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特产
安徽省民俗文化
休宁得胜鼓
得胜鼓又称仗鼓,在民间,仗鼓被视为神祉,平时不得轻易擂响,只有在祭神、祀祖、庙会等隆重庄严的场合方能组织队伍演奏。休宁的得胜鼓多在农历七月二十四庙会上演奏,祭奉的是唐代大将军张巡。传说公元七世纪初(隋末),保境安民的英雄汪华血战沙场时,就用“仗鼓”以壮军威,得胜之日也用仗鼓欢庆胜利。休宁得胜鼓的表演形式是以夹板碰击节奏,伴以鼓声,别具一格。仗鼓乐曲在演奏时可以无限反复,鼓点的击法有单击,双击,前后左右绕边击等多种,配以曲笛、云锣等民族乐器伴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极其强烈。表演得胜鼓的武士穿着牙边风火旗、大灯笼,身背仗鼓、手持夹板、键铃。表演时牛角号一声长鸣,一面杏黄大纛,引出四面牙边几火旗,四只
溪口堆木画
堆木画溪口堆木画早在300年前由皖南泾县的汤氏家族所开创,当前主要分布在宣城市所属的1区1市5县,并辐射邻近的歙县、休宁、黟县、屯溪、太平、苏南、浙北、上海、合肥等地。溪口堆木画在借鉴、揉合徽州三雕、徽派版画和新安画派的艺术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风格和流派,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主要具有四大特征,一是生漆结构特征,二是堆木意象特征,三是双口卷刀出笔法特征,四是美学图式特征。溪口堆木画的制作技法主要有六种,一是深浅浮雕,二是陷地深刻,三是阴文,四是篆刻,五是多变坡地,六是双口卷刀出笔法,可谓集诗、书、画、印、雕五大艺术元素于一体,在雕刻成形后,将双口卷刀以热情操刀方式,下刀神速而泼辣
庐州核雕
庐州地区自古有雕刻核雕用于“辟邪”的民俗,清末民初核雕艺人又创造出全国独有的“剔雕”技艺以及山核桃镂空技艺,使得庐州核雕已经从简单的民风民俗上升为雕刻艺术。庐州核雕中的“剔雕”是一种能够直接表达中国传统书画的独特雕刻技艺,在全国核雕界具有唯一性。它利用“象牙果核”黑褐色的内果皮与白色胚乳来体现传统文化中的黑、白关系,形成构图。庐州核雕中的镂空技艺是在表面纹路狂野,内部结构复杂的山核桃上进行雕刻的,它将山核桃表面结构与内部结构多层利用,最多能够雕刻出4层的复杂构图。剔雕技艺与山核桃镂空技艺是庐州核雕艺人智慧的结晶,每一件作品都具有唯一性,具备较强的历史研究价值。一直以来庐州核雕主要以家族传承的形
王魁知麻花制作技艺
“王魁知麻花”是系精致的小麦粉和纯小磨香油油炸纯绿色食品。其和面、发酵、揉面、醒面、切块、切条、撮条、合股、拧麻花、入油、撑形、出锅。是一种纯手工制作,配方独特,工艺严格精细,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的传统面食食品,其特点色泽金黄,圆润透亮,脆而不腻,落地即碎,点火即燃,脆酥可口,食后无渣,久放色香味不变。“王魁知麻花”产于历史悠久的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生产制作技艺具有一百年多年的历史,因其独特上乘的色、香、酥口味,成为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走亲访友、往来馈赠不可缺少的食品礼物。当地人常用这样的乡村俚语称赞它“吃着香酥脆、点燃亮似灯、落地碎八瓣、久存香愈浓”。20世纪80年代初,麻花生产销售由最初的
南谯二郎庙会
南谯区腰铺镇二郞庙会历史悠久,传说自唐宋时期就有这项民俗活动,据史料记载,二郎庙会在清末为鼎盛时期,会期为每年农历二月初三至初四,尤以初四这天为最盛,四方群众赶赴腰铺,进香结缘,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据《滁州宗教志》记,民国八年,滁州五戒居士朱皓明在二郎山捐资重修扩建二郎庙,取名祈福寺。20世纪30年代,祈福寺住持常圆精通医道,给附近乡民治好许多疑难杂症,名声外传,许多人到祈福寺进香,常圆为方便民众免走山路进香祈福,在腰铺集镇修建两座庵,称为南头庵、北头庵,有居士住庵,人们到腰铺集镇两座庵上赴会,但庙会仍叫二郎庙会。建国后,传统的二郎庙会呈现出民间自觉性、活动多样性,极具非物质文化
临淮泥塑
