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特产
陕西省民俗文化
榆阳柳编
柳编可以说是沙漠地区文化的产物。千百年来,在沙漠草滩上生息繁衍的人们,经过不断的生活实践,利用盛产的沙柳,创造出各种类型、不同作用,多种造型的柳编用品,如笸萝、簸箕、纳粪兜、针线笸萝等。在陕北的柳编制品中,榆阳的柳编制品颇负盛名,用料考究、工艺精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榆阳柳编主要是用沙柳,此柳木材质软,可用于圈林、筑篱、编排柳栅、挂淤防洪、结扎风墙,拥扎柳鞍、建筑简易房屋及牲畜棚圈。细嫩的柳枝还可编织柳筐、柳篮、柳帽、柳条箱等用具和其它轻巧的工艺品。榆阳柳编曾远销国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编织柳编的柳条子通体粗细均称,粗者约小拇指,细者如高粱秆,长约六七尺许,短则三五尺,坚韧柔软,不易折断。柳
汉中巴山乡村婚礼知客司礼仪词
礼仪词以民谣体为主,散文体穿插其间。句式结构无严格规定,以道来朗朗上口、闻之悦耳动听为原则。其词格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为主,也有九字句,散文句式作开场白或词间转换加杂其中。礼仪词多无定格,长短交织,有节有韵,可一韵到底,也可多韵转换,也有无韵表诵的,不同的知客司在不同场合,多有临场发挥。礼仪词根据场合、对象的不同,内容有别,长短不一,短者四句、八句,长者可达数十上百句。礼仪词语言朴实恳切,情意浓厚深长,常常使参加活动者,特别使酒酣耳热者心情激荡,神彩飞扬。礼仪词以当地土腔土调(汉中巴山一带近临四川,属川西方言语系)表诵。主要由知客司在酒宴场合“唱”“独角戏”。在一些特定场合,还有对
清涧道情
清涧是陕西省2004年命名的“道情之乡”。清涧道情在陕西陕北地区一直以广场艺术的形式流传于汉族民间,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何为道情呢?相传在唐宋时,道教在陕北一带盛行,道人们以道学为意创音谱曲,作出了一种用于宣传道家学说的演奏乐曲,叫做道曲,并制作了与之相应的渔鼓和简板等伴奏乐器。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喜欢,又将历史故事、神仙鬼话编成各种曲种,这一来果然被众人广为传唱。人们将这道曲与酒曲、爬山调以及哭死人调进行融合,就逐渐形成了后来的“道情”。道情原名“黄冠体”,源于《九真》《承天》等唐代道曲。道曲(经韵)吸引了词调曲,演变为民间演唱的新经韵即道歌,道歌分为诗赞体说唱道情和曲牌体说唱道情。
白水县传说典故:杜康造酒
很多年前,有一家财主。财主家有个小伙计儿,叫杜康,杜康十四五岁,长得浓眉大眼,聪明伶俐,很是喜人。财主家的客人很多,整天大车小轿,来往不绝。客人来了,财主总是酒肉款待。一喝酒呵,就是大半天不散场,杜康在桌前席后,筛酒、送菜,也总是一忙大半天,可是,尽管他每天都是手不离酒壶,却从没有喝过一口酒。怕的是财主见了,说他是个“猫儿嘴”呀!一天,财主家又来了几个憨厚的客人。不用说,财主更是酒宴相待了。杜康呢,也照样忙他的老行当:摆菜、筛酒。酒过三巡,客人们正喝到兴头上,大酒坛中的酒却没有了。这叫人好不扫兴。财主见此情景,心想:说啥也不能让客人们不欢而散。他让杜康马上去后村的槽坊灌酒。杜康便掂起了酒葫芦,
同州梆子
同州梆子是陕西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形成于陕西省关中东部以大荔县(旧同州府治)为中心的十数县。因伴奏乐器中采用枣木梆子击节,发“桄、桄”声,故称“桄桄乱弹”或“梆子”。后为区别于其他梆子剧种,始称“同州梆子”。一般认为同州梆子即老秦腔,在以西安为中心的中路秦腔(即西安乱弹)形成以后,它被称为“东路秦腔”,外省称“西秦腔”“西调”“陕西梆子”“山陕梆子”等。同州梆子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大荔县古称同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底蕴丰厚。境内现有“大荔猿人遗址”“沙苑文化遗址”“魏长城遗址”“八鱼石墓群”和丰图义仓、贷祠岑楼等历史文化古迹20余处:同州梆子、碗碗腔等戏曲品种,面花、泥人雕塑享誉
陕北民歌
