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特产
江西省民俗文化
高安采茶戏
高安采茶戏是在明清时期的高安民间歌舞、灯彩、傩歌傩舞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瑞河两岸的瑞河戏、锣鼓戏和丝弦戏等剧种的有益成分演绎而成的一种传统表演艺术,以其“语言通俗生动,行腔淳婉清越,气韵刚柔相济,表演质朴优雅”的艺术特色而饮誉江西戏坛,成为江西艺苑中一枝古老而娇艳的山茶花。高安采茶剧团于新中国成立后,曾经上庐山(献演传统小戏《四九看妹》)、赴上海(演出现代戏《小保管上任》)为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和华东地区献演,受到了毛泽东、1、1、1、1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0华东局领导的高度赞赏,在上海演出引起轰动,分别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个国家媒体对高安采茶戏作了专题报道,并且三次晋京表演
万载夏布制作技艺
据传,南北朝时期,江西万载乡农蔺思源,发现富有韧性的草本植物苎麻,并将它的表皮剥下,用以编制帷帐,效果很好。此后,万载地区汉族劳动人民逐渐改进绩麻之法,采用纯洁的苎麻纤维织造夏布。万载地区的夏布织造技艺流传至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万载夏布,“柔软润滑,平如水镜,轻如罗绡”,其纱质细软、边缩平整、编织均匀、色泽清秀、不皱折、不变形,易洗涤、凉爽清汗,饮誉全国,在唐代就被朝廷列为贡品,还曾在1940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夺得金牌,远销海外,是江西三大特产之一。万载夏布织造完全由手工制作,分绩纱与织布两大部分,细分工序达几十道。绩纱要用手工
全丰花灯
是江西修水全丰镇一项介于灯、戏、舞之间的艺术表演活动,主要特色是灯队表演,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春节期间,乡村各路花灯云集,从初一发灯一直唱到元宵,跑东家窜西家,通宵演唱。此外,民间节日、做寿、上梁、婚嫁,都请来花灯热闹一番。全丰花灯属江西曲艺,流传于修水西北部幕阜山下的塘城、全丰两乡。清乾隆《义宁州志》记:“分宁(今修水)界吴楚之交,俗多类楚城市村落乡民犹多袭旧,专事巫祷。”该地巫风、道士活动非常盛行。据传,全丰花灯曲调系由道教音乐派生而成,以花灯《下南京》一曲与道教《颂经》对照比较,两者主音为徵、羽调式,旋律风格相同,句式结构都是上下两韵五言体。全丰花灯的源流传说也极富传奇色彩。清嘉庆《
南丰跳傩
傩舞是“跳傩”的主要表现形式,原为祭神驱疫的仪式舞蹈,后发展为娱神娱人的傩舞。南丰傩舞流传于江西省南丰县180个村庄,传播面广,是民众喜爱的民间舞形式。南丰傩舞历史悠久,几经演变,清初傅太辉《金砂宋氏傩神辨记》载:“汉代吴芮将军祖周公之制,传傩以靖妖氛。”可见汉时南丰一带已有跳傩。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南丰跳傩吸收了戏曲、木偶、灯彩、武术等多种表演技艺,变得更加世俗化、娱乐化。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跳傩在民间依旧传承,延续着其草根文化的命脉。南丰傩仪结构复杂,由跳傩仪式、杂傩仪式等构成。跳傩仪式由起傩、跳傩、驱傩等基本程序构成;杂傩仪式有“跳竹马”、“跳和合”及“跳八仙”仪式三种。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是一种专唱孟姜女故事的戏曲,世称“孟戏”。广昌地处赣东抚河上游,百姓礼佛甚笃,每岁菩萨生日,便要举行迎神赛会,聚众演剧。明正德(1506~1521年)《建昌府志》载:“广昌县近年居民,互相纠敛钱财,宰杀猪羊,扮装各样戏文。近而抚(州)、赣(州)、饶(州)、信(州),远而闽浙等处军民商贾,莫不1,动至数百千人,如此者,半月乃罢。”至明万历间,又兴起了一种“神戏”,尤以甘竹镇的舍溪、赤溪和大路背三村最盛。三村纷纷组建戏班,设立宫庙,祀奉秦朝蒙恬、王翦、白起三元将军。每至正月新春,各择吉日,游村出赛,鸣锣开台,搬演孟姜女连台大戏,一年一度定为俚俗。广昌三村的孟戏剧本,渊源有自,不尽相同,赤
宜黄戏
