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甘南州 > 碌曲县特产
碌曲县民俗文化
香浪节
香浪节是甘南的传统节日,是一种群众性游山活动。香浪节源于上山采薪。“香浪”的藏语意思就是采薪。为夏河拉卜楞寺首创,第四世嘉木样为保护寺院周围生态环境,避免乱砍滥伐,规定每年-三、四、五、六、八、九月为进山采薪日期,过了香浪日,一律不准进山砍柴。过去寺僧每年这个时间进山伐薪,因路途遥远当日不能返回,遂选择依山傍水处露宿野营,多则数日。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演变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喜爱的传统节日。农历六七月间,当高原上鲜花盛开,遍地似锦的时候,农牧民群众乘草盛花艳、丰收在望的大好时机,身着华丽的藏服,纷纷来到景色宜人处,“安营扎寨”。草原上各色帐蓬星罗棋布,把夏日的草原装扮得无比绚烂。香浪节时间并无
正月祈愿法会
藏语称作“默朗钦波”。“默朗”是祈愿、向往的意思,是对幸福、和平、健康的渴望。这是僧俗共同的心愿,也是他们新一年年初集体心理的集中反映。它表达了僧俗众生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追求,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反映出雪域-的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默朗钦波的另一层涵义,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祈愿0会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大师于1409年创立的,第一次祈愿0会在拉萨大昭寺举行。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其祈愿0会也颇具规模。盛会期间,要举行多种活动,包括诵经、放生、演藏戏、瞻仰佛像、跳法舞、酥油花展、弥勒佛转寺等等。诵经是为期个月的祈愿法会的内容之一。15天中,全体僧人每日要-举行法事活动6次。第一次
燃灯节
藏语称作“俄荞”,意为十月五供法会,汉语俗称然灯节。-十月二十五日,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成道圆寂的日子。僧俗教民通过点燃不息的酥油灯来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并以此颂扬佛法如光明火炬,永远驱散黑暗、愚昧之功德。在西藏,燃灯节创立较早,叫“琅麦”,意思是全世界都有佛法的火焰在照耀。届时僧俗或在寺中、或在自家佛龛前点燃酥油供灯予以纪念。这个节日是全民性的,几乎所有僧俗都会参与,尽其力量供献。由于宗喀巴的两名大弟子嘉央却杰和仙钦却杰分别于十月二十四日、二十六日圆寂,而拉卜楞寺嘉木样二世又是在十月二十七日圆寂的,所以,拉卜楞寺的燃灯节虽同样从十月二十五日开始,但延续三天,表示对三位圣者的纪念。十月二十
赛马节
赛马是藏族民众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是农牧民闲暇之余的-,交流农牧业生产经验的场所,而且是藏民族精神的展示。在所有的民间传承的藏族节日中,几乎都少不了赛马活动,并且此项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藏族的节日民俗中,赛马常以主题的形式在节日中显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对马的浓郁感情基础之上的藏族人民,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赛马文化。传说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中的雄狮大王格萨尔,13岁时在桑科达久滩赛马夺冠,登基称王,从此草原有了赛马节。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举行-,来自甘青川各地的观光游客云集,帐篷如云,万头攒动,煞是热闹。赛马前十天半月,牧民们就开始驯马。驯马的方法是每天给马披裹毡子跑两次
落萨尔节
(农历正月初一),又称新年。碌曲县藏族的习惯以汉族的农历正月初一为准。初一日晨,家家煨桑在佛龛前点燃酥油灯,供奉用酥油炸成的各种面点和其它供品,以预示来年的丰收,常常是长者先起来,女主人从外面背回一桶“吉祥水”,喂饱牲畜后唤醒大家,男女老少全换新衣后一家人开始吃聚餐过年,此时,长辈逐个祝“洛桑尔桑”(新年好),“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晚辈回敬“扎西德勒彭松措”(吉祥如意,功德0),这一天全家都不出门,妇女有回娘家的习俗,群众性的活动安排在初三。
“南木特”藏戏
“南木特”藏戏,也称安多藏戏,18世纪始发于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我州桑曲流域的拉卜楞寺。“南木特”系藏语音译,是传记、故事之意。顾名思义,“南木特”戏是以历史人物的传记,或者以民间故事中的传奇人物、民族英雄为素材,具有深动情节、完整结构的一种戏曲艺术表演形式。在艺术手法上,它综合传统寺院法舞和民间歌舞艺术,构成了有唱有说、有歌有舞,有完整结构和故事情节的戏剧形式,已超脱了原始哑剧神舞的表现形式,向有一定程式化的表演艺术形式迈进了一大步。“南木特”藏戏很早就传入碌曲,50年代初在双岔、阿拉有不少村戏班子.双岔乡旺藏寺-依拉久美开始在二地、九尼村排演,从诞生到现在已有33年的历史,他组织的
二月法会
藏语称作“尼维措荞”,时间是在二月初四至初八之间,属于聚众供养的法事活动。二月初五,是寺院创始人嘉木样一世圆寂之日,所以该寺僧人也称此日为“良辰会”。这一天,除了正常的佛事活动,午会时全寺僧人均到大经堂接受施主的斋供布施。晚上,僧人们聚集一堂,为一世嘉木样诵经超度。入夜,各经堂、佛殿顶上,僧众都要沿着平顶房檐点燃酥油灯,以示纪念。整个拉卜楞寺建筑物上依次亮起酥油灯,恰似群星落地,光照人间,景观美丽,别有一番情趣。初七是送魔日,此举为提防寺主遭遇灾难,用钱买替身赎罪消灾的仪式。这一天,寺院用重金雇的人反穿皮袄,脸上涂黑白两色,头上插羽毛,右手执白马尾,左手执黑马尾,装扮成魔鬼样出场,先到集市上逢
九月法会
在-9月29日举行,是一次声势洁大的广场法舞禳灾法会。法舞表演共分四场进行,表演人数也多达40余人,并有20余人组成的乐队,场面宏大,剧情复杂。法舞起源于八世纪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兴建桑耶寺时,莲花生为降伏恶鬼,所行仪轨中率先应用的一种舞蹈。经过后世宗教大师们的相继改进和规范,作为宗教仪轨,世代传承。是哑剧式的系列舞蹈,除寂尊神不戴面具外,怖畏金刚的忿怒、尊护法神的牛、鹿神、乌兽、骷髅以及各种鬼怪精灵都戴性格面具,着色彩各异的法衣,手持刀、剑、戟、铃、杆、钵等不同法器以区别身份。护法神像威猛,动作幅度大,舞蹈速度缓慢,动态造形强,具有一种庄严肃穆的威慑感。鬼怪舞蹈节奏急促凌乱,张牙舞爪,灵活多变又
七月劝法会
拉卜楞寺夏天有一个僧众辩经晋级的0会,藏语称作“登贝柔扎”,意为七月辩经法会。法会时间从六月二十九日开始,七月十五日结束,共17天。期间远近的教民都蜂拥而来,除了听辩经-,还要欣赏劝法法舞。七月法会是格鲁派始祖宗喀巴的弟子加洋却杰首创的,目的是纪念护法神和法王。辩经法会的序幕从六月二十七、二十八日两天拉开。由0台讲述闻思学院大业,并与各学院的法台(每年只允许一个学院的法台参加)进行辩论。辩论时,该学院格西跟随法台一同参加。头天0台讲述罢,便由学院法台提问,0台对答;第二天掉换位置,由0台提问,学院法台对答。法会的序幕带有浓郁的表演、示范色彩,即向僧众们昭示:“要想当法台,就必须有高深的学问,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