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特产
广东省民俗文化
陈仙姑的故事
这是一个以真人真事写成的故事,在宝安、东莞一带流传了一百多年。陈仙姑原名陈端和,生于清代咸丰年间的公明水贝村(现深圳市宝安区西部),当时水贝村的大沘河(现茅洲河)河水泛滥,瘟疫盛行,当地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陈端和年纪虽小,但看到当时惨况,立志要改变村民们长期受疾病侵害的现状,不顾家人的反对,经常到东莞、增城一带求医问药,为当地群众驱除病魔的折磨,因而深受乡亲的喜爱和敬佩。同治传说年间,陈端和死后升天成为仙人,惩治了大沘河二河神,使当地乡亲摆脱了水灾之害和瘟疫之患,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日子。乡亲们为了颂扬她那种舍己为众、不畏艰难的崇高情操与无私奉献的品格,为她修建了一座庙,并编成故事
观澜客家山歌
观澜客家山歌流传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所有客家人居住的全部十二个社区,用当地客家方言演唱,根据观城社区八十多岁的老山歌手、东纵老战士黄潜回忆前辈人黄四发及期上辈演唱山歌的历史,观澜客家山歌至少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其基本格式为四句七言体和五句七言体。其中四句七言体的一、二、四句押韵,五句七言体的一、二、四、五句押韵。主要演唱形式为独唱(个人演唱)、对唱(双唱、一唱一和)及群唱(四人唱、五人唱)、齐唱(多人唱)。即兴随口演唱是高超的艺术水平的表演形式,而擂台对山歌则是最激烈、最精华、最引人的代表最高档次的演唱形式。观澜客家山歌与粤、赣、闽、豫、桂、晋、鄂、湘、川、港、澳、台及世界侨居地流传
向南侯王诞祭典
侯王诞祭典是深圳市南山街道向南村的一个传统民俗。据村里的老人说,向南侯王古庙供奉的侯王,为明末十二诸侯之一的陈忠勇。陈公出生庶民,为民请命,官至大将军,并被封侯,死后被封为民间庇佑之神。向南郑氏族人约四百年前从中原荥阳迁徙而来,因向南村紧靠前海湾,村民的生产方式为半农半蚝,有时还要出海捕鱼,为求得风调雨顺,出海平安,村民便求神保佑。向南村附近桂庙村、北头村、墩头村皆建庙同奉侯王。后向南郑氏族人入乡随俗,亦建侯王庙,敬奉侯王,从此香火鼎盛,延伸至今。而敬奉侯王最重要的活动,则是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的侯王诞祭典,这个习俗,已延续了300多年。每逢农历四月二十三日侯王诞辰日,村里则要举办盛大的侯王诞祭
盐田山歌
盐田区位于深圳市东南部。盐田山歌是指在盐田区域广泛流传的客家山歌、九龙山歌、渔歌、哭嫁歌等民歌,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而且别具特色,不仅曲调各异,而且分别使用客家话、粤语、福佬话演唱、丰富多彩。建国初至60年代,民歌在当地还相当流行,各村男女老少都爱唱,还有一批知名民歌手。1958年,盐田村民薜观带改编客家山歌剧《刘三姐》并主演男主角,参加广东民间艺术汇演,获优秀节目奖,全剧需村民演员数十人。民歌流传的广泛性可见一斑。60年代薜观带和另外一名村民移民香港,都成为香港的“山歌王”。文革时期,盐田山歌资料大量流失,许多村民爱唱也不敢唱。改革开放以后,民歌才又重新流传。1991年出版的《深圳民间歌谣
凉帽、围裙带编织技艺
上梅林村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北部。上梅林凉帽带和围裙带是一种彩色织花丝织品。是以六种颜色的丝线为原料,完全用手工编织而成的。此工艺流传于老宝安(现深圳)大部分客家及粤语地区。据第三代传承人邓英莲介绍,这种丝织带产生于明朝年间。最初是用手随意编成的,简单粗糙,无花纹,宽窄、厚薄也不均匀。在明末清初,发明了带翘和带筒两种手工工具,使纺织技艺有了质的突破,织成的带子光洁平整,均匀细密,宽窄一致。到清中期以后,又发展到能纺织出各种图案,并在纺织图案的过程中形成了口诀,使这种纺织工艺趋于成熟,最终发展成为一门民间手工技艺。用这种丝织带来栓围裙和凉帽,形成了现在的凉帽和围裙带。这种丝织带不需用任何机械,纯粹以
徐闻罗卜戏
