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特产
广州市民俗文化
沙坑醒狮
番禺区沙湾镇沙坑村的沙坑醒狮,亦称“南狮”,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分文狮、武狮和少狮三大类。其造型夸张,额高而窄,眼大能转动,口阔、背宽、鼻塌,面颊饱满,牙齿能隐能露。传统南狮技艺有“出洞”、“上山”、“巡山会狮”、“采青”、“入洞”等,尤以“采青”动作难度最大。分文狮、武狮和少狮三大类。文狮以刘备、关公作脸谱,武狮以张飞作脸谱,文狮表现温顺而和善,武狮表现勇猛而刚烈;少狮即幼狮,憨态可爱,一般跟随文、武狮同场表演。技巧有“出洞”、“上山”、“巡山会狮”、“采青”、“入洞”等。
广州咸水歌
咸水歌是流行在广州市及珠三角地区的疍家渔歌,又称“白话渔歌”。它既是疍民闲时以娱乐的船歌,又是疍家迎娶习俗、庆贺中秋的一种艺术形式。广州咸水歌至少有着600年的历史。至今发现的最早记载有疍家渔歌的是明初汪广洋《斗南楼诗二首》(斗南楼原址在广州府治后城上)中的“碧树藏蛮逻,清歌发蜑舟”。明清两代咸水歌非常兴盛,大量古籍及诗句都有提及。特别是在清代,疍家渔歌被赋予“咸水歌”这一称呼,并被普遍沿用。清代以后,由于商业经济的发展及疍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咸水歌出现衰退现象。但民国至20世纪60年代初,番禺区(今南沙区旧属番禺区)和作为疍家人路上居住点的海珠区咸水歌仍存兴盛之迹。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海珠
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
沙河粉传统制作工艺沙河粉是广州一种大众化的米制品,因最早出自沙河镇得名。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民间流传着清代小店“义和居”的店主樊阿香首创沙河粉的故事。直至民国期间,义和居、福安居、泉珍、同心等仍是沙河镇较有名气的沙河粉店。沙河粉始于广州,流传于广东、广西、海南,并随着华侨的足迹传至东南亚乃至欧美各国。沙河粉制作以手工制作为主,其传统做法是取白云山上九龙泉水浸泡大米,将大米磨成粉浆蒸制,切条而成,沙河粉传统的工艺制作要求,最重要是四点:用水、选米、磨浆、蒸粉。“薄而透明、韧而爽滑”,正是沙河粉的独特之处。
从化猫头狮
从化猫头狮客家狮又叫猫头狮、獬、豸,狮头形状似猫,流传于从化客家人群中,是一种流传年代比较久远而且比较少见的民间狮子舞。在宗族礼仪、神庙滩头祭祀、拜年贺寿时,在从化客家人聚居的村落水寨,人们必会敲锣打鼓吹唢呐,架起猫头狮,戴上面具,闪展腾挪地舞狮。年初一、初二,猫头狮队大多围绕村头门楼舞狮,以驱邪镇妖,盼如意吉祥。猫头狮舞造型、舞步动作、鼓乐与一般狮舞不同,狮头造型较一般本地狮头小,头顶插着两束青葱的麦草,生气盎然。
南派花毽
南派花毽踢毽是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游艺活动,自清朝初年就已在广州地区普及,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清朝八旗子弟对花毽加以改良,随着毽舞声和,渐渐形成了现在颇为流行的南派花毽。与以个人套路为主的北派花毽不同,南派花毽主要以四、五人互踢(又称围毽)为特色。南派花毽技术要素主要包括基本功、毽路、花式180个。南派花毽讲究互相配合、动作协调,过毽毽路清晰,落点准确,并加入武术、戏剧做手、舞蹈、醒狮等艺术元素,使花毽表演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太虚拳
太虚拳太虚拳(俗称太虚六睁逼打花拳)属于武当内家拳种。武当内家拳由武当张三丰所创,后逐渐分为南北二派。以张松溪等为代表的南派武当内家拳,其中一脉传至清皇室,在清咸丰年间由伍荣羽加以发展,形成体系化的太虚拳,并流传至今。太虚拳与太极拳同源异流,其理均一。太虚拳理论体系完善,掌有四极,手含八极,可打六睁,以座山马为特色。其拳式有快慢之分,慢拳养身、快拳御敌,功效各异。太虚拳以道家自然法则观为精髓,融儒家、释家、阴阳、中医养身术等多种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
广式腊味制作技艺
广式腊味是经历代不断实践、改善而形成的。广式腊味选料上乘,工艺精湛,以其外形美观,色泽光润、香醇芳厚、味鲜可口、皮薄脆而甘甜,耐于储存的特点而深受大众的喜爱。广式腊味制作工艺相当严格:猪肉选料只用后腿肉和肥膘肉,酒选用纯正的玫瑰露酒;严格控制“三七肠”和“二八肠”的等级规格,制作时要求做到“灌得行(满)、斟得匀、绑得紧”。此外,还选用自晒的生抽和老抽,使腊味真正具有“豉味”、“风味”、“香味”。生产腊肠可细分为“切肉粒”、“灌肠”、“烘干”、“成品”等几个工序。广式腊味的代表“皇上皇腊味店”始建于民国29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腊味家族中占到了重要地位。
广州赛龙舟
