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特产
广西民俗文化
田东歌圩
歌圩是壮族古老的风俗习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悠久的历史。田东的传统歌圩主要有:敢养岩歌圩。敢养岩位于田东县思林镇北部的广养村,岩洞离南百二级公路约6公里,距田东县城40公里左右。敢养岩堪称神仙洞府,是田东县最深、最宽、景色最美的石灰洞,洞内前厅可容纳2000人,面积约为一个足球场。岩洞深不可测,洞道弯曲延伸,时而是巨大的洞厅,时而又是只容下单人躯体的狭道,洞中有泉、洞下有河,各种钟乳石、石柱、石花、石幔琳琅满目。洞深约300米的地方有一深潭,宽约50米,潭水清凉可口,清澈见底。敢养岩又是田东壮族嘹歌的发祥地,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前后三天是敢养岩最热闹、最盛大的节日——敢养风流歌圩,十里八乡的村民
田东牛魂节
给牛“招魂”,在田东县江城镇不仅是一个古老的传说,且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定为民间的民俗节日——牛魂节。据说,古时候,众仙人在江城赶山有功,玉帝召见他们准备封位,玉帝问有多少个仙人,牛头只报八位,忘记报了自己。后来江城人为了纪念这位在功禄面前只记着别人忘记自己的功勋牛头,特意在八仙群像旁边刻上牛头仙像,以表达感恩报恩之情。活动当天,节日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主要有本地招牛魂、山歌赛、拜八仙、展牛劲、农具展、文艺晚会等民族文艺展演和民族竞技比赛活动,其招牛魂、牛赛美、牛赛智、牛赛食等灵福传统活动,展示出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山歌赛上,山歌爱好者们同台竞技,以歌会友,以歌传情。在搬运化肥、扳手腕、拔河比
鹿寨中渡古镇和家宴习俗
“和家宴”是中渡古镇一项独特的民间习俗,来源于百家宴。由古时中渡的“吃和饭”演变而来,意为招集本乡或本街巷“和得来”的邻里故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这一习俗已传承近千年。随着中渡古镇旅游业的兴起,“和家宴”也用于接待外地游客。
防城港簕山古渔村观潮节
簕山古渔村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半岛中部最东的海岸线上,始建于明代中期,昔日古宅的青砖碧瓦迄今还保持良好。村里的车辕古林、红豆林、古榕林、银叶树和海上红树林等交错竞绿,千百年的孕育成了当今中国沿海极为罕见的原始生态海岛。村前海域宽阔、浩瀚无际,碧海银沙盛产沙虫、车螺以及各类海产品。村前的海礁千姿百态、鬼斧神工。更让为让人惊奇的是簕山古村面向西南海域,辽阔的海面极其独特,每年农历-文大潮来临时,“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面十分壮观。浪拍石岸古堤、响声如雷、巨浪滔天的簕山观潮绝非语言文字可以描写。簕山古渔村观潮节虽然比不上钦州三娘湾观潮节那么有名气,但也吸引着众多的自驾游游客和摄影发烧友前来游览。
毛南族分龙节
九万大山,茫茫环江。一千多年来,毛南族人创造了神秘、独特的傩文化,和浪漫珍贵的花竹帽一起,彰显这个民族的神秘与智慧。“分龙节”是毛南族文化的精髓,如今古老的节日与体育竞技、生态旅游结合在一起,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毛南族分龙节是毛南族祈神保佑丰收的传统节日。于农历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龙日)前后举行,一般活动有两三天。说是“龙”是管雨水的,“龙日”前后祭拜它,是求其均匀降雨以获得好收成。过节前一天,要“椎杀”一头公牛,用牛头、牛尾、牛脚、牛内脏祭龙。祭时有法师喃经、跳神。牛肉则分给各家各户或拿到市上出卖,收入作为节日费用。祭龙后二三天,各户自拜祖先、三界仙、灶王、地主娘娘等,也是求神灵保佑五谷丰登。
