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特产
湖北省民俗文化
宜都故事
宜都故事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享誉省内外。1995年,宜都市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湖北省民间艺术(故事)之乡”,2000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中国民间艺术(故事)之乡”。2000年5月,宜都市被命名中国民间故事之乡;2004年11月,宜都故事被纳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重点保护对象。这是宜都文化艺术工作者多年奋斗的结果,长期以来,围绕特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宜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就。宜都故事遍及宜都市各乡镇。1949年前,尤以域内各轮船码头、陆城、枝城、洋溪、红花套、古老背等老街最为盛行。据考证和老艺人记忆,宜都故事大约在清同治年前就很流行。
八宝铜铃舞
土家族民间体育活动之一--八宝铜铃舞土家族的八宝铃舞,是根据土老司法事活动中的动作编纂的,依其舞具八宝铜铃而命名。八宝铜铃,是用一根一尺长、直径两公分的硬杂木为铃把,上顶刻一马头形,下底砍一个三寸长半弧形叉为马脚,两端各系四个鸡蛋大的铜铃(共八个铜铃),马头一端还系些五寸长、一寸宽的五色布条(或麻丝)为马鬃。表演时,手握铃把按节目情节摇抖铜铃零当啷响,悦耳动听。表演铜铃舞的人数一般为八人,多则是有一二十人但都头戴凤冠帽,腰系八幅罗裙(红、黄、蓝三色的八幅布做的裙子,如同当今的百折裙),在一平地(或院坝)表演活动。节目有以下几项。(一)牵马表演人手举铜铃快速摇动,退步入场后及时围成圆圈,做牵马动
端公舞
南漳县为了保护文化瑰宝--端公舞,投资10余万元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将数位会表演的老艺人请到县城,整理排练,撰写剧本,并原汁原味地传授给专业文艺工作者,随后还将制成光盘向海内外推介。端公舞是流传在南漳县西南的巫傩祭祀舞蹈,所用的道具中包括“钺斧刀”、师刀子(导旗)等。“钺斧刀”原是夏商两朝最高权力的象征,而在南漳流传的端公舞中还用这种“钺斧刀”,的确是一个奇迹。近些年来,已有日本、美国的朋友来到南漳考察,并拍摄制作成电视片。“端公舞”是从楚国流传下来的祭祀舞蹈,是灿烂的楚文化精髓篇章之一。端公舞流传在南漳县西南的巫傩祭祀舞蹈,所用的道具中包括“钺斧刀”、师刀子(导旗)等。“钺斧刀”原是夏商两朝
大头和尚戏柳翠
每年的正月十五都可以看到,两人表演的有情节的哑剧舞蹈---大头和尚戏柳翠!表演时,男戴和尚面具,穿道袍,持佛尘;女戴姑娘面具,红衫绿裤,持绸巾。二人以夸张的舞蹈动作嬉戏,非常幽默、滑稽。传说很早以前,深山里有座古寺,寺庙内长着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柳树。这柳树经一千多年的1,变成了一个俊俏的大姑娘,取名柳翠。她偷偷地爱上了庙里的一个大头小和尚。一天,庙里只有小和尚一人看家,柳翠便装作前来进香,便挑逗小和尚,使他忘了佛门戒律,与柳翠尽情地玩耍,戏闹起来。这里,有个樵夫打柴正好路过此地,所见庙内有女子笑声,感到奇怪。扒在墙头上一看,原来小和尚竟和大姑娘在一起打情骂俏,忍不住大笑,双手一松,掉下墙头。他回
高跷亭子
高跷亭子,又叫高跷锭子,因静如亭,而动如锭,故两名兼称。流行在新洲区中部平原,源于明正德年间,是武汉市新洲区孔埠街堤围村传统技艺,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被武汉市最早列入“非遗”项目。由成人脚踩高跷,肩上背“山”或“出”字形钢架,架上分别坐3至5个幼儿。踩高跷的人随锣鼓舞蹈,花样百出,令观众瞠目结舌。原先表演“高跷亭子”的道具有八座,分别叫白鹤亭子、蚌亭子、五星亭子、三星亭子、烟袋亭子、花伞亭子、香盘亭子和侧翻亭子,是专为纪念八仙设计表演的,后来逐步演变为节庆活动。