“五岭北来峰在地,九洲南尽水浮天”是广州地理形胜,“云山”、“珠水”是广州的美誉。江水滋润了人们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广州的民俗文化明显地具有江河水乡的特点。水任器而方圆,扒龙舟是广州人性格的最好诠释。明清时,广东官方和民间的端午节赛龙舟活动已很普遍。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中,对珠三角每年端午节期间的赛龙夺锦以及赛后的喜庆场面皆有描述。1994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把端午节定为龙舟节。目前,民间传统的扒龙舟仪式主要在广州天河区、荔湾区、海珠区、番禺区、增城市等地传承。
沙湾何氏广东音乐
沙湾何氏广东音乐申报区域:番禺区广东音乐是流行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及广府方言区的传统丝竹乐种,是岭南民间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轻、柔、华、细、浓的特点和清新流畅、悠扬动听的岭南风格备受民众的喜爱,影响遍及大江南北,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广东音乐自明清以来,经历了萌发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等阶段。代表性曲目有《雨打芭蕉》、《旱天雷》、《双声恨》、《三宝佛》、《步步高》、《平湖秋月》、《娱乐升平》、《赛龙夺锦》等。乐队最典型的组合是“五架头”(即二弦、提琴、三弦、月琴、横箫)和“三架头”(粤胡、扬琴、秦琴),各种丝竹乐器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全面展示了岭南丝竹音乐的精微和华美。2006年,广东音
小凤饼(鸡仔饼)制作技艺
小凤饼即广州人俗称的鸡仔饼。它是用面团混合猪油及干果馅料烤制而成,其表面可清晰地看到果仁,色泽黄褐通透,饼底不焦,气味芳香,口感香、松、脆,饼馅肥软,是老广州人饮早茶时最喜爱的点心之一。成珠酒楼的小凤饼是广东小凤饼制作的老字号,成珠小凤饼从成珠酒店建立,即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起,便已经开始生产。小凤饼的制作过程:1、制冰肉,2、制馅料,3、制饼坯,4、烤制。小凤饼的制作从古至今一直坚持用全手工制作,现代烹饪中以煤气炉及烤炉取替了古时用灶烧柴火烤饼。
采芝林传统中药文化
采芝林创立于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806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数代人的悉心经营,逐渐发展壮大。2008年原广州市药材公司正式更名为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标志着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中药老品牌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11月国家商务部授予采芝林“中华老字号”的称号。采芝林传统中药文化是岭南医药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兴药济世,治病救人”的理念、对传统药工技艺的传承、不断创新的经营模式无不闪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采芝林积极传承、保护中药饮片炮制加工技艺,尤其是对于岭南地区特有药材加工技艺的继承,对弘扬我国传统中药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敬修堂传统中药文化
二百多年来,敬修堂恪守创始人钱树田倡导的“敬业修明、广施妙药”的经营宗旨,以发展医药造福人民为自己的光荣使命。“敬业修明”出自孔子的《论语》:“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修明者,积极进取发扬其业也。”可见开创敬修堂的先驱们,他们在开办敬修堂的时候并不把追求利润作为唯一的价值,而是把培养致力于发展医药事业造福人民的正人君子列在首位,这就是敬修堂的核心价值。敬修堂“以人为本、济世救人”的医训和“敬业修明、广施妙药”的经营宗旨,是我国中药文化的精髓,是岭南医药文化的典型代表。
手工打金制作工艺
手工打金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西汉南越国时广州已有不少为宫廷制作的精美金银饰物。十九世纪时,广州金银首饰加工十分兴旺,打金技艺不断成熟。目前广州的金银首饰通常分为发饰、颈饰、耳饰、手饰、面饰、冠饰、带饰和佩饰等。通过镶嵌延伸,包括手工制作的翡翠、钻石、宝石、珍珠等珠宝各类镶嵌造型,使金银与珠宝有机结合,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制作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造型、摆设、焊接、修整、镶嵌、抛光、电镀等。
小柴胡制剂方法