隆林偏苗恋爱习俗
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偏苗人口有八万六千多人。如果把居住在近邻的西林县、田林县的偏苗人口也计入,则桂西有近十二万人口。在这片遥远、偏僻、闭塞的地域,苗族青年的恋爱异彩纷呈。但归结起来可分为三恋——坡恋、街恋、月恋。坡恋——即在一年一度的跳坡节上恋爱。跳坡节为每年春节的正月初二至十四共十三天,有近三十个跳坡场。一天一个坡场,有时一天有两、三个跳坡场同时跳坡。最大的跳坡场一天可云集五至六万人,最小的坡场也有一至二万人。在如此规模宏大的跳坡场上,未婚的小伙子们大展技艺,如爬“坡杆”、跳芦笙舞、吹口琴、弹月琴、吹木叶等以吸引姑娘们的爱慕。而未婚姑娘们则打扮得姹紫嫣红如孔雀开屏似百花盛开以吸引小伙子的目光。在
隆林彝族火把节
德峨乡彝族主要分布在八科村、那地村、岩头村和保上村等地,是德峨民族文化的一支强有力的建设队伍,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着德峨,也创造了德峨丰富的彝族文化。彝族火把节是德峨彝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节日,在德峨堪与苗族跳坡节相媲美。德峨彝族火把节通常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关于火把节的来源有这样的传说。话说很久以前,天神派了两名大力神到人间去搜刮珠宝、财物和粮食,这两名大力神仗着天神的权威和自己的力气,把不愿奉献者的房屋推倒,把牛羊举起来摔死。彝族的百姓苦不堪言,因此推举了一个智勇双全的英雄阿提拉巴当统帅,率领大家与这两个大力神斗争。阿提拉巴知道大力神力大无穷,不可硬拼,只可智取。一天,他把其中一名大力
隆林仡佬族尝新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庄稼成熟即将收割时,仡佬族人们便选择一个日子进行吃新(也叫尝新),祭祀祖先,感谢祖先的恩德,保佑来年风调雨顺,这就是仡佬族的尝新节。因各村寨和姓氏的习惯不同,吃新节的时间,各地并不一致,居住在德峨乡仡佬族的吃新节基本都在八月十五这天举行。仡佬族过尝新节有杀牛的习俗,节前大家筹钱来买黄牯牛一头,以供节日时祭祀用。祭祀当日,各家主妇到田间摘新粮,做好祭祀祖先。吃新节这天摘谁家的新粮都不为过。杀牛的这一天,要吃一餐午饭,每户派一个代表,路远的每个寨子来三五人带牛肉回去,凡到场的不论大小都参加牛血(除牛心留作祭祀家外)牛下水,然后参加过节的户平均分牛心,分好后,由一个蓑衣斗笠的人爬上
隆林苗族服饰
根据民族专家认定:隆林的苗族有六个支系:即偏苗,白苗,红头苗,青水苗,花苗,素苗等。每个支系皆以不同的服饰划分,苗族六个分支的女装差异较大,款式繁多,各有特色。相同之处:苗族衣料昔日都以麻织土布为主,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围腰,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配饰以头、颈、胸及和手等部位的银饰为多见,从苗族绚丽多彩的服饰上充分显示了苗族同胞的聪明才智,保持浓郁的民族特色。如:纯麻手工蜡染、绣片、服饰和金银首饰工艺品等等。现将隆林苗族六个支系的服饰简介如下:(一)男装隆林苗族六个支系中,男子服饰大同小异,大体分为古典式男装和近代式男
寒山诞
寒山诞是广西玉林人的一个传统节日,寒山方圆百里,海拔720米。寒山的由来,见于史册汉《九域志》:“南越王赵佗,夏日遣使入山采橘,经旬日方还。问其故?曰:‘山中大寒,不得归。’故名。”而史书记载秦二世时期,秦将领赵陀于公元前205年率大军击并桂林、象郡,随后以南海自立,建立了南越国,自立为南越武王。从那时算起,南越国建立距今已超过2217年历史了。相传,寒山三圣祖居湖南长沙府,是一母同胞的三兄弟,据《中华张氏大典》记载,系汉朝开国功臣张良的后裔。大哥张桂卿,生于北宋庆历八年戊子岁(也就是公元1048年)农历九月十五。二哥张桂亭生于北宋皇佑三年辛卯岁(公元1051年)农历二月十二。三弟张桂成生于北
