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特产
湖南省民俗文化
中方竹编斗笠
中方镇斗笠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中方人就开始用竹篾制作斗笠,用于遮阳挡雨的用具。中方竹编斗笠编织篾为水竹(淹竹),弓篾为楠竹,圈篾为桃竹。从竹子到成品要经过破篾、编织、插顶、摊纸、铺棕、锁边、刷浆、贴花等大小70多道工序,有完善的技艺体系。中方斗笠其造型美观,按材料制作和工艺可分为粗制斗笠、细制斗笠、精制斗笠、实用型斗笠、工艺型斗笠多种,品种也异常丰富,有罗纱,马尾,棕式、板棕式、尼龙式、布式、纸式、麻式等10多个品种。2008年,中方竹编斗笠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方县文化局为保护主体。
云阳山南岳宫庙会
“云阳山南岳宫迎驾庙会”是云阳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阳山紧邻茶陵县城。史志载:唐初,云阳山曾封为南岳,只因洣水河不能通航大船,不便朝拜,所以后来改封衡山。但历代道佛教两家仍谓之为“可以隐居,可以长生”的福地,故云阳山有“古南岳”之美称。民间传说:南岳圣帝——神农,在云阳山选址建南岳宫时,因漏数自己所坐山峰,把七十二峰数成七十一峰,不足镇住七十二地煞星数,遂改衡山为南岳。但他仍眷恋云阳山的山水灵气和秀丽风景,就在云阳山建造了避暑行宫(今古南岳),传说每年农历的六、七月便来到茶陵云阳山避暑。南岳圣帝—神农和神农族人当年来这里祭天祈丰,造福一方,从而逐渐形成了“六月,七月朝云阳,八月朝衡山”的习俗
花瑶婚俗
隆回花瑶是一支被我国民族史料遗漏了的瑶族分支,至今,七千多花瑶同胞仍传承着先祖古朴纯真的风俗习惯,其婚俗格外神秘而别致。隆回花瑶一直沿袭一夫一妻制。整个婚娶过程可分为订婚、娶亲、送亲、回门等环节——订婚:花瑶的媒人多由成年、老年男子充当,称为“媒公”。由媒公介绍,男女双方通过了解,达成基本一致的意向之后,进行第一项手续:订婚。由男方的媒公带一只五彩大公鸡和一把红油纸伞前往女方家里。在距女家200-300米处时在路边做一“五子飞”纸柱辟邪。喝过槽门、禾堂(晒谷场)、堂屋门三道“拦门酒”之后,媒公将红油纸伞放在女家神龛上,女方同意婚事,则在伞内悬挂12个丝线布球做订婚证物。酒至数巡,媒公返程,女方
洗泥节
洗泥节又叫苦瓜节,每年春耕忙种之后的农历五月十三,举办的农耕庆典活动,属于平地瑶民俗文化活动项目之一,主要活动在湘南边陲的勾蓝瑶古寨。相传洗泥节起源于唐代,流传于湘桂粤交界的100多个平地瑶村寨。据考证:勾蓝瑶洗泥节始于“洪武九年招安镇守邑门户湘粤隘口”之后,他们不仅沿袭了洗泥节的风俗,还把本土族人的节庆活动项目内容融合其中,发展成为祭拜、休闲、狂欢、联姻、联谊的盛大节日而久传不衰。洗泥节活动包含了勾蓝瑶优秀的建筑、饮食、婚姻、生产、生活、节庆等传统文化内容,她承载着勾蓝瑶人许多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她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勾蓝瑶人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勾蓝瑶人对美好的理
澧州大鼓
澧州大鼓原名丧鼓、孝鼓,又名湘北大鼓,流行于湘鄂边境一带。起源无文字可考证,据传源自东周某王的敲桌子或庄子的鼓盆歌,现在澧县艺人还流传有“周公治其礼,孔子治诗书,庄子治其打丧鼓”的说法,从已知的艺人传承关系推算,起码有400年以上的历史。澧州大鼓是一种说唱艺术,道具为一面大鼓,特殊曲目(如送歌郎)加铜锣、铜钹。唱词基本结构为七字句,后来发展了十字句等句式。除《小送歌郎》的唱词为三句一组外,其它为二句、四句、六句、八句一组,多组构成一段,每段要求一韵到底,常用韵11个:天、地、人、和、龙、虎、豹、豺、黄、花、黑。早期为一人一鼓坐在孝堂中演唱,改革开放后走进茶馆,改为二人站立演唱,也可加乐器伴奏演
杨幺的民间故事
杨幺(1108-1135年),名太,龙阳(今汉寿)新兴乡人。出生雇工,幼时读私塾2年,辍学后在商船上佣工糊口。建炎四年(1130年)至绍兴五年(1135)期间,他多次参加各类保家卫国的战役。1135年2月,宋高宗以右仆射张浚为监军,从抗金前线调岳飞为荆湖南北襄阳府路置使,发起对义军的第七次“围剿”。岳飞引诱黄诚、杨钦等投宋,并用杨钦之计,掘闸放水,伐木塞港,以杂草漂浮水面。义军车船失去战斗力。6月11日,宝台山总寨被攻破,杨幺拒不降宋,泅水突围,于天鹅凼(今围堤湖乡境内)为牛皋所获,英勇就义。杨幺死后,他的事迹在汉寿和洞庭湖区广为流传,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故事。杨幺的民间故事流传久远,充满魅
