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特产
重庆市民俗文化
梁平年画
梁平年画:传统木版年画,它与川西北的绵竹年画、川南的夹江年画齐名,并称为“西南三大年画”,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梁平年画的品种有水货、托货、清章、花笺四大类,所用的纸张为产自本地百里竹海生产的白夹竹手工纸。年画用色工艺考究,原料上乘,色彩鲜艳夺目,凝重沉着,保存多年色彩不退。无论是描绘风俗人情,还是民间故事、戏曲神话,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构图饱满简洁,人物夸张变型,色彩对比强烈,静动处理得当,造型古朴粗犷。传统年画《四郎探母》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加官晋爵》收入《中国民间美术全集》。
夔砚
夔砚,为传统名砚,曾列巴蜀地区三大名砚之一。据《明清两代砚说》(下)记载:清代砚石60余种,四川夔州石列第22种。刘伟铿在《文房四宝之一砚》中写到:“从唐代以来陆续发现、并开坑采石,生产刻制成砚的上品砚石,何止四大名砚。据有史可考的优质砚石产地(不完全统计)就有近五十处之多:四川的夔州和万州等,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砚石产地。”纸、笔、墨、砚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传播、发展科学文化艺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被誉为“文房四宝”。在文房四宝中,“惟砚性质坚固,传万世而不朽,历劫而如常,故砚之遗留千古而永存。”
鬼城瓢画
独具特色的“瓢画”及模铸复合材料工艺品:狮子、马、牛、羊、福禄寿三星、大六福、紫砂壶等。丰都县素以“鬼城”闻名,鬼神文化催生出了独特的艺术——鬼城瓢画。鬼城瓢画大多都是在纹理自然的木瓢上绘制出奇异而夸张的鬼脸,色彩丰富,构图大胆,充满想象力。它浓缩了“人间”、“天堂”、“地狱”,使人与鬼的灵魂有无限想象空间,把“丑”变“美”,降恶除邪的“神”作为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上帝,保人一生平安的“福神”,被视为辟邪圣物。这种瓢画艺术是丰都民间鬼文化的精髓之作,浓缩有鬼城近千年的“神鬼”文化,且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永城吹打
永城吹打系重庆市綦江县永城镇的民间器乐乐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永城吹打世代相传,至今已传承18代。以刘家吹打乐班为代表的永城吹打,其目前的班主刘道荣,系第16代传人。刘既精于吹打,又擅长木活,与刘氏家人研究制作了不同音区、大小有别的七种唢呐,并创作了多首反映当今生活的新乐曲,深受民众欢迎。永城吹打乐属綦江西线山区的马蜂派。其特点是音域宽广(四个八度),高亢嘹亮,粗犷质朴,破空透远,尤其是以喉舌弹吐、手指弹打、循环换气等技法,吹奏出马蜂声,成为吹奏技艺之一绝。该班演奏曲目丰富,主要有吹打80余首、夹吹夹打50余首、满打180余首、刁打30余首、干打80余首、品打40余首。其乐器主要有叽呐
五句子山歌
五句子山歌是宜昌民歌中特别发达的样式,到如今尚在流传的传统五句子山歌就有成千上万首。五句子山歌从诗的角度看,结构形式独特,内容情真意纯,是开在大山里的一枝古老的民族民间文艺奇葩。它以七言五句为基本格,五句为一段,有一段独立成章。如“问声歌师几多歌,山歌硬比牛毛多,唱了三年六个月,歌师喉咙都唱破,才唱一个牛耳朵”。也有若干段五句子联缀(最长有32段),称为“赶五句”或“排子歌”。五句子山歌的第五句最有艺术魅力,它往往是意境升华,艺术情趣之所在,故有“五句山歌五句单,四句容易五句难”的说法。由此,五句子要求第四句要能结束,第五句要奇峰突起,画龙点睛,如:“鸭嘴没有鸡嘴尖,哥口没有妹口甜,何时要个甜
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