隆林彝族服饰
彝族服饰款式繁多,过去无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毡。它形似斗蓬,用羊毛织成,长至膝盖之下,下端缀有毛穗子,一般为深黑色。彝族少女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童裙,梳的是独辫。年满15岁,就要举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父母和亲友就要送给手镯(手镯一般是银质、有花纹不合口,便于取下,也有的是玉器,有的妇女还喜欢戴银戒指、金戒指)。要穿中段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把童年时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
隆林仡佬族服饰
隆林的仡佬族服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穿衣也有多种习俗:节时穿新衣,不同职业同服,过八月十五时戴斗笠,一生穿衣不分季节。其特点是:颜色为青、古时没有花,后来有人把人字花织在布上,成服后绣花于袖子,布外托巾,花绣口。仡佬族妇女擅长于纺织,服装面料都是自织自染的细布,结实耐用,朴素大方。仡佬族男装上衣前胸对襟,有七至九颗布制纽扣。袖子与衣等长,四个或两个衣袋,颜色为蓝、黑两色,布质较厚,耐磨耐寒。裤子多为大裤筒,裤长离脚后跟两寸,裤脚八寸到一尺宽。仡佬族女装比较复杂,各个时代、各个年龄阶段的服饰都有所不同。大致为:下装为桶裙(有大裙、腰裙),即将一幅料横向连缀两端而成或用两幅横联而就。裙腰无褶皱,穿
彝族打磨秋
打磨秋是彝语叫“磋逻磋”,流行于隆林,西林等县的彝家村寨。彝族打磨秋有悠久的历史,在彝族民间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很久以前,彝家村寨一连几个月天黑沉沉,不见下雨,也不见太阳,草木干枯,河水断流,瘟疫流行。大家正在发悉的时候,李家兄弟想出个办法,拿来两根木头做成磨秋,兄弟俩坐着磨秋上天说情,求老天爷开恩。他们打了15个昼夜的磨秋,终于把老天爷说服了。天上刮起了大风,下起大雨,雨后天晴,阳光普照大地,庄稼回生,人们得救了。但李家兄弟却因淋雨后得重病去世。人们为了纪念李家兄弟,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都举行打磨秋活动。磨秋由两根木头制成。先用一根长约2到2.5米、直径约为15CM的硬木竖埋在平坦的
刘三姐文化旅游节
宜州是著名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广西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民俗特色旅游目的地等,是一座拥有21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同样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市,在经济、教育、旅游等方面走在了所在地区的前列。为了进一步打响刘三姐文化品牌,充分发挥节会推动旅游发展的作用,刘三姐文化旅游节打造一系列以刘三姐为主题的民俗活动,包括全国山歌邀请赛、宜州民俗风情巡游活动、地方美食商品会展等,这些活动突出民族性、观赏性、互动性、时间长、内容丰富,经济与文化深度融合,将成为宜州对外展示民族风采、城市魅力的大舞台,是国内外游客的欢乐的盛宴,成为宜州乃至河池走向全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新平
罗城仫佬族走坡节