高跷狮子
创者为明朝初年新洲张旗牌湾的世袭官张炳公。数百年中,该舞张姓独传。至清末,才传艺于外姓。高跷狮子舞表演形式别具一格:舞狮人的双脚踩在一尺八寸高的高跷上,前滚后翻,腾转蹦跳,表情达意。在新洲举水以西的周铺、仓埠、阳逻、张店等地盛行,并流传到河南、湖南等省。特征:集武术、杂耍、戏曲等多种表演手段于一体。专家点评:“高人出世外,卧龙藏民间”,在湖北省和武汉市多次举办的“民间艺术”大赛中,新洲张旗牌湾的高跷狮子舞表演,技惊四座,轻取桂冠。
高跷故事亭子
高跷故事亭子盛行于黄陂东乡、西乡一带。集杂技、戏曲、故事于一体,在高空中用高跷小调演绎戏曲故事。一花一团一赛场,武汉杂技名远扬。民间竞技更活跃,强身健民体质壮。杂技皇后夏菊花、屡获国际大赛殊荣的武汉杂技团、以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和武汉杂技厅为载体和场馆的国际杂技东方赛场,使武汉成为中国和世界杂技艺术的中心之一。作为衬托红花的绿叶,便是遍布各城区的民间竞技和群众性的武术、渡江等活动,这些民间竞技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武汉采莲船
采莲船在传说中为观音娘娘坐船筹款修桥铺路,后人为了纪念观音娘娘的善举,就通过采莲船表演来表示赞颂,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成为在重要节日以祝贺为主要内容的表演,特别是在春节期间,撑起采莲船为每家每户拜年、送上祝福。特征:主要形式为唱祝词并夹以锣鼓家业伴奏和行船表演,一般没有乐器伴奏,可和狮子、龙灯等一起表演,气氛更加热烈,表演期间农户人家会燃放鞭炮表示欢迎,有时还会摆阵考一考表演班子,表演人员要通过演唱破阵解题,破阵解题的演唱往往是人们最喜欢听的段子,是采莲船表演的精华之处,也是采莲船沿袭千年的魅力所在。专家点评:至今是武汉城乡主要民俗文艺活动形式之一,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有待进一步传承革新。
荡腔锣鼓
荡腔锣鼓的乐器有三吹七打10种。三吹即:长号、两只锁呐;七打即:锣、钹、鼓、马锣、车官(小钹)、小锣、铛锣。表演时吹、打、唱俱全。解放前属红安地方流传最广的一种民间文艺表演形式,当时全县表演班子不下百套。荡腔锣鼓有如下艺术特色。一、源远流长:初步认定系元朝由鞑靼人传入红安,流传至今。二、表演形式有别于任何地方的吹打乐:大锣、大鼓、大钹、长号伴随10名男子汉边吹边打边唱,气势雄浑、其唱词描述古代战场的居多。描述民间生活的也最俱红安山区的生活区气息。三、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唱词的格律多属乐府词牌及宋、元朗读词牌如“清平乐”、“风入松”、“水龙吟”等等,其内容及宫廷、民间生活方方面面,各种场合都有专用
汉阳高龙
汉阳高龙,因独特的造型、独特的表演艺术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名扬全国。然而,这项独特的春节民俗文化活动,在上世纪曾一度中断表演,目前更是因为后继乏人和保护乏力,濒临失传。“汉阳高龙独树一帜,是中国龙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仅仅依靠民间艺人的坚守是不够的。”现场千年高龙舞汉阳“巍巍昆仑,莽莽乾坤。黄河长江,长江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龙的灵魂。嗨呦呦,嗨呦嗨呦”2月8日,春寒料峭。在武汉市汉阳区龙阳湖畔,伴随着威武的汉调锣鼓,一条龙头4.5米的高龙,带着4条小龙,雄纠纠绕场巡视。四周近万人围观,掌声雷动。这一天是农历正月十一,是汉阳高龙开光面世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四周乡亲都要为这传统的高龙表演激动好
老河口赞阳锣鼓
