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特产
河南省民俗文化
信阳民歌
信阳民歌在历史的发展中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发展,由单纯的抒发内心的郁闷而发展到1斗争的呐喊。早在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尽管环境恶劣、斗争残酷始终坚持了革命斗争,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唱出了“长工歌”、“穷人调”等激励人民前进,随着红四军的不断壮大,人民充满了革命必胜的信心,又出现了《红旗插遍大别山》,《一九二九年》,《反围剿歌》,《送郎当红军》,《红四南下胜利歌》。其中唱遍全国的《八月桂花遍地开》,便是由当时商城县文化工作者王雾初改编而随红四军唱遍全中国的。建国初期,五十年代祖国步入繁荣发展的新形势,我区人民曾三次满载苏区人民的深情厚谊把群芳争为开的《花挑》,绚丽多姿的《花
河图的传说
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
濮阳东北庄杂技
在我国杂技艺坛上,素有“南北杂技两故里”之说。北故里是尽人皆知的河北省吴桥县吴桥村,南故里便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河南省濮阳市市区岳村乡东北庄村。这两个村都被中国杂技协会命名为“中国杂技之乡”。为了一识杂技南故里的“庐山真面目”,9月初,我们前往东北庄村探访。同行的当地同志告诉我们,东北庄村现有2700多口人,其中常年在外从事杂技演出的就有410多人。还有一部分村民,农忙时在家里种田,农闲时到外地演出。全村男女老少人人爱杂技、学杂技、练杂技,个个都能拿出几手功夫来。车行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东北庄村,这里清溪环绕,田畴平坦,阡陌相连,绿树掩映。村头的一片场地上,耸立着高高的高空体操杆子;一些农
越调
越调又名四股弦,是河南省古老的剧种,主要流传于陕南、鄂北、皖西、山东及河南各地,且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越调清代乾隆年间开始在南阳等地流行,其后逐渐演变为专门的声腔剧种,清朝末年走向兴盛。剧种形成后,它主要以皮影越调戏、木偶越调戏和越调大戏班三种形式演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越调形成了五百多个传统剧目,尤以擅演“三国”而闻名,代表性剧目有《收姜维》、《下南唐》、《无佞府》、《李天保吊孝》、《白奶奶醉酒》、《李双喜借粮》、《火焚绣楼》、《诸葛亮吊孝》等。越调起源于曲牌体,后又加入板腔体,成为板腔体与曲牌体合一的独特剧种。其板式有慢板、流水、铜器调、赞子、导板、飞板、紧打慢唱、哭腔、吹腔、杂调等。越
豫剧
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河南讴,豫西山区则称之为靠山吼。它是我国梆子声腔剧种中极为重要的一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主要流行于河南省,在全国各地都有流传。豫剧传承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已成为河南很有影响的戏曲剧种。豫剧在生成和发展时期,汲取了昆腔、吹腔、皮簧及其他梆子声腔剧种的艺术因素,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民间流行的音乐、曲艺说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朴直淳厚、丰富细腻、富于乡土气息的剧种特色。豫剧拥有丰富的剧目资源,其中传统剧目近千出,历史上曾有“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三列国”之说,《斩子》、《牧羊卷》、《刘全进瓜》、《抱琵琶》、《铡郭槐》、《红下山》、《大祭桩》、《借妻》
大弦戏
大弦戏原称公兴班,又名弦子戏,是一个古老而稀有的多声腔剧种,它以河南开封、濮阳为中心,流行于河南省东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南部一带。一般认为大弦戏与唐代宫廷的梨园戏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在演变发展过程中又继承了宋元杂剧北曲的传统。大弦戏剧目原有五百余本,现存百本左右,内容以忠0斗争、杀伐征战及除霸安良为主,代表性剧目有《反五关》、《黑石关》、《杨府选将》、《战洛阳》、《下南唐》、《孙武子兴兵》、《黄花寺》、《西厢记》、《两架山》等。大弦戏的唱腔音乐属曲牌体,主要由【海里花】、【江头金桂】等五大套曲和【山坡羊】、【步步娇】等散曲组成,此外还部分吸收了青阳腔、石牌腔、弦索高腔、罗罗腔及其他民间俗曲
商丘四平调
四平调是由苏北花鼓演变而成的,在民间曾有“四拼调”的俗称,1930年左右由化装演唱演变为登台着戏装演唱。四平调以花鼓为基础,同时又大量吸收了其他姊妹剧种的艺术营养,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艺术风格。女声在质朴之中不失委婉俏丽,男声则高昂豪放、刚柔兼备,保留着较强的说唱特征。四平调流布范围较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相互接壤地区均为它的活动范围,河南目前还有商丘市四平调剧团和濮阳市范县四平调剧团两个专业剧团。四平调是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戏曲剧种,《陈三两爬堂》、《小包公》、《哑女告状》等都是深受群众欢迎的剧目。同时,由于四平调从始至今的演变发展过程脉络清晰,有证有据,被人称为是“中国戏曲发展的一个
