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南省特产
海南省民俗文化
黎族打柴舞
打柴舞是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黎语称转刹、太刹。它起源于古崖州地区(今海南省三亚市)黎族的丧葬习俗。打柴舞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黎语转刹,起源于古崖州黎族丧葬活动,系黎族古代人在死时用于护尸、赶走野兽、压惊及祭祖的一种丧葬舞。黎族民间传说,建茅屋时,竹竿不断从屋顶滑下,人们为避免打脚碰头刺脸,便不断地跳呀跃啊。这情形颇具趣味,就逐渐模仿和改进,便形成了跳柴舞。打柴舞是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黎语称转刹、太刹。它起源于古崖州地区(今海南省三亚市)黎族的丧葬习俗。打柴舞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黎语转刹,起源于古崖州(今三亚市)黎族丧葬活动,系黎族古代人在死时用于护尸、赶
孝黎服饰
男子头缠黑布或红布巾,上身穿黄色或黛色的粗麻布对襟无领长袖衣,衣脚有3~5公分长的羽状衣穗。下身穿15公分大形似三角裤状的幅条,幅条两头各有一道花纹。女子头缠黑布巾,巾的两端有白色花纹,上身穿黑色或深蓝色对襟无领长袖衣,袖尾和衣身均有简单花纹,襟前系铜钱和花球,衣背有一条垂直的红线和白线。下身穿绣花桶长约30公分(不含桶头)。解放后,在黎族妇女中,穿桶裙的一般只限少数老年妇女,而绝大多数中青年男女喜欢穿流行时装,老年男子中以穿唐装及中山装占多数。
黎族三月三节
三月三节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幸福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三月三节的来历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称,相传很久以前,聚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了一次特大洪灾,人畜死亡,只剩下一对叫天妃和南音的兄妹。兄妹二人长大成人以后,决定分头寻找伴侣,相约每年三月三再回到燕窝岭下相会。以后每年三月三,南音和天妃娘子跟子孙们便回到这里迎接春天。为纪念他们,黎家称石洞为娘母洞,三月三也就自然成了黎家的盛大节日。第二种说法称,相传在很久以前,石洞有一只作恶多端的乌鸦精,使黎民百姓不得安居乐业。一天乌鸦精抓到了美丽的黎族少女俄娘,这年三月三俄娘的心上人阿贵带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被乌鸦精害死。俄娘闻讯悲痛
黎族钻木取火技艺
黎族钻木取火技艺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南部包括三亚、五指山、东方等市及琼中、保亭、陵水、乐东、昌江、白沙等县的黎族集聚区。我国古代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韩非子•;五蠹》提到:“上古之世,民食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黎族手钻取火工具由钻火板和钻竿(或弓木)两部分组成。钻火板用较软的山麻木砍制,一般长35厘米左右,宽7到10厘米,厚3到5厘米,在一侧挖若干0,穴底为流灰槽,火星由此下落。钻竿(或弓木)长50到60厘米,用硬杂木制成,直径3到5厘米,下端略尖,如圆锥状。此外,还需用芯绒、芭蕉根纤维、木棉絮
儋州调声
儋州调声是仅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民间歌曲。儋州在汉武帝时为儋耳郡(前110),自古就有“歌海”的美誉。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居儋期间曾以“夷声彻夜不息”之句赞誉此地歌风之盛。1962年,田汉先生到儋州视察时称儋州调声为“南国乐坛的奇葩”。近期,儋州又因包括“调声”在内的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调声是“歌海”中最受群众喜爱的品种,是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调声主要在农闲或逢年过节,男女青年聚会于山野赛歌时传唱,特别是每年的“中秋歌会”尤其热闹,参加者往往成千上万。唱调声时,男女青年相对排成两列或围成圆圈,互相勾住手指,两手及身体随着歌声
