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特产
福建省民俗文化
涵江车鼓
涵江车鼓,原名“镲锣鼓”,是涵江特有的民间打击乐。传说从宋代“菩萨乞草”开始,每年腊月二十四,小孩打锣击鼓乞柴草为菩萨烘脚起烙,预示来年生活更红火。它由直径近1米的牛皮鼓、数十对直径0.5米的大钹、数面平锣和号称“童子圈”的凸脐锣组成。车鼓在击打时受大鼓指挥,鼓点自然、圆润,钹声清脆铿锵,间以锣声,和谐而悦耳,时而高昂激烈、时而悠扬流畅、时而深沉含蓄。鼓手、钹手、锣手等身着战衣,头扎英雄巾,佩戴武士缨,腰束英雄结,脚登粉底靴,紧袖裹腿,服饰色彩艳丽,洒脱不俗,全然一副将士风度。车鼓表现形态有两种:一是行进间表演,整个队伍编排有序,在前进中表演,还有伴随节奏变化穿插舞蹈动作;二是广场表演,钹手边
德化山歌
德化山歌流传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唐至五代已经广泛传播,随着中原人口的南迁,鼓乐和古曲的不断传入,德化山歌也不断发展。据县志记载:晚唐归德场(今德化县建县时的前身)场长颜仁郁“有诗百篇,传于民间”,民间美称其为“颜长官诗”,颜仁郁所作诗歌反映农家、朱门、城市、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封建社会的现实,长期以来在民间广为传诵。明代德化农村戏曲班兴起,至清代以来有木偶戏、高甲戏、布袋戏、舞狮、舞龙等;而到民国时期,随着新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民众俱乐部、歌唱队应运而生,为山歌的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德化山歌反映乡村劳动人民在山间野外劳动时抒发自身内心的思想感情,富有当地特有的韵味,山歌用当地方言即兴演唱,旋律以五声
漳州哪吒鼓乐
漳州哪吒鼓乐是源自民间信仰的一种吟唱表演仪式,明代从道教圣地山西闾山传入漳州,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哪吒鼓乐与民间信俗仪式“踏火”相互配合,是古闽越族原生态巫术仪式与山西闾山道教音乐相互融合的产物。踏火及哪吒鼓乐流行于芗城、龙海、南靖一带,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晚在庙殿排练。踏火的日期为农历的十月初一、初二或根据信奉的神明生日,从开坛请神至送神到天界,歌声整天不断,规模壮观,气氛粗犷热烈。哪吒鼓乐的乐曲有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有紧、慢、中板,其使用乐器有长柄手鼓、板(天尺)、马锣等。哪吒鼓乐阵队员们以敲击贴有灵符的长柄手鼓,在马锣、天尺等乐器伴奏声中吟唱漳州腔哪吒鼓乐,因唱词中有“觐请哪吒三太子
清流长校十番锣鼓
长校“十番锣鼓”是流行在长校村、江坊村一带的民间器乐演奏活动,“十”指其乐器多,“番”指其花样翻新,在长校,凡是逢年过节、迎亲贺寿、上梁入屋、扫墓祭祖、迎神出案、游族谱、抬龙灯等,都用“十番”,特别是正月十五闹元宵,一条龙灯就配有一堂“十番锣鼓”,因此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明永乐年间,“十番锣鼓”在南方盛行,长校镇到邵武一带做纸的工匠,闲暇之余,参与当地的“十番锣鼓”演奏自娱自乐,返乡后把这种娱乐形式带回,后流传开去,成为当地人逢年过节、志事贺喜,自娱自乐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文化艺术活动。十番锣鼓的演奏者,过去多为民间职业性鼓乐班“堂名”中的乐手和寺院中的道士。不少民间艺人分散在农村亦农亦艺,他
福州高湖舞龙灯
福州高湖舞龙灯,俗称“龙灯舞”,自唐代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福州高湖有六个自然村,村村有俗称“把社”的舞龙队。“把社”活动最盛时期,连七、八岁的孩童也以草绳扎成龙,模仿大人舞龙嬉戏,故有“高湖龙灯小孩草索荦”的俗谚。高湖舞龙灯以九节布龙为道具,一人舞龙珠,另九人每人执一龙节。第一节(龙头)与第二节以“迈步”为主,第八节舞者以“横蹉步”和“小跄步”为主,其余为“搓地步”。整个表演以龙珠为指挥,龙头随珠而舞,余者节节相随,均按锣鼓节奏默契配合。舞法程式有两大特色:一是队形变化以对称的正副“太极图”为基础,以各种结花(打结)和解花(解结)的各种复杂变化,如“左右结花”、“龙穿洞解花”、“圆盘