罗卜戏是广东省徐闻县新寮岛牛路村为庆贺雷首公生日而献演的一出戏。它是由村民自编自演,戏服,锣鼓八音均为自备,没用戏台,在宫庙里就地演出。从这一点来看,它是原生态的。是从建村几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一年一度(正月廿八),也不外演,故不成为地方戏种。演员只有六个,分别扮演土地公,土地婆,书生,观音,路人,老虎,唱腔以雷州话歌为主,有时又兼海南白哉戏腔。因此社戏系明代时由一叫罗卜的书生首创,后人便称为罗卜戏。
万丰粤剧
万丰位于深圳市宝安区。万丰粤剧是宝安沙井镇万丰村潘氏一脉兴起与传承的,自最初对粤曲的喜好,之后发展成为粤剧的一个根据地,迄今近六百年历史。一个村一个姓氏,能坚持这么多年的传承,是不多见的。自元代的潘氏四世祖潘礼敬开始,之后又有明代的潘楫、清代的潘耀扬、清末的潘有声、近代的潘荣耀等等。潘楫著有《律吕图说序》一书,评价说:“有真见,可以破千古不决之疑,可以索千古不传之绪”。潘耀扬为清代边疆重臣,官至两广提督,晚年致仕归里,在万家朗村“将军第”(今万丰村仁爱路)之侧,修建了一幢“八音楼”,四时召戏班前来演戏,为万家朗构筑了浓郁的粤曲氛围,渐而养成了万丰人对粤曲之雅好。万丰村民间有迎神赛会演戏的习俗,
沙井蚝民生产习俗
沙井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南部。“沙井蚝”是深圳最主要的土特产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沙井蚝产地分布在深圳市沙井、福永、盐田、前海、后海和香港流浮山一带。沙井蚝业从宋代开始插杆养蚝,距今一千多年,是世界上最早人工养蚝的地区。至明、清,沙井蚝业有较大发展。解放后,沙井蚝业合作社于1956年被国家评为“模范合作社”,1957年评为“全国劳模集体单位”,此后,沙井蚝发展迅速,产品远销海内外,苏联、日本、越南等国专家纷纷前来考察,沙井蚝民也到各地传授生产技术。1980年以后,因蚝田海水污染,沙井蚝民赴阳江、台山、惠东建立养蚝基地,使“沙井蚝”可以传承。在长期生产过程中,沙井蚝已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养殖技术。
开丁节
开丁节是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渔二村的一个传统民间节令。渔二村居民均是祖籍广东海丰的移民。过开丁节则是源于潮汕、海陆丰的旧俗。当时,生男孩要庆周岁,凡生男孩的家庭,要于次年正月元宵节前后在神座前焚香点烛,并点上灯笼,然后挂在礼堂或家门口,祈求多生男孩,俗称挂灯、上灯,还要邀请同宗长辈家长,亲朋好友到家中吃开丁茶(当地又称菜茶),以祝贺添丁。后来,逐渐形成了正月十三过开丁节,吃开丁茶的习俗。渔二村的先辈一百多年前移民至蛇口以后,早年生活艰难,人生地不熟,更期盼家中人丁兴旺,同时,过开丁节也成了人在他乡相聚祝福,增强团结的好办法。因此,这一习俗便沿袭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开丁节的内涵也不断更新,过去是生
龙岗皆歌
龙岗位于深圳市龙岗区中部。龙岗皆歌起源于清代末期,在民国时期开始流传,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最为盛行。龙岗皆歌曲调简单,通俗易懂,特别是别具一格的衬词,易于在群众中传唱,凡上了年纪的龙岗本地人,都会哼唱几句龙岗皆歌。龙岗皆歌是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间歌曲,它的曲调简朴,易学易懂,易于传唱。它演唱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清唱,也可以用乐器伴唱;可以独唱,也可以齐唱;还可以分开对唱,众人伴唱。龙岗皆歌最大的特点是:第一句歌词后,接着有一句衬词(“金牡丹哪”);第二句歌词后,同样有一句衬词(“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罗咧”)。如“阿哥有心妹有意(“金牡丹哪”),唔怕山高水又深(“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罗咧”)。
肖氏棉塑
