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特产
湖北省民俗文化
鹤峰柳子戏
鹤峰“柳子戏”,又称“杨花柳”,在鹤峰县流传历史悠久,初始形成于宋元,盛于明清,是恩施州五大地方剧种之一,被誉为湖北戏曲艺术孤品,现今主要流传于走马、五里、铁路等乡镇一带。鹤峰(古称容美),因其漫长的土司制度,加之所处地理位置,有着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偏远的自然环境,为“柳子戏”等民间文化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容美土司历来重视政治、经济、文化的开放与交流,尤其是明末清初,容美工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形成了容美土司戏曲鼎盛时期,成为湘鄂边区的戏曲艺术中心。土司时代境内戏楼建有十多所,“柳子戏”经过三百余年流传,在鹤峰民间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独特的声腔和音乐系统,成为土家族人民所钟
利川“肉连响”
“肉连响”,是湖北省利川市土生土长的、以独特的肢体表演为主要形式的少数民族地方舞蹈品种,流行在该市的都亭、柏杨、汪营、南坪一带,舞蹈主要以手掌击额、肩、脸、臂、肘、腰、腿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而得名。“肉连响”以往曾称“肉莲湘”,动作与民间传统舞蹈“打莲湘”相仿。因舞蹈以其肉体碰击发出响声为其突出特色,乡民习惯称之为“肉连响”。“肉连响”舞蹈动作诙谐、明快,深受群众欢迎,但因表演难度大,动作要求高而使习艺者不多。“肉连响”的起源尚无文字记载。据本地老人潘招成(1918年生)、牟来群(1912年生)等回忆,二、三十年代,在利川人口比较集中的乡镇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在头上、手上、脸上涂满泥巴,双
潜江唢呐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潜江唢呐唢呐是潜江最具代表性的乐种之一,唢呐艺人,潜江人谓之“吹鼓手”,曾遍布潜江各地。据老艺人回忆说,唢呐流行潜江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乡村人家办红白喜事,少不了要请唢呐班子上门,图个热闹。潜江唢呐有长短之分,可细分为“大号子”、“中号子”、“小号子”。潜江唢呐的流传方式主要是以师带徒,口传心记,多使用传统工尺谱。唢呐演奏大多用击乐伴奏,乡间一般组建有可自由组合的“吹鼓班子”。唢呐吹奏以本土民间小调音乐为基本元素,音韵高亢嘹亮,节奏欢快,善于表现热烈奔放的场面和大喜大悲的情绪。唢呐与锣鼓的吹打响应,唇齿契合,浑然一体。唢呐调子丰富多彩,有满堂红、清水莲、节节高、小开门
鹤峰“田歌”
鹤峰县因其独特地理环境成为湘鄂边界诸文明的融汇之地,形成独具特色的山民歌体系。“田歌”,是鹤峰诸多山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民歌种类之一,来源于土家人特殊的劳作方式,是土家人以组织生产,激兴鼓劲的田间民歌。鹤峰“田歌”丰富多彩,热情奔放,深为当地群众喜爱。鹤峰田歌包含“麻水穿号儿”、“大坪挽号儿”、“太平荷叶儿锣鼓(又称吼锣鼓)”、“北佳燕将班”、“走马薅草锣鼓”、“茅坝山歌”等。这些田歌都是农忙薅草时赶进度、抢季节时所惯用的一种演唱形式。鹤峰“田歌”的曲牌有联曲体、单曲体,唱腔有平腔和高腔之分,尤其是穿号儿的演唱,独具一格,为恩施土家族地区“田歌”类民歌艺术性较高的代表作。鹤峰“田歌”的歌词既有成
大冶尹解元石雕技艺
湖北省大冶市保安镇的民间石雕艺术以尹解元村为代表,素以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而闻名中外。其先人,从唐朝开始,便开山取石,依石而雕,世代相传。2008年,大冶尹解元石雕技艺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安尹解元民间石雕艺术,长期代代传承,积累了丰富的石雕技艺,创造了数以千计的石雕艺术精品,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具有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可称之为民间石雕艺术之魂宝。当走进这个与石头结了缘的村落,就好像走进了王国。脚下踩的是青石板的路,踏的是石条台阶,一个近两百户人家的湾子,家家户户的大门,不管是旧社会遗存下来的老房子,还是现在新建的楼房,清一色的石头门甲、石头托楔、石头仄联。连窗户、后门,也都是石头的
