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特产
广东省民俗文化
澄海灯谜
澄海历来文风蔚然,灯谜这种源于古代隐语,斗智炫巧的文化活动,在当地有着较长的历史,发韧于流行民间的童谣童谜和中原文化的传介,直到明清时代,已发展成为地方风俗文化,清代康熙《澄海县志》有谜事活动的记载。其中较有特色的是保留了从宋代临安流传至今的“击鼓猜射”传统开猜形式,除在潮汕地区和潮人在东南亚侨居国外,国内各地谜界已不多见。此外,还有“送谜标”、“猜谜母”等民俗形式,使用的创作法门已达二十余类,谜目也有一百多项数百多种,富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体现我们民族的智慧,从而成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雅俗咸宜的民间文化艺术。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重视灯谜活动的开展,各乡镇普遍建立灯谜组织,开猜活动频繁。灯谜
南雄香火龙
位于南雄市西北边陲的百顺白竹片村,海拨700多米,这里群山巍巍,毛竹如海,风光秀丽,民风淳朴.舞香火龙就起源于这座美丽的村庄.该村创舞香火龙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流传于百顺镇一带,经历史的发展、衍变,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民间舞龙艺术特征沿袭至今。每年的元宵佳节或其它重大庆典活动期间,该村的香火龙都要隆重登场,飞腾舞闹。扎制和舞龙技艺古老相传,现今该村青壮年都能熟练操作,因此,该村被乡里誉为“火龙“村。表演前,在稻草扎制的龙身上满插点燃的香火,点点香火装扮龙身,巧妙地构架突出龙头。表演时,浑身金光闪闪的龙身在夜幕中狂舞,时上时下,飞舞翻滚,动作流畅,形态逼真,迅捷异常,,场面非常壮观,热烈。0时,火
东莞麒麟舞
在广东民族民间艺术的百花园里,东莞市的客家麒麟舞堪称一朵耀眼的奇葩。三百多年的历史积淀,代代相传的继承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发掘与弘扬,使东莞麒麟舞之花越开越艳,声名也越传越远。广州、东莞、惠州、香港、台湾、澳门、日本都留下过麒麟舞的倩影。东莞镇的麒麟艺人所扎的麒麟头远销马来西亚、英国等国家。1999年2月,清溪获得了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麒麟舞)之乡的殊荣。2001年10月,清溪麒麟舞参加由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艺术协会主办的首届“黄阁怀”麒麟舞大赛喜夺金奖。清溪麒麟舞以其深厚的艺术底蕴和独特的表演个性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南部的清溪镇和樟木头镇,是一个客家人聚居
新会司前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是民间庆祝春节的一种传统民俗作品,多以写实与装饰、写人与写景相结合的简明而夸张的手法,表现欢乐、幸福和吉祥等题材。新会区司前镇雅山龙安村是继佛山后现存的第二个民间生产作坊地,在用纸、颜料、刻板以及画面造型等都有独特的地方民俗风格。印制年画要经过数次套色,先用模板把人物线条勾勒出来,接着用附件来印制人物的头饰、衣服的金边、身上的挂件等细部。现在,只剩下龙安村关伯一家有木版年画刻板,仅剩的一套模板已有300多年历史。
佛冈舞被狮
“舞被狮”是佛冈县汤塘镇围镇村的刘氏家族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习俗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佛冈刘氏祖先南迁于公元1131年,后从南雄珠玑巷南迁广州大梁、从化,继又由从化迁佛冈水头王田及石角科旺一带,至今已有855年,由龙蟠始祖从龙公传至现在的光字辈已有27代了(摘自《刘氏族谱》)。“舞被狮”是刘氏家族元宵上灯习俗中最精彩独特的一项民俗活动。据传人邓淑香(今年83岁)介绍:这项活动大约起源清朝未年,是由于始祖普振公误迁太婆遗骸葬于后山莲塘“狮听鼓”,于是村中妇女舞被狮祈求太婆保佑后代添丁发财,原本刘姓在村中并不是大姓,舞被狮后,刘姓发展很快,如今围镇村只有刘氏一姓。舞被狮流传
调顺草龙舞
湛江草龙舞的舞具——草龙由稻草、渔网、竹篾等材料制作而成,舞蹈以刚猛为特色,通过扭、转、穿、腾等动作展现海岛渔民在风里浪里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草龙舞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逐渐成为一年一度元宵佳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调顺草龙舞有500多年的历史,草龙由稻草、鱼网、竹蔑等材料制作而成,草龙舞通过扭、转、穿、腾,展现岛上渔民与大海搏斗的精神面貌。由于各种因素,调顺草龙舞退出人们的视野。到2005年,调顺到黄车炳老人凭借记忆,再次编织4条草龙,并在调顺举办首届农民文化节亮相。从2006年年例开始,调顺草龙吸取了竞技龙的套路,把草龙舞得活灵活现,特色龙舞竞技套路这在全国是极为罕见的。据了解,草龙是用稻草、
斗门锣鼓柜
