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特产
辽宁省民俗文化
辽西高跷
据可考史料,辽西高跷秧歌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辽西高跷秧歌的特点是跷高,最低的90公分,依次升高,最高的可达240公分,演员需坐在房檐上绑跷腿。因跷高且富弹性,舞者为保持全身平衡,双臂必须上下不停摆动,才能表演自如,由此构成辽西高跷“大大舞”的基本动律。也因为跷高,辽西高跷秧歌形成了扔、跨、蹲、别、拧等技巧和美、浪、俏、哏、逗等形态,动作潇洒漂亮,场面热烈火爆,有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等突出的表演特色,充分展现了辽西人的豪迈性格。辽西高跷秧歌有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一为家族传承,如大薛乡三屯村第一代传人朱秀峰(1840年出生)传了五代;二为师徒传承,如营盘乡范屯村第一代传人朱有余(
岫岩皮影
岫岩皮影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石灰窑乡、哈达碑镇、偏岭镇、黄花甸镇、汤沟乡、兴隆镇、前营乡等十几个乡镇及周边地区,是岫岩古老的文化遗产之一。岫岩皮影繁衍生息在岫岩,但在辽东、辽西、辽南地区有着强烈的影响,特别在辽南、辽东地区更受欢迎,因而具有广阔的区域特征。岫岩皮影表演结构经历了“独影”、“溜口影”、“翻书影”三个阶段的演变。演唱结构从随意自由演唱到完整的弦挂、音乐,固定的板式的演唱形式。岫岩皮影分为文场、武场、影箱、影窗四个部分。岫岩皮影史料广、剧目多、卷头大,演唱起来随心所欲,岫岩皮影演唱风格独特,音乐深厚古朴,把生、旦、净、末、丑行当分为大(老生、花脸、丑)、小
复州双管乐
复州双管乐是辽宁省的传统民间音乐。据有关史料记载,复州双管乐于清朝乾隆年间由山东传到复州,至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双管乐以大连市瓦房店复州城镇为中心,辐射瓦房店市所有乡镇。既添节日气氛,也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作为一种汉族民间音乐,复州双管乐刚柔相济,它的音色既有粗犷、豪放、高亢的一面,又有深沉、委婉、细腻、柔美的一面,可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喜怒哀乐的情感;它吸收了西洋管乐中的一些演奏方法,其独特的音色和独特的表现力是其它乐器所不具备的。旧时,复州双管乐主要是为婚丧嫁娶吹奏,尤其是为办白事吹奏。解放后,复州双管乐也一度成为汉族民间节庆和各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艺术项
辽西高跷秧歌
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角色间多男女对舞,有时边舞边唱。各地高跷所使用的木跷从30厘米至300厘米,高低不一。从表演风格上又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据可考史料,辽西高
锦州皮影戏
锦州市黑山县地处辽西走廊咽喉,自古以来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周边乃至关内外的好多民间艺人都在此卖艺谋生,与此同时,许多民间艺术在这里融合,黑山皮影戏就是在吸收河北乐亭皮影技艺的基础上,与当地的皮影唱腔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属于中国北方影戏的一支,传承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黑山县姜屯镇王甸子村和胡家镇小荒村。黑山皮影戏共有三支五代传人。第三代传人马生山现年88岁,他13岁开始学艺,专攻小生,学习演出的剧目众多,还精通皮影戏乐器伴奏。他传授徒弟有两代,共12人。早期黑山皮影戏班有5个,演员大约有40人。上世纪70年代,黑山皮影戏团的演出足迹遍及城乡,最远到过黑龙江漠河、吉林德惠等地演出。当
老龙口白酒传统酿造技艺
老龙口白酒传统酿造技艺至今已有340多年的历史。清康熙元年(1662年),山西太谷县酿酒商孟子敬来到盛京(今沈阳)小东门外,投资兴建了“义隆泉”(后改称为万隆泉)烧锅。因烧锅地处清朝龙兴之地的“龙城之口”,后来酿出的酒被称为“老龙口”白酒。长久以来,老龙口白酒始终坚持手工工艺酿造(五甑)操作法,其工艺特点可归纳为“水好、曲精、发酵、蒸馏、贮存、勾调”12个字,其突出特色有两点:一是原址原水酿造。老龙口酒厂院内有一眼古井,水质清澈甘冽,素有“龙潭水”之称。水中含有的矿物质及微量成分宜于酿酒从“义隆泉”烧锅到今天的酒厂,都在使用此井水酿酒。二是百年窖池发酵。酒厂的窖池有300多年的历史,最初是木制
蒙古勒津蒙医药
