富,多取材于乡土民情、故事轶事,唱词结构分十字句、七字句、乱字句,押韵形式既能
乐乐腔
乐乐腔俗称“家戏”、“土戏”、“闹戏”、“乐戏”,是流行于浮山、襄汾、翼城、曲沃和尧都区一带的地方小剧种,因常演喜剧、闹剧而得名。乐乐腔历史悠久,起初由民歌、器乐结合地摊说唱,明朝末年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独立剧种,清末民初发展至鼎盛阶段,后因灾荒等原因日渐衰落。乐乐腔的演出俗称一小二土,服装以软折为主,大多上演“小戏”、“土戏”、“家庭戏”和“回回戏”,代表性剧目有《五福捧寿》、《双拜寿》、《拐骡子》、《张公赶驴》、《张三赶脚》等。演员行当以生、旦、丑三门为主,曲调欢快、悦耳动听,表演且歌且舞,突出“喜闹”的特点。唱腔以联曲体为主,唱段基本上是四句体乐段,也偶有上下句乐段和多句体乐段结构。伴奏乐
泽州打铁花习俗
打铁花是泽州特有的一种风俗之一,这种传统习俗由来已久,与当地发达的冶铁业有关,大约起始于民国年间(约1850年——1930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每年的元宵节,各冶炼大户除了出二跷、旱船、小车、竹马等多种形式的故事表演外,到了晚上还要放焰火、锅花、打铁花。十里八乡的人们齐聚来村,主要是为了观赏气势磅礴、恢弘壮观的“打铁花”盛况。据传,“打铁花”可趋鬼避邪,来观赏“打铁花”的人也可祛除身上的邪气,所以来村“打铁花”这一传统习俗被人们冠以迷信色彩以后,便显得更加扑朔迷离。巴公镇来村“打铁花”通常在夜间宽阔的场地上进行,活动前搭一个丈余高的大棚,称花棚,花棚顶部中央位置竖起一根高杆,称老杆,
永济飞狮
空中飞狮是在高于地面的平台或木桩上进行的狮舞表演,永济境内主要以栲栳镇南湖村和虞乡镇土乐村为代表,民众将南湖舞狮和土乐高杆狮虎统称为“永济空中飞狮”。南湖舞狮起源于清光绪末年的古蒲州,主要活动在永济一代,属于一种民间社火活动,又称蒲州舞狮。它的特点是武功亮相,舞狮者默契配合内摇外摆,翻滚旋绕,扑箭蹦跳,精彩玄妙。惊险场面有滚绣球、老虎伏刀连架双打、狮子老虎上刀山、狮子老虎爬高杆、狮子老虎过天桥、群狮舞动、狮子老虎上方桌、狮子老虎上铁梯等,其中地台表演主要有狮子滚绣球、打滚、栽立桩、群狮斗架、双狮吐字、跳跃飞腾、老虎追人、行礼吐字等,空台动作有抓杆、上杆、溜滑坡、狮腿登空、杆上空投圈椅、狮子娃倒
松林积雪的传说
“松林积雪”传说流传于山西泽州大箕镇晋普山周边地域,它是以“松林积雪”(晋城四大景观之一)作为阐述对象而产生的地方风物类传说,在当地民间久负盛名。松林寺是“松林积雪”景观所在,该寺又名灵岩寺,乃泽州县境内最大的0禅院,坐落在晋普山东部山腰,创建于北魏时期,隋大业年间由慧观头陀重建,金元时代曾予维修。山门为0式建筑,三进院落,整个建筑规模宏大,风格独特。古寺后院建有大雄宝殿,殿内塑有释迦牟尼及文殊、普贤、十八金刚、千手观音等塑像,佛像后有一深井,炎炎夏日,井口白霜如雪,水质冰凉,古人将这一奇特景观誉为“松林积雪”。据传,深井水为“无根圣水”,只有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贤士”能喝到,而能喝到“
太谷砖雕
晋派砖雕是流行于山西晋中太谷县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传统建筑物装饰构件雕刻技艺。太谷县历史悠久,据“白白燕遗址”发掘的地下实物佐证,当地早在约四千多年前就有了烧窑历史,境内乌马河、象峪河等众多河流,为太谷沉淀了优质丰厚的砖雕烧制土壤。明清时期,晋商的崛起,太谷及其周边造房、建庙蔚然成风,影壁、脊领、墀头、门楼、花墙等砖雕需求集增,促使当地砖雕产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并涌现出许多技艺高超的砖雕匠人,他们以口传身授的方式将晋派砖雕技艺传承、发展至今。传统的晋派砖雕制作工艺分“窑前雕”和“窑后雕”两类。窑前雕主要工序有选土、冻土、筛土、浸泡、过滤、练泥、醒泥、脱坯、打稿、打坯、出细、阴干、装窑