宋氏通背拳
宋氏通背拳,被《中国体育报》、《少林太极》杂志誉加为“中国最具实战威力的传统名拳”、“超实战拳法”。其第三代传人宋铁龙,自2004年以来参加全国多项拳击比赛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完全证实了以上的论断。他获得金牌10多枚,荣膺全国“华夏武状元”、“散打王”的称号,体育总局奖其象征最高荣誉的“金腰带”一条正是由于他的出色表现,使“宋氏通背拳”名扬国内外。宋氏通背拳有36路、72单操、108手。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在全国探寻武术继承人时,得以发现。因原系家族传承,早年学者不过一二人,处于濒危在所难免。宋氏通背拳的发源地,是偃师市李村镇的下庄村。村民宋天祥(1887—1985)在其父亲
曲剧
河南曲剧亦称“高台曲”,是在河南曲子和踩高跷的基础上,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正式发展形成的。伴奏乐器原本只有坠子,登台表演以后逐渐增加曲胡、三弦、软弓京胡、手板、笙及古筝、二胡、琵琶等,同时也出现了武场乐器。曲剧音调优美,唱腔曲牌很多,常用的有【马头】、【阳调】、【汊江】、【诗篇】、【清江】、【银纽丝】、【满江红】等。根据剧情需要,一个唱调可以通过特殊的表现技巧形成具有不同情绪的唱法,如阳调有一般阳调、哭阳调、喜阳调、怒阳调、老阳调等十几种唱法,诗篇有硬诗篇与软诗篇两种唱法。这是曲剧演唱艺术的最大特点,其他剧种中极为罕见。曲剧的题材一般多为民间故事、家庭生活及男女恋情,擅演悲剧和小喜剧,唱、白
马街书会
河南省宝丰县的马街书会又称“十三马街书会”,是全国曲艺行当的交易盛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到十五为书会的会期,十三为书会正日。书会在宝丰县城南7公里处杨庄镇马街村北应河岸边举行,届时来自河南省和外省市的说书艺人负鼓携琴,汇集于此,说书亮艺,河南坠子、道情、曲子、琴书等曲种应有尽有,规模壮观,形成全国民间艺术的奇伟景观。由于马街书会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魅力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它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宝丰县也因此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曲艺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马街书会历史久远,其起始年代已难确考。据史料推断,它最早可能出现在元代,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最晚可能出现在清乾隆年间,距今也已
南乐目连戏
目连戏是以《目连僧救母》而得名,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堪称戏剧鼻祖。目连戏最早形成于北宋。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观者倍增。”至明,有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清康熙年间入宫廷,皇家也搬演此剧。时张照有《劝善金科》传奇,均以目连之母蒙作恶不善之冤,被打入地狱,求佛救母为主要情节。目连戏自宋代由开封流传到河南南乐。南乐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古代的交通不便,地域偏僻,使该戏曲形式一直保留着古老的原始风貌,其表演形式,戏剧程式等方面,无不带有传统文化痕迹。南乐目连戏是流行于河南省南乐县民间的一个口述本,就其情节和思想内容及主要人物,与唐代的目连
岳飞传说
岳飞(1103~1141)是南宋著名的将领。在以往的教科书中,岳飞都被尊称为民族英雄。在岳飞一生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据史书记载,岳飞年青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同年,金军攻破开封,俘获了徽、钦二帝,北宋王朝灭亡。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赵构登基,是为高宗,迁都临安,
盘古神话
盘古神话是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之一,是典型的创世神话。传说远古时期,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盘古神话的内容大概是说,远古时天地浑沌得像个大鸡蛋,而盘古就生长在这个大鸡蛋中。经过一万八千年,天和地0开来,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天地当中,智慧超过天
息夫人传说
息夫人又称“桃花夫人”,本名息妫,原是春秋时息国君主的妻子。由于她的容貌太美丽,楚王在公元前680年灭息国时,遂将息妫据为己有。后来,息妫“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王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左传》庄公十四年于是,息夫人在历史上的悲剧女性角色由此奠定。息夫人为什么“未言”“未言”的又是什么古今学者有种种解释。杜预、王维说是指“未与王言”、“不共楚王言”,现代学者蔡义江等赞同此说王维《息夫人》、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但古人对此说早有驳诘“乌有所谓生子而未言者”吴骞《拜经楼诗话》“息妫既为楚王生二子,衽席之间,已非一夕,安得未言”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卷一于