可与陕北大鼓媲美的赞阳锣鼓,也称战场锣鼓,为古赞阳历史文化之一。起源于公元前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为我国最古老的流传时间最久的传统锣鼓之一,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2500年前古酂阳战争频繁,为了鼓舞士气,大败敌方,锣鼓在阵前大派用场,锣鼓的多少,鼓声的大小,直接影响军队士气,著名的《曹刿论战》就说明了锣鼓可以导致战争胜败。后来经过古代军事家孙武、伍子胥的战场运用及楚汉战争和民间的不断演变,形成了自成体系具有一定风格的百余人演练的赞阳锣鼓,赞阳锣鼓古朴、典雅、雄壮、庄重,鼓点轻如漂、重如雷、快如风、急如雨,轻重缓急,恰到好处。但到元朝后渐渐衰落沉寂。湖北省老河口市赞阳办事处为古赞阳旧址
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又名打闹歌,俗称打闹,主要流行于土家族部落中。打闹歌是土家人在薅草(就是用锄头给地里的庄稼除草)季节,聚集数十乃至数百人在进行集体劳动时,请两名歌手(一个击鼓,一个敲锣)面对薅草的众人,随着锣鼓声的起起落落而吼唱的一种土家族民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薅草锣鼓乃是大户人家才能请得起的,因为小户人家是不会请数十甚至数百人为其薅草劳动的。薅草锣鼓的锣鼓声节奏鲜明,深沉浑厚,其打法为│ХΧ○│,歌词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其具体作法为:歌手站在薅草人的后面,一边敲打锣鼓,一边吼唱。歌手或两人对唱,每人两句,以锣鼓声为节奏,边唱边舞;或两人领唱,薅草之众和之,间以锣鼓,边唱边舞。最常见的
均州吹打乐
武当山下的古均州(今丹江口市)自战国始,就有了吹打乐。多为道教法事所用。明永乐皇帝大建武当山后,武当道教达到鼎盛,均州吹打乐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后又随着南阳、襄阳、郧阳土生土长的“三阳”民乐的逐渐成熟,均州吹打乐从体系上更加规范,成为武当山乃至毗邻地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广为流传的民间吹打乐。均州吹打乐种类繁多,曲目丰富,源远流长。据不完全统计,均州吹打乐包括三大类别、七大品种。均州城位于武当山下。自战国迄汉朝,武当山已是中国宗教活动场所,自那时起,武当山就有了吹打乐。到了唐朝,道教的法事、道场、打醮等活动吹打形式很多,均州吹打乐多为道教法事所用。明永乐皇帝大建武当山后,武当山道教达到鼎
兴山围鼓
兴山围鼓,又称“八音子”(唢呐用八个眼孔吹奏而得名),起源于武当山附近地区,100多年前通过谷城传人和保康传人两条途径传入兴山。传入前是受道乐强烈影响并吸收当地民歌及地方戏曲曲牌营养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既能唱又能奏的民间音乐品种,是以唱为主的“八人班子”的坐唱形式,除击乐外还有笙箫管笛。笙箫管笛在兴山声断音绝,日趋衰亡。现今的兴山围鼓以吹打为主,极少演唱,广泛用于红白喜事以及平时自娱,其编制为豉1架(由1个鼓1个嘣子组成),大锣、马锣、叶子(大铙)各1面,唢呐1-2支。以鼓为主。围鼓曲牌依体裁形式分,有由民歌小调进入围鼓形成的“玩曲类”,有由兴山花鼓戏、陕南八岔戏等地方戏曲曲牌进入围鼓而形成的“地
杨林堂鼓
有深山“天籁之音”之称的杨林堂鼓,今春起在三峡链子崖景区定点演出,来自秭归县的谭本高等8位农民艺人,用架子鼓、唢呐、大锣等器乐的变幻演奏,让游客享受了一道原始古朴、自然醇厚的音乐大餐。杨林堂鼓的主要乐器有大小堂鼓、大小锣、小镲以及唢呐和长号。大小堂鼓和大锣由一个人演奏,将大小不等的堂鼓呈弧形排列于支架之上,锣用一个木杈拴在一旁,其形式有点像西方的架子鼓。杨林堂鼓的唢呐、长号的吹奏有多门绝技,如二龙抱柱、双龙过江、冲天号、单打独奏等。二龙抱柱即一人按唢呐,由另一个人吹奏,二人合演抱柱动作;双龙过江即两人双手交错,互按互吹;冲天号即手执长号或唢呐表演仰天摔、前后滚翻仍吹奏不息;单打独奏即一个人同时
罗田畈腔