黎族传统器乐
黎族传统器乐取材于民间丰富的竹木资源,包括独奏乐曲、合奏乐曲、歌舞乐曲、祭祀乐曲和八音乐曲五大类;黎族乐器不少于40种,传统乐器主要有独木鼓、叮咚、口弓、口拜、鼻箫、灼吧等。黎族传统器乐产生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宋初的《太平寰宇记》云:“琼州聚合推鼓歌乐。”据传,黎族传统器乐以清康乾年间最为盛行。黎族传统器乐是祖国民族器乐宝库中的瑰宝,竹木器乐曲中蕴含着原生态的音乐特征,曲体结构灵活自由,旋律顺畅,音调古朴清纯,它融汇了黎族的传统文化、审美意识、民俗风情等诸多元素,为黎族人民喜闻乐见。2008年6月7日,黎族传统乐器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原生态的黎族传统器乐曲富
民族服饰
居住在万冲镇的杞黎,妇女穿“冠首式”对胸开襟,只用线系成简单扣子的上衣,是一种古老的款式。下身穿着华丽花纹的短裙酷似裙而不褶。已婚的妇女束着髻于脑后,押以骨簪或金属簪,披乡花头巾,喜欢戴耳环、预期圈、项链、手镯等妆饰品。抱由、永明、山荣、三平等地的妇女(罗活支)过去戴着又大又重的多个金属耳环,把耳朵也拉长了。妇女一般每人都有一至二套比较漂亮的服装,以待外出或碰到喜时穿用。解放前,男子的衣着多用自种的麻、棉或采摘生麻织成。则穿一块“遮盖布”。解放后,大部分青年男女穿着的确凉、绦纶、呢龙布料,服装与汉族青年男女但也保留其过去的服装。
大安剪纸
大安镇位于海南省乐东县城东北部,距县城8公里,镇政府驻地在打炮村。大安镇的黎族剪纸艺术闻名省内外,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的美称。大安黎族剪纸艺术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融后绽放出来的花朵.他们以其清新、质朴、醇厚的山野气息丰富了民间剪纸艺术内容。大安乡民的作品不需要任何约定俗成的规范、定律、楷模和样板,而只是依据自己对各个物体的概念或物象相互关系的特定印象来创作。体现了黎族同胞独特的审美理念,形成自己特有的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思维方式,以及表现事物的方法,成功地创造了前人未画未见的图式,充分自由地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大安剪纸的内容大部分是反映黎族的现
琼中黎族民歌
琼中历来被誉为“黎族民歌之乡”,黎族民间歌手众多,民歌曲调也十分丰富。民歌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平日的生产劳动中,也会即兴而引吭高歌。民歌的内容以情歌占最多数,如《抗婚歌》就是一首叙事长歌。还有劳动歌、婚礼歌、盛典歌、“做鬼”歌等。黎族民歌按其表现形式分为用黎语唱的传统古老民歌和用汉语海南方言唱的受汉族文化影响的民歌。黎歌有一套优美的曲调,类似唱腔,如琼中、保亭两县的“罗哩调”,琼中县的“水满调”等。2008年,琼中黎族民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黎族人民是琼中最早的居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黎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其中黎族民歌就是一块民族文化的瑰宝。由于黎族没有
海南岛服
海南岛服可说是极具创意的“海南特产”。岛服以鲜红、明黄、宝蓝、翠绿、橘红各为主色,然后取一两样主色配以雪白色,绚丽又极有风情,热闹却也不过分。海南岛服样式简洁、质朴,上衣为短袖衫,下裳是宽松七分裤,色彩艳丽缤纷,图案争奇斗研。图案以热带植物与海洋生物为蓝本,进行了各种或抽象或具象的变形,散发着热情似火与清凉宜人相互交织的奇妙气息。游客远道而来,脱下西装革履,换上海岛休闲服,顿感轻松。有道是人在景中浸染,景色与人交融。自然与人的结合如此和谐完美,使其本身也成为海南另一道风景。这便是被海南人冠以“岛服”的海岛旅游休闲服。海南岛服作为热带海岛省份标志性服饰,得到游客的欢迎与喜爱。在海南,岛服处处张扬
临高人偶戏