临淮泥塑主要流传于淮河中游的霍邱县临淮岗一带,它以淮河南岸特有粘合力很强很柔的淮畔黄(黑、红、灰)的泥土为原料,经选土、搓揉、熟醒、制坯、粗塑、琢塑、晾干、细磨、修补、整饰、着色等十几项工艺后制作而成,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临淮泥塑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特点在于取材丰富朴素,能反映群众日常生活场景,彰显乡土气息和田园风光,表现手法小中见大,立意高远,表达主题鲜明,造型千姿百态;作品具有完整体、不拼凑、不风化、不裂变、逼真、耐收藏等特征。
巢湖树雕画
巢湖树雕画是以树皮、树心、树根为原材料,以独特的民间手工传统技艺制作,成为江淮地区独具特色一个民间传统美术品种。传承人尹修平自幼跟随父辈学习美术技巧,秉承前辈民间工艺师们的艺德,后潜心研究树雕画的制作工艺,建立工厂和生产流水线,将原有的树雕画艺术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其树雕画作品在省内外装饰画界已自成一家,独成一派。其作品融雕刻、绘画、书法、喷涂于一体,以山水为题材,兼有少量的花鸟动物。作品既超越油画的立体质感、版画的疏密简淡,又兼备国画的气韵灵动,不同于一般装饰画的刻板单一。其画面风格古朴典雅、雄浑清逸,令人百看不厌,属工艺美术中的独门奇技。树雕画具有观赏、装饰、收藏价值和较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徽州沉香雕刻
安徽沉香文化有三大支柱:以徽雕技艺为基础的香雕、以佛教道教为基础的香艺、以安徽民俗元素为基础的香论。随着沉香文化的日渐繁盛,安徽境内沉香文化逐步向北扩展,九华山、齐云山佛道两教广泛使用沉香,极大地推动了沉香对安徽文化的融合与延伸。明清时期,安徽沉香文化的内涵体系已十分完善,沉香雕刻开始引起徽州艺人的重视。改革开放以后,安徽沉香雕刻逐步成熟,引起了沉香界的广泛注视,特别是以郑尧锦大师为代表的徽州香雕,形成了安徽独特的技艺表现方式,“留皮、顺丝、顶边、冷合”被誉为安徽香雕文化符号。安徽省沉香博物馆及其法人郑尧锦大师传播和推广以沉香文化为载体的徽文化最精致的最核心的要素,并受到安徽乃至全国各界人士的
商派面塑
商派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一种用面粉加彩以后捏塑成各种人物、动物等形态的民间手工艺,形成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作品来源广泛、丰富多彩、独具风格。商派面塑具有淮北地方性特色,大多数作品反映的都是淮北民间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传说,作品非常适合随身携带和随手把玩,得到了淮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商派面塑所用的材料主要是面。调制方法是:先将面粉及糯米粉在盆中混合,再加入盐、糖、甘油及防腐剂。用适量的开水,将其和匀成块,醒面24小时,然后按成大约2厘米的厚饼,在锅中蒸约30分钟,蒸好后,把面取出冷到50度后,分成数块,趁热揉搓均匀,加入所需的颜料,放在面塑盒子即可随时使用。作品在制作前要构思设计好,做到胸中有
墨模雕刻
徽墨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品,也是我国悠久古代文明的一种象征,墨模雕刻技艺又使墨品本身的文化价值得到升华,由墨模作为外表装饰是由汉、唐开始,至明清时到达顶峰。随着历史的变迁,造墨技术逐渐集中在古徽州一带,世代相沿,古代徽州的华阳是制墨重镇(现今的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在清代制墨四大家中就占居一半(胡开文和汪近圣)。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盛世文风的兴起促进了徽州制墨业的发展,墨模雕刻也成为墨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墨模(分为模具和印模)雕刻是集中体现各种书法、绘画以及金石雕刻的再次创作的独特艺术,墨模的优劣,储藏的多少,也可衡量墨家产品的品类、质量和艺术价值的标志。故而历代墨家均对墨模
石弓石雕