棉塑是我国民间手工技艺丛中的一朵奇葩。是以棉花造型和成胚,再以针线经手工缝制、塑造、抽搐、刺绣、绘染、定型等多道复杂工序,辅以不同装饰、服饰于一体集成的软雕塑,其表现形式多样,既能表现民俗风情,又能集中反映时代主题。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和观赏价值。棉塑工艺作品在国内具有唯一性.棉塑工艺复杂、制作难度较大,且要求有较高艺术素养以及女工针线的功底。-传承人罗晓琳现居住在深圳市宝安区宝城八区新安湖花园新照村。到宝安工作后,在继承传统手工技艺的技巧上创作了“敦煌系列”人物系列:《菩萨与弟子》《飞天乐舞》、《吐蕃公主》、《客家女》,客家女表现了的沿海地区客家人勤劳善良,讲求实际,刻苦勤俭非常团结合作的性格
惠来九鳄舞
该民舞运用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从层面上反映了潮汕大地的人文因素。通过舞鳄的艺术手段,反映出民众在清正廉明官员的支持下,敢于向-势力作斗争的正义行为。它无形中也是对祸害势力的嘲讽和讥笑。“舞九鳄”不仅在惠来乃至潮汕地区具有影响力,在海外潮人的心目中,也称得上别具风格的民间舞蹈。
龙舟歌
龙舟歌在民间又称“唱龙舟”或简称“龙舟”,是流行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一般认为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相传为一名原籍顺德龙江的破落子弟所创。其表演形式为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锣或小鼓作间歇伴奏吟唱,声腔短促,高昂跌宕,诙谐有趣,富有宣泄效果。唱词以七言韵文为基本句式,四句为一组。腔调简朴流畅,富有乡土气息,宜于叙事抒情。节目内容丰富,从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到时事新闻几乎无所不包。但由于民间艺人识字不多,且多为口耳相承,流传下来的并不多。历史上的龙舟歌多由艺人走街串巷演出,在重大的民族节日或各种喜庆场合很容易觅见他们的身影。龙舟歌中蕴含着大量的民俗信息,影响所及,连粤剧也吸收其唱腔为演唱的重要
南山醒狮舞
醒狮表演是深圳市南山区的一项传统民间文艺活动,南山醒狮源于广东醒狮。清朝末年,向南村有一支麒麟队,善舞麒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将麒麟队改为醒狮队,开始舞狮,且技艺高超。1937年,南头城也成立了醒狮队,常在南头城和附近各村表演。抗日战争胜利后,南园村成立了一个百余人的醒狮队,气势浩大,在南头一带颇有影响。1963年,大新村也成立了一个醒狮队,逢年过节在南头城和周边各村表演舞狮和武术。这些醒狮队时聚时散,几起几落,进入新世纪以后,向南村、大新村、南园村几支醒狮队仍坚持活动,且表演水平不断提高。按照传统俗规,凡新狮初舞,要举行庄重的“开光点睛”仪式,由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为狮子“点睛”。每次舞狮表演
高州木偶戏
高州木偶戏,也称“傀戏”、“傀仔戏”,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高州木偶属杖头木偶,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在福建布袋木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百年来,高州木偶戏广泛流传于高州的村村寨寨,高州市28个镇、街道办中23个有傀戏班。高州木偶戏的原始形态为单人木偶戏,清末发展了中班。高州木偶戏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只需一小块空地就可以搭台演出;在时间上,一年四季都有演出,但以春季为最盛,元宵、年例和喜庆节日演出木偶戏娱神娱人。高州木偶戏以高州白话演出,唱词为7字诗体句式,唱腔称木偶腔,以高州山歌调为基础,以叙事方式进行。木偶戏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公案小说、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传统剧目不下数百种。所
福永醒狮
