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特产
江西省民俗文化
萍乡莲花落
萍乡莲花落(第三批省级)萍乡莲花落又叫打莲花,以节奏明快、语言生动诙谐、简便灵活,演唱形式独特而深受当地群众欢迎。萍乡市志、萍乡文化艺术志均记载:“萍乡莲花落始于宋,本为穷人行乞时所唱,在清乾隆后嘉庆末年(1821年前)出现专业艺人”。萍乡莲花落演唱时由一人主唱,众人帮腔,主唱人左手持莲花响板(一截约2寸宽的半边竹筒,串着4-5个铜钱),甩动莲花响板,发出“沙嗒、沙嗒”的响声,右手击鼓,敲出节奏,衬托唱腔气氛,唱词以七字句为主,也有长短句,每两句一韵或一篇一韵,演时可唱可吟,以唱带数,唱、吟、数相配,灵活机动,优美动听,其音乐由正板数唱和拖腔两部分组成,正板数唱由萍乡地方语音似吟似唱,语音与唱
安源面塑
安源面塑(第四批省级)安源面塑是一种民间传统美术。既有美术观赏价值又有贡品价值。它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贵溪畲族马灯舞
贵溪畲族马灯舞(第三批省级)贵溪畲族马灯舞,亦称灯舞。是畲族古老的地方舞种,历史悠久,由元末传至今日,它是畲族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结晶。马灯舞表演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多彩,乡土气息浓郁,是畲族人民谢祖祭祖、新春闹春、庆贺丰年、喜迎贵客时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目前在贵溪市樟坪民族乡仍保留这一传统民间舞蹈艺术。明代中期,畲族人由福建迁入贵溪,分散居住樟坪江浒山半山腰。为防御灾祸,不受外族人威胁,镇守族土,保佑畲民安居乐业,畲族长者从旧地请(搬)来了祖先圣人坐阵案头,“设坛”开始跳马灯舞,保佑畲民安居度日,从此以后他们日子果然过得太平。为报谢圣祖赐福之恩,每到年终,畲族老艺人都要
安源傩舞
安源傩舞(第四批省级)高坑镇新华村,曾是唐“东海平浪王”杨泗将军抗击贼寇的战场。距今已有1千多年的历史。民间有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之说。且镇内分布较广。唐、葛、周是傩事话活动中尊奉的主神。高坑傩舞俗称“仰傩神”“耍傩神”,又因舞步必须踩在锣占上而称“踩锣”。“耍傩神”分四步进行,请神、出庙、跳傩、封洞。每年腊月二十四至元宵节傩队的主要傩事活动,跳傩的人员净身洁手,到庙内穿服装,戴面具,开始每年的跳傩活动,到各村挨门沿户“扫堂”驱邪,一路锣鼓遍爆齐鸣,每个傩面具有一段舞蹈,舞名以面具神名而定。现发展到重大庆典活动也跳傩,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消灾除役,驱役逐鬼,赐福纳吉。以成为
贵溪畲族上刀山
贵溪畲族上刀山(第四批省级)贵溪畲族上刀山是畲族雷、兰、磐中姓氏族内世代相传的一种古老跳傩仪式,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被畲族人民作为驱邪纳福、保一方平安的一种祭神仪式传承至今。上刀山表演过程古朴原始、粗犷奔放。赤脚上刀山的动作,以边表演边舞蹈的形式上刀山、下刀山,拔刀表演动作及表演风格,在我国傩舞表演中实属罕见,刀山傩舞以其古朴的表演形式,在畲乡及周边地区影响较广,深受广大百姓喜爱。畲族上刀山的表演主要分布樟坪畲族自治乡,畲族自治乡地处我市南部,明代中期畲族人由福建迁入贵溪,分散居住樟坪江浒山半山腰。贵溪畲族刀山傩舞的价值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民间原生态历史、研究、科学学术价值。2、民族文化
余江木雕