走坡节是仫佬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早在清代,人们便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和八月举行,节期三五天不等。每当节日到来之时,仫佬族人便结伴而行,聚集在山清水秀的山坡上唱起山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以歌为媒,谈情说爱,少则几十人,多的几百人,上千人不等。有的是从前的老相好(老同学);有的是从不相识的年轻人;也有来看热闹的老人和小孩。山脚、坡上、水边、路旁,一群群男男女女相互对唱山歌,男女间一唱一答,热闹非凡,其乐无穷。老年人与老年人喜欢唱“古条”,中年人、年轻人之间便喜欢唱起情歌。唱着唱着,越靠越近,有意的年轻人便唱到一起去了,有的肩并肩,有的背靠背。于是男女双方便相互赠送信物,通常都是男的送手镯,女的送手帕,
罗城仫佬族民间传统婚俗
仫佬人结婚的范围,不仅仅限于本民族,与周围的汉壮等族均可通婚。但是仫佬族同姓是不通婚的,但同姓而不同“冬”的,通常可以通婚,其他房族内通婚便是“0”,为族规所不容。“冬”原为缴纳粮款而划分的社会基层单位,由于仫佬族大部同姓聚族而居,因此“冬”以下又分“房”,实际上又成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姓、房组织。清代将仫佬族地区县以下划分为“里”,在“里”下设“冬”。每“冬”约十余户,有“冬头”,由大家推选,负责筹粮收款。仫佬族少女仫佬族青年男女历来实行自由恋爱,除节日、-和赶集时的交往相识之外,主要的恋爱方式就是在“走坡”中传歌互答交友。“走坡”的季节是阳春三月和八月金秋,年轻人身穿盛装,男女各自结
春榔舞
春榔舞又叫“木棒舞”,流行于红水河畔东兰县的壮族乡村,壮话音为“特榔”,是壮族人民非常喜欢的一种只打不跳的自娱性民音文艺活动。该舞始于宋代,是由壮族先民练武演变而成。春榔表现一种欢乐情绪,有时还以铜鼓、牛皮鼓伴奏,响声在群山中回荡,十几里外都可以听到。新加坡多次到县、地区演出获得有关部门的奖赏,并已入《中国民舞集成、广西》丛书,1989年9月被中国新闻社电影声像部拍成电影向国内外发行。1992年11月还被中国首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组委会邀请到桂林为首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演出,历时一个多月,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洲客的好评。
布努瑶族祝著节
祝著节又称努节,是布努瑶族一年一度拜祭先祖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举行,是布努瑶族拜祭其始祖密洛陀的重要活动,过节这天,瑶族人家杀猪宰羊,摆设盛宴男女老少身着民族盛装。祭祀仪式后,带上糯米粽粑、彩蛋等食品,纷纷赶到开阔的山腰或山口聚餐饮宴、敲打铜鼓、唱歌跳舞、射弩、捉迷藏、斗鸟、斗牛、赛马等,特别是男女青年日夜对歌。一般活动一天一夜方散,东兰以三弄瑶族乡为最盛行。
东兰铜鼓舞
铜鼓舞流行于东兰县大同、三石等乡的壮族地区。多在节日、婚丧及其它祭祀活动中表演,该舞起源于宋代,内容为喜庆丰收,舞蹈语汇不多,支作精练,以铜鼓和皮鼓伴奏,舞者动作古朴粗犷,鼓声浑夺取雄壮,鼓点变化多端,舞蹈气势磅礴,气氛热烈,既有浓郁的生浩气息,又有强烈火的民族风格。曾多次在县、市、自治区舞台表演,获得有关部门的奖赏。并已入编《中国民舞集成广西》和《广西百科全书》等书籍。
东兰蚂拐节
蚂拐节又叫“蛙波节”,也叫“蚂拐歌会”。是红水河畔壮民族的重要节日,犹以东兰县长江、金谷、隘洞、东兰等乡镇为盛。蚂拐是壮族先民崇厦的雨神,传说古时一个牙游的妇人,家住雷乱塘边,因嫌蚂拐日夜欢叫不得安睡,就烧开水倒入塘里烫死蚂拐,侥幸活下来的蚂拐上告状,帝即令干旱三年,以惩罚人间。壮民始祖布洛陀为丞救子民,责令人们以厚礼埋葬和祭祀蚂拐,以感动上苍,赐予人间风调雨顺。节日从正月初一始至正月底或二月初,长达一个月左右。节日程序为;报蚂拐、祭蚂拐、葬蚂拐、面具草裙会、赛铜鼓对歌。东兰县内红水河畔沿袭下来的蚂拐歌圩有100多处;最为著名的是巴畴乡的巴英村,节庆为时整一个月,活动的原生态性保存完整,风情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