“榨菜”一词最早出现于清朝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由重庆涪陵商人邱寿安命名,意为“经盐腌榨制过的咸菜”。据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涪州志·物产》中关于“包包菜”的记载,以及有关的民间传说推测,今涪陵区境内最晚在公元18世纪已出现青菜头(即包包菜)的广泛种植和加工成咸菜供家庭食用,风味独特,是众多咸菜制品中的珍品。重庆涪陵具有特殊的地理条件,涪陵区地处三峡库区,长江、乌江交汇于城区,依靠丰富的自然条件,经过劳动人民长期培植,孕育出涪陵榨菜原料茎瘤芥(俗名青菜头),涪陵榨菜就是以“青菜头”为原料的传统腌菜。加上涪陵祖祖辈辈老工艺人的精湛技艺,使得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在当地长盛不衰,并
民风民俗——婚酒
娶亲的婚酒分“预酒”、“正酒”。预酒在正酒前10天举办,主要是结亲双方有关人员和媒人商定婚庆、正酒的具体事宜。正酒一般3天。头天坐席的是远来的亲友、厨师和帮忙打杂的人等,以及坡邻坎下的邻居,吃的比较简单。第二天是正席,一般从中午开始安席,由于场面大,一般都要坐几轮才能坐完,当天晚上是喝“闹房酒”。第三天主要是远客和勤杂人员,一般规模不大。在城里,一般只办正席婚酒。
巫文化
一、地理概况重庆市巫溪县地处渝东边陲,位于渝、陕、鄂三省交界处。为“巴夔户牖,秦楚咽喉”,全县幅员面积4030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298个行政村,长江一级支流大宁河穿越县境。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巫溪的灵山秀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巫文化。二、历史渊源巫溪是中国巫文化最早的发源地。巫溪属长江三峡水系,亚洲最古老的人类巫山猿人就发现在距此几十公里的巫山庙宇镇龙骨坡,距今约200多万年历史。巫溪县宁厂镇的宝源山地面盐泉给巫山猿人提供了生活的必需品——食盐,这里成为亚洲原始人类最早的活动中心,成为人类文明的滥觞。伴随人类的诞生,巫文化也从这里起源。所以说巫溪是中国巫文化最早的发源地。巫溪也是巫文化的主要
民俗——豆花饭
饮食习俗。①涪陵人款待贵宾的正餐。贵客临门后,主妇取当地最好的水,泡豆子推豆花,加上腊肉及其他菜品,是涪陵农家待客的最高规格。②涪陵市民的膳食爱好。以豆花为主菜(有时仅有豆花)佐餐,包括很多人的早餐都用豆花饭。
民俗——开镰
农事旧俗。农人在收割稻谷之前为感谢“土地菩萨”保佑获得丰收,以及代为求天老爷赐予“好收天”而举行的祭祀仪式。仪式通常在开始割谷的第一天凌晨四五点钟举行。届时,农人们带上香烛钱纸和镰刀等,来到土地庙前,焚香化纸,跪拜祈祷,祈求土地保佑。仪式结束后即到田间,先由长者割下第一个草把,宣告收割正式开始。
月母饮食
涪地旧俗:妇女坐月子的饮食有以下特征:食品大荤大补,以母鸡、猪蹄为主,有时辅以适当的补药;口味清淡,一般只放很少的盐,有的炖汤干脆就只放糖,绝不放花椒;烹调以炖、蒸、煮为主,一般不吃炒菜。认为大荤大补以利补虚,并产生较多的奶汁;口味吃得过咸会影响出奶;吃了花椒会使母子患皮肤挠痒病,终生难愈;多吃汤利于多产生奶水。此外,猪油醪糟、油醪糟荷包蛋,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属产妇饮食佳品,系涪陵传统特色月母食品。
涪陵玩菜龙
涪陵玩菜龙在民国年间已比较盛行。相传,起源于菜农庆祝榨菜丰收。菜龙的扎制,一般长7或9节,龙头用纸糊,龙眼用大红橘,龙身以菜头、青菜、莲花白、胡萝卜等扎制,逗龙的龙宝则以特大的柚子制成。玩龙人着黄衣、绿裤,腰束花带,头戴用菜头叶制作的帽子,脚穿草鞋。执宝的为男扮女装的小丑,身着花衣花裤,脚穿绣花鞋,脑后拖着胡萝卜扎成的辫子,耳戴用辣椒制成耳环。玩龙灯时,由两面大锣和蟒号开道于前,继以执事队、菜龙,随后是彩旗队和菜头、萝卜、白菜、南瓜等组成的排灯队,最后是手执甘蔗颠颠的响篙队和耍锣鼓队。在大街上玩出“龙抬头”,“观音坐莲台”、“水波浪”、“拜四方”、“卧龙”等花样。此外,还有小菜龙(将菜头、菜叶
民俗——踩池子
“踩池子”是制做涪陵榨菜一种必不可少的劳动。艰辛和智慧酿出了涪陵榨菜那鲜、香、脆的独特风味,十多次加工、十多种工艺,唯有腌制时“踩池子”是最富有享受的劳动。腌制榨菜时,在池内铺上一层菜头,拾在菜头上洒上一定比例的食盐,将菜和盐踩得严严实实。一层一层地踩、一层一层地叠高,直到池满,当地人叫做“踩池子”。“踩池子”又是一种极为风趣的劳动。口要喊、脚要踩,需要所有的踩池人动作协调一致,齐心合力。一人领喊,众人附和,似川江号子。声音粗犷豪放,很气派;言词丰富,娓婉动听;而且从不会有膛舌现象和语言障碍。“踩池子”不分男女老幼,自由组合,几人或十几人踩一个池,池子通常一间屋子大小,用条石或水泥筑成,低于地
民俗——贱名