宣恩“八宝铜铃舞”
八宝铜铃舞,土称“解钱”,即通过土老司主持的祭祀仪式给土家的先祖神灵送钱。它的仪式共有12步,包括请师、申法、请水、接路、接马、打大卦、架桥、安营、背娃娃、唱神歌、交官钱、送土王,而仪式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摇铜铃而歌、摇铜铃而舞。据传是酉水流域的土家大族田氏子孙,为祭其南北朝时战死的先祖“田好汉”田思飘。《南齐书》记载:“齐建元二年,五陵酉溪蛮田思飘寇抄,内史王文和讨之,引军深入,蛮自后断其粮。豫章王谴中兵参军庄明五百人将湘州镇兵合千人救之,思飘与文和柜战,中1矢死。”民间流传,田大将军“中1矢死”后,膝下七子一女纷纷逃亡,兄妹八人分手时从父亲的战马颈上解下八个铜铃,人手一个作为后世认祖归宗的信物
咸丰“地盘子”
“地盘子”是咸丰县土家族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流行民间百余年。其表演形式分为“双人地盘子”和“三人地盘子”两种,“双人地盘子”流行尖山一带乡村,“三人地盘子”流行水井槽、朝阳寺、罾沟、金银坝、燕朝一带乡村,水井槽、朝阳寺一带最为盛行。清末民初,朝阳寺李宗顺、刘桃安、李仁堂三人善木工活,善雕刻,三人交谊甚厚,尤喜娱乐,每逢春节就联合起来跳“花灯”,三人边跳边进行即兴改造,将民间传说“七仙女下凡”故事中的人物改为生、旦、丑角。生为董永,旦为七仙女,丑为土地公公,又在动作上根据人物重新设计,突出生角的潇洒,旦角的娴静和丑角的滑稽诙谐,其表演动作以“梭步旋转”和“半边月横移”为主,三个角色的距离始终固定
恩施“社节”
恩施“社节”社祭,是我国古代最重要和最隆重的农事祭日,秋社衰微很早,春社遗风只在湖北恩施等部分少数民族行区残存。“恩施社节”,恩施人称为”过社”,是每年必过的岁令节日,主要有”吃社饭”和”拦社”两大内容,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社日前,即社期内进行,具有原始性、神秘性、民族性、地域性,完全自然传承。“吃社饭”,即采摘野生香蒿,经切碎、搓揉去苦水、焙干成社菜,与腊肉丁、豆干丁、野葱、大蒜苗、糯米、粘米等混合蒸熟成社饭,请亲朋好友合聚品食,并相互馈赠,此俗源自古人社祭,社饭原是敬祀土地神的饭,现演变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习俗。由于社蒿(青蒿)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能治疗和预防“伤、肿、痛、痨、疟、痢、
晒龙袍
晒龙袍恩施土家人每年六月初六这天,家家户户把家中的衣服、被子、书画等物搬到太阳底下暴晒,借用阳光杀死蛀虫及细菌,同时达到防霉、防蛀的作用。晒龙袍的来历相传元进时期,朝庭派兵镇压土家族人民,民族英雄覃土王抗击暴元,在六月初六这一天不幸战败,血染战袍,但他宁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从此,每年的六月初六,当地人各家各户都要以晒衣服代替战袍(因覃土王战袍上绣有龙,故称龙袍),表示哀悼。恩施有的地方过这个节日更为隆重,要杀牛取“十全”(肉、心、肝等)、蒸饭到土王祠供大王,然后全村人聚在一起吃饭。
土家月半节
月半节恩施土家人十分重视过月半,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月半又称“中元节”、“鬼节”、“亡人节”,其主要活动是祭祖。祭祖时以纸钱封包,写上已故亲人的名字,在屋外烧掉,并大声呼喊亲人,表示哀悼,以示敬送银钱。当然这是迷信活动。月半原为农历七月十二,但因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出嫁的女儿,所以在时间上造成“婆家过月半走不开,娘家过月半必须去”的矛盾,于是把七月初一到十二均定为过月半。但大部分人家还是在七月十二这天过月半。你信吗?在乡村月半期间,常有一种类似蝗虫的蚂蚱从外面飞过屋内,那些老人们会说:“飞来的这类东西是不能打的,他们认为是祖先的化身,是回家来看一看的,只能点香烛、烧纸钱把它送走。”这显