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一曲高歌,响遏行云,全扫靡靡之音;一声入耳,荡气回肠,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它,便是陕北民歌。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近的伴侣,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信天游的传唱之境,是一片广漠无垠的黄色高原,这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清峻、刚毅而又饱含着沉郁、顿挫。千百年来,它以自己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活习俗,塑造了性
镇川花鼓
明代,安徽庐州等地实边之民徙居镇川一帯,他们将那里的花鼓灯传入榆阳,与本地踢鼓子相融合,演变成具有一定特色的镇川花鼓秧歌。花鼓队一般由40多人组成。队分两行,领头者2人,1人举“幌伞”,1人举虎铮”,称之“伞火”,随后为武士打扮肩挂腰鼓者20余人,之后有衣着不究,手持小铉(小锣)、小钹者20多人,末尾有“蛮婆”“蛮汉”装扮者各1人。表演时,两人一对,或两打腰鼓者相对舞打腰鼓,或1名击小铉者、拍小钹者斜身围转,1名打腰鼓者碎步扭舞;或击小铉者与拍小钹者两两相对斜身转圆碎步扭舞,并不时灵活地变换着舞伴。一般打腰鼓者不唱,击小锣者和拍小钹者则边扭舞边唱“害娃娃等地方酸曲和恭贺发财之类祝辞。打花鼓者舞
羌人婚嫁习俗--破阵子
宁强大巴山区,是古羌人的栖居之地,经历过数百年历史变迁,现今大部分居民仍为黑衣羌后裔。在他们的嫁娶习俗中有着浓厚的羌族遗风和独特的情趣,“破阵子”就是其中的一种。“破阵子”通常是女方摆阵,男方破阵,只有破了阵,男方才能体体面面地把新娘子接走。“破阵子”虽然只是嫁娶礼节中的一个环节,却是男女方(主要是男方押礼先生和女方总管)斗智斗勇的过程。尤其对男方接亲的押礼先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每一步都关系到成败。只有那些能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脑子活络,又经验丰富的人,才能应付这复杂多变的场面。破了“阵”,大家佩服你,主人家也觉得脸面上有光,这以后就不愁有结亲的人家络绎不绝地来请你。当然也有押礼先生临场发挥不
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
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源于西汉汉武帝时代,发展历经唐、宋、明、清,是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在古长安霸桥出土有西汉汉武帝时代的麻纸,现在展览在陕西省博物馆;隋唐时期白麻纸还传入朝鲜、日本等国;而北张村所造白麻纸更是自唐沿袭至清一直是奏折和科举考试用纸,被历代视为精品。由此可见,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造纸术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发明之一。相传东汉时,蔡伦因他人之错受牵连,朝廷要抓他去京都接受审判,蔡伦不愿忍受屈辱,在他的造纸发明地和封地龙亭县服毒自尽。蔡伦家族中人也受到连累四处逃命藏匿,其中一部分人逃至安康,经子午道越秦岭,向北走出秦岭山口时将当时最先进的植物纤维造纸技术传授给北
城隍爷出府
“城隍爷出府”是鱼河乡镇一项悠久的民俗活动,更是世代繁衍的民俗传统文化活动。每逢正月十三、八月初二鱼河府城隍庙城隍爷出府之日,鼓乐齐鸣,炮声震耳,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云集古庙,街道人潮涌动,龙虎月牙旗,半朝銮驾整队开引,城隍乘坐八抬大红官轿,灯官身骑母驴引路,数名和尚奏乐紧跟,沿街鸣锣长号开道,另邀周边村庄,数班社火(秧歌)随后表演助兴,身坐大红官轿的城隍急奔狂跑,巡视检查,寻找目标,惩恶射邪,放粮审案,普降甘泽,威显乾坤,所到之处虔诚膜拜,香火缭绕。相传,康熙十二年(1674年)微服私访,体察民情的康熙皇帝行至鱼河南湾沙头,路遇强盗,是鱼河城隍及时相救,使康熙免于劫难。为了表彰城隍救驾之功,康
