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特产
山东省民俗文化
磁村花鼓
历史渊源1400多年前的隋朝时期,磁村当地的村民就开始利用地表层一种黑石烧制陶瓷,因此这里陶瓷业发展很快,官府就在这里设了“铁坞、盐坞、窑坞”。后来,当地村民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华严寺,以保佑一方水土,由此原济南通颜神(博山)的大路就改在了华严寺的脚下。但当时有大片水域相隔,水中鸳鸯戏水成对,过路的人要赤足趟水,逢有骡马过水更有难言之苦。为此,人们兴建了“鸳鸯桥”,这座桥气势宏伟,用料讲究,坚如磐石。后来由于年久失修,鸳鸯桥开始破损。到了清朝同治年间,淄川县令下了一道命令,要重修通往华严寺的“鸳鸯桥”。村民们听说后积极响应,纷纷捐款、捐物,就在“鸳鸯桥”修缮竣工之际,各路唱戏的、杂耍的都扎起了台子
花鞭鼓舞
花鞭鼓舞流传于山东商河一带,是旧社会穷艺人乞讨卖艺的工具,据老艺人王厚风、王安奎、张凤云等口述;光绪二十九年间,当地以卖唱为生的王立礼、王文义两兄弟在北京卖艺时拜流荡在京的艺人李桂珍、李明雄兄弟为师,学会了花鞭鼓舞。回乡后苦练技艺,并把花鞭鼓舞传给了当地艺人。宣统三年,王立礼和王立义俩兄弟的精湛技艺被清朝官吏看中,召进宫廷为皇帝表演,在打花鞭鼓舞中栓鼓的绳子断了,皇帝马上命四王拿来一捆黄龙绳送给兄弟俩。以后村上逢办喜事都用黄龙绳-嫁妆车,时至今日,黄龙绳的故事被当地人传为佳话。一、基本内容解放前花鞭鼓舞称为花鼓,解放后专业人员称它为花鞭鼓舞,花鼓在表演时身背腰鼓,双手各持一尺多长的花鞭,鞭头用
微山湖端鼓腔
微山湖端鼓腔又称端公腔,是发源于山东省微山县、东平县境内的微山湖沿湖一带的一种汉族传统曲艺艺术。原生态“端鼓腔”的伴奏乐器是几面羊皮鼓,声音单调烘托不出气氛。“微山湖端鼓腔”演出剧目繁多、曲牌丰富、旋律优美,唱起来转换调颇为自如,是研究古代汉族民间音乐的重要资料。已列入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微山湖端鼓腔(端公腔)”发源于山东省微山县境内的微山湖沿湖一带,它的渊源并无确切历史文献记载,但专家推测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乡人傩”,是微山湖渔民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祈祷祭祀、追溯历史、祝寿祈福、喜庆丰收的礼仪习俗。在长期的传承与演变过程中,“端鼓腔”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曲
东明佛汉拳
佛汉拳又称佛汉捶,俗称佛拳。是一种汉族传统武术。此拳起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是寺内武僧徐修文取诸家拳法之精华创编的拳种,它一直为寺内高僧专练之术,秘不外传,故流传社会较晚。在清朝咸丰年间才传入民间。根据河北省大名县东关碑文记载:佛汉拳流传世俗有140余年。首传人贾云露,世居河北长垣县贾庄,幼喜击剑,酷爱武术,后求师访艺于少林寺。因是俗家弟子,被拒之山门之外。贾就每天跪在门外不起,以求武技,日复一日,月半有余,寺僧念其诚意,应允教授,以励其志。由大和尚修文者主方丈(俗家姓徐)亲授,贾学三年,尽得其奥,至此师命辞刹,嘱其遇机会发挥武事,有所作为。并为传系人排了二十个字,即“内、初、山、寺、团、同、胜
抬花杠
抬花杠又称花杠舞,据当地民间艺人讲,是由明弘治年间,人们抬着花篮去祭祀大姑神衍生而来的艺术活动,主要流传于武城县南屯一带抬花杠舞蹈动作粗犷、豪放,其表演形式为两人抬一杠,中间为一0.6米见方的杠柜组成,杠柜上扎竹苗,竹苗上饰绢花、纸花并栓上许多铜铃,顶端竖立一支鸡毛掸,下挂一盏罩红布的华盖,合成一体意为“吉星高照”。表演者不能用手扶杠,利用头、肩、背,靠颤力变换动作。有头顶杠、转肩、换肩、转背、颤背、蹲步、挖步、轻步等动作,由四人两班轮换,上下场均由武术动作巧妙地接换,丝毫不影响表演的连续性,表演者须有坚实的武术功底,其动作特点可归纳为:“脚步沉、膝微弯、小甩走、大甩转、骑马蹲裆全身颤”。抬花
临清肘捶