客家火龙
客家火龙又称香火龙,它集音乐、舞蹈、祭祀、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份于一体,是流传于茶陵桃坑乡及其周边地区各种“火龙”的总称。客家火龙流传于湖南茶陵县桃坑、八团、江口、高陇、秩堂、湖口等有客家人居住的乡镇,尤以桃坑乡为盛。舞火龙大多在晚上,表演一般选择在宽敞的场地上燃篝火进行,亦可在一张四方高桌上表演。2006年,客家火龙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客家人舞火龙始于南宋淳熙年间,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据有舞火龙风俗的客家人介绍,舞火龙习俗源于一个传说:有条火龙飞过这里,它喷火烧过的地方,庄稼长得特别茂盛,五谷丰登;它一路飞过的村庄,家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从那时起,就有了客家人舞火
醴陵星子灯
“星子灯”是一种曾经广泛流传于湘东赣西的民间舞蹈项目,属于传统龙灯的一种。由于种种原因,这一优秀的民间舞蹈曾经一度濒临灭绝。2007年,经过醴陵市政府的挖掘和整理,被列为株洲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最近,醴陵市政府再次组织专门班子,对这一民间舞蹈进行深入挖掘整理,正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组队参加湖南省第四届文化艺术节表演。“星子灯”现流行于湖南醴陵白兔潭及东乡一带,始创于醴陵田心村,是我国目前独一无二的一种龙舞,属中国最古老的火龙舞之一。星子灯套具“捻子”(注:醴陵话叫“枚子”),其制作过程是:用荷树皮、杉树皮烧成炭末,加上杉树木炭一起磨成粉用细筛过滤后,再用土硝掺和均匀,剪一张
资兴还盘王愿
资兴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湘粤赣三省交会处,属郴州市辖。全市除汉族外,还有瑶族、苗族、畲族、土家族、侗族、壮族、满族、布依族、蒙古族、哈尼族等2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以瑶族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资兴市的团结、清江、连坪、龙溪、碑记、滁口、黄草等十几个乡镇,人口约5000人。其中大部分是过山瑶、平地瑶。过山瑶操“勉语”,尊崇盘瓠为始祖。口头传说与《过山榜》(即《评王券牒》)及族谱等民间文献均说:昔高辛氏时,盘瓠先祖御敌护国有功,被评王招为驸马,“迎引送入会稽山安居”,生下六男六女,皇上赐姓盘、沈、包、黄、李、邓、周、赵、胡、唐、雷、冯十二姓。今资兴市过山瑶只有盘、赵、李、邓、黄、冯六姓,其中盘
土家年
土家年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族一个重要而古老的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而独特的风俗习惯,代代相袭。虽然,这种过年(土家语:侬咔)被提前了一天而被称为过赶年,但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风俗,流传至今而被保留了下来,其内容的丰富多彩,持续时间之长,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也是少见的。2010年5月18日,土家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即年节。前清时按农历称元旦。辛亥革命(1911年)推翻清朝统治后,从“行夏历,所以顺农时”,改为“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把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湘西民间俗称年节为过年。过年,起源于远古时期腊祭。“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湖南昆曲