晋南古建筑营造技艺
晋南古建筑营造技艺以古代营造法式为标准,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具有严格形制要求的汉族古建筑施工技艺。清朝末年,建筑巨匠杨振禄是晋南地区“古建”工艺的代表性人物,其子杨寅虎在父亲的传艺下,继续对晋南古典建筑的营造深入学习,并将祖传古建筑木制雕刻和修复技艺传承发展至今。晋南古建筑营造讲究遵循古建筑的地方风格,做到修复如旧,工程虽然落架重建,但必须保证建筑物原有的面貌。古建筑营造技艺的精典是木结构,重点是装饰构件的雕刻,如浮雕、阳雕、阴雕等,工艺有造材、画图案、拓样、制粗胚、扫活等。晋南古建筑营造技艺秉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式,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建筑装饰上以木雕、砖雕、彩画见长,作品线条蜿蜒有力
大阳馔面制作技艺
大阳馔面是流行于山西省泽州县大阳镇的一种地方特色面食。相传馔面源于周代,原本是宫廷美食,后流传到民间,成为百姓婚丧嫁娶、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种主食。馔面的制作方法可分为11个环节:1、兑料,先选好精制面粉,再精确地按比例配兑盐、碱、槐叶汁、野菜汁等其它原料;2、和面,古时候用擀面杖压面,流传至民间后,进一步得到发展,在石碾上压面,和面讲究将面揉出汗来,否则达不到要求;3、将面切成块,重量要同等,然后抹油。4、擀面,面要擀匀,擀成桑皮纸厚,韭菜叶宽才行;5、切面,一块面要准确地切一百八十刀左右;6、切好的面还要去余粉,捋、盘、按等多道工序;7、装食盒密封发酵。发酵时间根据季节不同、温度的不同而定
彩绘陶制作技艺
彩绘陶是指将陶胎烧成之后在其表面进行彩绘的陶器,又称烧后彩绘陶。新绛县彩绘陶工艺品取材汾河滩地的澄泥,生产以手工为主,从采回原料到最后变成艺术品,周期长而且成品率不高,其八大工艺是选料、配泥、揉泥、拉坯、整形、晾干、烧制、绘彩,还要经过二十道工序进行打磨、上彩。彩绘仿古陶器制作过程中所用的主要工具有配泥用的棒、槌、筛、罗、瓮、转盘等;整型用的各种模具,几十种雕刻刀具等。彩绘陶品种约有400余种,大致分为:动物类,包括十二属相,神话传说中的各种飞禽走兽;人物类,各方神祗、历代君臣、凡夫俗子、三教九流等;器具类,古代鼎、壶、簋、舟、匜、奁、鉴、罐、方瓶、鹅瓶、蒜头瓶等;砖雕类,三星高照、招财进宝、
汾神台骀的传说
台骀,上古五帝之一帝喾时期人,时为治水的官吏,金天氏少昊的后代,所属部族是最早的一批晋人,其故事散见于《左传》、《山海经》、《史记》、《水经注》等典籍。台骀因治水有功,死后被汾河沿岸百姓广为供奉,太原、宁武、汾阳、侯马等地至今仍存有多处台神庙,其中历史上始建最早、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位于侯马市西台神村北的古翠岭上,距今两千余年。台骀作为传说中的汾水之神,自古以来就受到人民的尊敬,侯马市高村乡东、西台神村元明以来祭祀台神之风甚重,并且围绕各种民间信俗产生了一系列有关台神的传说、故事,如:台骀庙的传说、台骀治汾洮的传说、台骀庙会的传说、台骀庙茵陈的传说、台骀庙神牛的传说、台骀庙娘娘更衣的
漾杠箱
漾杠箱是一种民间社火表演形式,源于古代祈雨活动,流传在泽州县南部山区的大箕镇、犁川镇、晋庙铺镇、山河镇、南岭乡等地。杠箱是为皇帝贡银进贡的一种运送工具。古代,由于交通不便,杠箱必须由两人抬行,卫队护送,由于镖队的形象佳,风格好,受到百姓的好评。泽州县大箕镇南河底村(明末清初属凤台县古河阳镇)是通往京城的一条古驿道,古河阳镇是杠箱进京朝贡的必经之地。明末清初,凤台县南部山区大旱连年,庄稼欠收,当地百姓为了让苍天能下一场及时雨,仿做杠箱(上面插各种粮食作物)由两人抬着打头阵,后面伴有器乐、舞狮、二翘、玉蝴蝶、秧歌、地不摊等一些民间艺术,这就是古河阳镇及周围村落形成杠箱的起因。新中国成立后,南河底村
大涧道情