据福永镇志介绍,在福永,舞狮习俗源远流长,可上溯到清嘉庆(1796-1820)年间。那时的福永,因地处珠江三角洲、紧邻珠江口,物产丰富,商贾云集。一些渔民便以竹、木、布或纸扎成狮子,敲锣打鼓,翩翩起舞,庆祝丰收和祈祷出海平安。于是舞狮活动逐渐作为一种喜庆和祈福的活动,开始兴盛起来。其中福永的桥头、塘尾、福永、怀德、白石厦五个村的醒狮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为普及醒狮这个传统运动的发展,村委班子对醒狮高度重视,专门拨出专款并提供训练场地,从1993年起,政府都组织他们参加元宵群狮汇演和比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4届。舞狮活动已成为福永的一个传统和品牌。其中以桥头、塘尾醒狮
西乡北帝古庙三月三庙会
每年农历三月三,西乡北帝古庙都要举办为北帝贺诞的大型庆典活动。活动时间从二月二十八日开始,逢大月份从二十九日开始,是“北帝爷”出位的日子,请他巡游看戏保佑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到三月初二请他返位庙会连续九天,至三月六日方止。活动的项目:1、庙内外祭祀活动;2、庙会大巡游,以西乡民俗风情为主调;飘色,麒麟舞,狮舞,龙凤等于庙会前贺诞和巡游;3、木偶剧和粤剧的九天演出活动;4、千岁大盆菜宴。大巡游是以北帝古庙为中心,沿真理街河西路转回北帝庙,在方圆两公里左右的范围转圈游演。中午十二时先在公园搭台聚集开会,会后出发-。由十多面彩旗引路,两条长龙打头,两条长凤紧跟,两头麒麟尾随。狮队六支,狮队
湛江人龙舞
广东省东海岛东山镇东山圩村的人龙舞素有“东方一绝”的美称。表演时,几十至数百名青壮年和少年均穿短裤,以人体相接,组成一条“长龙”。在锣鼓震天、号角齐鸣中,“长龙”龙头高昂,龙身翻腾,龙尾劲摆,一如蛟龙出海,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显现出独特的海岛色彩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是东海岛乃至雷州半岛经久不衰的民间风俗和大型广场娱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春节、元宵、中秋佳节和一些重大喜庆节日,东山圩村必连舞几个晚上“人龙”,东西两街户户张灯结彩,家家倾巢而出,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据艺人传说,人龙舞大约始于明末,被清军打败的明军撤退到雷州半岛和东海岛,适逢中秋,地方百姓为鼓舞明军士气,编排了这个舞蹈。此后人龙舞
潮俗皮影戏
皮影戏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南宋末年,闽南移民将皮影戏引入广东潮汕地区,并逐渐吸收了潮汕地区的民间音乐、民间戏曲和民俗,特别是吸收了潮剧的说白、唱腔和表演艺术风格,形成了潮俗皮影戏。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潮俗皮影人物共分为公、婆、生、旦、净、末、丑七个类别,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
官窑生菜会
狮山镇官窑,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北部,与三水、花都接壤。官窑,源于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南汉王在官窑设办陶窑而得名,古时素称为南粤辗转中原的中枢,享有“百粤通衢”的美誉。是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驿。官窑的地理位置和多元文化的交汇,并历经悠悠历史长河的荡涤,沉淀并形成了官窑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延绵400多年的“官窑生菜会”。“官窑生菜会”源于明代(据民间传说明代中期)、兴于清代(据清宣统《南海县志》卷六和清宣统庚戍续修版《南海县志》卷四记载)、盛于民国,并延续至今。官窑生菜会与凤山古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位于官窑驿市街尾的“凤山古庙”(又名白衣观音庙,当地简称白衣庙),前身为“白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