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特产
广东省民俗文化
大鹏追念英烈习俗
大鹏追念英烈习俗即深圳市大鹏地区打醮纪念阵亡战士的习俗,相传有600多年历史。明洪武年间初建大鹏城,北城门附近发生瘟疫,引起百姓恐慌,后请来堪舆大师,认为北门为白虎门,须堵上北门方可防止瘟疫蔓延,又请道士打醮以除瘟疫。清道光年间,刘起龙和赖恩爵两位将军率众在大鹏城打醮,此为大鹏清醮最早见于记载。传统上,当地打醮仪式有两种,其一为解除瘟疫的“瘟醮”或“傩”;其二是感谢神明庇佑,祈求平安的“太平清醮”。大鹏城原为军事要塞,故传统大鹏清醮多以纪念阵亡将士和超度亡魂的“瘟醮”为主;其后太平盛世则做“太平清醮”。大鹏清醮仪式逢5年举行一次,于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期间挑选吉日,在古城天后宫门前空地搭醮坛,打
礼乐龙舟
礼乐龙舟竞赛又称“出大标”或“出科”,是深受乡民爱好又广泛开展的民俗活动,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端午节前(农历四月尾)乡民从龙舟坞挖起龙舟,洗净淤泥,扎好龙根,每天下午扒到张围河,三只或两只进行非正式竞赛。一河两岸,人山人海,助威的人声、炮竹声响彻张围河,热闹非常。端午节当天,各只龙舟先在本村各个里的河段扒节龙,然后划到庙宇前的河段贺庙;乡民在庙堂前击锣、放鞭炮、递茶水(或饮料)给运动员,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礼乐龙舟现存8条(原9条)龙船,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竞技模式:在全长5至8公里的赛道上来回14次,需3个多小时;每条龙舟71人,8条龙舟共568人;比赛时,运动员站起身划。礼乐龙
佛山祖庙庙会
佛山祖庙庙会是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融世俗性、群众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民间信仰活动。佛山祖庙庙会的起源与北帝崇拜和佛山祖庙的修建密切相关。北帝,又名玄武、真武、玄天上帝、黑帝等,在珠江三角洲民间则多习称为北帝。作为北帝崇拜的载体,佛山祖庙建立于宋代元丰年间(1078--1085)。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吾粤多真武宫,以南海县佛山镇之祠为大,称曰祖庙。”由此可知,清代以前在遍布广东各地的真武庙中,以佛山祖庙“历岁久远”,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成为“诸庙之首”,很早就形成了乡耆、士绅来祖庙议事的“庙议”,使祖庙成为一个集政权、族权、神权为一体的著名庙宇。据史料记载,一年中佛山祖庙祭祀的主要活动有
从化猫头狮
从化猫头狮客家狮又叫猫头狮、獬、豸,狮头形状似猫,流传于从化客家人群中,是一种流传年代比较久远而且比较少见的民间狮子舞。在宗族礼仪、神庙滩头祭祀、拜年贺寿时,在从化客家人聚居的村落水寨,人们必会敲锣打鼓吹唢呐,架起猫头狮,戴上面具,闪展腾挪地舞狮。年初一、初二,猫头狮队大多围绕村头门楼舞狮,以驱邪镇妖,盼如意吉祥。猫头狮舞造型、舞步动作、鼓乐与一般狮舞不同,狮头造型较一般本地狮头小,头顶插着两束青葱的麦草,生气盎然。
丰顺埔寨纸花技艺
丰顺埔寨纸花技艺简介: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埔寨群众已开始制作没有枝叶的纸花朵,民国9年(1920)后,发展成花、枝、叶、茎齐备的盆花。埔寨纸花,连花盆也是用纸制作的,花的品种有牡丹、兰花、九里香、玫瑰、水仙、芍药、菊花、茶花、古榕等40多个品种,足可以假乱真。2007年4月丰顺埔寨纸花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0月丰顺埔寨纸花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11月,张立绳同志被评为梅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丰顺埔寨纸花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潮汕英歌舞
潮汕英歌舞是广东省潮汕地区的传统民俗舞蹈。在潮汕流传了三百年之久。这种广场舞蹈融汇了戏剧、舞蹈、武术等成分;蹈阳刚而恢宏;现在成了中国劳动人民表达喜庆的一种方式。这种广场舞蹈,就是英歌舞。英歌舞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及时雨说”,一种是秧歌说,一种是傩舞说。“及时雨说”就是在明末清初绍兴名士张岱的《陶庵梦忆》这本书中“及时雨”一节就有这样的说法。这一节里描写的是求雨的场面。张岱认为,可能是因为水浒英雄的大哥宋江绰号就叫“及时雨”。秧歌说就是说英歌舞是从山东鲁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鲁西的“柳林秧歌”脱胎来的。因为英歌与“秧歌”在潮州话里的发音是比较相似的。还有一种说法是现今的英歌是从古代的傩舞进
黄圃舞狮