石弓石雕历史悠久,是在农耕社会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民间石雕艺术,是民间审美情趣的产物,是中国众多古老民间石雕艺术中的一个传统品种,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石弓石雕主要以石弓山石为原材料,石弓山石为青色大理石,石质细腻,体丰质润,其石材虽没有玉石、水晶石等名贵石材珍贵,但它朴实的质地、粗犷的石面,能够给石雕作品带来生动质朴的独特艺术魅力。石弓石雕的雕刻刀法洗练,制作出的成品庄重古朴、浑厚典雅,雕刻题材主要为山水、人物、花鸟、走兽以及石坊牌楼,石亭石塔、曲池月桥、碑刻壁画等,既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研究民间传统雕刻技艺的重要内容。
高峰唐氏竹篮编织技艺
高峰唐氏竹篮编织技艺是自清代同治年间(1864年),随唐氏先祖(唐忠候、唐世荣)从浙江绍兴稽东镇移民到广德县东亭乡高峰村而来的一门传统竹篮编织技艺,由于其编织的竹篮品种多样、编织花色新奇,很快在当地产生影响,受到欢迎,对广德县的竹制品加工的升级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门技艺在广德历经了150余年五代人传承,如今成了当地竹篮编织行业的主流技术手段。唐氏编织的竹篮主要是以紫竹、湘妃竹、罗汉竹、淡竹、毛竹、黄壳竹、水竹等为原料,编织多种功用与形态的竹篮,竹篮外形有圆形、方形、柱形、多边形等,千姿百态,各有韵味。在编织技法上有挑压编、拉花编、实编、空编等。唐氏竹篮编工十分精细,所用的篾丝最多可达100多
玉顺行玉雕
徽派玉雕是中国玉雕界重要的一支流派,分布范围遍及天长、芜湖、桐城、黄山,延伸至合肥、蚌埠等地区。明清时期,徽派玉雕在发展过程中受徽派刻画、刻书及篆刻的影响,逐渐成形,并伴随着徽派建筑技艺的发展走向扬州、苏州、北京等地。徽派玉雕温婉细腻,质朴自然,只选取和田籽料进行雕刻,以最大限度呈现玉石温婉细腻之美;在工艺技巧与构图、艺术立意等方面都有大量创新,充分展示了安徽文人的美学倾向。在创作题材上,徽派玉雕主要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既有山水田园般的生活反映,也有生动活泼的民间写照,儒家“仁爱”美学思想在徽派玉雕中得到集中体现;在雕刻技法上,徽派玉雕擅长完整构思、巧妙创意、善用光影、以线塑形。徽派玉雕最早采
庐州蛋雕
蛋雕是在各种禽鸟的蛋壳上进行雕刻的一种民间工艺。明清时期,民间在节庆喜事时有赠送红鸡蛋的习俗,后来,人们在蛋壳上画些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以图吉利,后又将鸡蛋钻孔掏空,在蛋壳表面雕刻精美图案,逐渐形成了蛋雕制作技艺。古城庐州,居安徽中部,文化底蕴丰厚,相对封闭的农耕社会为“庐州蛋雕”这一传统技艺在民间的生存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存续环境。合肥素称“0鸡之乡”,除著名的肥东、肥西0鸡、吴山贡鹅外,还有人工饲养的野鸡、大雁、孔雀、鸵鸟等,各种蛋壳为蛋雕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当前,庐州蛋雕制作技艺主要有马家轩和王剑两个传承系列。马家轩和王剑二人,在继承蛋雕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形成自己的蛋雕艺术风
皖南竹刻
竹简雕刻,是在竹片制品上雕刻人物、动植物、图案、文字的一种传统艺术,主要在江南地区流行。清代同治年间,一批浙江人移民广德,将竹简雕刻带到了广德,在广德已有150余年的传承历史,目前广德有一大批从事竹简雕刻工作的艺人。皖南竹简雕刻主要是采用的是“留青雕刻”与“底纹雕刻”技法。“留青”,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作为雕刻图纹;然后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称之为“留青竹刻”。竹青选用深山冬竹,经防霉防蛀工艺处理,成品表面光润。竹筠洁如玉,竹肌有丝纹,竹筠色浅,年久呈微亮;竹肌年愈久,色愈深,色如琥珀。留青竹雕刻,充分利用这种质地和色泽变化差异,采取青筠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分出层次
太平曹氏纸制作技艺