小柴胡制剂方法小柴胡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伤寒论》首方,以后历代医家多有引用,是我国几千年传统医药文化的典型代表。白云山光华药业的前身唐拾义药厂成立于1912年,20世纪80年代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将药物提取物与适宜辅料结合制成的小柴胡颗粒状制剂(当时叫小柴胡无糖型固体汤剂)被评为广州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入选《中国名优中药大典》。小柴胡从汤剂到免煎剂型的转变集中体现了立足传统、大胆革新的精神,在我国中药饮片改革过程中具有示范性和科学性。
月饼传统制作技艺
广式莲蓉饼食,风味独特、甘美香溢,是广式饼食的优秀代表,其在秉承广州传统饼食制作技艺基础上,经过历代制饼师傅改进发展而来。广式莲蓉饼食制作工艺的独到之处在于:一是用枧水洗褪莲子衣时,精确掌握枧水的纯度和比例,在去除涩味的同时保证莲子的香味;二是制作莲蓉时的火候与时间非常讲究,制作出来的莲蓉色泽金黄、幼滑、清香味浓;三是坚持采用当年产的湘莲、进口的优质白糖和即榨的花生油为原料制作莲蓉。作为广式莲蓉饼食制作的代表,创建于1889年的“中华老字号”广州莲香楼,制作莲蓉饼食已超过百年,被誉为“莲蓉第一家”。
西关正骨
西关正骨是历史悠久的岭南伤科的典型代表,它形成于明清之际而盛行于清末民初,有近三百年历史。西关正骨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完整的治疗原则及方法。手法理伤、杉皮夹板和百年名药被誉为“西关正骨三宝”,是岭南名医何竹林、李广海后裔李家裕等名医的经验结晶。“西关正骨三宝”治疗各种骨折,脱臼、筋伤、骨质疏松症,具有无创伤、愈合快、后遗症少等优点,为广大群众所乐意接受。西关正骨名医大部分集医武一身,对各类创伤骨折救治经验丰富,家学深厚,传承有序。
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
广州是传统红木宫灯发源地之一。广州木雕艺人所发明的红木宫灯,起源于明朝,以珍贵的原料精雕细刻,并可以装拆,是进贡皇宫的珍品,后大量出口,广受外国人喜爱,被称为“中国灯”。广州的红木宫灯是绘画、木雕和玻璃工艺的集合体。它以进口红木构件为骨架,骨架的雕刻工艺以通雕为主,剔透玲珑,雕刻题材多为龙、凤、花、鸟等寓意吉祥的图案纹样;以色彩绚丽的手绘玻璃画片进行装嵌,古雅秀气,具有东方艺术的浓郁特色,玻璃灯画片内容有神话历史故事、山水风景、花鸟虫鱼以及书法等;宫灯四周吊挂丝球穗,式样古雅大方,风格华丽。广州红木宫灯的主要品种有挂灯、走马灯、壁灯、台灯、柱灯、子母灯等,俱可拆卸。
南沙妈祖信俗
粤与闽连疆,是妈祖信仰重要的传播地。自宋代始,妈祖信仰就开始随闽人入粤。广东沿海及海岛陆续兴建了天后宫或妈祖神祠,祭祀妈祖。每年农历3月23日妈祖诞期间,民众到天后宫朝拜进香者络绎不绝,形成了以南沙妈祖祭祀为核心的民俗文化圈,集中反映了妈祖文化在广东的传播。南沙妈祖信俗是在福建妈祖信俗的基础上融合南沙地域文化而形成的,包括搭炷夜香、祭祀仪式、乐舞、演粤剧、妈祖巡游等内容。南沙妈祖信俗是当地人民俗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沟通闽台粤港澳妈祖信众的重要桥梁。
番禺鳌鱼舞
番禺区鳌鱼舞源远流长,相传是由浙江传入的“鱼灯舞”发展而成。沙涌村居住着江、幸、胡三姓,三姓氏均世代做鳌鱼舞。三姓原籍浙江省奉化县金鳌村,先祖于明洪武年间随南征大军来广东驻守南疆,后在番禺落户时把从原籍带来的鱼灯舞发展成鳌鱼舞。番禺沙涌世代相沿有“鳌鱼会”,每九年一届,从不间断,至今约有六百多年历史了。作为广州市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鳌鱼舞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关于鳌鱼,番禺乡间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远古的时候,金色的鲤鱼吞下海里的龙珠,变成鳌鱼。一日,一位书生上京赴考,途经“美人国”时,被一群妖女戏弄。书生为摆脱妖女的追逼逃至海边,见波浪中有两尾鳌鱼嬉游,便向它们疾声呼救,随即纵身跳入
广东木偶戏
广东木偶戏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传统戏剧。有700多年历史,广东的木偶戏种类很多,计有杖头木偶、提线木偶、铁枝木偶、布袋木偶等。各自分布在省内粤语、潮语、客家话、雷州话等文言区,各个种类的木偶雕刻制作、操纵技艺以及艺术风格,彼此有异,丰富多彩,均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汉族传统艺术。被誉为“百年古傀儡,时代新经典”的具有400多年历史的高州木偶戏,今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州单人木偶曾赴法国、德国、港澳等地演出,备受欢迎。广东木偶戏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美学、戏剧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中国木偶戏始于汉代,古称“傀儡戏”。广东木偶戏,大约在元代传入。1956年,