木蕊画
木蕊画材料采用不同木质和不同木纹的创花片(木蕊),经着色、剪贴、拼集,在木面、绒面或粉刷版面上粘贴出富有立体感的人物、山水、花卉、翎毛、虫鱼、禽兽等画面,情态逼真,给人以静谧和谐之感。可制成条幅、横幅、插屏,也可直接饰于家具之上,为大厅、卧室的装饰品。木蕊画属国内首创的剪贴画。现已开发出12类60多种不同花色的产品。1984年参加十六届全国旅游纪念品展销会,被评为优秀产品。同年参加广交会,于瑞士商人成交销售产品6000余件,后又销往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渭南)
蒲城杆火技艺
蒲城杆火技艺是陕西渭南蒲城县的传统手工技艺。杆火是唯一存世的低空造型焰火艺术,是古老焰火的主要形式。因所有造型都是绑在木杆上燃放而得名。杆火又叫架子花,专家则称为“吊花傀儡”或“药傀儡”。杆火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的思想,使杆火更有几分神秘感,又带有几分传奇。从南宋时期开始,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三日为“敬火神”日,杆火艺人都会按长幼排列,聚集在村外的火神庙,焚香虔诚地跪拜祭祀火神,并燃放烟花、杆火,以求在一年的生活、劳动和烟花、杆火生产制作中能够平安免灾。后因火神庙被毁,艺人们则以每年四家联合轮流主持在原庙遗址上进行“敬火神”活动,近千年来,这一传统的祭祀活动都完整地保
佳县闹秧歌
这是一种主要在春节期间表演的集体舞蹈。闹秧歌一般要选择较大的空地来表演,少则三五十名,多则上百名男女演员,个个浓妆重彩,装扮成各种身分的人物,手拿扇子、彩绸等,在锣鼓和唢呐的伴奏下,由一名打着花伞的领头人(即伞头)率领,扭着“十字步”、“三进一退步”或“二进二退步”进入表演场地,然后转出“十二镰刀”、“五角星”、“蛇盘九颗蛋”、“枣核乱开花”、“天地牌”、“卷席筒”等各种图案的秧歌场子,末后由伞头或其他演员清唱几段秧歌,一场表演就算完成了。有时在集体秧歌演完后还要加演一些小节目,如踢场子、搬水船、耍狮子、打腰鼓等,近年还有表演武术的。闹秧歌在全县南北都十分流行。每年正月初,各个村庄里热心于这项
吴堡水船
陕北“吴堡水船”始于明代,流传至今,它集秧歌、戏剧、小品、快板、顺口溜、唢呐吹奏乐、击乐为一体,是吴堡县境内春节文艺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并做为一个独立节目存在。整场节目的表演时限一般在2小时左右,表演时间固定在晚间,表演地点设在广场。陕北“吴堡水船”的固定人物有老艄(1—2人)、小艄(1--2人),乘船女(1--2人),非固定人物一般有老婆、张公背张婆等。使用导具有彩船(1--2只)、浆板(1---2条)。使用器乐有大鼓、大钗(最少一对)、铜锣(最少一面)、小钗、唢呐(2只)。整场节目的幕后工作比较艰辛,有编剧、导演,还有导具制作及广场灯光设制等。陕北“吴堡水
羌族音乐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境内,另有一部分居住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及陕西宁强等地,约30多万人(2000年统计)。羌语属汉藏语系缅语族羌语支,通用汉字。羌族的民间音乐主要是民间歌曲及歌舞音乐。民间歌曲有山歌、劳动歌、风俗歌及巫师歌;歌舞有喜庆歌舞和丧事歌舞两种。山歌羌语称“拉那”或“拉索”,多在劳动场合或山间田野中唱,节拍比较自由。由两个乐句或4个乐句组成,有的带有曲头或曲尾衬句,从而形成3乐句或5乐句。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传统歌词中苦歌很多,反映了旧社会羌族人民的苦难生活。1949年以后,羌族人民编了不少歌唱新生活的新山歌。劳动歌有犁地歌、收割歌、薅草歌、撕玉米皮
羌族建筑