刘井薛氏石刻
“刘井薛氏石刻”堪称我国民间手工技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刘井村位于偃师市诸葛镇,村西4公里便是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村南1公里的万安山。其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村民自古多有从事石雕的技能。在众多的石刻之家中,唯独薛氏一族一枝独秀。据史料记载,薛氏先祖有8代从事石雕,至薛肯堂(1894—1942)、薛永山父子,薛氏石雕艺术达到高峰。薛肯堂所刻张钫将军张子温的墓志(章太炎撰文、于右仁书丹、吴昌硕撰盖)人称“三绝笔”,现存于新安县千唐志斋。另有不少作品现存于西岳华山或龙门石窟风景区等处。洛阳著名书法家李振九书写的碑文,非肯堂不让其刻。由于过世较早,其子薛永山自幼随祖父庭恩、三叔隆堂学习石刻。13年间,得到
高浮雕传拓技艺
传拓技艺是我国重要的发明之一。即将纸覆在碑刻、甲骨、青铜器、画像石、造像等金石器物的文字、图案、纹饰之上,采用墨拓手段原大拓印的文献复制技术。据考证传拓技艺至少在唐代已广泛使用,并以其独特性、珍惜性、不可替代性流传至今。传拓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载体,也是中国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金石学和书法、绘画、雕塑艺术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传拓技法方面,难度最大的是高浮雕正投影的传拓技术。因为拓印的对象是凸凹不平的石刻立体造像,湿透的宣纸必须以正投影的要求,把宣纸切割开直压到各个部位之上。墨色以近浓远淡施墨法,来表现石刻的立体层次效果。完成后,还要保证尺寸比例与原石相吻合,既是-时期的墨画
黄河古陶
我国的陶器生产至少已有上万年的历史,陶器生产制作起源于黄河流域,从裴李岗文化到仰韶文化和大汉口文化,不难发现我国最早生产陶器的作坊,遍布于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等黄河流域,所以这些陶器统称黄河古陶。鹤壁市地处中原,曾为赵都,古黄河穿境而过,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鹤壁境内陶窑众多,考古发掘的大赉店陶窑遗址属典型的仰韵文化,是具有独特地方色彩的远古艺术遗产。制陶业作为一种行业盛行了近三千年,秦汉后期,瓷器的出现,使制陶业逐渐衰落,真正意义上,黄河古陶技术自汉代后期失传,形成了历史上的空白和断代。近十几年来,鹤壁市的制陶艺人,在中央美院,中国古陶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下,在众多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物收藏家
王氏烧酒酿造技艺
据说王氏烧酒始于洪武元年,传承600多年,传统酿造、原浆原味、绵软甘冽。据王氏家谱记载:始祖正,字大公,明朝红旗督总,乃石樑王氏之后裔。洪武元年,因战功显赫,封地白潭。始祖好酒,迁白潭有酒师随行。王府中有古井一口,活水日夜翻涌,传为白潭龙之精华,乃酿造好水。大公煮酒初成,酒清爽甘冽,香飘十里,引之壮人魂魄亦不晕头。一时饮者云集方圆千里,遂知王氏烧酒美名。王氏后人在明清时期曾多次带烧酒进京进贡,在当地曾闻明一时。现在仍保存有几个明清时期进贡专用的酒坛。白潭古镇王氏小烧酒传统酒坊,作坊式纯手工制作,工艺复杂,技艺精湛。它既是物质文化遗产,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一种活态的文物,是民间手工酿酒技艺的
九连灯
九连灯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又称九莲灯)。之所以叫九连灯,一是体现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中国的数字有其特定的含义,“九”是最大的阳数,“九五”之尊代表皇帝,代表至高无上),二是九人执灯表演,九灯翻动相连。九连灯传入新安县刘岭村始于清代嘉庆年间,刘岭村王姓人家有人在朝任职,主管宫廷礼乐,告老还乡后,将九连灯这门艺术传于后人,并规定只在本村本族延传,外姓人不传,外村人不传。至今相传十几代(据记载有300余年),豫西地区只此一家。九连灯传入民间后,随着时间推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大变化。其表演内容很多,可随编随演。主要有:《瓦岗英雄》、《忠臣救王》、《雷奴救主》等;对字内容主要根据宣传形势需要而定。
郸城泥塑
泥塑是我国民间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就是以粘土为原材料,塑造各种形象的民间手工艺,发源于陕西凤翔,流行于陕西、天津、江苏、河南等地区。河南省郸城县的郸城泥塑,是当地朴素的劳动人民在世代生活过程中,积累的艺术经验,朴实写实,生动形象,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现已是河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