临清肘捶是一种汉族拳法,此拳创始有100多年。主要流行于山东、河北一带,因其能够了巧妙使用多种肘法、拳法而得名。百余年来,肘捶拳法经六七代弟子传习延伸,受到鲁西、冀东等地人民的喜爱。近二十五年来,肘捶不胎记在各健身点推广传授,而且武校也开设肘捶课程,为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今,临清肘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通过了省内相关部门的验证,并上报给了国家体委等部门。张东槐和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卒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他家道殷实,秉性豪放,幼承家教,勤奋好学。据传少林寺一腐和尚曾传其拳法,后又游历四方,以武会友,经多年研究,创编了立
绣球灯舞
绣球灯舞,这种民间舞蹈艺术,出现于全国不少地区,而齐河县祝阿镇官庄绣球灯舞却以其独特的造型、高难的技艺独步于民间舞坛,声震一方。追寻它的足迹,官庄绣球灯舞可谓是源远流长。相传,在三百多年前,劳动人民在饱受兵荒马乱、漂泊流离之苦后,迎来了“康乾盛世”,为了庆贺这一较为安定的生活,每年春节过后,淳朴善良的村民纷纷组织起来,正月十五闹花灯,表达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强烈愿望,官庄绣球灯舞就在那个时候诞生了。绣球灯由大小八个圈子组成,八个小圈扎成一个小球,糊上毛头纸,涂上白粉,刷上五彩色,成为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彩球。彩球内装上转子(插蜡烛用),八个大圈组成一个大彩球型,把小球悬空置于其中,使小球在大球
沂源牛郎织女的传说
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记载。《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已称牛郎织女为夫妻。应劭《风俗通》逸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据有关专家考证,《诗经》中周王朝的“大东”所描述的地理位置,横跨今山东临淄、曲阜一带,而位于沂河上游的沂源县正介于临淄和曲阜之间,在地理位置上是“大东”的核心地区。今天的沂源县燕崖乡大贤山上的织女洞及与之隔河相望的牛郎庙,是一处与牛郎织女传说故事最为吻合的地方。其最初的修建时间可追溯到中国的唐代,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处以牛郎织女传说为题材的古建筑遗址,在国内同类资源中具有垄断性。牛郎织女”的故事传
阳谷哨
【阳谷哨】是流行在聊城地区阳谷县的一种泥制民间吹奏乐器,是民间艺人根据古乐器“埙”改造而成。形似小鸭,顶面七个按音孔和一个唢膜孔,底面有两个按音孔。七声音域十度以上。可运用单吐、双吐、花舌等演奏技巧。善模仿布谷等各种虫、鸟叫声,故当地群众称之为“咕咕虫”。能吹奏欢快的民间乐曲和各种戏曲曲调。
蹉地舞
莱芜和庄乡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齐鲁古道必经之路,历来是战略要地。春秋战国时期所建的古老的齐长城青石关就在此境内。历史上著名的“艾陵之战”“长勺之战”就发生在这一带。传说夏禹治水时,原山一带还是一片汪洋,禹王到此曾泊船野营。乾隆下江南私访时曾游历此山,因乾隆是于十八年二月十九日登山,所以后来人们就特定此日为庙会期。每届庙会,原山四乡百姓齐来赶会,博山区、沂源县一带山民也远道而来。庙内庙外集众数千人,或举行香火神祀,或进行土产交易,耍笑打闹,热闹非凡。在此期间,常有人手舞足蹈一步半滑地模仿人们登山形态,为庙会增添无限乐趣,这便是萌芽状态的蹉地舞。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9年)山东大旱,饿殍遍野
彩印花布