余江木雕(第四批省级)余江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下游,东与月湖、贵溪接壤,南和金溪相通,西界东乡,北邻万年、余干。果喜木雕主要分布在邓埠镇、锦江镇、中童镇、洪湖乡、马荃镇等地。余江的木雕工艺历史悠久,有史料依据为随汉唐北方移民南迁而入,至明清而极盛。明清时期,余江木雕多用于梁柱、斗拱、飞檐、栏杆、门楣、匾额等;表现形式趋于多样,有浮雕、圆雕、透雕等;题材有人物、动物、静物等。晚清至解放前,木雕广泛用于房屋装饰、工艺品、佛教用品;木雕主题多样化,多见于生活风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吉祥寓意等。发展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著名企业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张果喜创办了余江历史上第一个工艺雕刻
鹰潭水麯果仂
鹰潭水麯果仂(第三批省级)鹰潭果仂,又称水麯果、清明果,是月湖区民间饮食的一大特色产品。每年的清明节前,月湖区农村的家家户户都要包水麯果仂,这种习俗自宋代以来一直延续至今。月湖区土壤呈酸性,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水麯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水麯资源,再配以米粉揉合,中间包以馅子,经高温蒸熟而成,整个工序有10余套。水麯果仂多为农村中老年妇女擅长,而年轻人受现代食品影响,对水麯果仂制作程序也渐渐失去兴趣。据《徐氏宗谱》记载,瑶山徐姓南宋末年从外地迁入,元兵南下,家族人员丧于兵乱的不少,每逢清明节,族人以水麯和米粉搓成圆果作为祭品。到明代清明节做米果大盛,圆形的米果发展成为可包馅子的方形米果。据《贵
信江石雕
信江石雕(第四批省级)在江西的东北部自东向西滚滚而流的古老信江,哺育了一代一代的两岸人民,同时带来了各种丰富的矿产,鹰潭信汇黄蜡石即为其中之一。鹰潭信江黄蜡石,当地又称:黄玉,产自信江流域。据贵溪县志记载,宋朝当地就有人从江底捞起这种黄色玉石雕琢成器,献与朝廷。信江黄蜡石从地质上分,有冻蜡、胶腊、晶蜡;从色彩上分有黄、白、红、紫、绿、青之色,以黄、白为主。品质高的黄蜡石(冻蜡)因质色近似田黄,则封以“石后”。盛产于鹰潭月湖信江流域的优质玉石级黄蜡石以其密度高、油脂性高、光泽温润、色彩艳丽、造型奇特的特征被世人瞩目。优质的黄蜡石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一大批石雕艺人,他们根据信江黄蜡石的特点,因材施艺,
月湖灯彩扎制技艺
月湖灯彩扎制技艺(第四批省级)月湖灯彩,又名月湖区花灯,是月湖区民间节日文化活动的一大特色文化产品。据地方史料记载,闹花灯习俗,自宋朝开始,每逢春节、元宵佳节,月湖区城乡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示祥和喜庆。南宋诗人谢枋得在当地亲戚家作客,观花灯后,留下“码头日受万人拜,信河夜享千盏灯”的诗句。此习俗一直延续上世纪60年初,并扩展到当地庙会活动。月湖花灯用上好的木料制成,框架精细考究,其形状有四面形、六面形、八面形等,一般高0.5米-0.7米,每个扇面画一图案,内容有自选的戏文、典故、山水花鸟等,各图之间相互关联,里面用蜡烛点亮。入夜以后街道上一排排排灯交相辉映,绚丽多彩。月湖花灯从种类上分有宫灯、
龙虎山正一天师道斋醮科仪
龙虎山正一天师道斋醮科仪(第三批省级)正一天师道的斋醮科仪,是道教特有的宗教仪式,是道教中沟通人与神的联系,祈祷神仙保佑,赐福消灾或为亡者追荐超度的宗教活动。因为斋醮科仪(俗称“做道场”)有一整套仪范程式,如音乐、灯烛、图像、禹步、手诀等,所以它也可以称为“舞蹈”的一种。不过这种“舞蹈”人们赋予它更多的宗教内容和神秘玄机。东汉汉安元年,张道陵在巴蜀创立“正一盟威之道”(“五斗米道”)时就创立了《天官手书》等上章仪礼。同时期,张角在北方创立太平道,也建立了祠、茅室、方、坛,以举行斋戒祭祀。早期天师道的斋醮科仪,主要以“直诵”的形式,诵念1,也伴以击鼓,敲盆及“念咒”、“喝符水”等。北魏寇谦之作《
龙虎山张天师传说