黄圃历史源远流长,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瑰丽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被誉为“黄圃三宝”之一的龙狮艺术,薪火相传、弘扬光大,形成了地方喜庆的特色。黄圃舞狮习俗由来已久,自清代的飘色巡游活动中,舞狮成为助兴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民国后期,黄圃的梁国光、简陶等人把舞狮习俗传承下来,设馆授艺,并将武术技艺融汇到传统舞狮之中,使南狮极具雄视阔步、矫健敏捷和威猛灵醒的特性。南狮又分为“佛山狮”和“鹤山狮”,南狮常用鼓谱是三星鼓和七星鼓,与粤中狮艺无异。新中国成立后,黄圃人民继承舞狮的传统习俗,舞狮活动一直沿袭下来。八十年代初,黄圃的舞狮活动逐步升温。最早由黄圃镇工会成立了黄圃镇醒狮队。后来,黄圃的醒狮队像雨后春笋,相
龙舞、凤舞
沙溪的龙舞,源于古象角村,在明末清初,这个村发生了一次疫病,为了祛邪消灾,村民就派乡绅到有“龙“的南粤古镇佛山,请来了“龙”舞。自此,每逢民间重大节日,特别是农历四月初八,便舞龙游街,祈求平安吉祥。有“龙”之后,晚清同治年间,有村民彭述,为成“龙飞凤舞”祥和气象,自己动手扎作成凤,还日夕抽空在河堤、圹基边观察鹳鹤誉鸟飞翔、觅食、嬉戏等动作,悟出一套凤舞的基本动作架构,创作了自成一体系的“龙凤舞”。
粤菜烹饪技艺
粤菜烹饪技艺粤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是在汇集本土美食的基础上不断吸取各大菜系之精华、借鉴西方食谱之所长、融会贯通而成一家的菜系。其起源和发展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与中原烹饪文化的传入及其与本土丰富物产的结合直接相关。粤菜讲究选料广博奇杂、成品清鲜爽嫩;同时根据市场需要,融汇世界各地的烹饪技术精华与食材,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其“清、鲜、爽、嫩、滑”的特色,是气候因素与地理环境的产物;其“以鲜为先,追求本味,不时不食”的风格,则承载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
岭南传统天灸疗法
岭南传统天灸疗法天灸疗法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通过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天灸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智慧的结晶,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治疗过程采用纯天然绿色草药,简便、安全、价廉、疗效好,适合岭南气候和发病特点,具有鲜明岭南地域特征。天灸疗法所包含的天人相应,春夏养阳、冬病夏治,内病外治等中医理论,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阴阳统一”等思想的体现。
春节习俗(掷彩门)
掷彩门是从化富有特色的民间喜庆活动,是从化人民祈盼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体现。从化流溪河两岸乡村是保存这种传统的广州年俗喜庆节目最齐全的地区,闹彩门活动一直从明清年间流传至今。“彩门”寓意着“彩数”、“好彩”,意即好运气、吉祥之兆。每年正月元宵前后,从化各处乡村皆举行掷彩门活动,亲戚朋友和邻村群众也前来观赏。以往的彩门是用竹编纸糊而成,周围缠上导火线,装上小起火、小车乙、小飞鼠、小柳花等。而现在的“彩门”则是装满各式烟花和炮竹的花篮,色彩斑斓,十分好看。
民间信俗(盘古王诞)
盘古王诞花都盘古王诞是汉族盘古崇拜与瑶族盘瓠崇拜在岭南的融合。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日为盘古王诞日,整个诞庆活动持续四天四夜。活动期间除祭拜仪式外,还有大戏(粤剧)演出、闹花灯、醒狮表演等。盘古王诞与瑶族“盘王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映了古老的瑶族盘瓠崇拜和社祭文化,承载着许多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早期岭南地区的民族交流与融合状况。
象牙雕刻(荔湾区花城旅景工艺厂)
广州象牙雕刻历史悠久,极具岭南特色,也称南派牙雕。其作品重雕工,以牙质莹润、精镂细刻、玲珑剔透见长,在长期的工艺实践中逐步形成完整的精湛雕刻工艺。广州象牙雕刻始于宋代,至明清时期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象牙原料的输入与制品的输出日益兴盛,其工艺与生产规模达到历史高峰。民国以来象牙雕刻的工艺水平日趋精湛,在全国牙雕行业中独树一帜。广州市荔湾区即为象牙雕刻作品的主要生产地与集中销售地。广州牙雕以非洲象牙为原材料,其制作工具有刮刀、锉刀、凿刀、戳刀等,制作工艺以镂雕、拼嵌为技术核心,其中镂雕为传统技艺,拼嵌则被视为创新发展之处。其制作流程视雕刻作品类型而定。作品以欣赏品、实用品及装饰品为主。广州
象牙微雕