彩印花布,也称为“花包袱”、“包袱皮”。彩印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时期,它以奇异的艺术形式,独特的面貌,古朴而浓艳的风格见长。过去,彩印花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老辈人穿的衣服、日常用的门帘、闺女的嫁妆及用于订亲、结婚、走亲访友用到的包袱,都是用彩印及花布来做,它在农村使用最为广泛。彩印花布主要以大红、翠绿、桃红、紫、黄等色套印,图案富丽堂皇,民间通常以“鹅黄鸭绿鸡冠紫,鹭白鸦青鹤顶红”来形容彩印花布的绚丽多彩,彩印花布题材多以牡丹、凤凰、荷花、富贵、福寿,大多选材于吉祥的民间故事传说和历史故事传说,诸如“鱼穿莲”“四喜石榴”“凤穿牡丹”,“吉庆有余”,“富寿图”,“五毒肚兜”等等,选题
章丘梆子
章丘梆子,也叫“东路梆子”、“山东讴”。流行地区以中东章丘为中心,是蒲州梆子经河北流入山东后形成,至少在一百五十年以前,即在这一带流行。此外,还保存有昆曲、本地乱弹、扬州乱弹、柳子、拨子、罗罗、二黄等声腔。乐器以大胡琴、胡琴为主。
鄄城两夹弦
两夹弦繁衍生长于菏泽、定陶、巨野、鄄城、单县、东明一带的地方戏。因为它的伴奏乐器四胡(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一股马尾拉奏,因而群众称它“两夹弦”或“五大音”。它与流行在黄河以北的聊城、德州、滨州地区的“四根弦”(也称“一勾勾”、“河西柳”、“哈蟆嗡”)有密切的血缘关系。两夹弦起源于鲁西南民间流行的花鼓丁香。这种民间演唱形式,因经常演唱《休丁香》(张郎休妻)而得名。最初只有两三个人,在集市庙会上演唱,无丝弦乐器伴奏,多为清唱或简单化装演唱。乐器只有一面手锣、一个梆子、一个挎在腰侧的凸肚花鼓,1880年以后,采用了四根弦的四胡作伴奏乐器,并从山东梆子、柳子戏剧种里吸收一些表演程式,不断得到丰富提
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梆”,是一个历史悠久、比较古老的剧种。它是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开封一带传入山东境内,受到山东当地方言的影响,尔后逐渐衍变发展起来的。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山东就有当地梆了存在而且还有山东籍的梆子演员晋京演出。可见山东梆子在清初已相当盛行,至今至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山东梆子戏主要流行在荷泽、济宁、泰安一带广大地区。其中,以曹州府为中心的叫“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叫“汶上梆子”(或称“下路调”),总称“高梆”或“高调”。山东梆子跟河南的“豫东调”、“祥符调”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跟省内的平调、莱芜梆了也有——定的亲缘联系。山东梆子的音乐结构是板腔
东港区民间故事
明朝末年,日照安家岭有个叫安北王的首领,胶东薛家岛有个叫薛平王的首领。这二王过去相互不错,你来我往,而后来为争地盘,二人在酒桌上翻了脸,双方便发起了战争。安北王率先带着人马来犯薛家岛,薛平王没有思想准备,人马伤亡惨重。后来薛平王1跑到诸城的一个山上,重整旗鼓,养兵屯粮,招集了一些英雄好汉。安北王占据地盘后,因胜利而忘乎所以。薛平王在诸城招兵买马整整三年,兵精粮足,于是带人马杀回薛家岛。两兵相接,安北王招架不了,节节败退,被薛平王追杀到安家岭,并继续往南逃,一路被追赶到海边,走投无路。正在危机之时,突然,天色大变,云雾翻滚,电闪雷鸣,大浪滔天,海水猛涨,此时安北王的马如张开了翅膀,越过海水飞到了
孙膑拳
孙膑拳是山东一个古老稀有的汉族拳种,在世界上非常独特。其内涵博大精深是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所创。但无文字记载。孙膑拳共三百六十五手由四架组成,分别是母架三十二手、小架六十四手、大架九十六手、中架一百七十三手(中架打八方秘传九盘),还有孙膑拳对练及孙膑拐。因其演练出击时常以长袖藏手,故又称“长袖拳”。属于汉族传统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盛名久远。孙膑拳广布于山东省境内的一个汉地方拳派,附会为战国时期军事家齐人孙膑所创,但无文字记载。因其演练出击时常以长袖藏手,故又称“长袖拳”。清末,孙膑故乡青年武士杨明斋学孙膑拳于张姓车把式。杨曾执教于山东省武术传习所,20年代初在青岛授拳,后在青岛国术馆任教