罗田县是京剧鼻祖余三胜的家乡,它位于大别山脉南麓,地跨东经115°06′至115°45′,北纬30°01′至31°12′。海拔1729.13米的大别山主峰坐落其间,为最高点,全县以山区为主,丘陵次之,地势南高北低,最低处海拔46米。起源于远古时期劳动号子的罗田畈腔是在大别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农民们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所产生的一种民间文化形式。它吐词用罗田方言,发音用小嗓(喉部发音。任黄州团练副使时的苏东坡当年游察罗田时被罗田畈腔所震撼,称畈腔歌唱者为“鸡人”),其曲调高亢嘹亮,节拍自由悠扬,最高音可达小组字“5”音。演唱时最少要二人以上,一人提牌子(领唱),一人打背弓(接腔
牌子锣
牌子锣(包括丝弦锣鼓)是一种混牌子自由连缀的民间器乐曲,虽为数不多却得来不易,它凝聚了多少人的辛劳和汗水。据鄂城史料记载,明崇祯16年,义军首领张献忠挥师武昌,途经葛店附近,村民们奔走相告,并以“敲锣鼓,吹喇叭”的方式欢迎义军,后有两个村子取名为“杨喇叭湾”和“上屋罗村”,故牌子锣在鄂州世代相传,有近400年的历史,其中有些曲牌的名称,如《风入松》、《园林好》、《万年欢》等,可以在我国古代“南北曲”和昆曲、京剧、汉剧中找到依据。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民间吹打音乐是湖北省的一个主要乐种,它东起黄梅西至宜昌,几乎横跨湖北省,但各地名称不同,除鄂州称“牌子锣”外,其他各地杂称为“喇叭锣”、“十锦锣”、“
舞蹈《老背少》
传统舞蹈《老背少》主要流行在宜城市鄢城一带,其历史可上溯至清末时期。《老背少》的表演主要凭借两种道具,一是公公的假上身,二是媳妇的假腿,表演者胸前挂公公假上身,身后系媳妇假上肢,合起来就象公公背媳妇,表演十分生动。由于公公上身和媳妇下肢是道具,所以要求表演者两脚走公公步法,上身做媳妇姿态,而且始终围绕“背”来表演,艺人的口诀是“重心下沉两腿蹲,一步一沉前倾身,点头探望腿打颤,老少两体一身分”。该舞蹈的主要动作是:颤动、屈膝、耸肩、下沉。表演者双腿多屈膝,步法较稳沉,而上身很灵活,上下截然不同的风格,较好地塑造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正是这种双重性,使这舞蹈十分风趣。舞蹈中无论是“跑步”、“滑跪步”
长阳吹打乐
在长阳的村村寨寨,“上山踏歌声,近村闻吹打”。伴随着土家人的习俗风情、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总是响彻着吹打乐的悦耳之声。出土的六朝陶魂罐上刻画毕肖,说明长阳吹打乐在一千五百多年以前就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吹打乐班。至今仍在民间流传演奏曲目五百多首。吹打乐通过师徒传承,以口传心授而代代相袭。长阳吹打乐是由吹奏和击乐两种形式结合演奏,故称之“吹打乐”,民间叫“响匠班子”。以打击乐为主的合奏,称为“锣鼓乐”,民间俗称“打家业”。长阳吹打乐的相关器具是两支音高、形制一样的长号、唢呐、土笛,配以打击乐组合而成。按其表现作用分为堂调、大调、宫调、笛调、菜调、丧调和综合调七种类型。长阳吹打乐有单曲体和组合体两种结构
宣恩耍耍
耍耍是盛行在鄂西土家地区的民间歌舞,据传“耍耍”原是从巫坛“还神”做法事中分离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原始舞蹈,具有浓郁古朴的“撒野”风格,并带有“娱神”,“娱人”的性质,因此土家族人又称之为“喜乐神”。表演耍耍多为一男一女,也有两男两女,舞时男拿扇子,女握方巾,或男女各执手巾,边唱边表演,表演动作不复杂,但有基本步法和造型,常见的有小八字步,大八字步,半蹲横行步,半蹲前行步,十字步,溜子步,弓步,小跳步等,手臂动作常见的有靠手,丢手,翻扇花留手,双晃手,小耸肩,单手小摆等,造型据内容而定。常见的有“观音坐莲”,“梅花三弄”,“丹凤朝阳”,“独臂华山”,“鹅儿扑水”,“燕儿含泥”,“1晒肚”,“猴儿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