黄石登瀛高跷
黄石镇登瀛是莆田高跷的发源地,登瀛高跷可溯源至唐明皇的宫廷教坊歌舞,至今有千余年历史。宋元时期的大量人口迁入以及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促成了登瀛高跷的成熟,兴于明清,盛行于清末民初。登瀛高跷经历代传承人沿革,转化融合了莆仙戏曲舞蹈表演形式,以高超、惊险、幽默等独辟途径的舞蹈艺术而日臻完美,形成一套稀有的舞蹈表演形式。登瀛高跷舞蹈语汇丰富,所用的道具和表演形式独特,是莆田地区“高跷”舞技表演出现时间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广场民间舞蹈艺术。高跷(俗称柴戈)的道具是由两支上方下圆的木棍,中间加一横踏板而制成,其高度各不相同,一般从0.6M至2.8M不等。演员脚踏横板,高跷上部紧贴小腿外则,用红色布带把
聚英书院“九莲灯”
聚英书院“九莲灯”始于明毅宗15年(1642年),由“三教”创始人林兆恩(号龙江1517-1598年)的嫡传弟子卢文辉、陈衷瑜创立,到清道光27年(1847年),聚英书院余玉卿等人在书院里学林龙江先生的经典,学心法、学科仪、做科事,学习民间舞蹈《九莲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学文学道。在此基础上吸收民间舞蹈而形成现在的《九莲灯》面貌。“九莲灯”舞蹈自当时兴起。“九莲灯”舞蹈用10多张桌子摆成一个八卦字,中间放一只方桌,10多人手提莲花灯,内点蜡烛,边跑边跳,手中莲花灯不断转动而烛火不会熄灭,飞快在桌子间穿梭,井井有条。舞者正转三圈反转三圈,时间延续一个钟头左右,配合紧密,后台有鼓、锣、钹和两支吹笙
麟山宫皂隶舞
仙游县枫亭镇“麟山宫皂隶舞”是始于清道光十几年间(1839年)民间舞蹈。“麟山宫皂隶舞”主要活动在枫亭镇北部区域,麟山宫由秀郊、东鼎、东林、荷珠、沧溪、霞安等38个自然村共同组建,祀奉宋代名将杨五郎(尊称杨太师)等神祗,所属宫庙38座。“皂隶舞”俗称“乡人傩”,源于汉代的“傩舞”,也是古代1出巡时用于鸣锣开道、耀武扬威的仪式(在莆仙戏传统剧目中仍有保持简单的表演形式)。“麟山宫皂隶舞”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的传承,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和独特的舞蹈表演形式。“麟山宫皂隶舞”是一年一度的元宵出游和游灯中作为迎神接驾的仪仗和娱神娱人的民间舞蹈,表演时,节奏干练、动作威武,在菩萨出游时营造庄严肃穆的气
泉州跳鼓舞
泉州跳鼓舞流行于闽南的泉州、晋江、南安等地,内容是表现《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化妆混入大名府救卢俊义的故事,人物有鲁智深(持木鱼)、顾大嫂(持铜钲)、孙二娘(持扁鼓)、阮小二(持鼓槌)、时迁(持双铃)、燕青(持小钹)共六人,如八人者则多加石秀(持草锣)、扈三娘(持“四块”)等。泉州跳鼓通常是在迎神赛会、行傩踩街中表演。明何乔远《闽书》就有“大赛神像,装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震金甸,一国若狂”的记载。泉州古民俗中凡有迎神赛会、晋寿、佛诞、刈香、乞火、谒祖、庙会等活动,就有泉州跳鼓舞参加,百姓的婚丧庆祭也请他们表演。古朴的民俗风情代代相传,泉州跳鼓舞流传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跳鼓队的主角是舞鼓者,
山重赛大猪祈丰年
传说漳州市长泰县山重村赛大猪的历史是从公元669年开始的,当时“开漳圣王”陈元光的“行军总管使”薛武惠奉命率军进驻山重,后定居繁衍于此。因其功名显赫,薛氏建祖祠时便设了五宪门,依民俗则可以摆生猪生羊祭祀。每年正月初八民众便在此献牲祭祖,比赛看谁家养的猪最大。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山重赛大猪祈丰年”都在薛氏家庙会上举行隆重的仪式。由薛氏宗族家长扔卦卜杯,按报上的人员名单由老及少,顺序定出村民小组的养大猪人选。按照这一规则,村民每家轮回养猪一次约要30年,有的人家一辈子只能轮养一次。因此,薛氏人家都以轮养大猪为荣。为了争得正月初八的风光,村民们心甘情愿忙上1年乃至2年时间,用上最好的精料喂猪。比赛时