蒙医药是蒙古族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是我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时,蒙古勒津地区涌现出察哈尔•墨尔根•必力格图等一批名医。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阜新境内的瑞应寺建立了专门的蒙医学府“门巴札仓”,培养了大批蒙医药人才。蒙古勒津因此成为蒙医药发展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蒙古勒津蒙医药以独到的医术、浓郁的民族特色、完整的理论体系闻名于世。它吸收了藏医理论和汉族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在制药方面与中医有很大不同。中医热用,把药材煎服,发挥药材的综合性能,而蒙医则把95%以上的药材生用,无须煎服,保持药物的天然活性,有剂型小、药劲大等特点。除使用
医巫闾山民间文学
闾山民间文学是闾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口头民间文学,围绕着古老而美丽的闾山和座落于它脚下的古城而产生,它源于群众茶余饭后,街头巷尾,反映出人们对家乡、生活的热爱,对文化的渴求。上世纪八十年代先后编印了《民间故事集》、《闾山的风物传说》、《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北镇资料本》。北镇境内医巫闾山为我国古代五大镇山之一,被推为东北三大名山之首。《尔雅·释地》对之有“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旬瑜琪焉”的赞语。说它如同一块美玉。唐玄宗开元十年,曾封它为“广宁公”,金世宗又加封为“广宁王”,可见其历史之久和影响之大。北镇,古称广宁,有“幽州重镇”之称。自西汉建无虑县迄今历二千余年,世称人杰地灵,名胜古迹遍
建昌皮影戏
建昌皮影起源于河北,历史悠久,深受本地群众喜爱。建昌皮影代表性的曲目很多,如:《五峰会》、《王敦篡位》、《马乾隆走国》、《杨文广征西》、《泥马渡康王》等百余部,多为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剧本多为忠义节烈、除暴安良、惩恶扬善、因果报应。建昌皮影从河北传入,属于板腔体,板式有慢板、流水板、快板、散板,由于受方言、乡情的影响,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三顶七、五字锦、硬辙、老韵、大悲等,和其他皮影略有出入。建国后,建昌皮影逐渐衰退,现仅存老大杖子王清江、王清堂皮影,要路沟于景礼皮影,仍在坚持演出。皮影戏,是用灯光照射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凌源皮影
凌源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红山女神的故乡,因大凌河的源头而得名。凌源皮影不仅是本市城乡人民喜闻乐见的乡土艺术,而且随着多年的经济往来,人口迁移,皮影戏班、皮影艺人流动演出等不同途径传播到省外的黑、吉、冀、蒙等地区,深受他乡群众的喜爱。目前,凌源尚有影箱23部,皮影艺人150多位,他们不仅在本市演出,还流动于毗邻河北、内蒙等地演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促进了艺术交流。早在1979年,凌源皮影团参加朝阳市首届皮影汇演,现代戏《双喜临门》,神话故事戏《白蛇传》均荣获一等奖。1991年,参加辽宁省首届皮影戏调演,演出传统戏《火焰山》一举夺魁;1994年参加省调演,现代戏《红嫂》获二等奖;1998年参加
大连贝雕画
大连贝雕是我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是辽宁首创的特种工艺品。辽宁沿海的贝类资源相当丰富,色彩美丽,形态各异。大连贝雕画构图完美,色彩绚丽,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题材为花鸟、山水和人物三大类。
碱厂红南果
碱厂红南果梨是由同属秋子梨系的南果梨自然产生芽变后经选育、嫁接而成,具有甜酸多汁、肉质细腻、芳香浓厚、外观通红、色泽诱人等特点。碱厂红南果梨是由同属秋子梨系的南果梨自然产生芽变后经选育、嫁接而成,具有甜酸多汁、肉质细腻、芳香浓厚、外观通红、色泽诱人等特点。其采摘期在每年的九月末,与普通南果梨相比成熟期晚25-30天,由于生长周期长,此时的红南果梨果形近圆形,平均单果重80克,最大果重近160克,红色覆盖面积达80%~95%。果面平滑富有光泽,果核较小,果肉乳白色,采收后即可直接食用。刚采摘的红南果梨口感甜脆,果皮薄,果肉厚,清甜多汁,令人回味无穷。经后熟后,果肉变黄白色,肉质细腻,柔软多汁,口
岫岩民间剪纸
岫岩满族自治县地处辽东半岛北,东接凤城、东港,西临海城、盖州、营口,南连庄河,北与辽阳接壤。岫岩剪纸是富有艺术魅力的民间文化遗产之一。岫岩剪纸是岫岩满族民众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积累的民间文化艺术。它在岫岩南部广为流传。一、岫岩剪纸的历史渊源剪纸在岫岩有着悠久的历史,真正形成岫岩民间剪纸的年代是在明末清初,乾隆年间最为流行,它的创作主体是满族农家妇女,。分布区域较广,每个村镇甚至每个家庭都有剪纸作者存在。长期以来,岫岩剪纸与满族民俗紧密相连,无论在婚丧嫁娶、时序节令、宗教礼仪等活动中,处处都闪烁着岫岩民间剪纸的亮点。二、岫岩剪纸的基本内容岫岩民间剪纸艺术是以满族为主要特征的民间艺术,
建平剪纸