湖南昆曲,又称湘昆,湖南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乃湖南昆曲的简称,与我国南方的苏昆、北方的北昆同源。湘昆流行于我省湘南的桂阳、嘉禾、新田、宁远、蓝山、临武、宜章、郴县、永兴、常宁等地。明代万历年间,昆曲传入湖南,经过长期演变,形成具有山野气息的地方昆曲,盛行于以桂阳为中心的湘南一带。昆曲剧目丰富多彩,文辞华丽典雅,曲调清逸婉转,表演细腻优美、载歌载舞,武功技艺卓绝,富于诗的意蕴、画的风采。昆曲进入湖南,对众多的地方戏曲产生过深远而直接的影响。至今,我省的湘剧、祁剧、巴陵戏、辰河戏、荆河戏、武陵戏等地方大戏剧种中,还保留了不少昆腔剧目和曲牌。昆曲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具有崇高的声誉,最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麻阳花灯戏
麻阳花灯戏艺术风格兼融,形成了麻阳上山区、下山区花灯表演的风格差异。“跳花灯”,又称“武花灯”。分布于麻阳上山区,多为大人唱大人跳,侧重于舞蹈表演,动作跳跃性强,表演灵活,唱词以爱情、社会生活为主,表现为快节奏的粗犷风格。下麻阳“摆花灯”,又称“文花灯”。分布于麻阳下山区,多为小孩唱小孩跳,侧重演唱,舞蹈动作柔和细腻,较为抒情,唱词以唱古人、风俗生活、婚姻为主,表现为慢节奏的柔美风格。光绪二十七年(1901),麻阳花灯艺人聂榜榜用阳戏《刘海砍樵》的套路,表演花灯曲目《癞1拜年》,开倡了湘西花灯戏剧化创作先河,使麻阳花灯始有“灯戏”之称。1949年后,麻阳花灯发展成为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戏
泸溪傩面具
泸溪县傩面具品种多,造型各异,功用不一,有祭祀面具、傩戏面具、驱鬼面具、战争面具、开山面具、跳香面具等。傩面具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演化,以渗透深入到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整的样本,作用于土家苗寨的日常生活。大致可分为36类,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造型,他们各不相同,形态各异,多采用“人兽合一”,这种复合型艺术表现手法,再加上夸张变形手法增强傩面具的艺术感染力。傩面具的种类之多,形象各异,门类齐全,是其它面具无法比拟的,它的主要价值表现在:1、傩面具为国内所独有,和其他地区的面具在造型、设色等有着很大的差别。它上承接着楚地的原始文化,下还为艺人们所发扬并不断取得了创新。改革开放以来
桃源瑜伽焰口手势
流传甚广的桃源瑜伽焰口手势舞,是桃源县民间戏曲和其他民间舞蹈十分重要的动作原形库之一,亦是古老的宗教舞蹈遗存,在湖南民间舞蹈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桃源瑜伽焰口手势由巫、道、佛三教手谒融合浓缩而成。瑜伽是佛教中的“唯识学派”,尊弥勒为始祖。瑜伽意为“相应”,“正慧能到彼岸,是大菩提最胜方便”,故名“瑜伽”(《显扬圣教说成瑜伽品》)。“焰口”也叫“面燃”,是佛教中的饿鬼名。相传饿鬼,骨瘦如柴,喉小如针,夜晚见之,口喷火焰,故名“焰口”。瑜伽焰口是佛事活动中,佛教徒为了不使自己成饿鬼并解除饿鬼痛苦,通常在黄昏时举行仪式求佛祖帮助解脱。唐咸亨年间,“瑜伽行派”传入武陵,建德山乾明寺,1为佛家第五十三福
涟源特色湘剧
湘剧的一脉流行于湖南省娄底市的涟源一带,被称为有“涟源特色”的湘剧。涟源特色湘剧主要流传于娄底市的娄星区、双峰、涟源、冷水江、新化,邵阳市的新邵及毗邻的益阳市安化、湘潭市湘乡、长沙市宁乡等县市。2008年,涟源特色湘剧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据相关文献记载,清康熙三年(1664年)就有湘剧班社在涟源及湘中一带的神王殿、关帝庙、水府庙、祠堂等场所及大户人家的喜庆聚会上演出。嘉庆、道光年间,原安化常安乡(现涟源桥头河)车田廖家的廖光台、邱泰山等人,组建湘剧班社“国庆班”在桥头河、蓝田、娄底、杨家滩等地演出,兼传艺带徒,使班社不断发展。道光六年(1826年),两江总督陶澍在天符庙
苗画