沮水巫音
保康县位于鄂西北荆山腹地,荆山主脉自西南折北向东横贯中部,绵亘全县。这里层峦迭嶂,沟壑幽深,林繁树茂,河流纵横。发源于荆山主峰景山的沮水,在境内流经欧店、歇马、马良、重阳等乡镇,进入南漳峡口镇与漳河相汇,形成沮漳河,越荆门,过当阳,入长江。“汉江沮漳,楚之望地”,荆山沮水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播地。《史记》载:“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荜露蓝蒌以处草莽。”记述了楚民先祖在荆山一带艰苦创业。巍巍荆山镌刻着楚人睿敏的智慧,绵绵沮水积淀着楚人创造的深厚文化底蕴。从冥冥远古飘柔而来的巫音,在沮水河畔千年回响,正是楚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巫”是楚文化的核心。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三代,到春秋战国时期,
潜江鼓歌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潜江鼓歌潜江鼓歌亦名“鼓盆歌”,源于我国古老的“鼓盆陪丧”习俗。因用于民间丧葬出殡典礼,故又谓之“打丧鼓”,分“坐丧鼓”和“跳丧鼓”两种表演形式。潜江民间鼓歌班子带着一面中型大小的鼓,唱腔调式多配合鼓点唱数板,平板、敲板、哭腔亦多见唱词以七言句式为主,杂以三言、五言等,多用方言衬字,通俗押韵,朗朗上口。唱段分四句、三句半、五句半和杂言,在整齐中有参差,以形成抑扬婉转的演唱效果。潜江鼓歌曲目丰富,多为艺人手抄传唱,也有“倚声填词”的即兴表演。潜江鼓歌的音乐及唱腔融入了大量民歌和民间小调音乐元素,音韵婉转悠扬,悦耳动听。唱词多用方言俚语,注重修辞,俏皮而有文学性,韵律和谐
潜江高台舞狮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潜江高台舞狮相传狮子舞祖师为晋代光武夫子。隋唐时瓦岗军聚义,按十三太保规矩,搭台逢单不逢双,取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层为标高。潜江市浩口镇宋场村、熊口镇马场、竹根滩镇潜河村、洋湖垸村,很早就有玩高台狮子的习俗。宋场村乡民古有习武之风,之后有了狮子舞表演,并从地狮舞发展到高台舞,属“北狮”系。竹根滩镇潜河村,舞狮活动传承数代,享誉一方。竹根滩潜河村,较完整保存了高台舞狮的仪式和套路。武术家彭伟先生,是潜河村高台舞狮的领头人,在他身边,集中了一批有影响的武术家,有大师兄郭振田,有潜江市武术家协会主席王元喜,有气功师徐礼锐等等。舞狮有一些特定的禁忌和祭祀仪式。舞狮人在活
潜江花灯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潜江花灯潜江花灯,是潜江民间沿袭闹元宵观灯习俗,经世代传承而保留下来的花灯制作工艺。潜江花灯有以装饰、点缀、烘托环境为主的装饰性花灯;以表现人物和情节的主题性花灯;以趣味性、知识性为主的娱乐性花灯;还有直接为生活服务的实用性花灯。制作花灯的题材有历史、人文以及自然界的各类物种。如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历史人物、民间传说等题材尽数采纳。潜江花灯的工艺从构思设计、造型工艺、装饰工艺是一套完整的工艺链条,手法多样,精工细作,给人以巧夺天工的美感。潜江花灯比较完整地继承了传统工艺,并且携带了楚地的民俗遗风,是中国传统花灯的历史缩影,具有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唇齿相依的亲缘关系。其