珠海市斗门区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端,东临中山市,南与本市金湾区相连,西面和北面与江门市接壤。这里历史悠久,物阜民丰,对外经济文化交往频密;古往今来,这里的人民崇尚和谐,自娱自乐,传承文明,民风淳朴。锣鼓柜,又称“八音柜”,柜前后装有木杠供两人抬柜之用。柜上装有小鼓、铜锣、铜鼓、木鱼等敲击乐器。每队20至30人,表演时乐手身穿盛装,在路承牌的引领下缓缓前行。表演乐器以唢呐为主,吹奏模仿粤剧生、旦之板腔,其他乐器伴奏,表现特定的戏剧场面或演奏牌子曲。锣鼓柜在斗门地区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朝天启年间,乾务“八音”队已应邀和飘色队一同表演,营造热闹气氛。清末光绪年间,斗门许多乡村都有锣鼓柜的表演
中山长洲醉龙
中山醉龙,又称“剪龙”“转龙”,发源于该市西区长洲村,因起舞时“醉态朦胧”而得名。这种自发的即兴舞蹈,是中山本土独特的民间艺术。2004年9月,中山市文化局将醉龙向省文化厅和财政厅申报为重点保护对象,2008年醉龙省级、国家级申遗相继成功。黄焯根老人也被定为醉龙的传承人。醉龙是古代中山民间特有的舞蹈,源于中山市西区长洲村。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祭祀后要举行舞醉龙巡游活动。原舞醉龙是舞龙者拜祀过程中随意舞动龙头、龙尾,称为“转龙”,后发展成为道具舞蹈。在舞蹈中,舞龙者如略觉清醒,则持酒埕者必从旁强灌,务使舞龙者带醉而舞。中山醉龙的来历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中山人都要舞醉龙。这一习俗由来已久,传说20
平海古城楹联
平海古城楹联自明朝初年就在当地广泛流传,盛于中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古城的楹联引用广泛,创作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每逢庙会、醮会、节日庆典或平常的厅堂点缀都有张贴楹联的习俗。平海人家家户户喜爱张贴自撰自书的春联。
阳江花笺
阳江花笺是以阳江话演唱的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形式,是阳江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其分布在阳江所属区域。民间流传的花笺唱本及部份代表作有《珍珍姐》、《第八才子花笺》、《自由女》、《阳江八景》。
罗定民歌
起源于唐代,内容分为讲古歌、世情歌、对唱、擂台歌、大话歌、猜谜歌、情歌、短篇山歌等,均用泷水方言创作和演唱,为四句七言,也有“七七七三五七”的六句体式,几乎句句押韵,为口头即兴演唱,多分布我市南江流域。
四会玉雕
四会是“中国玉器之乡”、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玉器专业加工和销售基地之一。四会民间玉雕工艺在四会市东城、大沙、地豆、迳口、下茆等镇(街道)传承了近100年的历史。目前,四会市建有玉器街、玉器城、玉器天光墟等专业市场,共有玉器加工厂、场、店等4000多家。2007年初建成投资1.5亿元、占地280多亩的国际玉器城。目前,四会全市玉器行业从业人员达8万多人,年加工玉璞7000多吨,年产值15亿多元。早在20世纪初,四会就有玉雕技师到东南亚、香港、广州等地以玉器雕刻、销售为生。解放后,玉雕师傅们纷纷回乡置业,开设家庭玉雕作坊。60年代四会工艺厂诞生,标志着四会玉器行业正式登上四会的经济产业舞台。1986
印泥制作技艺
印泥制作技艺印泥是传达印章艺术的媒介物,它的制作技艺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印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印章艺术表达的效果。质地好的印泥,钤在纸上,不渗油,不跑色,印出来的色彩鲜美而沉着,有一种堆积的厚实感。一幅中国画,合理安排一枚红色印记,画面色彩的轻重和疏密就大不一样,好的书画家把印泥作为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张鲁庵是清末民初海派的印泥大师,也是全国篆刻资料最丰富的收藏者之一,他收藏的印谱有《十钟山房印举》等四百余种。鲁庵印泥的发展和海派书画家的发展是休戚相关的。著名的画家吴湖帆、贺天健,书法家高振霄、王福厂等都使用他的印泥。篆刻大家陈巨来也曾评价说“用此印泥,即便连钤细元朱文印十方,印文不走
佛山春节习俗
佛山春节习俗是中华民族春节习俗的组成部分。与全国一样,佛山春节习俗是最盛大、最隆重、最热闹而又时间最长的民俗节日习俗,由农历十二月(腊月)至第二年一月(正月)二十六日。佛山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四五千年前,古百越族已在佛山一带生息、劳动、繁衍。早在秦汉年间,已是颇具规模的农渔村落,归属南海郡番禺县辖。隋开皇十年,属广州南海县辖,称季华乡。东晋太元年间和东晋隆安二年(376年、398年)先后有罽宾国(今克什米尔)僧人来佛山,在塔坡岗结茅讲经传播佛教。唐贞观二年(628年),居民在塔坡岗下掘得铜佛三尊,遂改季华乡为佛山。宋代,中原人为避战乱,先后有霍、陈、李、梁等70多个姓氏南迁至佛山定居,与百越土
迎春花市