临高人偶戏是全国惟海南独有、世界少见的稀有剧种。主要流行于海南岛西北部的临高县及周边的海口市、澄迈县、儋州市等市县中操临高话的乡镇,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据老艺人相传,临高人偶戏源于南宋末期。临高先民求神拜佛逐鬼驱邪时,皆用人型杖头木偶。据光绪十七年续修的《临高县志》云:“临俗多信奉神道,不信药医。每于节例,端木塑于肩膀,男女巫唱答为戏。”后经过艺人改造,搬上舞台,至迟在清康熙年间已形成。临高县八旬老艺人陈和成先后于1979年献出七代珍藏的10个老木偶,其中4个头部刻有“康熙”年号的标志。康熙年间就有吴四龙、曹大锣、王香发、刘彩凤等30棚人偶班社。临高人偶戏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重要文
崖州民歌
崖州民歌是海南民歌的古老歌种之一。由三亚市落笔洞古人类遗址考古成果可知,一万年前已有“三亚人”在这里生息。宋太祖开宝五年(972)置崖州,州治设于今三亚市之崖城镇,领宁远、吉阳两县(今三亚、黄流一带)。产生、流传在这一带的民歌统称崖州民歌。崖州民歌有明显的佛教“斋歌”和唐诗格式影响的痕迹。唐代佛教传入海南,最早在今三亚市崖城镇(即古崖州)建有大云寺,崖州民歌的嗟叹调就出自“斋歌”,当与寺庙中的念诵吟唱有一定关系。崖州民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歌词多为七言,从人文历史、风光景色到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无不涉及。已发现的叙事长诗不下百首,是崖州民歌中的瑰宝。崖州民歌曲调优美动听,有号子、叫卖调、
蝶翅画
海南蝶翅画以蝴蝶翅膀为主要材料,经科学技术方法回软、展翅、防蛀、防腐、干燥以及后期制作30余道手工工序,及利用其独特的花纹,采用特殊工艺拼贴成的有油画、国画、水粉画效果的工艺画。海南森林覆盖率51.5%,蝴蝶资源丰富,共有500多种,尤以尖峰岭、吊罗山等山区为最。各种蝴蝶中,金班凤蝶,透翅宽带凤蝶、箭纹丽蛱蝶、啄蝶、紫光蝶等属于国内罕见品种,那些数量大而又不在国家保护品种之列的蝴蝶资源,为海南蝶翅画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海南制作的蝴蝶画有200多种规格和品种。蝶翅画作品形象生动、做工精良、装潢考究,显示浓郁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今中国艺术品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被誉为“中国
海南椰雕
椰雕,即海南椰雕,是以椰壳、椰棕、椰木为原料,用手工雕刻成各种实用产品和造型艺术品,是海南岛的特产之一。海南椰雕样式新颖,造型古朴,画面雅致,质地轻巧,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表现出浓郁的海南风格,是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海南椰雕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利用椰壳的应该是海南岛最早的先民黎族人。黎族先民很早就会制陶器和独木舟,但相比复杂的制陶技术,荒野里随手可得的椰壳耐酸耐碱,做成容器,可能更加简单而随性。唐代刘恂《岭表录异》中载:“椰子树,亦类海棕,结实大如瓯盂,外有粗皮如大腹,次有硬壳,固而且坚,厚二三分。有圆如卵者,即截开一头,沙石磨之,去其皱皮,其斓斑锦文,以白金装之,以为
洗龙水
洗龙水,是海南最有地方特色的端午节习俗。端午节这天,所有人家都会像过年时一样在祖屋摆上香案祭祖,而洗龙水,相比于吃粽子、赛龙舟,更显重要,是海南本土民众所必须进行的神圣“仪式”,人们可以不吃粽子,不赛龙舟,洗龙水却是一定要进行的。一般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海南四面环海,老百姓们对屈原投江寄予了美好的愿望,认为屈原投江后变成了龙神,在端午节这一天会出来活动,这天所有的水也就变成龙水。人们洗龙水可以得到龙神的保护,身体健康不长热疮热痱,一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我们老家的说法,端午节这一天,天上的龙会下到凡间,从地上所有的水中经过,龙经过后,水沾染了龙气也就成为龙水,用来洗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不长痱子
临高渔歌