宜黄戏,江西古老剧种之一,发源于赣东地区的宜黄县。大约在明万历年间,发脉于甘肃南部的西秦腔,由北而南,带来了以笛子伴奏的吹腔和以唢呐伴奏的二凡两种曲调。进入宜黄后,废除了唢呐和笛子,改由胡琴伴奏,构成了以二凡为主体的板腔体音乐,时称“胡琴腔”。清乾隆李调元《雨村剧话》曰:“胡琴腔起于江右(即今江西),今世盛传其音,专以胡琴为节奏又名二簧(黄)腔”。不久,这种胡琴宜黄腔便迅速传遍安徽、江苏、湖北、陕西、河南、四川,并进入北京。戚震《北京百六竹枝词》中记:“宛转珠喉服靓装,弋腔秦调杂宜黄”。京都的宜黄、弋阳、秦腔三者并胜。清末的江西宜黄戏,班社如林,流播广大,仅在抚州地区就有六顺、春和、合顺等
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源远流长,是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一种表演形式。形成于明末清初,迄今约有四百年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载:“采茶戏最早出现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在九龙茶山,茶农们为了解除劳作的辛苦,为了传递相互的情感和信息,而引吭高歌;茶农们还在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的时候,以民间灯彩的形式,走村串户,自娱自乐。于是,“采茶歌”“采茶灯”便应运而生。赣南采茶戏正是在,“采茶歌”“采茶灯”的基础上吸收赣南其他民间艺术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至明末清初,赣南采茶戏已形成了一个有行当、有独特表演风格、有音乐特点的地方剧种,而且还有职业的班社,并先后传至福建、广东、湖南、湖北、云南、台湾等地。到解放初期
铜鼓漫画
铜鼓地处赣西山区,群山环抱。在这近似隐者的居处,漫画艺术却在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铜鼓也被全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命名为全国36个“基层漫画团体”之一,省文化厅命名为“全省漫画艺术之乡”,2003年3月4日,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漫画之乡”。发展历程80年代,随着全国漫画创作的复苏,县文化馆的美术干部认识到“这就是铜鼓美术的希望,它广泛的阵地和制作简便等特色完全可以打破山区美术发展的局限”,继而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创作,从此一棵艺术的种子便根植于大山中的这片土地。10余年来漫画在铜鼓发芽、成长、开花、结果,漫画精品叠出,队伍发展到60余人,作品见诸全国20个省市,数10
奉新农民画
奉新县干洲镇,地处奉新、靖安、安义三县交界中心,这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勤劳智慧的干洲人民,不但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这片素有“文化之乡”美誉的土地,又获江西省文化厅授予的“艺术之花”美称。干洲农民画,就是一株植根于这片田野、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艺术之花。旧称“从善”的干洲,民间素有重视文化教育的风气,1662年就出现了董侯书院和登云书院。文化教育事业的兴旺,推动了民间艺术的发展,灯彩、板凳龙、木雕、石刻、剪纸、窗花、布饰、刺绣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干洲农民画出现于60年代末,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它的产生和发展,既深厚的文化
宜黄禾杠舞
流传于宜黄县河东一带。是山区人民世世代代在山上砍桠柴,利用禾杠和柴刀打着节拍进行歌舞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舞蹈。据宜黄县兰水乡农民吴家福介绍,禾杠舞是由禾杠歌演变而来的。禾杠歌是以歌为主,禾杠的表演很简单,将禾杠拿在手上或在肩上,用柴刀进行单一的敲打,仅起到山歌的击拍作用。后来,人们渐渐不满足这种简单的艺术形式,有人对禾杠歌进行了改进,利用柴刀面碰擦禾杠发出的音色、音调来丰富禾杠歌的节奏韵律,使禾杠歌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同时禾杠的表演也有了很大的改进,表演者一边敲击禾杠,一边唱歌,一边舞蹈,同时还参加各种形式的对歌,就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禾杠歌最终演变成了禾杠舞。《禾杠舞》的特点是生活化、劳