闽北南词
南词流行于南平地区,清乾隆、嘉庆年间,滩簧小调从苏州传入南平,并与闽北的民间艺术相结合,在长期演唱中,经民间艺人多次加工改造,逐步形成带有地方韵味的将乐南词。将乐南词俗称“八韵南词”,完整的正板唱段至少由八句唱词组成,谓之“八韵”。将乐南词音调委婉,唱腔优美,结构简练,是深受将乐百姓喜爱的表演形式。其道白采用“土官话”(即带有将乐方言腔的普通话),唱词曲调为八韵,每韵由7字组成,一曲8句,腔调变化以八韵为中心展开。使用的乐器有扬琴、琵琶、三弦、苏笛、京胡、二胡、板胡、云曾、笙、镜锣、铜钹、渔鼓等。演唱场所多放庭院内或厅堂上,演唱内容多为折子戏或戏剧片断。目前,县里收存的南词传统曲目有《断桥相会
泉州春生堂酿酒技艺
早在宋代,泉州民间就已有酿酒。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九“物产”记载:“泉中常饮,唯醇酒,即宋之醇酬及今老酝,其酿法极多,名果佳花皆供糟,最胜者为金蒲五月春。”《泉州市志》载:道光年间(1821~1850),永春人郭信春秘制“春生堂”药酒。清代,春生堂秘制酒成为闽南地区著名的药酒,至今已180多年。“春生堂”秘制酒采用党参、川芎、沉香、原豆叩、砂仁、肉桂、当归、熟地等三十余味名贵药材经浸、熬、煮提炼组合,配以陈年高粱酒、优质米酒精制而成。其传统酿制流程为:用刀把药材破碎,用白酒在缸中浸药,用水火君药,浸药、火君药后提取药液,以陈年高梁酒、优质米酒为酒基,配上30多种药材浸、熬、煮后提取的药液、白砂
磨漆画
磨漆画是以漆作颜料,运用漆器的工艺技法,经逐层描绘和研磨而制作出来的画。磨漆画在借鉴传统漆器技法的基础上,溶入现代绘画艺术手法,将“画”和“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制作出来的画具有色调明朗、深沉,立体感强,表面平滑光亮等特点。其制作方法是:先以生漆和瓦灰按脱胎工艺技法在木板上上漆打底、磨制光滑,然后用调配好的色漆在底板上层层描绘出各种纹样。利用上漆的厚薄不匀,使画面产生富于变化的明暗调子,从而具有立体感。在作画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现物体,还可以根据画面内容的需要,采用宝石、螺钢、蛋壳、金、银、锡等材料进行镶嵌,使画面层次更加丰富。最后,经打磨并罩上透明漆,用细瓦灰与生油推光。正因为磨体现了
棉花画
棉花画是漳州市弹棉师傅黄家声等人于1964年创造的一朵工艺新花,用脱脂棉花、桃胶、金丝棉等数十种原料,吸取传统的彩扎、浮雕、图画等工艺手法,创造出一幅幅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古代人物等造型生动,有立体感的棉花画。黄家声创作的《鹅群》、《松鹤延年》、《玉羽献瑞》等棉花画,曾在日本东京和加拿大蒙特利尔《人与世界》展览会上展出,受到好评。花色品种多样,有普通棉花画、绸扎棉花画,绒线画,银线画,有各种规格的棉花画挂框,有小巧玲珑的棉花画摆设,销售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10多个省、市,远销日本、西德、美国等地。
龙岩山歌
龙岩,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逢年过节,城乡常常歌台高筑:“龙川河水波连波,龙岩山歌锣打锣。这山唱来那山应,一人唱歌万人和”歌声此起彼伏,演唱形式有对唱、和唱、联唱、表演唱。曲调高亢悠扬,悦耳动听;行腔行云流水,时张时驰,顿挫有致,深受群众的喜爱。龙岩山歌戏以反映现实生活题材为主,唱词、道白常借用山歌的比兴手法,音简意赅,通俗生动,押韵顺口,诙谐活泼。音乐曲调以闽西山歌、竹板歌和民间小调、民间器乐曲为主,经加工提炼,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有的高亢嘹亮,热烈奔放;有的悠扬婉转,清新明快;有的轻松活泼,诙谐生动。整个戏曲,节奏自由、旋律简洁流畅、调性调式灵活。龙岩民间歌舞“采花灯”中的“蝶步”,