羌族建筑风格独特,技艺高超,材料以石材为主,与汉族建筑以木料为主,罕用石材、追求“盛德在木”的基本原则大相径庭。羌族建筑融合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三种主要形式——游牧民族的帐幕式、汉族的窑洞式和干栏式建筑的主要特征,风格古朴。羌族建筑在对游牧民族帐幕式的继承上,体现为其室内至今还完整保留中心柱的结构形式,且羌人已将中心柱演化为室内空间中的精神之柱。这种表现形式,与羌族的历史经历关系密切。羌族先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西北迁移至岷江上游,虽然生产方式由游牧转为农耕,但很多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仍然被保留下来,成为羌族文化中的鲜明特色。羌族文化结构多元,受汉文化的影响尤为深刻。定居岷江上游之后,羌族建筑在保留一
白云山庙会
白云山庙会是历史悠久的汉族民俗及民间信仰活动,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白云山庙位于陕西省佳县城南5公里的白云山,东距黄河西岸约1公里。据《州志》记载,白云山因峰顶常有白云缭绕,故名。白云山山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直抵黄河西岸,依山建庙,故名白云山庙,也称白云观。据《葭州志》和庙内石碑记载,云山庙由道人李玉风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玉风道人云游到白云山,见这里孤峰耸立云天,雾霭飘浮,犹如仙境,就住在山上,静心1,同时还采药为当地百姓治病。他死后,人们便在山上修庙来纪念他。白云山共建庙宇房屋五十三座,建筑面积八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壮观,是陕西省明、清建筑中比较庞大的一组建筑
咸阳社火
社火是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的通称。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的艺术。它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成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成故事组合,给人一种高屋建领,惊险出奇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这种艺术和秦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来源古老的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魅力。社火分大耍和小耍,小耍即只出柳木腿和平台子。社火中的精华,是高难艺术芯子,即在一个专用的桌子上,固定一根形状各异的拇指粗的钢筋,约两米高,用色纸在上根指形态做出各种造型的东西,如棉花、果树、纺车、布机,龙、虎等世间百物,然后按其内容把男女小孩(年龄一般4—5岁)装扮成戏剧人物,站立顶端,少则1人,多者10余人
周至锣鼓
周至村村有锣鼓队,鼓谱各不同,鼓乐东雅西雄。锣鼓队出行时由仪仗引导,数十杆彩色牙旗,猎猎飘舞。黑河以东锣鼓配置繁,有大鼓(牛拉鼓)、中鼓、堂鼓、药鼓、小鼓、勾鼓、板锣、银锣、大钗、铙钗、中钗、铰子、京钗等,衬以碰铃和梆子。演奏鼓点稀、节奏缓、钗锣响亮变化多,紧敲慢打,平雅雍和。流行《十番鼓》、《往里滚》、《三观宫》、《鼓拍》等谱。黑河以西配器简,有中鼓、手鼓、板锣、马锣、小锣、大钗、京钗、苏铰等,演奏鼓点稠、节奏紧、速度快,钗锣烘托鼓声,雄浑壮烈。鼓谱以《蝎子尾》、《风搅雪》、《老鸦拌嘴》、《蛟龙出海》、《老虎磨牙》、《黄鹤阵》、《》、《十样景》较流行。
渭南剪纸
剪纸,是渭南农村妇女美化环境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窗花剪纸其选材品种数以千计,诸如人物、花鸟鱼虫、禽兽、民间传说、戏剧故事及福、寿、喜字等。剪制时采取提炼概括,变形夸张的手法着重刻画物象形态和图案的装饰性。成型花纸清秀严谨,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窗花剪纸大多贴在新婚夫妇洞房的窗户上,栩栩如生的图像,既能增添婚礼的喜庆气氛,又可表达新郎新娘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憧憬。(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