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特产
广东省民俗文化
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
沙河粉传统制作工艺沙河粉是广州一种大众化的米制品,因最早出自沙河镇得名。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民间流传着清代小店“义和居”的店主樊阿香首创沙河粉的故事。直至民国期间,义和居、福安居、泉珍、同心等仍是沙河镇较有名气的沙河粉店。沙河粉始于广州,流传于广东、广西、海南,并随着华侨的足迹传至东南亚乃至欧美各国。沙河粉制作以手工制作为主,其传统做法是取白云山上九龙泉水浸泡大米,将大米磨成粉浆蒸制,切条而成,沙河粉传统的工艺制作要求,最重要是四点:用水、选米、磨浆、蒸粉。“薄而透明、韧而爽滑”,正是沙河粉的独特之处。
虎桩棍术
虎桩棍术秘传虎桩棍术的技艺,相传至今也有100多年历史了。秘传虎桩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络,完整系统的运动套路而屹立于武术之林,它不图花俏的架子而立足于技击实用,是一种善攻能守,攻守均衡,稳打稳扎,进退有方又能健身强体,灵活优美,能给人以美学又技击性甚强的优秀棍术,它包括套路、套路对练、棍法独练三个方面。
小凤饼(鸡仔饼)制作技艺
小凤饼即广州人俗称的鸡仔饼。它是用面团混合猪油及干果馅料烤制而成,其表面可清晰地看到果仁,色泽黄褐通透,饼底不焦,气味芳香,口感香、松、脆,饼馅肥软,是老广州人饮早茶时最喜爱的点心之一。成珠酒楼的小凤饼是广东小凤饼制作的老字号,成珠小凤饼从成珠酒店建立,即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起,便已经开始生产。小凤饼的制作过程:1、制冰肉,2、制馅料,3、制饼坯,4、烤制。小凤饼的制作从古至今一直坚持用全手工制作,现代烹饪中以煤气炉及烤炉取替了古时用灶烧柴火烤饼。
月饼传统制作技艺
广式莲蓉饼食,风味独特、甘美香溢,是广式饼食的优秀代表,其在秉承广州传统饼食制作技艺基础上,经过历代制饼师傅改进发展而来。广式莲蓉饼食制作工艺的独到之处在于:一是用枧水洗褪莲子衣时,精确掌握枧水的纯度和比例,在去除涩味的同时保证莲子的香味;二是制作莲蓉时的火候与时间非常讲究,制作出来的莲蓉色泽金黄、幼滑、清香味浓;三是坚持采用当年产的湘莲、进口的优质白糖和即榨的花生油为原料制作莲蓉。作为广式莲蓉饼食制作的代表,创建于1889年的“中华老字号”广州莲香楼,制作莲蓉饼食已超过百年,被誉为“莲蓉第一家”。
小柴胡制剂方法
小柴胡制剂方法小柴胡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伤寒论》首方,以后历代医家多有引用,是我国几千年传统医药文化的典型代表。白云山光华药业的前身唐拾义药厂成立于1912年,20世纪80年代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将药物提取物与适宜辅料结合制成的小柴胡颗粒状制剂(当时叫小柴胡无糖型固体汤剂)被评为广州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入选《中国名优中药大典》。小柴胡从汤剂到免煎剂型的转变集中体现了立足传统、大胆革新的精神,在我国中药饮片改革过程中具有示范性和科学性。
沙亭龙船乸崇拜
番禺地处水网之区,船曾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番禺地名来由的其中一说,也与船有关(《山海经》第十八章《海内经》)。明代岭南学者、著名爱国诗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舟语》记载:“此船青面独角,无须,快捷异常,因无须而被称为龙船乸。”沙亭龙船乸崇拜习俗蕴含亲水文化的内涵,与龙船竞渡、拜菩萨等民间习俗有关联。展示了番禺人民朴实的信仰及早期文明传统文化发展的历程,体现智慧与力量及团结、奋进的精神。
横沙会
相传从清朝道光年间开始,横沙会便成为横沙村最隆重的节庆日。农历正月二十四是扬名整个番禺鹿步司一带乡村市镇的“横沙会”,这天是村民信奉的三娘菩萨的诞生日,村民们都要到三娘菩萨庙中祈福许愿。以罗、莫、下沙村为“三镜”,信奉三娘菩萨;以朱、黎、梁、冯、叶、隔堂朱作为“四社”,信奉四娘菩萨。每年的横沙会日,“三镜”、“四社”便由各自的族长老组织本姓氏族的青壮年排行列队抬着菩萨在村中的主要大街-,请来戏班唱大戏助兴,大戏一般要唱上三晚。此外,村民家家户户包粽子,狮子队也舞狮子以示庆祝,全村洋溢着一片欢乐的气氛。
花都元宵灯会