泉州踢球舞
泉州踢球舞,俗称“贡球舞”、“碰球舞”,舞蹈的名称直观地反映了该舞蹈最重要的特色,即以脚踢球,以手抛(贡)球,和以身体其他部位,包括肩、臂、肘、膝、头、脖等碰球、接球等。踢球舞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体育游戏“蹴鞠”。汉刘向《别录》:“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也材也,皆为嬉戏而训练之。”汉王室所藏的军事书籍中有一部《蹴鞠新书》,《后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兵技巧十三家”之内。古汉语“蹋”、“蹴”即“踢”,“鞠”即“球”,“蹋鞠”、“蹴鞠”即“踢球”。这种游戏后来演变为两个分支,一个是现代足球运动的雏形,另一个就是通过与音乐、歌舞等艺术形式的结合,逐渐舞蹈化,成为“蹴鞠舞”。唐
蒲洋神佛泥塑造像传统技艺
荔城区蒲洋1泥塑造像传统技艺发源于宋代。其技艺特点为保持古老的传统精华,工序规范,造型神态栩栩如生,实属民间工艺美术之上乘技法。特别是其泥塑技艺之精到,泥塑小样广泛应用于大型的石雕、铜雕、木雕工艺,成为一样母体技艺,更显其重要价值。泥塑成像传统技艺又与宗教的精神达到完美契合,对禅理的深刻领悟,以慈悲情怀独运匠心,使之成为传播宗教文化的一种艺术载体。至今在莆田各地保留着大量的宋代佛像神祇塑像,如黄石谷城宫、梅妃宫、重兴寺的塑像群,无不佐证其技艺之高超。2010年11月,《蒲洋1泥塑造像传统技艺》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12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非物
果馔盘盒制作技艺
荔城区后洋果馔盘盒制作技艺,是指黄石镇后洋吴氏家传的特种技艺。清代乾隆初年,著名艺人吴贤制作的贴金透雕花篮被兴化知府选为贡品,至今还完好保存于故宫博物馆。从清代中叶起,后洋果馔盘盒技艺名播遐迩。其作品以选材考究、造型奇妙、雕工精细为特征,综合运用镂通雕、圆雕、上漆贴金、金漆线描等工艺,成为一种极其珍贵的艺术品。其用途广泛,即可作为传统祭祀活动中用于盛放祭品的器物,又可作为富裕之家置放水果和干点的器具,还被艺术品收藏家视为宝物。2010年11月,《后洋果馔盘盒制作技艺》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石后洋果馔盘盒制作工艺在宋代就名传遐迩,被誉之为“后洋工”。宋元时代,因
文峰天后宫“元宵烛山”
文峰天后宫是研究、传播妈祖信仰,弘扬妈祖文化的主要庙宇之一,位于荔城区文献东路繁华地带。其前身白湖顺济庙,初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9年),迄今853年。元至正年间(1354年),时地方官为朔望行香及春秋二祭妈祖之便,迁址城内善俗坊前。据明周瑛、黄仲昭之《重刊兴化府志》卷之九“里考图”载称:“善俗坊,旧在县前。宋朝以莆善俗而作。国朝宣德间,县丞叶叔久重立,四方人久传诵之。”由此可知,莆田自宋以降,民风淳朴,传统习俗,沿袭相承。文峰天后宫的正月二十九日妈祖总元宵活动,俗称“尾晚灯”。除进行“化龙”,弄大五福、散福、游灯、三及第走马游街等民俗演示活动外,其中的“烛山祈福”,尤有特色。201
文峰天后宫三献礼
文峰天后宫妈祖“三献礼”习俗,是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妈祖被列为“春秋谕祭之神”,编入国家祀典,雍正帝又诏普天下“行三跪九叩礼”后,春秋二祭的礼制。仪式在宫门前拜亭广场举行,全程35分钟,其仪注内容分为祭筵、仪仗、乐舞、执事、仪程五个部分,仪式所需的相关制品,严格规范,遵从古制,符合礼俗要求,大小用具用品近千件。仪式规范完整,古朴典雅,场面壮观,严肃庄重,溶道教、佛教和民间民俗活动为一体,富有礼俗文化内涵。2009年1月,《文峰天后宫三献礼》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妈祖由人及神,并成为百代流芳、千秋褒扬、四海共仰、五洲同颂的海上女神,封号从夫人、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