广州的花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广州特有的传统民俗。这与广州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俗传统不无关系。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为21.7℃,年降雨量为1982.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广州地区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繁花似锦,素有“花城”之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各种花卉的成长提供了极佳的自然条件。据西晋永兴元年(304年)嵇含的《南方草木状》引汉初陆贾《南越行纪》记述,当时南越治所在今广州境内,已经是百花生长之地,而且从西域将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素馨花、茉莉花移植到这里,当时广州妇女已经懂得用“彩线穿花心,以为首饰”。由于人们爱花和栽花,
舞火狗
舞火狗源于龙门县蓝田瑶族传统的民间习俗。相传,先祖靠狗奶养大,要瑶民永记狗作为“再生之母”的恩德,规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团圆节(中秋节)之夜,举行舞火狗活动。舞火狗是蓝田瑶族对狗图腾崇拜祭祀的舞蹈活动。未婚姑娘在手臂、腰部用山藤绑上黄姜叶,头戴竹笠,并插上香火,扮演“火狗”。姑娘们边舞拜,边反复唱着古老的民歌;最后,火狗队游舞到村外河边,将身上的黄姜叶、竹笠和香火统统扔到河里,再用河水濯洗手脚,象征沐浴全身,祛除邪气。在整个舞火狗活动中,男青年一直在旁燃放鞭炮。“舞火狗”仪式是蓝田瑶族少女的一种“成年礼”活动。每个瑶族少女要参加2-3次的舞火狗,才能进入成年,进入谈婚论嫁的行列。来历:每年农历八
潮州歌册
“潮州歌册”是用潮州方言创作、演唱的长篇叙事韵文,属说唱文学。它发源于潮州,流行于潮州民间。东南亚地区潮人社会以及闽南潮州方言地区也颇流行。主要说唱者是妇女。唐朝时,潮州民间艺人根据佛教教义中的故事编写成新的“变文”,说唱时配一弹拨乐器,自唱自弹,称为“弹词”。歌文多为七字句,四句为一节,一节用一韵。也间插有三字、四字、五字、六字等句式。后来,歌册内容发展到历史故事、公案故事、民间传说等,还有用歌册形式编写的杂歌,如《百屏灯》、《百鸟名》等。由于弹词抄本多有错漏,明清时,民间艺人将弹词重新整理刻印,广泛流传。人们又称“弹词刻本”为“歌册”。“潮州歌册”的传统题材作品有《刘明珠》、《一世报》、《
化州跳禾楼
跳禾楼起源于明末清初,流传于化州那务、播扬等地。主要分布在化州市那务镇和播扬镇内,中心是那务镇的那务村和高车村,播扬镇的潭灯村和江背村。平定、宝圩等镇也有活动。相传古代歌仙刘三妹云游此间,见虫多损害庄稼,便唱山歌驱虫,当地青年牛哥见刘三妹唱起了山歌,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同唱,日久俩人产生了深厚感情,山歌也唱得更默契了,他们时而合唱时而对唱,美妙动听的歌声不仅驱散了害虫,也催长了庄稼,确保了丰收。村民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妹,每当农历六、七月夏播结束,便择日在晒谷场搭起禾楼,唱禾楼歌,跳禾楼舞。此舞反映了仙、人共同战胜灾难保丰收以及男女青年追求纯真爱情的良好愿望。此舞世代相传,解放后因各种原因曾中断演出。
潮州凤凰山畲族招兵节
潮州凤凰山是粤外所有畲族公认的民族发祥地和始祖居住地。潮州凤凰山畲族招兵节是畲族最隆重的传统民俗节日,是一个以祭祀、祈祷为主要形式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相结合的民俗活动。畲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较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潮州凤凰山的畲族“招兵节”和图腾文化是畲族文化的结晶,是组成整个畲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历史上“招兵节”是位于凤凰山各畲族村每隔三至五年举行一次,于冬至前后三天请法师择吉日举行。据了解,这个活动现仅存于潮州的凤凰山区的畲族。整个活动头尾三天连续,共有二十八个项目,分四段落进行:一、祷告,二、请神、安神,三、招兵,四、收邪。从整个过程看,贯穿于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畲
大埔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旧称“乱弹”“外江戏”“兴梅汉戏”,是广东省汉族客家戏曲剧种之一,1933年广东大埔县人钱热储著《汉剧提纲》,定名为汉剧,从此约定俗成,沿称至今。广东汉剧流行于广东的梅州地区、惠州地区、韶关地区等闽粤赣边区各地。2008年,广东汉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汉剧来自皮簧合流后的徽戏,与闽西汉剧同属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用中州官话演唱的剧种。明末清初,广东已有不少唱弋阳腔、青阳腔、乱弹等声腔的外省戏班。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外来戏班在广州建立外江梨园会馆,与当地戏班的琼花会馆各立门户。其时有外江班十五班,其中四个是徽班,八个来自湖南。嘉庆时(1796-18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