乐安蛋雕
乐安蛋雕(第四批省级)乐安蛋雕是本土的一项优秀民间传统美术,它起源于明清时期民间送“彩蛋”习俗。在民间,每逢端午节或嫁娶添丁的喜事,亲朋好友、邻里之间都要送”红蛋”,寓意“喜事同享、圆圆满满”。后来,人们为了创新,有的把蛋染成五颜六色的“彩蛋”,或在蛋上画上各种花卉、图案、祝福字语。为了便于收藏,民间艺人又将各种图案雕刻在蛋壳上,逐渐形成一种独具特色、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蛋雕”艺术品。由于蛋壳工艺品在正常的状态下可以保存上百年。因此在世界工艺美术舞台上,“蛋文化”非常流行。即便是现在,“彩蛋”在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都是吉祥、祝福的礼物。起源于清光绪年间的乐安蛋雕,是鳌溪镇邹氏祖传的独门
万年稻米习俗
稻米习俗(第四批国家级)万年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乐安河下游,鄱阳湖东南岸,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区。当万年仙人洞的原始先人移植下第一棵水稻时,华夏原始的农耕文化--稻作文化从此开始。一万多年前,原始先民就过上了“饭稻羹鱼”的农业生活。据历史文献记载,水稻一直是县境内主要栽培作物。在长期的水稻耕作实践中,原始的民间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沉淀,逐步形成了万年人歌谣、节令、风俗、耕技等方面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稻米习俗,不少稻作文化习俗至今仍沿袭不衰。万年贡米米质优良,形似梭、白如玉、香软可口,营养丰富,食用鲜美,其稻谷抗病、虫、寒能力强。从南北朝开始,就是特产,明朝正德七年,万年县建治之年(1512年)获“万年贡米
萍乡传统烟花制作技艺
萍乡上栗是中国烟花爆竹的发祥地。当地烟花爆竹生产历史悠久,烟花爆竹的发明者李畋便为上栗人。据《唐史》记载:“李畋,江南西道袁州府上栗麻石人氏,生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四月十八日。”据说他曾用自己发明的爆竹,帮助唐太宗李世民驱除山魈邪气,使其龙体康复,遂1为爆竹祖师。1935年编著的《中国实业志》记载:“湘省爆竹制造,始于唐代,发达于宋末及逊清乾隆年间。”又据民国版《醴陵县志》记载:“鞭炮业由上栗市发展至浏阳金刚头,渐推广至醴陵富里、白兔潭、麻石一带。”可知,上栗的鞭炮生产早于浏阳和醴陵。据老艺人回忆,萍乡上栗从明朝开始做鞭炮,到清朝时,各家各户生产已很普遍。清康熙以后,上栗成了爆竹生产、
婺源绿茶制作技艺
婺源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茶叶产地依山傍水,滩环深溪,壁生云海的优越自然环境,湿润肥厚的土地,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公元760年前后,茶圣陆羽论述茶叶出产地时,称“歙州茶生婺源山谷”,表明婺源当时已是歙州的主要产茶地。公元865年杨华所著的《膳夫经手录》记载:“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杂木叶”。制造方法如《茶经》所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穿之、封之制成饼茶。明代炒青茶代替了蒸青茶,沈周在其《论介茶别论后》写到:“武林之龙井,新安之松萝,其名大噪”。婺源及休宁当时都属安徽新安郡。婺源绿茶在松萝茶制造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如:小锅杀青、小桶揉捻、干燥低温长烚等特点。婺源绿茶,每年在“春分”前后
南昌瓷板画像