大涧道情是流行于山西灵丘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小剧种,它起源于繁峙境内,系唐代道教音乐的产物。清宣统二年(1910),灵丘县大涧村白永昌、吕作福、白永印、白家绪、张玉禄、刘周来、乔三、乔双锦八位村民拜繁峙磨二为师,学习道情,后组成20多人的戏班在山西灵丘、广灵及河北涞源、蔚县等地区演出。演出过程中,艺人们将晋北地区的民间音乐、舞蹈、俗曲等形式融入道情,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大涧道腔。大涧道情唱腔以联曲体为主,常用的曲牌有[双梅]、[单梅]、[一枝梅]、[大红袍]、[南北]、[跌落金钱]、[苦河子]、[反耍孩儿]等,同时还吸收了北路梆子和晋剧的音乐元素。曲调原有72调,现存12调。唱腔以真
文水马西铙
马西铙是流传于山西省文水县马西村一带古老而独特的汉族民间器乐,因演奏时以铙为主而得名。马西铙原称“嘡咣咣”,是文水当地祈雨祭祀时的主要器乐表演形式。每逢久旱不雨之际,村人便将隐唐洞(村西北子夏山)内铁猴子像(孙悟空)背下山进行祭祀,“嘡咣咣”贯穿始终,因此当地有“要求雨,找马西,隐唐洞有个铁猴子,爱听马西的铙片子,听得高兴就下雨”的口谚。北宋末年,有邢、李二姓军乐手落户于此,对“嘡咣咣”进行一系列改革,将军队阵法融于演奏中,并改称其为马西铙。清末,乐人邢毓芬、钮居功又规范了“擦击”、“错击”、“挽击”、“磨击”等各种技巧性动作,将表演动作、表演阵图有机结合,融合于文水迎祀“麻衣仙姑”的民间信俗
浑源砂器制作技艺
浑源下韩砂器制作,年代久远。据《浑源县志》记载,浑源砂器制作始于唐代,从宋代起当地就涌现出大批砂器工匠,到明清时期砂器制作已有着很高名气,并在民间广泛应用。清道光十五年(1835),时任河东河道总督的治河专家栗毓美曾把浑源砂锅带入朝内,得到道光皇帝的赞赏,并被封为“朝廷贡品”,从此,浑源砂器享誉全国,与平定砂货、宜兴紫砂陶齐名,被世人誉为“三鼎甲”。浑源县下韩村文化底蕴深厚,砂器资源丰富,几百年来,古老的砂器手工制作技艺在这里代代相传至今。下韩砂器是用天然石矸为主料烧制而成的正北砂器,亦称砂陶,介于陶与瓷之间。传统工艺制作流程大致分为:①和泥,先把石矸料粉碎取磨,煤烧焦粉碎取磨,然后按3:2比
推车
交口县境内开展较早的一种活动,以双池、大麦郊、回龙一带最为流行。通常是丑角扮演推车人,坐车人为少妇,另有扮做公子哥儿或丑角的撵车者,不时地与端坐车内的少妇打诨逗趣,推车人则不时驱赶,三者合作,颇具情趣。
踢鼓子秧歌
流传于晋西北神池县境内的踢鼓子秧歌也叫土摊子秧歌,她作为一种特有的、传统的、小型的农村群众文化表演形式,深受群众所喜闻乐见,有较强的生命力。其来历目前有四种说法。一是相传梁山好汉剿灭农民义军方腊部后,接受朝廷正式诏安。阮氏兄弟觉察到当时朝廷腐败,诏安梁山是为了利用义军,一旦利用完,英雄们就会无事可做,无饭可吃,前途依然暗淡,于是拒不受诏。由此朝廷内部和地方政府便对阮氏兄弟心存余悸,恐其日后东山再起,决定将阮家抓拿并满门抄斩,以除后患。阮氏兄弟闻讯后决定全家出走,但是如何能躲开朝廷的耳目,逃出官府的追杀,便成了首要的问题。面对一家老小阮氏兄弟寝食不安、坐卧不宁,不知如何是好,最后阮小七想出这
双池高跷
民国35年(1946)前后活动于双池、回龙及温泉郭家掌一带。双池高跷活动大约始于清末民国初年。据了解,光绪年间,山东西部农民陆续逃荒迁移到山西,双池一带成了难民聚集地之一。难民把齐鲁大地各种文化娱乐和强身健体的传统方式也带到了当地,特别是把武术和杂技的技巧,柔合到高跷活动中来,使当地沿传单调的高跷活跃起来。双池的高跷活动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即组织沿街挨门挨店拜年恭贺。店东作喜庆大事,予以答谢,因此当地有“高跷上门,买卖兴隆”之说。双池的高跷在表演形式上强调走跳结合,惊险奇巧,推陈出新,除了一般的掏场子,主要是表演“过天桥”、“跌八叉”、“扑蝶”等高难度动作。在装扮角色上,惯用古代和现代人物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