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南州 > 贵定县特产
贵定县民俗文化
芦笙舞·鼓龙鼓虎-长衫龙
鼓龙鼓虎-长衫龙苗语音为“打容打阻-阿冗”,是贵州苗岭山麓小花苗聚居区贵定县新埔乡谷撒村所独有的一种苗族芦笙舞蹈。它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据明代熊大木所著的《大宋中兴史话》记载,宋代,黑蛮龙跟随岳飞抗金立功,1为龙虎将军,后因岳飞父子风波亭遇害,他“痛哭几日1而死”。人们以鼓龙鼓虎-长衫龙的舞蹈纪念这位苗族英雄,并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长衫龙这种苗族芦笙舞过去仅在丧葬和祭寨神仪式中表演,现在则每逢重大节日1、婚嫁、立房、跳月等传统民族活动都要表演此舞,成为开展娱乐竞赛、增进情谊的重要活动方式。此舞用于丧葬时,于出殡队伍的最前列表演;用于祭寨神时,则于阳历二月初一这一天在杀牛祭祖踩场之
布依族“六月六”节
布依族“六月六”节已有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各地传说不同,其中有一个说法是,在远古的洪荒年代,布依族的先人“盘古”,在劳动中积累了栽培水稻的经验,年年丰收,后来他与龙王的女儿结婚,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新横。一次儿子冒犯了母亲,龙女一气之,返回龙宫,再不回来。“盘古”没有办法,只好再娶,一年的六月六日盘古死去,新横从此遭到继母-,几乎被害。他忍无可忍,便上天控告继母,并发誓要毁掉她栽培的水稻秧苗,继母知道后,万分后悔,终于与新横和好,并于每年六月六日,盘古逝世这天,杀猪宰鸭,做粑粑、供祭盘古,布依族人民因此每年农在六月六日都举行祭盘古,供祖先的活动,以示子孙延续、五谷丰收,年复一年,就形成了这个民
苗族芦笙长鼓舞
声名远播的苗族长鼓舞苗族芦笙长鼓舞,是生活在云雾山中广大苗族(海岜)同胞欢庆丰收,庆贺太平,祈福纳财,欢呼胜利的艺术表现形式,其要追求达到是一种群体狂欢的生活和艺术效果。表演时,以苗家自制的长约2米左右,重约10公斤的青铜大号吹奏为先导,然后用力敲打重达100来斤的木制牛皮长鼓,苗家小伙则在表演场地周围各自吹响手中的芦笙,瞬间,身着节日盛装的苗家少女象一群群离巢的百鸟,欢呼着一行涌向场地中央,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前后左右用踏式的舞步跳动起来。苗族芦笙长鼓舞在表演艺程中,每次表演要用够的是腰部和脚部的力量,在极为规范的舞步串连上,讲究的是群体力量的释放和谐合。整个表演,动作简朴,大方有力,鼓
稻雕文化艺术节
稻雕文化艺术节2016年元旦期间,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贵州省文联共同主办的主题为“蜜境贵州·幸福找稻—体验农耕文化,观赏稻雕艺术”的“我们的节日—贵定金海雪山·首届中国稻雕文化艺术节”在贵定县盘江“金海雪山”景区隆重开幕。贵定县同时被中国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稻雕艺术之乡”、“中国稻雕艺术传承基地”荣誉。贵定县将以本届稻雕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为契机,拟于2016年9月在“金海雪山”景区举办全国性稻雕创作大赛,11月邀请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贵定县举办的第二届稻雕文化艺术节。
冰脆酥梨节
冰脆酥梨节贵定县盘江酥李生长环境得天独厚,具有个大皮薄、果肉厚实、核肉分离、外披白霜、色泽金黄、爽脆可口的独特品质,享有“冰脆酥李”的美称,畅销省内外。2006年7月,贵定县被授予“中国酥李之乡”称号。
金海雪山旅游文化节
金海雪山旅游文化节阳春三月,在贵州省贵定县盘江镇音寨村,万亩金黄的油菜花好似金海,千顷雪白的李花、梨花就像雪山,它们交相辉映,被人们形象地誉为“金海雪山”。所谓“金海”是指每到三月,音寨坝子上成百上千亩油菜花怒放,宛若一片黄金海洋。所谓“雪山”是指同样的季节,附近丘陵上的李树花开,一片片,一簇簇,远看去,宛若白雪皑皑。两者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烂多姿的自然奇观。
苗族斗牛
精彩的苗族斗牛斗牛是贵定县苗族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活动,每年都要举行。金秋十月,云雾周边县市、镇镇的苗族群众都要举行庆丰收斗牛活动。这是力的较量,是技术的较量,是争霸的较量。
“四月八”与艳丽的花米饭
“四月八”与艳丽的花米饭每年农历四月八日,是苗族、布依族盛大节日,当地的苗族、布依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欢度这个节日。相传很久以前,苗族的民族英雄领导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反抗反动派的统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幸于农历四月初八壮烈牺牲。此后,每年四月八,苗族、布依族人都带上花米饭,吹上芦笙,聚会缅怀英雄。欢度“四月八,”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制作美丽的花米饭和吃花米饭。
苗族“坐花场”
谈情说爱的苗族“坐花场”“坐花场”是贵定县云雾山区的苗族世代相传的习俗。花场分为青年花场和中老年花场。中老年花场是已生育子女的青年妇女和中老年妇女的花场,一般主要是在花场里缝制衣服、背牌等,从正月初一坐到十五左右。青年花场是未婚女青年挑花制背牌的场地,亦是青年小伙子与姑娘选择终身伴侣的一种场所,一般从正月初一开始坐到月底。在“坐花场”期间,每天姑娘们都穿着盛装,带着小凳子、糯米耙、绣花针线等来到花场,围着火塘,一边挑花刺绣,一边摆谈说笑,等待男青年来“玩花场”。
苗族“跳月”
联络情感的苗族“跳月”苗族“跳月”有悠久的历史,是花苗较大型节日文娱活动,花苗跳月是由4个男青年(过去也有老年和中年的)或两个男青年在前吹芦笙起舞,姑娘们则跟在背后踏着芦笙节奏跳舞,参加人数可多可少,可以中途参加,也可以中途退出,芦笙吹得越好,舞跳得越好,后面跟着跳舞的姑娘就越多。在“跳月”过程中,小伙子一边吹一边跳,不时把目光投在靓丽的姑娘身上,或舞姿示意,或暗送秋波,挑选心爱的女郎。“跳月”场上相互有所暗示,互有爱慕之心的青年男女,一散场后,或成双成对,或三五成群,这里一堆,那里一伙,屈膝谈心,互通情况,倾心交谈,如情投意合,互换信物,日后彼此经常往来,感情加深,终成眷属。
苗族长衫龙舞
被誉为“东方探戈”的苗族长衫龙舞贵定苗族长衫龙舞的流传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县新铺乡广大花苗同胞在传统民族节日里和盛大庆典仪式上祈福驱邪、图腾崇拜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一种以展开苗族男子阳刚之气的民族舞蹈,表演时,不受场地和人数的限制,少则两人舞,多则上百人组合,在走、跳、跨、旋的动作中,力求的是一种粗犷、豪放的力量之美。0时,百十把芦笙同奏一曲,群山共鸣,舞步刚健,震天动地,其场面极为壮观,极富感染力。苗族长衫龙芦笙舞,其表演内涵是对中华民族图腾吉祥物——“龙”的崇拜,“龙”的歌颂,“龙”的赞美。不管表演规模有多大,其整个表演过程力求芦笙吹奏和舞步移动中的和谐统一,在展示“龙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