南昌瓷板画是在中国传统绘画、陶瓷彩绘和西方摄影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绘画艺术与烧瓷工艺巧妙结合的一种民间艺术。主要流传在南昌、景德镇、九江等地。清末至民国,随着西方摄影技术的流入,“珠山八友”之一的邓碧珊在吸取中国传统瓷器彩绘的同时,不断创新,将欧阳询发明的九宫格用于瓷绘,在摄影技术和国外绘画技法的影响下,慢慢摸索出让瓷上人物显得立体、真实的技巧,开创了瓷上肖像画的艺术领域。民国初年,南昌人梁兑石成为瓷板画的第三代传人。他在中山路繁华地段——府学前一带开设“丽泽轩瓷庄”,在景德镇购买大量白胎瓷,自设红炉,聘请艺人按顾客要求绘制肖像和粉彩瓷器。因其品质上佳、做工精细,一时购者如云。在梁兑石的带动
樟村板灯
樟村板灯是江西省玉山县的一个文化遗产,樟村板灯的种类丰富多样,下面介绍主要的四种:状元灯,相传是樟村当年一名读书人赴京殿试中了状元,乡亲们为欢庆这一吉事,特请人制作了状元灯。据说,举了状元灯,能沾才气。子孙灯,指灯头后二桥板灯,寓意子孙满堂。唐末,战火四起,瘟疫横行,人丁稀缺,樟村百姓为求人丁旺,送瘟神,便制有子孙灯。酒瓶灯,谐音是“久平”。盛唐时期,天下太平,樟村百姓期望国家能长久太平,安居乐业,又因当时制灯者爱酒如命,故特制酒瓶形的灯。花篮灯,是当年一采花女子首创,她突发奇想,觉得把灯做成花篮形放在自己的1里应该很美,便用竹蔑编织成花篮形框架,外糊纱纸,加彩绘,篮底、篮沿周边分别垂有玫瑰红
德安潘公戏(布帐傩)
德安潘公戏,习俗潘太公游春,是一种集歌舞、戏曲、杂耍、傀儡与假面杂扮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流布于江西北部德安县吴山、樟树两乡的十二个村庄。每逢正月初一到元宵,十二个村庄中的桂、胡、李、陶四大家族都要举行大型的花棚大会,白天祭祖游春,手端傀儡神像环村逐疫,送福千家,晚上聚集祖堂,演剧欢乐,庆贺新春。演出时,在太公祖堂内拉起一块蓝色布帐,称为花棚。棚上傀儡表演,棚下假面舞唱,棚上棚下全套节目十九个。一个节目叫做一个断本(段本),每个断本约10分钟。傀儡有将军、大尉、城隍、社令、秀才、少女,表演开山、走马、奠酒、拜祭、游园、上街、观花、采桑。棚下人扮傀儡,戴着面具,装神、装鬼、装将军、装判官、装和尚、装
景德镇瓷业习俗
景德镇瓷业习俗(第一批省级)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千余年来瓷业生产过程中形成、发展并传承至今的民间行业传统仪式、节庆活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主要表现形式有祭窑神、吃“知四肉”和烧太平窑等重要的行业习俗。祭窑神:窑神童宾是瓷器制作行业崇拜神,又称“风火神”。它产生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盛行于清(公元1644——1911年)至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1949年),清代(公元1644—1911年)年希尧《重修风火神庙碑记》、唐英《火神童公传》都有记载。至今窑神童宾传说在景德镇广为流传。清代(公元1644—1911年)督陶官唐英为童宾神庙取名为“佑陶灵祠”,童宾亦成为景德镇陶瓷
东固传统造像
这是江西吉安境内一项将木雕工艺与民间宗教造像、民间信仰仪式三者结合起来的一项综合性技艺。丹青先生首先必须掌握娴熟的木雕技艺,能绘制和雕刻佛教、道教及民间宗教中的各种神像。神像雕刻完成之后,丹青先生还得亲自主持一系列复杂的“开光仪式”,通过仪式赋予那些“木头”神像“法力”,至此造像工作才宣告完成。
婺源歙砚制作技艺
婺源歙砚制作技艺(第一批国家级)砚,具有实用和欣赏的双重价值,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婺源制砚历史从唐开元(713—741年)中叶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上婺源属安徽歙州(后改徽州)之辖地,歙砚石材产于婺源县龙尾山,古时“以州名物”,故婺源所产之砚称为“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其制砚石材产于婺源县的龙尾山,故又称“龙尾砚”。歙砚以其优良的材质、美妙的天然纹理、精美的图案纹饰,赢得了历代人们的赞誉,并成为历代朝廷的贡品。宋人李之彦在《砚谱》中曰:“李后主留意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廷圭墨、龙尾石砚,三者为天下之冠。”歙砚石质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