临高渔歌是流传于海南省临高县渔民中的一种汉族民歌种类。因其多用衬词“哩哩美”和相关传说,也称“哩哩美”、“哩哩妹”。在中国汉族民歌中非常突出,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和渗透着浓郁的新盈港一带的乡土气息,它不仅是海南省汉族民间歌谣中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最具艺术魅力的首屈一指的渔歌,甚至连一些外国的渔歌艺术也只能望其项背。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有关专家学者考证,临高渔歌哩哩美萌芽于非常遥远的历史年代,发源地在古港新盈一带起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的汉代,当时临高县沿海主要来自中原地区的移民逐渐增多,渔民们撒网、摇橹时的一唱一和,渔女们甜美地叫卖着,这些劳作中发出的有节奏
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
黎族船型屋是黎族同胞为纪念渡海而来的黎族祖先,建造的船型状的住屋,是黎族最古老的民居,黎族船型屋流行于海南五指山中的黎族聚居区,是原始的干栏式的住宅,门开左右形如船而得名。2008年,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黎族船型屋有高架船型屋与低架(落地式)船型屋之分,其外形像船篷,拱形状,用红、白藤扎架,拱形的人字屋顶上盖以厚厚的芭草或葵叶,几乎一直延伸到地面上,从远处看,犹如一艘倒扣的船。其圆拱造型利于抵抗台风的侵袭,架空的结构有防湿、防瘴、防雨的作用,茅草屋面也有较好的防潮、隔热功能。而且能就地取材,拆建也很方便。鉴于这些优点,船形屋得以世代流传下来。船型屋分上
冼太夫人文化节
扬坤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年冼夫人文化节(农历二月十二)。据传,民国二十四(1935年),扬坤村村民曾让因结婚多年尚未生育子女,到琼山县新坡镇的冼太夫人庙求“婆祖”赐子,并从新坡“提牌”带回婆祖神位放于家中供奉。后来果然得子,此事在当时当地广为流传,人们对“婆祖”神位敬信不已,相争到曾家祈求“婆祖”的庇佑。后来,据说“婆祖”降附在村中一村民身上,要求将婆祖神位移出众村,让村民共同侍奉。于是曾成让将婆祖神位移出公庙让全村村民供奉。在民国期间,大美村发生瘟疫,多方医治不好,大美村的人们到扬坤村祈求冼太夫人保佑平安,冼太夫人显灵让大美村村民带一面令旗和烧着的三支香回去,人瘟疫马上消除。大美村村民信服不
海南斋醮科仪音乐
海南斋醮科仪音乐起源于远古的民间巫术。《尚书˙伊训》说:“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孔疏曰:“巫以歌舞事神,凡巫皆善歌舞,用以取悦鬼神。”于是,便有了民间祭祀巫仪中,巫覡们“扬桴拊鼓”“陈竽浩唱”的月舞场面。自北魏道士寇谦将道教斋醮活动诵经方式直诵改为乐诵以来,斋醮科仪就成为宗教活动中一种别具特色的艺术活动。1和咒语的乐诵催生了斋醮科仪音乐,斋醮音乐是斋醮科仪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斋醮活动就有斋醮科仪音乐。海南斋醮科仪音乐在宋初随着江南一带的移民传入海南,它随民间作斋祭祀活动而繁衍并深深扎根,明代已很盛行,是海南省流行很广、影响很大的一种民间音乐。民国三十七年版的《海南岛志》云:
海南八音器乐
海南八音乐是海南省的汉族民间音乐,是主要的本土器乐,因采用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海南俗称的八音乐既包括乐器、乐曲,也包括乐队。海南八音乐曲丰富,按习惯分为大吹打、锣鼓清音、清音和戏鼓四类,目前收录有历史遗传下来的乐曲达500多首。有汉唐以来汉族古乐的遗韵,有很高的音乐研究价值。它植根在群众之中,乡土气息浓郁,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汉族民俗文化娱乐形式,是农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海南“八音”源于潮州音乐,又有自己的特色。主要使用的八类乐器是:弦(二胡、椰胡)、琴(月琴、扬琴、三弦)、笛(唢呐)、管(长、短喉管)、箫(横箫、直箫、洞箫)、锣、鼓、钹等。大部分的乐器来自汉族民间,为民间艺人所创造,具有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