龙虎山张天师传说(第四批省级)在传承千年的天师道文化中,不泛历代天师惩罚扬善、济世度人的传说。在历代天师中,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是自祖天师张道陵创教1800余年以来63位天师当中成就较高、对后来的正一派道教、乃至民间道教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天师。宋元佑七年(公元1092)十月二十日生於龙虎山蒙谷庵,到五岁还不会说话,一日,因听鸡叫而开口赋诗,曰:“灵鸡有五德,冠巨不离身,五更张大口,唤醒梦中人”。张继先九岁嗣三十代天师,十三岁即蒙北宋徽宗皇帝召见。天师府内狐仙堂,数百年来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说的是张继先天师曾经帮助怀孕的狐精渡过雷劫,并令其悔改受戒向善。狐狸成仙后,感天师之恩,帮助历代天师传人“
浮梁功夫红茶制作技艺
浮梁功夫红茶制作技艺(第二批省级)严台村天祥茶号工夫红茶制作技艺,随着红茶生产的发展而传承和改进。严台村是位于浮梁县东北部的一个自然村,它的东、北、西三面都与安徽省祁门县境毗邻,村周高山重叠,森林茂密,其地形、地貌和良好的气候、土壤最宜于茶叶种植。据资料载,清道光年间,这里有优质茶园4000余亩,为这里红茶生产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使这里的茶叶生产一百余年久盛不衰。它的生产加工技术水平在当时整个祁红茶区是手屈一指的。严台天祥茶号工夫红茶制作技艺以它技艺的独创性、技艺的科学性和技艺规程的严谨性形成了它独具特色的先进性,对推动红茶生产技艺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技艺的独创性:在萎凋方法上,他们根
崇义龙灯制作技艺
崇义龙灯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耍龙是老百姓所喜爱的传统文娱活动之一。龙灯的制作是整个舞龙活动的重要环节,龙灯一般分为龙头灯、龙身节灯、龙尾灯、龙皮及珠灯五个部分,以竹、木、纸、布为原材料。崇义县杨眉镇杨眉寺村庙背组王孝亮的龙灯制作,以其工艺奇特,造型生动,而赢得龙灯爱好者的肯定,所制的“龙灯”畅销邻近50多个乡镇。王孝亮扎制的龙灯上、下腭较长,龙口大,虎牙突出,口含彩珠,能灵活转动,龙须富有弹性,龙眼圆,龙角饱满,龙头内一般都设两支以上的烛灯插孔,龙身一般都是单数,所扎制的龙分大龙(13节以上)、中龙(7-9节)、和小龙(3节);现多以三节、七节或九节为主,每节设一支烛灯插
浮梁青狮白象灯
浮梁青狮白象灯(第四批省级)瑶里镇长明村所属谢家园自然村,该村村民古代绝大部分为“施”姓。该村的地形,村前有一大一小两座山丘(像两头昂首蹲坐的狮子),村后有一座大山(像一头大象),后面的大象紧紧护着前面的狮子,构成了“大象护狮”这样一种独特地形,“狮”又与该村“施”姓谐音,即“大象”之神灵护佑着“施”氏村民。该村村民即此命名他们的灯彩为“青狮白象灯”,该灯彩活动始于宋仁宗年间,仅在0期间中断,改革开放后又恢复了这一有着特定含义的灯彩活动,活动延续至今已有960余年。每年正月,瑶里镇长明村都会举行《青狮白象灯》灯彩活动,村民用迎舞青狮、白象灯来恭祝祖国国泰民安。传说瑶里村曾住着两兄弟,哥哥叫青狮
萍乡采茶戏
萍乡采茶戏(第三批省级)萍乡采茶戏是江西采茶戏的一个分支,亦名萍乡地方戏。是在江西傩舞、灯彩的基础上,兼收湖南花鼓戏、赣南采茶戏、汉剧、粤剧的营养,逐步发展壮大而形成的,流行于萍乡全境及相邻的万载、宜春、铜鼓、宁岗、浏阳、醴陵等地。目前,萍乡采茶戏剧种语言为萍乡城区方言,唱腔主要为川调、神调,也有茶灯、歌腔等杂腔小调,各行当不同的演唱方法和鼻音悲痛欲绝性腔滑音等特殊的演唱技巧使萍乡采茶戏唱腔具有独特的韵味。萍乡采茶戏被誉为“江西的评弹”,在中国梨园曾获过很高的荣誉。20世纪50年代就有《寨上红》和《安源大1》的主要唱段被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唱片在全国发行。还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次、文化部