曹氏宣纸是传统手工纸品最杰出的代表,自宋末元初小岭始祖曹大山奠定宣纸基业,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宣纸原产于安徽泾县西南方的小岭一带,唐朝宁国府13乡设太平县,太平县与泾县是隶属一个行政区划。清末以后,宣纸产地开始由小岭向外扩展,许多厂家逐步搬迁至黄山区(原太平县)新丰、新华、永丰(简称“三丰”)等地,这里新明樵山盛产青檀树,“三丰”地区冲积平原则适宜种植长杆水稻,青檀树皮和水稻杆均为曹氏宣纸制造提供了优质的原料。曹氏宣纸传统制作技艺有浸泡、蒸煮、漂白、打浆、捞纸、晒纸、剪纸等108道纯手工工序。其每道制作过程和所用的工具皆十分讲究,传统技艺充分体现了其特性。如青檀皮加工制浆碱煮工程中,产
九井沟传说
《九井沟传说》是关于宿松“十景”之一——九井沟的极具神话色彩的传说故事。九井沟是个九井九传说的神秘之所,这些传说围绕九井沟活脱秀美的水而展开,既有九井沟和各景点的来历的传说,也有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传说。传说的发生地“西源九井”位于安徽省宿松县西北部的隘口乡,隘口乡属山区乡镇。由于飞流瀑布的长期冲撞,自然开凿出的九口深水潭,即“九井”,冲击的带状河谷既称“九井沟”。神秘而传奇的九井沟,以它旖旎的风光,优美的传说,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的游客前来观光。九井沟传说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具体起源的时间无法考证。九井沟每一井都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三井周氏三兄弟舍己救人的传说。传说唐朝
皖南木榨油技艺
皖南木榨油生产技艺简介木榨榨油历史悠久,工艺源远流长。早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压榨取油的记载,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在元代《王祯农书》、明代《天工开物》中,都有榨油机和榨油方法的记载。“南方榨”(“木龙榨”)广泛被江南一带采用,唐代大诗人李白七次登游敬亭山,曾闻香与敬亭山油车工对诗赢酒水,留下“六月打麻车,车工眼看,汗淋若矢(翰林御史)”,“寒冬拉纤船,船夫踩冰,冰破似浪(兵部侍郎)”之佳话。皖南是木榨油兴盛之地,敬亭山老油坊(宣城市康平油脂有限公司前身)位于敬亭山北麓,水阳江西岸。境内金宝圩、养贤联圩和敬亭山盛产“最健康的油”“双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油菜、食用油佼
黄山贡菊(徽州贡菊)制作技艺
黄山贡菊,又名徽州贡菊、金竹贡菊。焙工精良,色白蒂绿,花大芯小,匀称整齐,清光绪间充为贡品。具有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凉解毒等功效,适用于风热头痛、目赤喉炎等症。黄山贡菊(徽州贡菊)主产歙南金竹岭村及附近村,全县乡村广泛种植。黄山贡菊(徽州贡菊)产地皆为山区,山峦起伏,绿水长流,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黄山贡菊(徽州贡菊)栽培的主要技术环节:一、择地施肥。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地下水位低的山地,深耕晒垅筑畦施基肥,约每亩30担猪牛栏粪。一般畦宽1米,沟宽35厘米。二、扦插繁殖。贡菊花属无性扦插繁殖,清明前后,用越冬种根分蘖苗,摘去顶苗后扦插。三、田间管理
运酒传统酿造技艺
含山酿酒历史之久远,清代运漕地处稻米主产区,由于紧临芜湖又有水道相通,自然成了芜湖米市在江北的集散重埠,精明的徽商看中了这块商业宝地,纷纷进入运漕经商,运漕的酿造业也随之空前发达。镇上有大小糟坊10多家,如洪义泰糟坊、龙集糟坊、王家糟坊、蒋家糟坊等。其中以洪义泰糟坊最为有名,其生产的“大麦烧”酒、“五加皮”酒在裕溪河流域名闻遐迩,深受民众喜爱。“大麦烧”酒是以优质大麦和酒曲酿制而成,酒香扑鼻,入口醇绵,“五加皮”酒是以陈年白酒为酒基,加入中药五加皮制成。生产中严把用料关,从不掺假以次充好,其次注重工艺严把酿造时间关,时间不到的产品一律不出厂不出售,正因为洪家讲究质量,其产品声誉极好。运漕酒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