贱名,涪陵民间取名旧俗。父母或其他长辈怕婴幼儿“不好引”(意即抚育不顺利),每每要给小儿起个贱名,如猪儿、狗儿、吂二等,期以消灾避邪,并像那些“0”的东西一样,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地生长。
涪陵御锣
涪陵御锣有着非常丰富的曲牌,据史料记载,多达近40个品种。仅锣鼓就有洗马、双飘带、三广、长锤等,萧笛有十二花、银纽丝、玉娥郎等。这些曲牌不仅丰富了御锣的表现形式,也适应了它的多种场合。御锣的节奏时而舒缓时而快促,舒缓时犹如宦官朝廷漫步,快促时恰似壮士凯旋归来。它既有浓郁的贵族味,又充满了吉祥喜庆,在当地的鼓乐中显得别具一格。从此便开始在涪陵流行开来。御锣,其实是由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的,吹奏乐器近似于现在的唢呐或箫(管),但打击乐却与流行在民间的一般锣鼓不同,由低、中、高音的锣、钹组合,音色各异、各具特色。近年来,涪陵市文化馆音乐干部黎祥明将御锣整理成了《御锣吹打套曲》,将古老的《喜马》
重庆漆器髹饰技艺
山城重庆,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热秋凉,潮湿多雾,尤其利于漆树生产,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天然漆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重庆因而成为我国四大漆器产地之一,源远流长的重庆漆器髹饰技艺更是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重庆漆器髹饰技艺历史悠久,最远可上溯至商、周时代,发展于秦、汉,鼎盛于隋、唐,绵延至两宋、明、清,是一种绵延千年,特色浓郁的传统手工技艺。重庆漆器髹饰技艺复杂,主要包括:(1)制漆工艺,含透明漆、黑推光漆、厚料漆、明光漆、金足漆、快干漆等工艺;(2)制胎工艺,含木胎工艺、脱胎工艺、竹篓编织胎工艺、皮胎工艺、压胎工艺、花瓶工艺、人像工艺、大型浮雕工艺等;(3
民俗——推长长粑
小孩儿满周岁时,家庭长辈为其泡米推浆蒸泡粑(米糕),款待前来朝贺的亲友,分送左邻右舍,有的还馈赠路人,称为“推长长粑”。因磨成的米浆要经过发酵(涪人称为“发泡”)之后才能蒸得出泡粑;发酵的良好情况如何,决定泡粑的香甜和松软程度,粑越甜香松软,说明粑发得泡。过去一般家庭妇女都要学会做泡粑的技术。给小孩儿推长长粑,就是讨(或喻)泡粑长势(即发酵程度)好、粑儿(巴望小儿)白白泡泡(涪陵人称小儿“胖”为“长得泡梢”)的吉利。
永川豆豉酿制技艺
豆豉是一种用黄豆或黑豆泡透蒸(煮)熟、发酵而成的食品,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古代称豆豉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五味调和,需之而成”。据记载,豆豉的生产最早是由江西泰和县流传开来的,是人们喜爱的调味品。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调味,而且用于入药,对它极为看重。《汉书》《史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史书都有此记载。重庆的永川市以生产豆豉而闻名,素有“豆豉之乡”的美称。据《永川县志》载,永川县酿造调味品的历史,以酿造豆豉(亦名晾豆豉或风豆豉)最为悠久。永川豆豉生产工艺起源于永川家庭作坊,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
民风民俗—— 三朝酒
又称“满月”,“月母酒”、“提兜会”,在婴儿满月时举力。赴宴的除亲朋好友外,还有领里乡亲,是主人为庆贺自己家庭添人进口,也是对在这一个月中致礼祝贺的亲友邻亲的答谢。酒席上,出月的产妇要把婴儿抱到席前,让客人们端详,客人们都要说一些吉祥祝福的话。旧俗,去吃三朝酒作客是女人的事,男的一般不参与,故涪地有“男人不吃三朝酒”之说,近半个世纪以来,这种习俗已有改变,男人也去。
民风民俗——吃开水
饮食习俗。在涪陵有待贵客第一礼之谓。迎接贵客进门落座后,主要除敬茶叶外,接着就是奉“开水“。所谓开水,即流质之类甜食,一般为水煮荷包蛋。蛋的个数为双数,取“好事成双”之意;也可以是油醪糟(荷包蛋)开水、糍粑开水、炒米糖开水等,都是上乘的“小吃”美食。之所以称“开水”,有谦恭之义,意思是说,寒舍白开水一杯,不成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