牙雕是以象牙为原材料进行雕刻的传统手工技艺。广州象牙雕刻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广州牙雕的工艺与生产规模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民国时期,牙雕商号和生产作坊集中于广州大新路,形成一条著名的象牙街,在全国牙雕行业中独树一帜。广州象牙雕刻以镂雕牙球、象牙船、微雕为代表,其中象牙球是最富特色的品种,一块完整的牙料被巧妙地镂空成层层相套的牙球,层层转动自如。如今,象牙球可镂雕至五十多层。2006年,象牙雕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秀区的冯惠盈是象牙微雕的第三代传人,他的祖父冯公侠创立了象牙微雕,他还将微雕艺术应用于图章、古书、笔筒、瓶碟、屏风上,使微雕成为广州牙雕独具特色的一个品种。象牙微雕技
手工打金制作工艺
手工打金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西汉南越国时广州已有不少为宫廷制作的精美金银饰物。十九世纪时,广州金银首饰加工十分兴旺,打金技艺不断成熟。目前广州的金银首饰通常分为发饰、颈饰、耳饰、手饰、面饰、冠饰、带饰和佩饰等。通过镶嵌延伸,包括手工制作的翡翠、钻石、宝石、珍珠等珠宝各类镶嵌造型,使金银与珠宝有机结合,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制作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造型、摆设、焊接、修整、镶嵌、抛光、电镀等。
彩扎(广州狮头制作技艺)
舞狮是我国的一种历史久远,且具有民族传统风格的民间活动,醒狮扎作伴随舞狮而产生。醒狮是富有南方风格的一种狮形,它额高而窄,眼大而能转动,口阔带笔,背宽鼻塌、面颊饱满,牙齿能隐能露。狮头主要由用竹篾和纱纸扎制而成,涂上各种鲜艳的颜色。舞动时,狮耳、狮眼和狮口皆能活动,栩栩如生。与北狮相比,南狮造型夸张浪漫,威武雄壮,形神兼备。从清末起,广州大新街上就聚集了扎作醒狮行。醒狮扎作讲求手工技艺,扎作店内通常由师傅带领学徒。学徒从简单的扎筐、扑筐开始学,主要原料为竹蔑、纱纸等,扎作工具是普通的钳、剪子、锤、油扫。扎作工艺讲求工多艺熟,对扎作艺人本身的技艺有较高要求。醒狮扎作可以由一人独立完成,制成一个完
东莞乞巧节
七月初七“拜七姐”是岭南传统风俗,自古以来,东莞市望牛墩镇的民间女子每到七夕就有制贡案,摆巧物,拜“七姐”的传统习俗。望牛墩镇的乞巧习俗活动历史悠久,其独特之处,一是“论七夕为六夕”,即在农历七月初六交子时辰于贡案前举行拜祭七姐仪式,虽也源自古代中原,却区别于许多地区;二是以制作“七夕贡案”为习俗活动的主要载体,其主要特征是民间女子以乡土材料、农作物等为原材料手工制作各类巧物,在八仙台上铺上一张大红布,挂上神围裙,摆上各种手工饰物和人物公仔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贡案制作越来越具有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做工精巧、造型生动、色彩鲜明等特点,如均创作七种花、七种果、七双绣花鞋、七张台椅、七套衣服贡给七姐
米机王咏春拳
咏春拳相传源于少林,是南拳的代表之一。“米机王”是已故著名咏春拳大师黄沪芳先生的拳艺名,20世纪60年代初期,黄沪芳先生拜黄祯宗师门下,后在原佛山咏春拳的基础上,糅合南北诸家拳术精华研创而成“米机王咏春拳”。米机王咏春拳是概念武术,并非招式武术,拳术中包含了十二路散手、小念头、寻桥、标指、六点半棍法、二字钳阳夺命刀等内容。作为传统体育项目,米机王咏春拳蕴含着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习练者可从练习过程中体会以及感受我国传统的“禅”和“德”。
蛇串疮特色疗法
蛇串疮特色疗法蛇串疮是一种以红斑丘疹伴成簇水疱和疼痛为特征的、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疮疹,广州人又称之为“生蛇”。越秀区中医杂病医院的中医特色疗法,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辨症分为湿热困阻型、湿毒火盛型和气滞血瘀型,再进行分型治疗,内服外治相结合。主要的疗法有中药外洗、梅花针配合拔火罐治疗、外搽、物理治疗、针刺、艾灸、埋线等疗法,可获得迅速止痛、缩短病程、明显降低后遗症发病率以及并发症发病率的疗效,医院被百姓誉为“捉蛇专家”。
广府饮茶习俗
广府饮茶习俗,是指产生、发展并流行于广州地区,并辐射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和海外广府文化区的一系列以饮早茶为核心的生活习俗。随着清咸丰同治年间,现代茶楼前身“一厘馆”“二厘馆”的出现,广府饮茶习俗渐成风气。人们上茶楼饮茶,配以点心,丰则美点香糕,简则“一盅两件”。目前广州茶楼业十分兴盛,有名的茶楼有陶陶居、莲香楼、荣华楼、广州酒家、泮溪酒家等,广式茶点十分精美,品种达上千种。此外,还形成问位点茶、斟茶礼节、行“叩茶礼”、揭盖续水、点心单盖印等茶礼及习俗。广府饮茶习俗在我国饮食文化体系中独树一帜,是广府文化主要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