加古通
《加古通》亦称“打长板”,流传于济南市平阴县境内孝直镇宋柳沟村一带,距今已有400年历史。由于此舞是用打击乐为伴奏,鼓点打法是击鼓边、鼓心、闷鼓,同时舞者手中道具夹板与锣鼓配合,而发出“加古通、加古通,加古、加古、加古通”的声响,由此而得名。《加古通》历史久远,对其来源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源于古时祈雨祭祀活动。此后,《加古通》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春节扮玩的民间艺术形式,跳起此舞祈求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加古通》是山东省著名民间舞蹈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省市专家多次来宋柳沟村采风挖掘,并以此为素材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在省市乃至全国会演比赛中获奖。1965年,济南市歌舞团根据《加古通
鱼山呗
东阿王曹植不仅在文学上的成就熠熠生辉,引人注目,他还是我国佛教音乐——梵呗之音的创始者,被尊为中国佛教音乐的始祖。公元229年,曹植封东阿王之后,在阿潜心著作,研读佛经。在古东阿城约三十里处有一座山,叫吾山,又名鱼山。鱼山,乃佛教之圣地,植写作、读书之余,常去观光游览。释道世《法苑珠林》卷34记载,曹植“尝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于是“乃摹其音”,写成《太子颂》等梵呗。又据《法华玄赞》(897年)卷四曰:“陈思王登鱼山,闻岩岫诵经,清婉遒亮,远谷流声,而制梵呗。”这些文字记载,都形象而生动地证明了曹植在鱼山听了梵天之音,将其制成梵歌的事实。在当时崇尚武力的时代
临清架鼓
临清是历史文化名城,古运河传统文化的流传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韵,临清架鼓会是临清人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一种欢乐的庆典风情。临清架鼓是一种锣鼓合奏的击打乐剧形式,它是旧时临清庙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年农历三月三十日开始到四月底,历时一个月,是盛况空前的临清庙会,庙会期间除了经贸交易和各种祭祀活动外,就是要举行云龙会,舞狮会,秧歌会,架鼓会等各种表演活动。各路文艺大军,各显技艺,招摇过市,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临清架鼓就是当时比较盛行的一种大型表演活动,所有乐器有鼓、点锣和筛锣,乐队的组成分为大小两种,大队一般有二十四面鼓,八面点锣、两面筛锣组成,小队一般有八到两面鼓,二到十面点锣,一面筛
扑蝴蝶
扑蝴蝶是沂蒙地区另一种极具特色的广场舞蹈。其中临沭县韩村镇李介前村的表演远近闻名。该村的表演队伍庞大。每逢春节至正月十五,他们不仅在本村,还经常到邻村和县城献艺。参加表演的多则百余人,少则几十人,男女成队而舞,表现了青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里,扑蝴蝶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动“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动员参军”、“交送公粮支援前线”等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十字路镇的耍马灯、峨庄的舞蹈大竹马也是盛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