花县(今花都)大多数乡村在正月十五晚上举行游灯活动(个别乡村在正月十四晚举行),场面非常热闹。各家各户和祠堂庙宇门口都悬挂灯笼,一般有龙灯、凤灯、鲤鱼灯、莲花灯、走马灯、山水书画灯等,造型各异,色彩多样。村中男女老少个个手持各式各样灯笼,游走于村头田间。-结束,人们燃放烟花鞭炮,开始投灯活动,祈求光宗耀祖、新年顺利、五谷丰登。民国《花县志》记载:“元宵自十二三至十六七,坊乡神庙结彩张灯。”
广州珐琅制作技艺
珐琅器根据制作的技法分类,主要有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画珐琅(俗称广州珐琅)。画珐琅俗称“洋瓷”又叫烧瓷,大约在17世纪初由欧洲传入中国后,其技术也随之为中国工匠所接受,并很快制作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工艺品。广州画珐琅以淡雅取胜,善于用西洋风景人物和舒卷自如的卷草番花作为装饰图案。广州珐琅的大幅彩画如书法淡雅、古朴、细致、生动。中彩珐琅是近几十年来广州珐琅工艺的又一发展,它将传统广州珐琅工艺融合在掐丝珐琅工艺里面,是两种珐琅工艺上的结合。
广州重阳登高
广州重阳登高是广州及其附近地区,包括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民众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前后攀登广州市北郊白云山等山峰以及镇海楼等建筑物祈福转运、重阳敬老、拜山等一系列民俗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民间传承性和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价值。民间认为,登高可以转运。广州重阳旧俗,载花糕萸酒,登五层楼、双塔,放响弓鹞,也有重阳拜山祭祀先人的,这些活动至今延续。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相当多的民众重阳登高转向登白云山,并吸收了白云诞活动的部分形式。近年重阳还被赋予敬老的意义,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黄岐“龙母诞锦龙盛会”
黄岐龙母诞锦龙盛会传说起源于龙母娘娘的一次漂移。据说,当初住在天宫里的娘娘下凡到肇庆市悦城镇附近的西江岸边,当地居民认为这是上天赐的福运,遂将下凡的娘娘奉为龙母,修建龙母庙,烧香祈福。有一年西江发洪水,悦城龙母顺水漂流,悄悄驾临南海黄岐的流溪河边。当木雕的龙母像搁浅在流溪河畔的一片沙地上后,便任凭洪水冲刷、潮汐翻卷,龙母也不愿离开流溪河。一天,一位有缘的善仁老翁与龙母相遇后,便将龙母请上岸,在清道光戊申年(1848年)修建了一座“龙母古庙”,随大水漂来的龙母从此得以在黄岐长住下来。这就是“悦城龙母”变身“黄岐龙母”的由来。黄岐百姓认为龙母与黄岐有缘,百姓奉龙母为神灵,龙舟手则将龙母奉为“群龙之
东莞旱木龙
东莞人多是宋代从北方南迁而来。清代记载,常平镇横江厦村和厚街镇桥头村已有舞旱龙。当地是山区,不忘祖宗五月龙舟节,但没有江河竞渡,只好“扒旱龙”,一直延续至今。常平镇横江厦村的旱木龙,由两人抬着,全村男女敲锣打鼓,绕全村一周,第二天反绕着走,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黄圃龙船
黄圃龙船历史悠久,据五古坊老人口述:黄圃龙船源自赛农艇,现在可坐几十人俗称长龙的龙船是从顺德传入,清代嘉庆年间开始盛行,距今两百余年。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都有游瑞龙之举。(1)黄圃古龙船分布和数量:分布于五古坊(北头、岗东、灵会、鼓楼、三社),其中北头两艘,岗东三艘、灵会、鼓楼、三社各一艘,共八艘。各坊龙船有自己明显的标记:岗东南约用七星旗绿色桡,北约用主帅旗红色桡,石岭用红色桡梗金钱绿色桡。(2)龙船的构造龙船分为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各部分都用坚硬而耐水性强的坤甸木料制成。龙头是咧牙凸眼的木雕刻成龙头,头上安有两条龙须,整个龙头长达四尺六寸。龙身有龙骨、底板、竖旁板,扯龙筋,用铜钉
九江赛龙舟
九江划龙舟活动已有100多年历史。早在清代光绪年间,九江端午节赛龙舟就已相当盛行。据清光绪九年(1883年)版《九江儒林乡志》记载:“乡人每夏五月,必斗龙舟。舟首尾刻作龙形,阔可二尺许,长或十余丈,短亦数丈,可坐数十人。”当时流传的一首竹枝词,生动地描绘了九江赛龙舟的情景:“五月龙舟逐海游,兴来直闹到寒秋;一声鼓响如飞去,人力让他沙咀头。”古往今来,九江的龙舟盛会每年举行一次。解放前,每年在端午节或秋高气爽、鱼蚕丰熟的季节举行。当地群众把划龙舟作为愉悦身心、娱乐庆升平的一种民间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在九江划龙舟活动中,流传着很多为乡人津津乐道的趣事。例如,“中洲锣,杉桥舦(当地俗称舵为舦)”,所