潜江锣鼓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潜江锣鼓大约在明代中叶,距今约三百多年前,潜江便有了“薅草锣鼓”和“车水锣鼓”,即在田间边劳动边鼓乐,当时就以“锣鼓伴奏,一唱众合”的形式出现在田间地头,随着时代变迁,“潜江锣鼓”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潜江民间民俗、风俗、宗教、民间艺术活动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潜江锣鼓”俗称“锣鼓家业”,潜江传统锣鼓班阵容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十样锦”。另一类是“五锦头”。潜江锣鼓乐器种类主要有:大鼓、堂鼓、小鼓、腰鼓、小锣(勾锣)、马锣、大锣、抄锣(亦称对锣)、土锣、苏锣、钹、金钹等。潜江锣鼓的重要部件主要有:鼓槌、锣槌、钩锣签、马锣棒,钹绸带等。如用大鼓,需制作大鼓座架,均为
恩施“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也叫“薅草歌”,是恩施市民歌中田歌的一种俗称,是土家族的一种伴随劳动生产、民歌与响器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历史上,土家族地区山大人稀,单家独户劳力不足,加上野兽出没,糟蹋庄稼,伤害人畜。在这种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劳动环境中,土家人形成了互相换工、结伴成群、协作生产,并配以锣鼓敲击,既可作劳动的信息,消除劳作疲劳,又可起惊吓野兽的作用,久而久之,形成独具特色的“薅草锣鼓”。“薅草锣鼓”在演唱形式上,由二位歌师傅领唱或对唱,其余人相和,并配以鼓、锣或者鼓、锣、钹、小锣助兴,恩施薅草锣鼓是联曲体唱腔结构,其唱腔丰富,曲牌多变化,如流行在恩施东乡的“叫歌锣鼓”,可分为引腔、扬歌、叫歌、姐罗也、排
土家族偷俗
偷,历来是被视为可耻的卑劣行为,可是在鄂西一带的土家人聚居的吊脚楼里,至今仍保留着几种别开生面、饶有风趣的“偷俗”。这“偷俗”不仅不为土家人唾弃,而且还受土家人的赞赏并传为美谈。偷梁树土家人修建吊脚楼木房,正中堂屋脊上都要横搁一根大梁。梁上朝地一面中央绘着太极图。两头分别写着“荣华富贵金玉满堂”等吉祥词,画着“乾坤”日月卦。土家人很看重梁,说它寄托着今后的兴衰荣辱。这根梁树却是要偷来的。修屋前,主人在附近人家的山头上悄悄相中粗壮苗条、枝桠繁茂的杉树,粗壮苗条表示子孙兴旺后人多,枝桠繁茂表示家大业正又久长。到了架梁的前一天夜里,主人请来几个强壮后生,择黄道吉时出门,至树前,先点燃三柱香,烧上一盒
长阳山歌
长阳山歌在三千多年前就被称为“蛮歌巴舞”、“下里巴人”。在县境内的地名中留下了不少痕迹,如“对舞溪”、“歌唱坪”、“锣鼓淌”、“发歌岑”等等。长阳山歌在全县各个乡镇广泛流传。截至目前已收录长阳山歌1400余首,分为在田间边生产边喊歌和边劳动边打锣鼓喊歌两种类型。长阳山歌有独唱、对唱、一人领唱、众人和等多种演唱形式和多种曲式结构。长阳山歌种类亦繁,其中以号子类、锣鼓调子类为大宗,其次是小调和反映婚丧的风俗歌。号子类又有山号子与水号子之分。山号子中,有一声号、二声号、三声号乃至九声号及杂号子、赶号子、穿号子等。水号子则有清江(行船)号子和放排号子之别。长阳山歌以生产类有锣鼓歌、砍柴歌、赶马歌等,其
东宝梁山调
东宝梁山调属板腔系统的地方戏剧种,以“胖筒筒”(瓮胡)为主奏乐器,具南曲风格,其演出剧目多为生活对子戏、折子戏,也演整本大戏。表演行当分旦、生、净、丑四大类。本腔为“咿咿腔”,板式有倒板、慢板、快板、摇板、间板、双叫---苟且、滚板、四平、大字板、小字板、小拉瓜、大拉瓜、一字板,还有叫板,计60余种。其中,除各个行当都有自己的专用唱腔外,男女分腔还另为旋式,自成风格。东宝梁山调主要流行于东宝区的石桥驿镇、仙居乡、栗溪镇、子陵铺镇、牌楼镇、马河镇、泉口街道、龙泉街道及周边县、市,而东宝区又属于湖北中部。东宝梁山调系清初川东北的梁山县(今梁平县)一带流行的灯戏曲调(胖筒筒调)经盐道传入后,与东宝民
来凤三棒鼓
来风旧司乡岩朝门村三棒鼓,属于祖传,历史很悠久。相传岩朝门田氏三棒鼓,近十代在鄂、湘、川、黔边区享有盛名,广为流传,其抛刀绝活精彩绝伦。演唱内容现场发挥,演唱特色,是把有一定重量有锋利的铁器,轮番的抛向空中,其动作惊险而极轻松,具有民间传统技艺传统特色。在鄂、湘、川、黔边区,人们常常这样称赞旧司岩朝门田氏三棒鼓:旧司三棒鼓,历史很悠久,田氏相传十代有,绝技前人留。手抛刀和棒,耍出新花样,边打边抛又边唱,出口能出章。客往旧司过,进了花鼓窝,队伍庞大人也多,演遍川湘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