湖南省保靖县,地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苗画,起初只是作为苗族刺绣的花样稿,包括服饰、被面,床帘、门帘、堂帘、床檐、壁挂、佩饰等各个方面,其渊源与苗族绣花一样可追溯到苗族古老的文身习俗。20世纪初保靖县的苗族人梁求瑞大胆创新,改锉苗绣花样稿为描画花样稿,受到了苗族妇女的普遍欢迎。后经过几代苗画师的不断开拓创新,将简单的苗画从刺绣绣稿发展成为现在的具有一定价值的艺术品。苗画历史久远,对研究苗族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商品贸易、民间信仰、民间美术等等有着不可轻视的重要价值。湘西苗画所表现的主题就是反映一种喜庆吉祥、人寿年丰的物象。梁氏家族创作的苗画以龙、凤、花、草、鱼、虾、虫、鸟、竹、木
苗族医术
苗族医术创立了家望、号脉、询问、触摸“四诊”诊断方法,科学地把疾病分为“36症72疾”,辨病立症科学完整,从实际出发,坚持经济实效的行医原则,推出药物、医巫、推拿、针挑、蒸熏、拔罐等治疗方法,既保证疗效,又节约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2008年,苗族医术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历史渊源苗族医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刘向在《说苑辨物》写道:“吾闻古之为医者—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管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之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苗父是苗族医术的始祖,且医术十分高明。在湘西凤凰及贵州铜仁的苗民中至今仍流传“药王爷爷”的传说,梗概是:药王
湘西苗医苗药
湘西苗医苗药在花垣县流传久远,应用很广,全县17个乡镇的群众在以前都以苗医苗药治病,就是在各民族杂居的乡镇村寨,其他民族也请苗医治病。如吉卫镇、补抽乡、雅酉镇、民乐镇、两河乡、猫儿乡、龙潭镇、排吾乡、雅桥乡、道二乡、麻栗场镇、排碧乡、排料乡、董马库乡、窝勺乡、长乐等乡镇的群众普遍用苗医苗药诊治疾病。湘西苗医苗药源远流长,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和发展过程。从远古时代的各奶嘎(母药王)、各巴嘎(药王爷)到上古时代以后的巴龙奶龙、贵古、贵汤、阿抔年嘎,蚩尤、阿抔仆童、大咪惹偻、仡龙咪、欢兜,直到近代和当代的苗医药大师龙万家、廖喜堂、廖天灯、石凤金、石板塘、杨光福、龙玉六等,他们在行医的实
湘西苗族接龙舞
湘西苗族接龙舞诞生在苗族古典祭祀仪式中,是我国700余万苗族人民所拥有的苗族舞蹈之一。早期的接龙是苗家请巫师祈福,求龙神保一方平安,五谷丰登、治虫防灾的法事。如今,苗人每年十月和二月或兴土木、办喜事时,都要跳接龙舞。湘西苗族人民视龙为吉祥幸福,繁荣昌盛的象征。“接龙”的风俗便在湘西苗族地区世代相传,人们认为“接龙”能够祛病除灾,人寿安康,风调雨顺,年丰畜旺。因此,每年秋后的十月和春耕生产大忙前的二月或者大兴土木和办喜事时,都要举行“接龙”,龙司(苗老司)带领龙公龙母和苗族器乐演奏及手持各色彩旗的男女,跳起优美的苗族舞蹈即接龙舞。2008年,湘西苗族接龙舞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
保靖竹编制作技艺
湘西竹编制作技艺(保靖县)湘西盛产竹:山竹、桂竹、水竹、楠竹、绵竹蕴藏着竹编制品萌生与蕃衍的厚重基础。这里的土家、苗、汉各族人民多有善竹编者。竹编历史已逾千年。酉水岸边保靖县境内崖墓葬中曾发现的竹席残片,就是唐宋时期的遗物。竹编制品已经涉及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筛、箩、簸、箕、篮、篓、筐、架、床、桌、椅、扇竹编制品三百余种,遍及湘西城乡,深受民众喜爱。竹编多为一地一品。就湘西保靖县而言,比耳、-两地竹编制品以睡簟而闻名,斗笠是马福寨的特产,粗篾背笼和细篾背笼则以普戎的产品最好。比耳竹编技艺精湛,名扬遐迩,其竹编制品有簸能接浆、簟可隔水之说,且户户家家剖竹编器,被报刊多次推介,誉为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