盐步老龙
盐步老龙相传建造于570多年前,船身用传说千年不坏的坤甸木制成,身长36.8米,宽1.15米,水手座68个。配有南方传统龙舟的龙头、神位、百足旗、龙船鼓、龙标、龙尾等饰物。与一般龙舟所不同的是,老龙颌长白须,龙头用檀香木雕成,头上一对鹿角,口含龙珠(据传在1937年沉船中丢失)。头顶插有相传是慈禧太后所赐的12支雉鸡尾和1个金属制的“孖金钱”(两个相连一体的金钱)。盐步老龙被民间认为是珠江三角洲年岁最老的龙舟。1.盐步老龙与泮塘小龙结契的故事在南海盐步、广州荔湾区泮塘(民国25年以前属南海)一带,民间流传着一个与龙舟有关的美好故事: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水乡龙舟竞赛夺标之风极盛,胜者可赢得烧猪、
西关正骨
西关正骨是历史悠久的岭南伤科的典型代表,它形成于明清之际而盛行于清末民初,有近三百年历史。西关正骨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完整的治疗原则及方法。手法理伤、杉皮夹板和百年名药被誉为“西关正骨三宝”,是岭南名医何竹林、李广海后裔李家裕等名医的经验结晶。“西关正骨三宝”治疗各种骨折,脱臼、筋伤、骨质疏松症,具有无创伤、愈合快、后遗症少等优点,为广大群众所乐意接受。西关正骨名医大部分集医武一身,对各类创伤骨折救治经验丰富,家学深厚,传承有序。
云安玲珑子母灯
玲珑子母灯是花灯的一种,又叫大花灯或大灯,主要流行于云浮市云安县一带。玲珑子母灯与普通花灯大同小异,以一般花灯为主体,但比一般花灯高档,其选材更加精良,工艺更加严谨、精细,组合更加协调,色彩更加鲜艳。不论是材料的选取或画面的制作,都特别有讲究。做骨架用的竹料,要选用重阳后的广宁黄竹,保证开料、成型的质量。画面的制作、粘贴,全部用人手彩绘,剪折镂刻、造型制作等,都要比普通花灯精细华丽,灯体通透、玲珑浮凸,画面形象男女老少均栩栩如生。作画时尤其叫绝的是一笔双色,花鸟人物,下笔即成,鲜艳夺目,跃然纸上。在花灯主体的上方加一大于主灯的华丽的六角形灯盖,在灯盖的六角分别再垂吊一装饰美丽的小花篮,流苏飘逸
岭南木偶戏表演艺术
我国木偶戏自汉代发轫,唐代形成之后,结合各个朝代的戏曲及其他艺术而发展。岭南木偶戏表演艺术是在元朝时从浙、闽传入。清末民初,木偶戏已活跃于广州街头,当时主要演出地点是城隍庙(今中山四路忠祐大街内)、荔湾西关黄沙一带,以及乡村神诞庙会演出。广州成为岭南木偶戏艺术的弘扬之地。岭南木偶表演艺术与岭南地区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地方戏曲紧密联系,特显其含蓄细腻,刚而感其锋、柔而迷其韵的岭南派木偶艺术特色而成为独特的岭南文化的一部分,享誉国内外。
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
相传,罗浮山百草油处方源自于葛洪,取百草之意而命名为“百草油”。明代罗浮山黄龙观道士陈伯辉在挖掘、整理古方的基础上,扬其精华、弃其糟粕,利用罗浮山地区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炼就了功效奇特、药性平和、内服外用俱佳的百草油。明代理学家林光在《望罗浮》中曾将百草油誉为“瑞药灵苗堪备蓄,玉壶云液细封留”。罗浮山百草油自创始起,就在罗浮山地区广泛流传,并通过“洞天药市”的交易遍及岭南,现今更广泛流传到欧美、东南亚等地。罗浮山百草油是以岭南地区特殊地理、气候环境为背景,采集多种地产药材,经过蒸馏、过滤、配制等工艺制作而成,具有芳香化浊、解表祛邪、清热解毒止痒、辛散开窍、疏肝理气、温中降逆、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锣鼓标旗巡游
锣鼓标旗巡游俗称“游锣鼓”、“游标”,是揭东县民间游春祈丰年及重大喜庆活动中的传统民间文艺-,起源于清代。传统锣鼓标旗巡游以游神或喜庆活动为主,配器简单,至清末民初,随着潮剧、木偶戏等兴起,锣鼓标旗队在配乐和标旗形式上也逐渐丰富,加入不少时代元素。目前,锣鼓标旗巡游分布以揭东县城和炮台镇为中心,影响范围遍及全县的每个乡镇。锣鼓标旗主要由标旗队和潮州大锣鼓队两个部分组成。队形多为标旗队在前,分为仪仗、马头锣、横帔、娘伞、大小五锋旗、大小年标、腰鼓、仕女表演、儿童火龙火把、八宝、花篮和戏出等十余支队伍,其中以大小五锋旗队和大小年标队为标旗巡游主体。五锋旗俗称“武标”,旗队以脚穿芒鞋、头戴竹笠、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