高安上湖灯彩
上湖灯彩是江西省高安市上湖乡在民间自古流传下来的以纸扎灯为道具而载歌载舞的一种传统表演艺术。高安自古歌舞昌盛,灯彩盛行。从明崇祯十年(公元1638年)《瑞州府志》和清同治《高安县志》以及后来的史料上,可以得知,高安灯彩种类繁多,有龙灯、狮子灯、跑马灯、蚌壳灯、茶灯、日月灯、鲤鱼灯、流星灯、猴子跳圈、麒麟灯、象灯、采莲船、板凳龙等,茶灯和板凳龙载歌载舞,其他灯彩只舞不唱,有的灯彩有人物有故事。每入夜,笙箫鼓乐,歌吹连云,灯影连陌,舞姿兢艳。尝走村串户有远达一、二十里者,每每通宵达旦,热闹非凡。上湖灯彩是一支能够把灯彩这项民间舞蹈持之以恒地传承下来的主力军,上湖灯彩主要集中在塘南村和丁家村一带。他
弋阳叠山绳龙灯
弋阳叠山绳龙灯(第四批省级)叠山绳龙灯是指流传在以弋阳县双港村为中心包括马岭、徐黄、外厂等周边自然村的一种祭拜社公庙的民俗仪式。村民以毛竹原料编制龙头、龙尾和七节龙身,各节之间用横麻搓绳连接,每节内空中绑扎浸油草纸作为光源。与别的地方龙灯相比,叠山绳龙灯外披红布,红布上没有绘饰鱼鳞纹,造型古朴,简洁,舞龙队员拉动绳子表演跳跃、翻转、盘旋等动作并配以弋阳腔唱和形式营造热闹气氛。叠山绳龙灯活动从正月初六祭拜社公庙请灯开始至十五元宵节晚上再次祭拜社公庙烧灯结束。社公庙祭拜仪式规矩严格,不准女人参加,且任何人不得发声。期间的舞龙活动,参与人数众多,非常热闹,在当地影响极大。叠山镇位于江西省弋阳县南部,
鄱阳湖鸬鹚捕鱼习俗
鄱阳湖鸬鹚捕鱼习俗(第三批省级)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长江中游南岸。余干县濒临鄱阳湖,有着悠久的渔业生产历史,其中渔民鸬鹚捕鱼独树一帜。鄱阳湖余干渔民“鸬鹚捕鱼”习俗,迄今有几千年的历史。鄱阳湖畔余干渔民养鸬鹚捕鱼,是古时一直到近代,余干内河渔民主要捕鱼方式之一。鄱阳湖渔民鸬鹚捕鱼习俗是渔民原始渔业生产遗风的残存,目前主要分布在鄱阳湖畔地区,余干县的康山、大塘、山塘、瑞洪、枫港、鹭鸶港乡等地区目前仍有一些饲养鱼鹰来捕鱼的人家。鸬鹚又名鱼鹰,水老鸦。有的称做“哇子”,或者是“捕鱼鹳”,羽毛黑色,有绿色光泽,颔下有小喉囊,嘴长,上嘴尖端有钩,善潜水捕食鱼类,渔人常驯养之以捕鱼。渔民以歌代令
余干正骨法
余干正骨法(第四批省级)余干江氏传统中医正骨法的创始人名江楼,三十年代在上海师从著名武术家王子平先生学习武艺、中医理论及伤科正骨手法。1933年参加江西省举办的国术擂台赛,获得了全省第一名。同年又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在南京举行的国术比赛,获得国民政府体育委员会颁发的“国术无双”奖牌,1937年他再次代表江西省出席在长沙举办的全国武术擂台赛,荣获第二名,获得银质奖杯一只。解放初期,任余干县人民医院骨伤科医师。1979年获国家武术比赛一级裁判称号。1981年被余干县政协聘为政协委员。体现江楼生命价值的主要不是那些奖杯和聘书,而是他创造的上饶江氏正骨法的正骨医术,名闻四方,已经成为远近知名的公认的骨伤
余干县古埠镇盆栽烟花制作技艺
余干县古埠镇盆栽烟花制作技艺(第四批省级)余干县古埠镇“盆栽烟花”是一种大型烟花组合,综合了炮竹与烟花的多种技术精华。古埠盆栽烟花系清末民初由第一代传人黄启明发掘传承,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上世纪六十年代,第二代传人黄启明之子黄科喜曾被请到南昌燃放,轰动省城。后来第三代传人黄深泉又进行了改进,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独树一帜的烟花。盆栽烟花制作融合了建筑造型、扎架工艺、雕刻美术、化工火烟等多门工艺技巧。将众多设计有不同戏剧故事和人物的烟花塔架,码放在一个直径一米多、高度一米的圆柱状篾盆里,制作极其精细复杂。燃放表演时,将烟花盆倒挂在十余米高的树杆或架子上,从底层牵出一根引线到离地面一米高的空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