建平剪纸是东北剪纸的一个主要流派。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沉淀,多民族风俗的浸淫,独特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建平以蒙族萨满文化为主体的、蒙汉文化相结合的造型粗犷、浪漫的剪纸艺术。建平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独特的剪纸艺术,自春秋到明清,大多数时间都是由山戎、东胡、匈奴、鲜卑、乌桓、蒙古、契丹等少数民族居住,蒙古诸部在此盘踞时间最久。清中叶以来,大批汉民出关,带来山东、山西、陕西等关内剪纸,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剪纸艺术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建平剪纸风格。建平剪纸作品在艺术上运用了对立统一的手法,以白色基调为主,线与面巧妙地结合,相互衬托,对比强烈,富有韵律感;造型稚拙粗犷而不呆板,夸张变形而不失真。所剪事物粗犷中
丹东鼓乐
每当遇到过年过节、婚丧嫁娶的特殊日子,在乡间,老百姓都要请上一个鼓乐班子。这个习俗延续到现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说起丹东鼓乐,丹东市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吉武娓娓道来。“如此宝贵的民间艺术,不仅要加紧搜集、整理,更要传承下去。”鼓乐在丹东地区流传至少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在《安东县志·婚礼》、《凤城县志·丧葬》、《凤城县志·岁事》等丹东早年的各县县志中,均有记载。丹东鼓乐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鼓吹乐”,器乐名目繁多,曲牌更是丰富多样,是一种以民族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传统器乐演奏形式,多年来一直深受群众喜爱。丹东鼓乐可分为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唢呐乐”和以管子为主奏乐器的“笙管
盘索里
朝鲜曲艺的主要艺种是“盘索里”,出现于18世纪。20世纪初,随朝鲜族的迁入而传入我国。“盘索里”一词是朝鲜语的直译音,意思是在大庭广众面前演唱的歌。演员以唱为主,说唱结合,一个人可以出演有多种人物出场的情节复杂的大型作品,如《春香传》、《沈青传》等。表现形式盘索里具有较强的叙事性,被称为“唱优之戏”,表演时,“一人立,一人坐,而立者唱,坐者以鼓击之”,是朝鲜族喜闻乐见的传统综艺节目。此外,漫谈也是朝鲜族曲艺之一,这种由单人表演、不化妆、不用道具的曲种,多以讽刺题材为主,表演者运用各种语言技巧,通过“说学逗唱”,滑稽、幽默,动作逼真,深受群众喜爱。1979年成立的延边曲艺团,是朝鲜族专业艺术表演
高跷秧歌
高跷秧歌高跷秧歌是凌源地区传统的群众性秧歌舞蹈活动。据地方志记载,其清代即已出现,清末民初是其鼎盛时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凌源高跷秧歌舞蹈语汇丰富,舞姿优美,造型生动,充满辽西浓郁的乡土气息。2009年被收录至辽宁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
建昌大鼓
建昌大鼓的传承是非家族性的,艺人多为盲人等残疾人。他们为了生计糊口,拜师学艺,或请老师学艺,或为老师伴奏,学唱腔表演,或偷艺,师承关系不是特别严密。建昌大鼓有三个传承谱系,现在主要传承人有:李国银、曹已全、曹已堂、吕国志、杨国青、张玉强。建昌大鼓的重要价值在于历史价值。建昌大鼓演唱的长篇书目,涉及到周、三国、唐、宋、明、清、民国等,对研究古代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果挖掘出一整出的书目,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价值。建昌大鼓流传在关内外文化交流的枢纽地带,是研究辽西地区人文风俗等各边缘学科的重要资料。已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昌落子
落子(俗称莲花落或称大口落子)是县内比较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娱乐形式。清代和民国年间,全县先后成立的落班子有十几个。小德营子乡公利亨的落班子从清光绪年间开始建立。要路沟乡大杖子村民王国旺的落班子,远到青龙、抚宁等地演出。和尚房子乡大杖子屯的落班子于1919年建立,农闲季节到邻县唱野台戏。
上口子高跷秧歌
高跷秧歌也叫“高跷”,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角色间多男女对舞,有时边舞边唱。各地高跷所使用的木跷从30厘米至300厘米,高低不一。从表演风格上又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盘锦市西安镇上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